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1539U - 风筒及喷雾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筒及喷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1539U
CN206701539U CN201720339581.0U CN201720339581U CN206701539U CN 206701539 U CN206701539 U CN 206701539U CN 201720339581 U CN201720339581 U CN 201720339581U CN 206701539 U CN206701539 U CN 206701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wind
cylinder
commutator segment
divers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95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林
谭双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tareach Spra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tareach Spra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tareach Spra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tareach Spra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95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1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1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1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筒及喷雾设备,风筒包括筒体及整流组件,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用于安装输风装置,整流组件设于筒体的整流端的内侧,整流组件包括导流柱及至少两片整流片,导流柱靠近进风端的一端为锥体,至少两片整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于导流柱的外壁,相邻的整流片之间形成风道。上述风筒,风可由进风端进入筒体内,通过导流柱上的锥体对进入筒体内的风进行无损分流,使分流后的风的风力不会减弱,分流后的风进入风道,风道可对分流后的风进行整流,使整流后的风的风向一致。由于导流柱的锥体在分流时可减小风的风力损失,同时通过整流片的整流作用,使风的风向一致,使通过上述风筒的风的输送距离更长。

Description

风筒及喷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筒及喷雾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的喷雾设备通过风力传送雾化液体,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及工地拆迁等场所,具有喷洒面积大,喷洒较为均匀等效果。
但传统的喷雾设备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导致风的输送距离较短,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的输送距离较长的风筒及喷雾设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筒,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用于安装输风装置;及
整流组件,所述整流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整流端的内侧,所述整流组件包括导流柱及至少两片整流片,所述导流柱靠近所述进风端的一端为锥体,至少两片所述整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导流柱的外壁,相邻的所述整流片之间形成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片为梯形,所述整流片的上底边与所述导流柱的外壁连接,所述整流片的下底边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体为圆锥,所述锥体的外径沿靠近所述进风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锥体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进风筒及与所述进风筒对接的整流筒,所述进风筒用于安装输风装置,所述进风筒为圆筒,所述整流片远离所述导流柱的一端与所述整流筒的内壁连接,所述整流筒为锥形筒,且所述整流筒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进风筒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靠近所述整流筒的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一环形对接板,所述整流筒靠近所述进风筒的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二环形对接板,所述第一环形对接板与所述第二环形对接板匹配,所述第一对接板与所述第二对接板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风筒还包括扩流筒,所述进风筒远离所述整流筒的一端与所述扩流筒对接,所述扩流筒为喇叭状圆筒,所述扩流筒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进风筒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的外壁上设有固定件及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进风筒的外壁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加强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筒的外壁上设有定位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风筒还包括载体环盘,所述载体环盘的内壁与所述筒体的整流端的端部连接,所述载体环盘用于安装雾化器喷嘴。
一种喷雾设备,包括输风装置、雾化器喷嘴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筒,所述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设有所述输风装置,所述雾化器喷嘴设于所述筒体的整流端的端部。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风筒,包括筒体及整流组件,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用于安装输风装置,风通过输风装置进入筒体内,筒体整流端的内侧设有整流组件,整流组件包括导流柱及至少两片整流片,导流柱靠近进风端的一端为锥体,可对进入筒体内的风进行无损分流,使分流后的风的风力不会减弱,至少两片整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于导流柱的外壁,相邻的整流片之间形成风道,分流后的风进入风道,风道可对分流后的风进行整流,使整流后的风的风向一致。上述风筒,由于导流柱的锥体在分流时可减小风的风力损失,同时通过整流片的整流作用,使风的风向一致,使通过上述风筒的风的输送距离较长。
上述喷雾设备,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设有输风装置,雾化器喷嘴设于筒体的整流端的端部,输风装置可将空气由进风端吸入筒体内,在筒体内形成风,风由筒体内的导流柱无损分流,在分流时不会减弱风力,分流后的风流入由相邻的整流片之间形成的风道中,风道可对分流后的风进行整流,使整流后的风的风向一致,此时由筒体整流端吹出的风的风向一致,雾化器喷嘴喷射雾化气体,由筒体吹出的风输送雾化气体。上述喷雾设备,通过输风装置将气体吸入筒体内并形成风,再由导流柱及整流片对筒体内的风进行分流及整流,使吹出风筒的风具有一致的风向,且风力损失小。此时雾化器喷嘴喷出的雾化气体的输送距离较长,提高对雾化气体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喷雾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风筒,110、筒体,111、进风筒,111a、安装板,112、整流筒,113、第一环形对接板,114、第二环形对接板,115、扩流筒,116、固定件,117、加强件,118、定位板,119、载体环盘,120、整流组件,121、导流柱,121a、锥体,122、整流片,200、输风装置,300、雾化器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风筒100包括筒体110及整流组件120,筒体110的进风端的内侧用于安装输风装置200,整流组件120设于筒体110的整流端的内侧,整流组件120包括导流柱121及至少两片整流片122,导流柱121靠近进风端的一端为锥体121a,至少两片整流片122沿周向间隔设置于导流柱121的外壁,相邻的整流片122之间形成风道。上述风筒100,风可由进风端进入筒体110内,通过导流柱121上的锥体121a对进入筒体110内的风进行无损分流,使分流后的风的风力不会减弱,分流后的风进入风道,风道可对分流后的风进行整流,使整流后的风的风向一致。由于导流柱121的锥体121a在分流时可减小风的风力损失,同时通过整流片122的整流作用,使风的风向一致,使通过上述风筒100的风的输送距离更长。
可选地,整流片122为梯形。整流片122的上底边与导流柱121的外壁连接,整流片122的下底边与筒体110的内壁连接。梯形的整流片122在整流时,可最大限度地将风的风力损失降至最低,可增加风的输送距离。此外,导流柱121通过整流片122与筒体110的连接安装于筒体110内,相邻的整流片122之间形成的风道为一封闭的通道,使分流后的风都进入风道中并被整流,此时筒体110内形成的风可较多的被整流为一致的风向,有利于增加吹出筒体110的风的输送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整流片122的上底边的长度与导流柱121的外壁的长度匹配,可更好的对分流后的风进行整流。
可选地,锥体121a为圆锥,锥体121a的外径沿靠近进风端的方向逐渐减小,锥体121a的中心轴平行于筒体110的中心轴。导流柱121端部为圆锥时,风在分流时风力损失较小。当锥体121a的中心轴平行于筒体110的中心轴时,形状为圆锥的锥体121a可对风进行均匀的分流,使进入不同风道的风量一致。
进一步地,筒体110包括进风筒111与及与进风筒对接的整流筒112,进风筒111用于安装输风装置200,进风筒111为圆筒,整流片122远离导流柱121的一端与整流筒112的内壁连接,整流筒112为锥形筒,且整流筒112的内径沿远离进风筒111的方向逐渐减小。输风装置200安装于进风筒111内,用于使空气由进风筒111的一端进入筒体110内,并在筒体110内形成风,当风进入整流筒112内时,由于整流筒112的内径逐渐减小,风在整流筒112内被压缩,使吹出整流筒112的风的风力更强,可提高风的输送距离。
如图2所示,进风筒111靠近整流筒112的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一环形对接板113,整流筒112靠近进风筒111的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二环形对接板114,第一环形对接板113与第二环形对接板114匹配,第一环形对接板113与第二环形对接板114密封连接。第一环形对接板113与第二环形对接板114对接,可保证进风筒111与整流筒112连接处的有效密封性,防止风的泄露,保证风的风力不会减弱。
如图1所示,风筒100还包括扩流筒115,进风筒111远离整流筒112的一端与扩流筒115对接,扩流筒115为喇叭状圆筒,扩流筒115的内径沿远离进风筒111的方向逐渐增大。扩流筒115可增加进入进风筒111的空气量,使筒体110内形成的风的风力更强,同时喇叭状的扩流筒115对空气流入进风筒111的引导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进风筒111的外壁上设有固定件116及加强件117,加强件117与进风筒111的外壁连接,固定件116与加强件117连接。固定件116用于将进风筒111固定于工作位置,便于上述风筒100的安装,加强件117用于固定件116与进风筒111,便于上述风筒100的稳定工作。本实施例中,进风筒111外壁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件116,在利用固定件116固定上述风筒100的同时,也可对上述风筒100的朝向进行调整,使上述风筒100吹出的风朝特定方向吹出,使用效果更好。
可选地,整流筒112的外壁上设有定位板118。定位板118用满足其他安装需求,例如通过定位板118加装升降支撑架。
如图1所示,上述风筒还包括载体环盘119,载体环盘119的内壁与筒体110的整流端的端部连接,载体环盘119用于安装雾化器喷嘴300。载体环盘119上的雾化器喷嘴300用于喷出雾化气体,被筒体110的整流端吹出的风输送至远处。
可选地,进风筒111内设有用于安装输风装置200的安装板111a,起到固定输风装置200的效果。
如图3所示,喷雾设备包括输风装置200、雾化器喷嘴300及风筒100,筒体110的进风端的内侧设有输风装置200,雾化器喷嘴300设于筒体110的整流端的端部。上述喷雾设备,输风装置200可将空气由进风端吸入筒体110内,在筒体110内形成风,风由筒体110内的导流柱121无损分流,在分流时不会减弱风力,分流后的风流入由相邻的整流片122之间形成的风道中,风道可对分流后的风进行整流,使整流后的风的风向一致,此时由筒体110整流端吹出的风的风向一致,雾化器喷嘴300喷射雾化气体,由筒体110吹出的风输送雾化气体。上述喷雾设备,通过输风装置200将气体吸入筒体110内并形成风,再由导流柱121及整流片122对筒体110内的风进行分流及整流,使吹出风筒100的风具有一致的风向,同时风力损失小,可将雾化器喷嘴300喷出的雾化气体的输送距离更长,提高对雾化气体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雾化器喷嘴300向风筒100的中心轴方向倾斜设置,使雾化器喷嘴300喷出的雾化液体能够被上述风筒100内吹出的风更多更好输送。
进一步地,导流柱121位于筒体110的中段。导流柱121位于筒体110的中段时,在进风筒111内形成的风可立刻被导流柱121无损分流,并进入由相邻的整流片122之间形成的风道内,此时风道对分流后的风的整流效果最好,可进一步增加上述风筒100吹出的风的输送距离。
本实施例中,输风装置200可为带风扇的电机。可选地,输风装置200也可为涡轮风机。
可选地,扩流筒115内可设置通风罩,通风罩上设有多个细长通风孔。通风罩用于防止异物进入筒体内,对输风装置200造成损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用于安装输风装置;及
整流组件,所述整流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整流端的内侧,所述整流组件包括导流柱及至少两片整流片,所述导流柱靠近所述进风端的一端为锥体,至少两片所述整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导流柱的外壁,相邻的所述整流片之间形成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片为梯形,所述整流片的上底边与所述导流柱的外壁连接,所述整流片的下底边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为圆锥,所述锥体的外径沿靠近所述进风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锥体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进风筒及与所述进风筒对接的整流筒,所述进风筒用于安装输风装置,所述进风筒为圆筒,所述整流片远离所述导流柱的一端与所述整流筒的内壁连接,所述整流筒为锥形筒,且所述整流筒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进风筒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靠近所述整流筒的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一环形对接板,所述整流筒靠近所述进风筒的端部的外壁设有第二环形对接板,所述第一环形对接板与所述第二环形对接板匹配,所述第一对接板与所述第二对接板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流筒,所述进风筒远离所述整流筒的一端与所述扩流筒对接,所述扩流筒为喇叭状圆筒,所述扩流筒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进风筒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的外壁上设有固定件及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进风筒的外壁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加强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筒的外壁上设有定位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体环盘,所述载体环盘的内壁与所述筒体的整流端的端部连接,所述载体环盘用于安装雾化器喷嘴。
10.一种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风装置、雾化器喷嘴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筒,所述筒体的进风端的内侧设有所述输风装置,所述雾化器喷嘴设于所述筒体的整流端的端部。
CN201720339581.0U 2017-03-31 2017-03-31 风筒及喷雾设备 Active CN206701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9581.0U CN206701539U (zh) 2017-03-31 2017-03-31 风筒及喷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9581.0U CN206701539U (zh) 2017-03-31 2017-03-31 风筒及喷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1539U true CN206701539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9581.0U Active CN206701539U (zh) 2017-03-31 2017-03-31 风筒及喷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15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6619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油船烟气惰性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6619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油船烟气惰性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816619B (zh) * 2020-12-30 2023-01-0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油船烟气惰性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7825A (zh) 干雾抑尘方法及其设备
CN105855104B (zh) 蘑菇头喷嘴及使用该喷嘴的发射平台均匀水幕防护系统
CN206701539U (zh) 风筒及喷雾设备
CN205189939U (zh) 一种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
CN204298244U (zh)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装置
CN203634708U (zh) 雾化喷头
CN205297699U (zh) 一种scr系统进气混合装置
CN204034477U (zh) 风送降尘喷雾机
CN104096432B (zh) 水雾除尘器
CN105569721B (zh) 一种矿用气雾联动的环形射流除尘系统
CN105134653B (zh) 一种用于无叶风扇的气流喷射装置
CN210422671U (zh) 一种高温地区双洞隧道的巷道式通风降温系统
CN209967489U (zh) 一种双通道低压流体雾化喷头
CN204544532U (zh) 微型虹吸式喷枪
CN106895522A (zh) 一种公交站环境优化方法
CN204419240U (zh) 风水射流微雾供风器
CN203992416U (zh) 一种切向入口雾化喷嘴
CN213331172U (zh) 一种快插式气水联动喷雾接头
CN104056739A (zh) 高杆无动力旋转喷雾装置
CN204299978U (zh) 蒸汽喷射器
CN210357633U (zh) 风送式喷雾机用喷口
CN205652840U (zh) 一种喷射机的输料弯头装置
CN206262276U (zh) 一种分离式喷吹清灰装置
CN206304582U (zh) 一种高效液相均质器
CN104175388A (zh) 高压气体喷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