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6443U -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26443U CN206726443U CN201621190173.5U CN201621190173U CN206726443U CN 206726443 U CN206726443 U CN 206726443U CN 201621190173 U CN201621190173 U CN 201621190173U CN 206726443 U CN206726443 U CN 2067264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electric capacity
- resistance
- processor
- logic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红外线接收头、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热释传感器、稳压管、逻辑控制器、第十二电阻、第十二电容,处理器型号为BISS0001,逻辑控制器型号是LY110C;处理器、热释传感器、逻辑控制器依次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8与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3连接,第十二电阻两端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1和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无线传输装置体积小、功率低,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涉及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网络的迅猛发展,红外遥控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业自动化控制、安全防范、环境监测、家用电器控制、信息通信、国防工业及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线遥控装置的中心控制部件已从早期的分立组件、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红外数据传输系统体积小、功耗小,对电源要求极其苛刻的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等等。但是现有的红外无线传输设备的成本较高,且体积大、功耗高,不易维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微盘控制系统中有线数据传输的成本较高,且不易维护的缺点,目的在于提供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微盘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成本低廉、易维护、连接方便、结构紧凑、简单易用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头、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热释传感器、稳压管、逻辑控制器、第十二电阻、第十二电容,所述处理器型号为BISS0001,逻辑控制器型号是LY110C;所述处理器、热释传感器、逻辑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引脚8与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3连接,第十二电阻两端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1和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连接,同时,第十二电容一端与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接地,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2接地。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红外无线传输,选用BISS0001和LY110C能够降低成本,使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维护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指示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七电容、第九电容,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稳压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管的阳极接正5V电源;第十电阻一端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3,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十一电阻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七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稳压管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的引脚2 与第一稳压管的阴极连接,稳压管的引脚3接地。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是发光二级管,逻辑控制器控制发光二级管,从而起到灯光指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蜂鸣器、第十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稳压管的引脚2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蜂鸣器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第十三电阻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连接。报警模块使用蜂鸣器,器件便宜、安装便捷、声音频率可控,能优化系统。
进一步地,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九电阻,处理器的引脚11和引脚9均与稳压管的引脚1连接,处理器的引脚2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0连接,第三电容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8连接,其另一端接地,处理器的引脚14与热释传感器的引脚2 连接,同时处理器的引脚14、第七电阻、第十电容和热释传感器的引脚2依次连接,所述热释传感器的引脚1与第九电阻和第十一电容之间的线路连接,处理器的引脚8、第九电阻、第十一电容、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依次连接,热释传感器的引脚1连接在第九电阻与第十一电容连接的线路上,热释传感器的引脚3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接地。通过设置第三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九电阻能优化热释传感器的性能以及热式传感器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八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第一电容与处理器的引脚4 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在第二电容与处理器的引脚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5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和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三电阻、第八电容、处理器的引脚13依次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五电阻依次连接,第五电阻接地,第四电阻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6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 15连接,第六电容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3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2 连接,第六电阻并联在第六电容两端,第八电阻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0连接,其另一端接地。设置在处理器的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八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能限压、分流、滤波,调节处理器周边的各个参数,让处理器更好的与周边器件交互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蜂鸣器作为报警器,安装简易、成本低廉,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指示装置,安装简易、耗能低;整个无线传输装置体积小、功率低,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同时,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 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 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7-第十七电阻,R18-第十八电阻,R19-第十九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 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0-第十电容,C11- 第十一电容,C12-第十二电容,C13-第十三电容,C14-第十四电容,D1-第一稳压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三发光二极管,D4-第四发光二极管,D5-第五发光二极管,D6-第六发光二极管,T1-第一三极管,T2-第二三极管,T3-第三三极管,T4-第四三极管,T5-第五三极管,S-开关,BISS0001-处理器,VT1-稳压管,LY110C-逻辑控制器,B-蜂鸣器,PIR-热释传感器,HS-红外线接收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稳压管VT1、逻辑控制器、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容C12,所述处理器型号为BISS0001,逻辑控制器型号是LY110C;所述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逻辑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引脚8与红外线接收头HS 的引脚3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两端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和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连接,同时,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 连接,另一端接地,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2接地。
处理器BISS0001采用CMOS数模混合结构、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具有TIP-16和SOIC-16两种封装的热释电红外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集成了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时电路定时器、封锁时间定时器以及参考电压源等电路,它配以热释电红外热释传感器PIR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它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手池等装置,特别适用于企业、宾馆、商场、库房及家庭的过道、走廊等敏感区域,或用于安全区域的自动灯光、照明和报警系统。BISS0001具有CMOS工艺数模合成专用集成电路,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可与多种传感器匹配,进行信号处理,同时,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结构新颖,稳定可靠,调节范围宽,工作电压在2V~6V,BISS0001的引脚1为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控制端,当引脚1为高电平,允许重复触发,当引脚1为低电平,不可重复触发;V0为控制信号输出端,V0输出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引脚1-CC、A-CC为输出延迟时间的调节端,引脚B-CC、 B-CC为触发封锁时间的调节端,引脚7为工作电源负端,一般接0V,引脚CESET 为定时器复位端,当CESET为低电平时定时器复位,引脚9是触发禁止端,引脚10为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引脚VTT是工作电源整正端,范围为3~5V,引脚12为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引脚13为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引脚14为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引脚15为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引脚16为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灯光指示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 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阳极接正5V电源;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3,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 的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4 的阴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七电容C7一端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VT1的引脚2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管VT1的引脚3接地。
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蜂鸣器B、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稳压管VT1的引脚2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蜂鸣器B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蜂鸣器B的正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连接。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处理器的引脚11和引脚9均与稳压管VT1的引脚1连接,处理器的引脚2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0连接,第三电容C3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8连接,其另一端接地,处理器的引脚14与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连接,同时处理器的引脚14、第七电阻R7、第十电容 C10和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依次连接,所述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与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一电容C11之间的线路连接,处理器的引脚8、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容C11、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依次连接,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连接在第九电阻R9与第十一电容C11连接的线路上,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3 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接地。
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 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 R2一端连接在第二电容C2与处理器的引脚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5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和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三电阻R3、第八电容C8、处理器的引脚13依次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依次连接,第五电阻R5接地,第四电阻R4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6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5连接,第六电容C6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3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2连接,第六电阻R6并联在第六电容C6两端,第八电阻R8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0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包括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第五三极管T5、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和开关S,开关S一端接正5V电源,另一端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一段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其另一端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正5V电源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七电阻 R17一端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三电容C13、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依次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十六电阻R16 与第十三电容C13连接的线路上,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接地,第十九电阻R19 一端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第十八电阻R18、第十四电容C14、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依次连接,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十八电阻R18与第十四电容C14连接的线路上,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接地。
第五三极管T5是红外发射三极管,采用940红外发射管,940红外发射管光强度高、响应速度快,可用脉冲驱动,无色透明环氧树脂制成;红外线接收头(HS)是集成红外线接收PT三极管、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集成模块,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YX0038M红外线接收头HS作为接收器电路的红外接收模块,YX0038M具有几个主要特性,包括小型设计、内置专用集成、宽角度及长距离接收、抗干扰能力强、能抵挡环境干扰光线、低电压工作。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热释传感器PIR(PIR)是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型号是T203S。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在每个探测器中装进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通过反极性串联起来,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所产生的干扰。经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换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由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输出出去。热释电传感器探头的目标是探测人体辐射,因此热释电传感器对波长为10um上下的红外辐射需要特别地敏感;为了只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热释传感器PIR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透镜,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被动红外探头,其热释传感器PIR包含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且互助并联或串联的热释电元,而且,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基本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因此探测器无信号输出;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经过部分镜面聚焦,而且被热释电元接收,由于两片热释电元接收的热量不一样,热释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就产生了报警;菲涅尔滤光片由于性能要求的不同,拥有不同的焦距,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监控释场,而且释场越多,控制就越严密。
如图2所示,当按下按键S时,第六发光二极管D6点亮,充电成功,电信号经过三极管T3的放大通过红外发射管T5以电磁波红外线的形式发射出来。如图1所示,是红外线接收装置,YX0038M红外接收头接收到了红外线后通过自身的放大、滤波、比较过后向逻辑控制器LY110C的8脚输入高电平,经过逻辑控制器内部结构的工作,直接控制了LY110C的14引脚的绿色发光三极管 T4的亮或灭,从而是实现了红外线的对射。当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控制了接收器上的绿色发光三极管发光过后,等待几秒钟系统正常工作,这时候,红色发光三极管出现闪烁发光状态,当红色发光三极管正常熄灭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入警戒状态。这时候如果有有效波段的红外线即波长在2um~10um的红外线进入热释传感器PIR监视范围的时候,热释传感器PIR向信号处理器BISS0001 传送信号,经过处理器的二级放大后,由2脚发送出放大的电信号输入控制芯片LY110C,这时控制红色发光三极管正常发光,同时控制报警器或者自动灯具,从而实现红外线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发射装置所用器件及其型号: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第五三极管T5优选型号为8050;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优选型号为471;第十四电阻R14优选型号为10Ω;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优选型号为1.5KΩ;第十八电阻R18优选型号为5.1KΩ;第十七电阻 R17、第十九电阻R19优选型号为43KΩ;第六发光二极管D6优选颜色为绿色;第五发光二极管优选型号为940红外线发射管。
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装置所用器件及其型号:稳压管VT1优选型号为 7136;第一三极管T1优选型号为8550;第二三极管T2优选型号为8050;第二发光二极管D2优选颜色为红色;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3优选颜色为绿色;红外线接收头HS优选型号为YX0038M;热式传感器PIR优选型号为T203S;第十二电阻R12优选型号为51Ω;第一电阻R1优选型号为100K Ω;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优选型号为1KΩ;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优选型号为18KΩ;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三电阻R13优选型号为47KΩ;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优选型号为1MΩ;第八电容C8、第五电容C5优选型号为10uF;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优选型号为102;第四电容C4、第六电容C6优选型号为103;第七电容 C7、第九电容C9、第十二电容C12、第三电容C3、第十一电容C11优选型号为100uF;第十电容C10优选型号为104。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稳压管(VT1)、逻辑控制器、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容(C12),所述处理器型号为BISS0001,逻辑控制器型号是LY110C;所述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逻辑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引脚8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3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两端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和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连接,同时,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接地,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2接地;灯光指示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阳极接正5V电源;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3,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七电容(C7)一端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VT1)的引脚2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管(VT1)的引脚3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蜂鸣器(B)、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稳压管(VT1)的引脚2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蜂鸣器(B)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蜂鸣器(B)的正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处理器的引脚11和引脚9均与稳压管(VT1)的引脚1连接,处理器的引脚2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0连接,第三电容(C3)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8连接,其另一端接地,处理器的引脚14与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连接,同时处理器的引脚14、第七电阻(R7)、第十电容(C10)和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依次连接,所述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与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一电容(C11)之间的线路连接,处理器的引脚8、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容(C11)、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依次连接,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连接在第九电阻(R9)与第十一电容(C11)连接的线路上,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3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二电容(C2)与处理器的引脚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5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和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三电阻(R3)、第八电容(C8)、处理器的引脚13依次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依次连接,第五电阻(R5)接地,第四电阻(R4)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6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5连接,第六电容(C6)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3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2连接,第六电阻(R6)并联在第六电容(C6)两端,第八电阻(R8)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0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90173.5U CN206726443U (zh) | 2016-10-28 | 2016-10-28 |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90173.5U CN206726443U (zh) | 2016-10-28 | 2016-10-28 |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26443U true CN206726443U (zh) | 2017-12-08 |
Family
ID=6049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901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6443U (zh) | 2016-10-28 | 2016-10-28 |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264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5175A (zh) * | 2016-10-28 | 2017-01-11 | 成都力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红外无线传输的微盘控制系统 |
-
2016
- 2016-10-28 CN CN201621190173.5U patent/CN2067264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5175A (zh) * | 2016-10-28 | 2017-01-11 | 成都力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红外无线传输的微盘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57638A (zh) | 具有安防功能的智能家居led灯 | |
CN106354057B (zh) | 摄像装置 | |
CN206726443U (zh) | 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 | |
CN206649624U (zh) | 基于红外线遥控的交易控制系统 | |
CN106128057A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仓库安保智能监控系统 | |
CN106325175A (zh) | 基于红外无线传输的微盘控制系统 | |
CN203872394U (zh) | 基于Zigbee组网和人体红外感应技术的灯光控制装置 | |
CN201364390Y (zh) | 复合式探测感应器 | |
CN206058436U (zh) | 报警灯、报警系统 | |
CN203858466U (zh) | 一种通过红外感应显示隐藏背光触控按键的装置 | |
CN214851933U (zh) | 红外人体感应无线控制器 | |
CN205983736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库安保智能监控系统 | |
CN106354068A (zh) | 一种改进的微盘控制装置 | |
CN106504509A (zh) | 基于biss0001的大宗商品交易系统数据传输装置 | |
CN205451375U (zh) | 通过rf射频信号发射及gsm信号接收的报警家居智能系统 | |
CN205692319U (zh) |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室内监测系统 | |
CN106408831A (zh) |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智能家居防盗系统 | |
CN106408816A (zh) | 一种智能家居安全防盗监控系统 | |
CN211699133U (zh) |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哨位报警器 | |
CN106842978A (zh) |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CN107426409A (zh) | 智能家居安全机器人 | |
CN106447982A (zh) | 一种基于双供电模式的智能家居安全防盗监控系统 | |
CN207298442U (zh) |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的led组合灯具 | |
CN206490772U (zh) | 一种具有热释红外报警功能的电视 | |
CN106094610A (zh)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控制的自动窗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