CN206728306U -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8306U
CN206728306U CN201720491058.XU CN201720491058U CN206728306U CN 206728306 U CN206728306 U CN 206728306U CN 201720491058 U CN201720491058 U CN 201720491058U CN 206728306 U CN206728306 U CN 206728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base station
fixed
locating bas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10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ang 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ndsom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ndsom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ndsom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10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8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8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8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电路板,所述机壳包括外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密封内机壳,所述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构成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使得密封内机壳与机壳外空间连通;所述外机壳的背面为固定连接面,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固定连接部件,所述外机壳的正面上设置有天线;本方案具有多种固定方式,采用独特的结构可以实现三防功能,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检测WIFI信号的无线定位基站结构。
背景技术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免费的WIFI网络在室内的运用逐步代替移动通信网路,WIFI主要体现在速度快,有良好的使用体验。但是,虽然WIFI网络相比移动通信网络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WIFI也有他不可避免的缺点。
WIFI一般都是通过无线路由器在一个固定的空间范围内建立一个移动网络,受到通信距离的限定,一般情况下这个网络范围是很狭小的,一旦脱离这个范围,信号的、将会大幅度的衰减。而现在很多改进的方式就是建立大功率的WIFI基站,通过提高发射和接收功率来增大信号的辐射范围,这种措施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功率的增大同时也带来电磁辐射的增大,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会影响人的监控,严重的会出现病变;而且,大功率的WIFI基站造价非常高,且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不小,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不小的一个成本。
而在更具体的特殊环境中,特别时某些封闭的空间内,需要在大环境中使用网络信号,正常的移动通信信号又不能覆盖到,这种环境下如果采用现有的WIFI基站模式,基本上属于不现实,因此只能采用类似于蜂巢状的WIFI发射器,将每一个发射器作为一个WIFI基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定位基站的固定结构,使得整个WIFI基站内随意进行固定,且又不影响WIFI的正常工作,具有良好的三防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电路板,所述机壳包括外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密封内机壳,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密封内机壳内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与密封内机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使得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构成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使得密封内机壳与机壳外空间连通;
所述外机壳的背面为固定连接面,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固定连接部件,所述外机壳的正面上设置有天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柱一端与密封内机壳固定连接,固定柱的另一端设置为凸台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台结构凸出部分设置有螺纹,与锁紧螺母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螺母固定位置与凸台平面的距离大于电路板的高度,所述电路板的固定安装孔套杂凸台结构的凸出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着固定连接面的三个方向各自伸出一个固定耳盘,所述固定耳盘上设置有固定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连接滑槽,所述连接滑槽用于起固定连接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使得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的空腔结构与机壳外空间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机壳的正面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纹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机壳的正面表面的凸纹结构为天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通过连接通道连接到电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从整体结构上来说与现在的很多安装机盒具备以下几种优点,首先机壳分为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之间为空腔结构,通过外壳上的通孔,使得空腔结构内的空气进行流通,可以给密封的内壳进行降温;其次,外机壳上可以采用悬挂和用螺钉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可以有更多使用范围;其三,密封内壳中的电路板与固定柱之间并不是完全固定死的,有一定的空隙,这样就使得在剧烈振动环境下,电路板在振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不会和机壳一起产生共振,减小机壳的损坏;最后,将天线设计在机壳表面,可以减少单独的天线设置,而且采用天线面的方式能增大信号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外机壳,2是内机壳,3是电路板,4是固定柱,5是连接通道,1.1外机壳的固定连接面,1.2是固定耳盘,1.3是固定通孔,1.4是连接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方案中的无线定位基站因为使用范围的原因,并不是像传统的基站有固定的铁塔作为支撑点,而是要分布在一个区域内进行若干个点进行布局,从而使得在一个空间内实现信号的全面覆盖。举例来说,比如地铁隧道中,一根地铁隧道长达几十公里,而传统的信号辐射根本进入不到地铁内,特别是在地铁运行过程中,信号非常不稳定;又或者,在大山中,火车隧道中不是正常的移动信号能完全覆盖完的,因此本方案中的基站就是使用在这些特殊的环境中,实现信号的全面覆盖。对于如何设计一个固定机壳是本方案的重点。
本方案中首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壳的散热性能,常规的电子产品散热均采用风扇的方式,或者采用空气对流的方式实现电路板的散热,但是采用风扇显然要增加机壳的体积,而且还要增加功耗,不是最优选择,采用空气对流的方式那必然没办法保证电路板处于密封空间,其防水效果就会很差,而要解决防水效果,就只能增大机壳的体积,不便于本方案的实施。因此本方案采用如图1的结构,机壳包括密封内机壳和外机壳,密封内机壳内固定电路板,整个密封内机壳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性,具备防水效果,即使整个机壳浸在水中也能正常工作;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构成一个空腔结构,外机壳的背面为固定连接面,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孔进入到空腔结构内,在空腔结构内形成空气的对流,流动的空气能带走密封内机壳上因工作产生的热量,实现散热的效果。
上面提到了密封内壳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但是电路板正常的工作和信号的传递需要进行有线的传输,因此在连接件上设置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可以连接电路板和机壳外的设备,当然,连接通孔内需要设置一个防水连接件,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穿过防水连接件后连接到密封内机壳内的电路板上。
其次,本方案中,因为有可能使用到具有强烈震动的区域,为了防止密封内机壳的电路板与整个机壳在震动时发生共振,本方案采用在密封内机壳内设置若干固定柱,固定柱的一端上设置有一个凸台结构,凸台结构的凸出部上设置有螺纹,凸出部穿过电路板的固定孔后,用螺母进行锁紧固定。当然,在这、这里,螺母不能完全锁紧电路板到凸台上,螺母的最大锁紧处与凸台平面的距离是要大于电路板的厚度的,因此电路板在螺母与固定柱的凸台上是可以小范围进行移动的。这样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外部机壳发生振动时,电路板可以通过这个小范围的距离进行自身振动的调节,减少共振代理的危害。
在其次,本方案中因为受到特殊环境的限制,可能在固定的时候,不能像常规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因此在固定连接面上设置了两种固定结构,第一中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就是在固定连接面的其中三个方向上延伸出三个固定耳盘,在固定耳盘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本方案中的固定耳盘不需要全部用起来,可以只用其中一个,也可以三个都用,这样的话即使在很小的固定面积上都可以实现对本方案的固定。当然还涉及到一种情况,不方便使用螺钉固定,而只能采用悬挂的方式,那么本申请中的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滑槽,通过滑槽可以将机壳悬挂在固定处。
最后,本方案中省去了传统设备中的天线,而将天线设置在机壳的正面,在机壳的正面上设置有若干的凸纹,用凸纹来代替天线,而将凸纹通过连接通孔连接到电路板上,因为天线面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是明显要大于单独天线的。
通过上述结构的实施,本方案明显可以使用到很多特殊的环境,且本结构的机壳本身采用特殊的材料,可以实现三防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外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密封内机壳,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密封内机壳内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与密封内机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使得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构成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中空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使得密封内机壳与机壳外空间连通;
所述外机壳的背面为固定连接面,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固定连接部件,所述外机壳的正面上设置有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一端与密封内机壳固定连接,固定柱的另一端设置为凸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结构凸出部分设置有螺纹,与锁紧螺母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固定位置与凸台平面的距离大于电路板的高度,所述电路板的固定安装孔套杂凸台结构的凸出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固定连接面的三个方向各自伸出一个固定耳盘,所述固定耳盘上设置有固定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连接滑槽,所述连接滑槽用于起固定连接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使得密封内机壳与外机壳之间的空腔结构与机壳外空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的正面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机壳的正面表面的凸纹结构为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通过连接通道连接到电路板上。
CN201720491058.X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Active CN206728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058.XU CN206728306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058.XU CN206728306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8306U true CN206728306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1058.XU Active CN206728306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8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8973B (zh) 室内漏泄电缆天线及其覆盖系统
CN106375939A (zh) 一种在地下隧道基于双模蓝牙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6728306U (zh) 一种无线定位基站固定结构
CN207266119U (zh)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高散热手机结构
Wu et a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ellular and device-to-devic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204609406U (zh) 一种无线遥控车位锁
CN203734842U (zh) 电力隧道的无线覆盖系统
CN206461785U (zh) 一种适用于4g小型移动式基站的信号增强装置
CN207282986U (zh) 一种智能型集成箱体
CN205491163U (zh) 一种现场无线Wi-Fi语音通讯装置
CN207166681U (zh) 一种集成smallcell的智能电视机系统
G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interconnected virtual reality with two-stage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scheme in 3D UDNs
CN207968474U (zh) 一种用于通讯的射频信号接收装置
CN202004148U (zh) 一种用于无线系统的集成基站天线
CN207075016U (zh) 一种融合型家庭网关设备
CN212572549U (zh) 一种双频智能手机信号增强器
CN20685104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和防辐射功能的通讯基站
CN210143045U (zh) 一种带有毫微微蜂窝式基站的监控摄像装置
CN209562813U (zh) 一种防水宽温的双频无线ap设备
CN207116050U (zh) 一种应用于pc市场传输模拟信号的连接线
CN205622631U (zh) 一种便携式4g/lte集群通信调度控制站
CN210157389U (zh) 一种带有防护的wifi探针设备
CN204440143U (zh) 基于4g网络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21772124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智能手机密封结构
CN206547102U (zh) 一种信号阻断器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5

Address after: 621000 Mianya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Branch Innovation Center Building No. 2 room B212

Patentee after: Sichuan Liang 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Mianya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Branch Campu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andsom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