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8273U -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8273U
CN206728273U CN201720505938.8U CN201720505938U CN206728273U CN 206728273 U CN206728273 U CN 206728273U CN 201720505938 U CN201720505938 U CN 201720505938U CN 206728273 U CN206728273 U CN 206728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box
woofer
bass
combination
pitched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5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aid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I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ID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I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05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8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8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8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包括高音音箱和低音音箱,高音音箱的主体内部设有高音喇叭、电池和带有接触头的高音PCB板,低音音箱的主体内部设有低音喇叭和带有接触弹针的低音PCB板,低音音箱的主体顶部设有音箱放置座,音箱放置座的底部一边呈平面状,音箱放置座的底部另一边往下倾斜凹陷,从而使其深度逐渐增大以形成下沉空间,高音音箱能够安装在低音音箱的音箱放置座内,并通过接触头与低音音箱的接触弹针电性连接,从而实现高低音的组合使用,当高音音箱的一端受外力按压向下移动时,高音音箱的另一端能够往上翘起,此时用户可将高音音箱与低音音箱分离使用,其结构简单,音质效果好,节省了空间,拆装简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音乐中包含各种频率的声音信号,按照一般的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高音和低音,为了分离出高低音,通常需要采用两种音箱,包括高音音箱和低音音箱。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高低音组合式音箱,但是现有的组合音箱的结构复杂,组合后占用空间较大,并且高音音箱与低音音箱的组装和拆卸操作较为繁琐,不便于用户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可高低音独立分开使用、又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结构简单,音质效果好,节省了空间,并且组装和拆卸简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包括呈块状的高音音箱和呈箱体状的低音音箱,所述高音音箱的主体内部设有高音喇叭、高音PCB板和电池,所述高音喇叭和电池分别与高音PCB板电性连接,所述高音PCB板上设有若干个接触头,所述接触头从高音音箱的主体底部伸出,所述低音音箱的主体内部设有低音喇叭和低音PCB板,所述低音PCB板与低音喇叭电性连接,所述低音PCB板上设有若干根用于与高音音箱的接触头相接触的接触弹针,所述低音音箱的主体顶部设有用于放置高音音箱的音箱放置座,所述接触弹针穿插到音箱放置座的腔体内部,所述音箱放置座的底部一边呈平面状,所述音箱放置座的底部另一边往下倾斜凹陷,从而使其深度逐渐增大以形成下沉空间,所述高音音箱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低音音箱的音箱放置座内,并通过接触头与低音音箱的接触弹针电性连接,当高音音箱朝向下沉空间的一端受外力按压向下移动时,所述高音音箱的另一端能够往上翘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音音箱的主体包括高音音箱上壳、高音音箱下壳、高音音箱喇叭网壳和高音音箱布网,所述高音音箱上壳与高音音箱下壳固定连接,所述高音音箱喇叭网壳装设在高音音箱上壳的顶部,所述高音音箱布网覆盖在高音音箱喇叭网壳上,所述高音喇叭锁固在高音音箱上壳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音音箱上壳的内部设有弧形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位于高音音箱上壳的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通向高音音箱上壳的顶部通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音音箱的主体上设有功能按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音音箱的主体上设有与高音PCB板相连接的USB接口和第一音频接口,所述USB接口和第一音频接口的上方罩设有密封压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低音音箱的主体包括低音音箱主壳体、低音音箱上壳、低音音箱下壳、低音音箱前喇叭网壳、低音音箱后壳、低音音箱前布网和低音音箱后布网,所述低音音箱上壳将音箱放置座固定在低音音箱主壳体的顶部,所述低音音箱下壳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的底部,所述低音喇叭和低音PCB板分别位于低音音箱主壳体的内部,所述低音音箱前布网和低音音箱前喇叭网壳依次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的前侧,所述低音音箱后布网和低音音箱后壳依次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的后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低音音箱的主体内部设有位于其底端的振膜,所述振膜通过振膜压块与低音音箱的主体相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低音音箱的主体底部设有支撑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低音音箱的主体上设有与低音PCB板相连接的电源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音音箱的主体底部对应于接触头的位置处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边缘设有卡位槽,所述音箱放置座的腔体底部设有与高音音箱的内凹槽相适配的弹针压块,所述弹针压块的边缘设有与高音音箱的卡位槽相适配的卡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高音音箱能够水平安装在低音音箱的音箱放置座内,并通过接触头与低音音箱的接触弹针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高低音的组合使用,而当高音音箱的一端受外力按压向下移动时,高音音箱的另一端能够往上翘起,此时用户可以快速简便地将高音音箱与低音音箱分离,达到高低音独立分开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音质效果好,节省了空间,外形美观,组装和拆卸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音箱的结构示意图一(平放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音箱的结构示意图二(翘起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音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音音箱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音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音音箱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箱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包括呈块状的高音音箱1和呈箱体状的低音音箱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两个音箱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高音音箱1的主体包括高音音箱上壳15、高音音箱下壳16、高音音箱喇叭网壳17和高音音箱布网18,高音音箱上壳15与高音音箱下壳16固定连接,高音音箱喇叭网壳17装设在高音音箱上壳15的顶部,高音音箱布网18覆盖在高音音箱喇叭网壳17上。高音音箱1的主体内部设有高音喇叭11、高音PCB板12和电池13,高音喇叭11锁固在高音音箱上壳15上,高音喇叭11和电池13分别与高音PCB板12电性连接,高音PCB板12上设有若干个接触头14,接触头14从高音音箱下壳16的底部伸出。高音音箱下壳16的底部对应于接触头14的位置处设有内凹槽114,内凹槽114的边缘设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卡位槽115。
如图4所示,高音音箱上壳15的内部设有弧形的导气管19,导气管19的一端位于高音音箱上壳15的内部,导气管19的另一端通向高音音箱上壳15的顶部通孔151。
如图4所示,高音音箱1的主体上设有功能按钮110、与高音PCB板12相连接的USB接口111和第一音频接口112,USB接口111和第一音频接口112的上方罩设有密封压块113。其中,该功能按钮110可以包括快进/调高音量按钮、播放/暂停按钮和后退/调低音量按钮等。
如图5和图6所示,低音音箱2的主体包括低音音箱主壳体26、低音音箱上壳27、低音音箱下壳28、低音音箱前喇叭网壳29、低音音箱后壳210、低音音箱前布网211和低音音箱后布网212,低音音箱上壳27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顶部,低音音箱下壳28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底部,低音音箱前布网211和低音音箱前喇叭网壳29依次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前侧,低音音箱后布网212和低音音箱后壳210依次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后侧。
如图6所示,低音音箱2的主体内部设有低音喇叭21和低音PCB板22,即低音喇叭21和低音PCB板22分别位于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内部,低音PCB板22与低音喇叭21电性连接,低音PCB板22上设有若干根用于与高音音箱1的接触头14相接触的接触弹针23。
如图5和图7所示,低音音箱2的主体顶部设有用于放置高音音箱1的音箱放置座25,组装时,低音音箱上壳27将音箱放置座25固定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顶部,接触弹针23从音箱放置座25的底部开孔穿插到音箱放置座25的腔体内部。其中,音箱放置座25的底部一边呈平面状,音箱放置座25的底部另一边往下倾斜凹陷,从而使其深度逐渐增大以形成下沉空间251。
如图5所示,音箱放置座25的腔体底部设有与高音音箱1的内凹槽114相适配的弹针压块218,弹针压块218的边缘设有三个与高音音箱1的卡位槽115相适配的卡位块219,三个卡位块219呈品字形分布。其中,高音音箱1的内凹槽114、卡位槽115和低音音箱2的弹针压块218、卡位块219能够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防止高音音箱1的位置装反。
如图6所示,低音音箱2的主体内部设有位于其底端的振膜213,振膜213通过振膜压块214与低音音箱2的主体相固定,该振膜213能够大大提高低音音箱的低音音质效果。低音音箱2的主体底部设有支撑脚215。
如图5所示,低音音箱2的主体上设有与低音PCB板22相连接的电源接口216和第二音频接口217。
如图1所示,工作时,高音音箱1能够水平在低音音箱2的音箱放置座25内,并通过接触头14与低音音箱2的接触弹针23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高低音的组合使用。
如图2所示,当高音音箱1朝向下沉空间251的一端受外力按压向下移动时,高音音箱1的另一端能够往上翘起,此时用户可以快速简便地将高音音箱与低音音箱分离,达到高低音独立分开使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音质效果好,节省了空间,外形美观,组装和拆卸简便、快捷。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块状的高音音箱(1)和呈箱体状的低音音箱(2),所述高音音箱(1)的主体内部设有高音喇叭(11)、高音PCB板(12)和电池(13),所述高音喇叭(11)和电池(13)分别与高音PCB板(12)电性连接,所述高音PCB板(12)上设有若干个接触头(14),所述接触头(14)从高音音箱(1)的主体底部伸出,所述低音音箱(2)的主体内部设有低音喇叭(21)和低音PCB板(22),所述低音PCB板(22)与低音喇叭(21)电性连接,所述低音PCB板(22)上设有若干根用于与高音音箱(1)的接触头(14)相接触的接触弹针(23),所述低音音箱(2)的主体顶部设有用于放置高音音箱(1)的音箱放置座(25),所述接触弹针(23)穿插到音箱放置座(25)的腔体内部,所述音箱放置座(25)的底部一边呈平面状,所述音箱放置座(25)的底部另一边往下倾斜凹陷,从而使其深度逐渐增大以形成下沉空间(251),所述高音音箱(1)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低音音箱(2)的音箱放置座(25)内,并通过接触头(14)与低音音箱(2)的接触弹针(23)电性连接,当高音音箱(1)朝向下沉空间(251)的一端受外力按压向下移动时,所述高音音箱(1)的另一端能够往上翘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音箱(1)的主体包括高音音箱上壳(15)、高音音箱下壳(16)、高音音箱喇叭网壳(17)和高音音箱布网(18),所述高音音箱上壳(15)与高音音箱下壳(16)固定连接,所述高音音箱喇叭网壳(17)装设在高音音箱上壳(15)的顶部,所述高音音箱布网(18)覆盖在高音音箱喇叭网壳(17)上,所述高音喇叭(11)锁固在高音音箱上壳(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音箱上壳(15)的内部设有弧形的导气管(19),所述导气管(19)的一端位于高音音箱上壳(15)的内部,所述导气管(19)的另一端通向高音音箱上壳(15)的顶部通孔(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音箱(1)的主体上设有功能按钮(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音箱(1)的主体上设有与高音PCB板(12)相连接的USB接口(111)和第一音频接口(112),所述USB接口(111)和第一音频接口(112)的上方罩设有密封压块(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音箱(2)的主体包括低音音箱主壳体(26)、低音音箱上壳(27)、低音音箱下壳(28)、低音音箱前喇叭网壳(29)、低音音箱后壳(210)、低音音箱前布网(211)和低音音箱后布网(212),所述低音音箱上壳(27)将音箱放置座(25)固定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顶部,所述低音音箱下壳(28)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底部,所述低音喇叭(21)和低音PCB板(22)分别位于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内部,所述低音音箱前布网(211)和低音音箱前喇叭网壳(29)依次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前侧,所述低音音箱后布网(212)和低音音箱后壳(210)依次装设在低音音箱主壳体(26)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音箱(2)的主体内部设有位于其底端的振膜(213),所述振膜(213)通过振膜压块(214)与低音音箱(2)的主体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音箱(2)的主体底部设有支撑脚(2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音箱(2)的主体上设有与低音PCB板(22)相连接的电源接口(216)和第二音频接口(2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音箱(1)的主体底部对应于接触头(14)的位置处设有内凹槽(114),所述内凹槽(114)的边缘设有卡位槽(115),所述音箱放置座(25)的腔体底部设有与高音音箱(1)的内凹槽(114)相适配的弹针压块(218),所述弹针压块(218)的边缘设有与高音音箱(1)的卡位槽(115)相适配的卡位块(219)。
CN201720505938.8U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Active CN206728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5938.8U CN206728273U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5938.8U CN206728273U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8273U true CN206728273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5938.8U Active CN206728273U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8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381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mp3播放器
CN202889600U (zh) 一种具有全频输出及低音共振输出功能的多媒体音响
CN105072520B (zh) 弧面屏用高保真组合音箱
CN206728273U (zh) 一种可高低音组合使用的组合音箱
CN203233514U (zh) 一种手提式多功能音乐播放器音箱
CN201341229Y (zh) 一种高效率全音域扬声器
CN107527631B (zh) 一种留声机
CN210381256U (zh) 一种蓝牙耳机仓
CN105898647B (zh) 一种无线蓝牙小音响
CN207397706U (zh) 一种留声机
CN106851470A (zh) 基于电视或投影仪应用的多媒体智能音箱
CN201590838U (zh) 一种手机音响
CN206433107U (zh) 一种音箱的发音结构及音箱
CN106358099B (zh) 一种气流压缩音箱
CN206433139U (zh) 一种双喇叭大鼓蓝牙音箱
CN205754725U (zh) 一种便携式具有同轴扬声器的蓝牙音箱
CN212278451U (zh) 一种新型蓝牙音箱
CN206272790U (zh) 一种手提式2.1双通道多功能户外音箱
CN216795182U (zh) 一种顶部带手机支架的蓝牙音响
CN205754715U (zh) 一种鹅卵石形两用音箱
CN201550263U (zh) 音响装置
CN2922348Y (zh) 一种音箱
CN205017546U (zh) 蓝牙音箱
CN217116326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hifi音箱
CN211744669U (zh) 多功能智能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own of Phoenix Industrial Zone, the 2 phase of the industrial zone B, C Dong,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Taide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own of Phoenix Industrial Zone, the 2 phase of the industrial zone B, C Dong,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ide Industri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No.5, Wenzhou Road, Dongsheng Industrial Park, D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Tai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own of Phoenix Industrial Zone, the 2 phase of the industrial zone B, C Dong,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ide Wisdom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