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6983U -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6983U
CN206716983U CN201720563820.0U CN201720563820U CN206716983U CN 206716983 U CN206716983 U CN 206716983U CN 201720563820 U CN201720563820 U CN 201720563820U CN 206716983 U CN206716983 U CN 206716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tundish
alloy sheet
sheet apparatus
p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38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坚
陈远星
吴水桂
何坤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RON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RON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RON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05638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6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6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69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包括漏斗砖、中间包、溜槽、驱动机构以及速凝辊,所述漏斗砖底部包括一漏斗孔;所述中间包设置于所述漏斗砖下方并设有一浇注通道;所述溜槽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包下方并设有一包括承接部和浇注口的沟槽;所述漏斗砖、中间包及溜槽形成一个三段式浇注通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溜槽的导轨以及一连接所述溜槽并驱动所述溜槽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溜槽的浇注口位于所述速凝辊的中轴线上方。本实用新型浇注装置通过中间包和溜槽在导轨上往复移动,使得合金熔液经过三段式浇注通道平稳的浇注到速凝辊的不同位置上,从而获得厚度均匀、不结块、氧化少的合金薄片。

Description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装置,具体为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属于合金冶炼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机械破碎方式制备软磁合金粉末,常采用真空冶炼成合金熔液后浇注成块状锭,经粗破碎和粉碎,再球磨制粉的工艺,这种工艺生产流程长、工序多,材料、锭模以及破碎设备配件损耗大。
采用冶炼速凝工艺获得合金薄片直接球磨制粉,可以避免破碎工序,但合金熔液经速凝辊快速冷却形成薄片后,获得的薄片尚未完全冷却,再加上中间包浇注速凝位置固定,导致合金薄片堆积位置集中,产生部分薄片又重新粘结成块、表面出现氧化等现象,薄片制备效果不理想。另合金溶液长时间流经速凝辊的同一部位,速凝辊不均匀使用,导致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包括漏斗砖、中间包、溜槽、驱动机构以及速凝辊;所述漏斗砖底部包括一漏斗孔;所述中间包设置于所述漏斗砖下方并设有一包括上开口比下开口大的浇注通道,所述上开口的位置与所述漏斗孔对应且大于所述漏斗孔;所述溜槽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包下方并设有一包括承接部和浇注口的沟槽,所述承接部的位置与所述下开口对应且大于所述下开口;所述漏斗砖、中间包及溜槽形成一个三段式浇注通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溜槽的导轨以及一连接所述溜槽并驱动所述溜槽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溜槽的浇注口位于所述速凝辊的中轴线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以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形成的限制所述溜槽的移动区间,所述移动区间的中点位于所述漏斗孔的中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中间包的上开口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浇注口的宽度与所述溜槽在所述移动区间的最大移动距离之和。
优选的,所述中间包和所述溜槽的内部设有加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加热元件为感应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液压杆、连接所述液压杆的液压缸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杆和液压缸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速凝辊还包括一水冷系统。
优选的,所述速凝辊下方设有冷凝板。
优选的,所述冷凝板前方还设有一冷却水箱。
在可替换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中间包上而非所述溜槽上。
优选的,所述合金薄片浇注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安装所述漏斗砖、中间包、溜槽、驱动机构以及速凝辊的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浇注薄片装置浇注时通过溜槽反复来回移动,使得合金熔液平稳的浇注到速凝辊上,从而获得厚度均匀、不结块、氧化少的合金薄片,还可使得速凝辊的各个部位均可利用到,提高使用寿命;在溜槽两侧均配置有限位开关,当溜槽运动至限位开关处时可自动反向运动,实现溜槽的往复作业;在出料口处配置有冷凝板能够提高薄片的冷却成型效果,有效的防止薄片堆积情况发生;所述漏斗砖、中间包及溜槽形成一个三段式浇注通道,能够保持合金熔液浇注速度平稳,避免溶液反弹,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合金薄片浇注装置的溜槽移动至最右侧时主视图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合金薄片浇注装置的溜槽移动至最左侧时主视图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左视图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100,包括箱体10、漏斗砖20、中间包30、溜槽40、驱动机构50、速凝辊60、冷凝板70以及冷却水箱80。所述箱体10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一个无磁钢板制成的支架11;由耐火材料烧结而成的高100mm的圆形漏斗砖20架设于所述支架11上,其顶部为直径200mm的广口,底部设有一直径为25mm的漏斗孔21。由耐火材料制作的高400mm的扁长桶体状的中间包30,所述中间包30内设有具有长轴为650mm的椭圆形上开口31和直径为25mm圆形下开口32的浇注通道以及围绕所述浇注通道设置的感应加热线圈33。由耐火材料制作的高100mm、宽500mm的溜槽40,所述溜槽40包括上表面下凹形成的最大宽度为250mm的承接部41、从承接部41延伸而出到侧边的宽度为20mm的浇注口42以及设置于内部设有电阻式加热网43。所述驱动机构50包括箱体10内在所述漏斗孔21正下方600mm处设有一条长1000mm的导轨51以及位于导轨51一侧的液压杆52、液压缸53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杆52和液压缸53的控制器54。所述导轨51两端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开关51A和第二限位开关51B,形成900mm的移动区间,所述移动区间的中点位于所述漏斗孔21中轴线21A上。所述中间包30和所述溜槽40通过钢板制作的固定架34固定连接,并架设于所述移动区间内,所述液压杆52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53,另一端连接所述溜槽40的外侧。由纯铜材质制成的速凝辊6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浇注口42下方50mm处,其宽度为500mm、直径为300mm,所述速凝辊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0外的无极电机61以及用于冷却所述速凝辊60的水冷系统62,所述浇注口42的位置位于速凝辊60的中轴线正上方;所述水冷系统62包括位于所述速凝辊60外部的水泵62A、位于所述速凝辊60内部的水冷腔62B、连接所述水泵62A和水冷腔62B的入水管62C以及出水管62D。所述冷凝板70内端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的所述速凝辊60下方,外端向所述箱体10外延伸,且其上表面呈斜坡状并沿延伸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冷凝板70还包括设于内部的水冷腔71、连接所述水泵62A和水冷腔71的入水管72以及出水管73。不锈钢材质的冷却水箱80位于所述箱体10外部,其内装有水温在10℃以下的冷却水,所述冷凝板70外端位于所述冷却水箱80的开口上方。所述水冷系统62还包括一外部冷却水箱(图未示),所述水泵62A的进水口、所述出水管62D和所述出水管73与所述外部冷却水箱连接,进行循环冷却。
使用本实施提供的合金薄片浇注装置100进行合金薄片浇注时,将合金熔液从所述漏斗砖20顶部的广口倒入,所述合金熔液从所述漏斗孔21落入所述中间包30的上开口31,在经浇注通道、下开口32流入所述溜槽40的承接部41,所述合金熔液的流速经所述承接部41减缓口平稳的通过所述浇注口42流出并浇注在所述速凝辊60的表面。所述中间包30和溜槽40的感应加热线圈33和电阻式加热网43,可有效的保证所述合金熔液在所述漏斗砖20、中间包30及溜槽40形成的三段式浇注通道流动时保持温度;当然,对所述中间包30和溜槽40的加热方式不局限于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的方式,只要能保证所述合金熔液浇注到所述速凝辊60之前的温度即可。所述速凝辊60经无极电机61带动,转速为480转/分,所述合金熔液经与所述速凝辊60表面接触后快速冷却并呈薄片状甩出,形成厚度为0.2-0.5mm的合金薄片90。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器54控制所述液压杆52伸缩从而带动所述中间包30和溜槽40在所述第一限位开关51A和第二限位开关51B形成的移动区间内移动。如图1所示,当所述溜槽40的左侧触碰到所述第一限位开关51A时,所述漏斗孔21位于贴近所述上开口31右端的位置,经所述第一限位开关51A的信号反馈,所述控制器54控制所述液压杆52收缩,从而带动所述中间包30和溜槽40向右移动。如图2所示,当所述溜槽40的右侧触碰到所述第二限位开关51B时,所述漏斗孔21位于贴近所述上开口31左端的位置,经所述第二限位开关51B的信号反馈,所述控制器54控制所述液压杆52伸长,从而带动所述中间包30和溜槽40向左移动。在上述中间包30和溜槽40的往复移动过程中,所述漏斗孔21浇注的合金熔液始终维持流入所述中间包30的上开口31内,不会造成合金熔液的浪费,也不会因溅出的合金熔液造成其他部件的损伤。所述浇注口42同时也对应在所述速凝辊60上方往复移动,从而均匀在所述速凝辊60的宽度方向往复浇注,充分利用所述速凝辊60的冷却表面,且由于移动区间的限制,保证了浇注口42流出的合金熔液均落在所述速凝辊60上。由于浇注口42的往复移动,使得所述合金薄片90均匀散落在所述冷凝板70的上表面上,进行二次冷却;此后,由于所述冷凝板70的倾角设计,经二次冷却的合金薄片90靠自身重力慢慢滑落进入所述冷却水箱80进行最后的水冷。在整个水冷过程,通过持续向所述冷却水箱80加入冰块维持冷却水的温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部件和位置关系与实施例一一致,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合金薄片浇注装置100不包括冷却水箱80,且箱体10为一真空密封箱体,所述冷凝板70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箱体10的侧壁为止;所述液压杆52连接所述中间包30的外侧而非所述溜槽40的外侧。所述漏斗孔21和所述中间包30的圆形下开口32直径以及所述浇注口42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中间包30的椭圆形上开口31的长轴和所述溜槽40的宽度均为300mm,所述承接部41的最大宽度为150mm;所述速凝辊60为紫铜材质制成,其宽度为200mm、直径为500mm,使用时转速为550转/分。所述第一限位开关51A和第二限位开关51B形成的移动区间为450mm。
本实施例中,由于箱体10为真空密封箱体,可用于含贵金属的合金熔液浇注,有效减少贵金属在浇注过程中的损失,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有效保证贵金属在合金中的质量百分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包括漏斗砖、中间包、溜槽、驱动机构以及速凝辊,所述漏斗砖底部包括一漏斗孔;所述中间包设置于所述漏斗砖下方并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浇注通道,所述上开口的位置与所述漏斗孔对应且开口尺寸大于所述漏斗孔和下开口;所述溜槽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包下方并设有一包括承接部和浇注口的沟槽,所述承接部的位置与所述下开口对应且尺寸大于所述下开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溜槽的导轨以及一连接所述溜槽并驱动所述溜槽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溜槽的浇注口位于所述速凝辊的中轴线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以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形成的限制所述溜槽的移动区间,所述移动区间的中点位于所述漏斗孔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的上开口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浇注口的宽度与所述溜槽在所述移动区间的最大移动距离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和所述溜槽的内部设有加热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液压杆、连接所述液压杆的液压缸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杆和液压缸的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凝辊还包括一水冷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凝辊下方设有冷凝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前方还设有一冷却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中间包上而非所述溜槽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意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薄片浇注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安装所述漏斗砖、中间包、溜槽、驱动机构以及速凝辊的箱体。
CN201720563820.0U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6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3820.0U CN206716983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3820.0U CN206716983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6983U true CN206716983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1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382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6983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6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0588B (zh) 中频感应定向凝固铸锭方法及其装置
CN100357049C (zh) 电磁旋流水口
CN104232918B (zh) 电渣熔铸高效散热结晶器
CN103962540A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及结晶器钢液流动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4770627U (zh) 一种单流通道式感应加热弯管式通道中间包装置
WO2023044595A1 (zh) 一种链式浇铸机
CN104249149B (zh) 一种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及其浇铸方法
CN202490919U (zh) 一种电磁感应水冷切缝式结晶器作为锭模的装置
CN206716983U (zh) 一种合金薄片浇注装置
CN103170610A (zh) 利用双模圆盘浇铸机中间包浇铸阳极铜模的装置及其浇铸方法
CN103170609A (zh) 一种铁合金炉前浇注成型设备和工艺
CN110802222B (zh) 一种真空感应浇注中间包
CN108393450A (zh) 一种中间包喂钢带装置及方法
CN2657824Y (zh) 一种带导流装置的连铸中间包
CN207709849U (zh) 铸粒机
CN206535993U (zh) 连铸控流保护浇注用虹吸水口装置
CN107177745A (zh) 一种铁镍钼软磁合金薄片制备方法
CN203917905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及结晶器钢液流动控制装置
CN205702410U (zh) 一种多功能铸造装置
CN108057859A (zh) 一种多工位环形间歇回转循环铸造的浇铸设备
KR100673618B1 (ko) 반고체 금속의 제조장치 및 반고체 금속의 제조방법
JP2000079451A (ja) タンディッシュと、そのタンディッシュを用いた希土類元素含有合金の製造方法
CN107083501A (zh) 一种铁镍钼合金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3203436B (zh) 新型实验用便捷浇铸装置
CN209062094U (zh) 一种改善真空感应炉铸锭凝固质量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5

Address after: 510642 No. five, 483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10000 courtyard, 88 Jinhui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