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0272U -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0272U
CN206700272U CN201621385602.4U CN201621385602U CN206700272U CN 206700272 U CN206700272 U CN 206700272U CN 201621385602 U CN201621385602 U CN 201621385602U CN 206700272 U CN206700272 U CN 206700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ing position
sleeping
human body
wearable device
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856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3856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0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0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0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在睡觉穿戴设备上设置睡姿监测装置和翻身刺激装置以及控制电路;睡姿监测装置用于检测人的睡姿;控制电路监测人一个固定睡姿持续时间T大于设定时间T1时,驱动翻身刺激装置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或定时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因翻身不足导致人体受挤压部位变形及病变的难题,避免睡觉时因人体重力挤压造成的伤害,可极大地有益于健康。

Description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用具,更具体地说是控制熟睡翻身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人体自身的重力会对人体与床接触的部分受到压迫,并因此造成伤害,比如:长期朝向同一方向侧睡的人会造成大小脸、大小眼、歪鼻子、歪嘴、高低肩、歪脖子、脊椎变形等。
翻身是睡觉时调节人身体受压的自我调节功能,当人一个睡姿达到一定时长就会导致人体不适,此时,人的潜意识下就会翻身以改变受压部位,消除压迫。
翻身是防止睡觉时造成挤压伤害的重要措施,但是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人们减少翻身,一种是长期一个姿势睡觉因挤压而导致人的感知迟钝,比如:习惯朝向一个方向侧睡的人;另一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感知能力下降,特别针对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
在人们仰睡时,其骶骨和髋骨受压;在人们侧睡时,其髋骨和股骨上端受压;若是睡觉时的翻身次数下降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股骨头痛、髋骨痛、骶骨痛、脚麻和腿麻等情况随之而来。比如:股骨头坏死多见于40以上的人群,青少年患股骨头坏死多数属于先天性病患。
若是人们睡觉时翻身次数不足,因挤压使血液循环不畅,是导致骶骨、髋骨、股骨、颈椎、腰椎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翻身次数越来越少,挤压越来越严重,骶骨、髋骨、股骨、颈椎、腰椎和脑卒中等患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人每天都要睡觉,挤压也就每天都存在,这使得因翻身次数不足引起的疾病难以治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以解决因翻身不足导致人体受挤压部位变形及病变的难题,避免睡觉时因人体重力挤压造成的伤害,并且睡觉可穿戴的设备便利且易于实施不影响睡眠,成本低易于推广,惠及更多半边病患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特点是:在睡觉穿戴设备上设置睡姿监测装置和翻身刺激装置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睡姿监测装置用于检测人的睡姿,所述睡姿包括左侧睡、右侧睡、仰睡和俯睡;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如下控制方式一或方式二:
方式一:利用所述控制电路对于人处在一个固定姿势下的睡姿持续时间T进行计时,任意时刻若有人的睡姿发生变化,则所述控制电路对于睡姿持续时间T重新开始计时;设置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由所述控制电路对睡姿持续时间T和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进行比较判断;若T≥T1,则控制电路驱动翻身刺激装置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当人改变睡姿后停止发出刺激信号,并对于睡姿持续时间T重新开始计时。
方式二:控制电路按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定时驱动翻身刺激装置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当人改变睡姿后停止发出刺激信号。
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翻身刺激装置向人体发出的刺激信号或为电脉冲刺激信号,或为机械振动信号。
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睡姿监测装置是在睡觉穿戴设备对应于人体不同位置设置各传感器,利用不同位置上的传感器检测人体睡姿;
所述对应于人体不同位置的各传感器包括:对应于人体左侧区域的左侧传感器、对应于人体背部区域的背部传感器以及对应于人体右侧区域的右侧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睡姿监测装置是在睡觉穿戴设备上设置用于方向判断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左侧睡、右侧睡、仰睡和俯睡时人体方向的不同,实现人体睡姿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睡觉穿戴设备结合在衣物饰品上,所述衣物饰品为护肩、项环、腰带、短裤、脚环、头带、手环或背心等。
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将所述睡姿监测装置与睡觉穿戴设备分体设置,并将所述分体设置的睡姿监测装置设置在床垫上或枕头上。
长期以来,对于日常睡觉翻身以及翻身次数的要求仅仅体现在针对一些无自主翻身意识或是无自主翻身能力的病患中,而对于普通人群的睡觉翻身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知,本实用新型是在充分认识到睡觉翻身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给出的能够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有效解决了睡觉翻身次数不足的问题,避免因人体重力挤压累积造成的伤害,使人们在睡觉时能达到正常的翻身次数,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使用便利且易于实施不影响人的正常睡眠;
2、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易于推广,惠及更多半边病患者;
3、明实现了健康睡眠,睡眠时有足够的翻身次数,任何睡姿都不会对人体产生挤压累积效应,使一些因睡眠压迫导致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最终消除,以主动的形式预防睡觉挤压导致的疾病;
4、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少与睡觉挤压相关的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5、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面部变形,如大小脸、大小眼、歪鼻子和歪嘴,保护颜值;
6、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脊椎变形,如高低肩和歪脖子等;
7、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并防止侧睡挤压造成的半边病,如面瘫、中风、偏瘫、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和腰肌劳损等,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且可以使其不治而愈;
8、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并防止骶骨、髋骨、股骨受挤压导致的骶骨、髋骨和股骨疾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且可以使其不治而愈;
9、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睡觉时人体下肢血液循环受阻的情况,保证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因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的下肢疾病,如腿痛脚痛和腿麻脚麻等疾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且可以使其不治而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护肩可穿戴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项圈可穿戴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短裤可穿戴设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熟睡翻身的腰带可穿戴设备示意图;
图中标号:1睡姿监测装置、11为左侧传感器、12为背部传感器、13为右侧传感器、2躯翻身刺激装置、3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控制熟睡翻身的护肩可穿戴设备示意图,在睡觉穿戴的护肩上设置睡姿监测装置1和翻身刺激装置2以及控制电路3;所述睡姿监测装置1用于检测人的睡姿,所述睡姿包括左侧睡、右侧睡、仰睡和俯睡。
睡姿监测装置1是在睡觉穿戴的护肩对应于人体不同位置设置6个压力传感器,利用不同位置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人体睡姿;对应于人体不同位置的6个压力传感器包括:对应于人体左肩区域的左侧传感器11、对应于人体背部区域的背部传感器12以及对应于人体右肩区域的右侧传感器13。人在左侧睡时左侧传感器11受到的挤压力最大,即使其它背部传感器12以及右侧传感器13受到被子等挤压,与左侧传感器11受到的挤压力相比要小很多,以此可以用来判断人是左侧睡。睡姿为左侧睡:左侧传感器11受到挤压力最大,大于右侧传感器13、背部传感器12;睡姿为右侧睡:右侧传感器13受到挤压力最大,大于左侧传感器11、背部传感器12;睡姿为仰睡:背部传感器12受到挤压力最大,大于左侧传感器11、右侧传感器13。睡姿的改变表现为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受到挤压力最大的转换,比如睡姿从左侧睡转变为仰睡,从左侧传感器11受到的挤压力最大转变到背部传感器12受到的挤压力最大。
所述控制电路3采用如下控制方式一或方式二:
方式一:利用所述控制电路3对于人处在一个固定姿势下的睡姿持续时间T进行计时,任意时刻若有人的睡姿发生变化,则所述控制电路3对于睡姿持续时间T重新开始计时;设置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如T1设定为30分钟;由所述控制电路3对睡姿持续时间T和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进行比较判断;若T≥T1,则控制电路3驱动翻身刺激装置2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当人改变睡姿后停止发出刺激信号,并对于睡姿持续时间T重新开始计时。
方式二:控制电路3按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定时驱动翻身刺激装置2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当人改变睡姿后停止发出刺激信号。
翻身刺激装置2为分别在左右键的2个电极,向人体发出电脉冲刺激信号,迫使人改变睡姿;也可以翻身刺激装置2设置成振动器,向人体发出机械振动刺激信号,迫使人改变睡姿。
参见图2,控制熟睡翻身的项圈可穿戴设备示意图,睡姿监测装置1是在睡觉穿戴设备上设置用于方向判断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左侧睡、右侧睡、仰睡和俯睡时人体方向的不同,实现人体睡姿的检测。本实施例中睡姿监测装置1的传感器为重力传感器形成的方向判断传感器,就像手机的屏幕旋转那样,判断人的睡姿方向,是仰睡、侧睡还是俯睡。当人翻身时,重力传感器会发生变化,来实施监测人的睡姿。
控制电路3与睡姿监测装置1一起设置在项圈的前端,翻身刺激装置2为4个振动装置分均匀分布在项圈上,其工作机制如实施例1。翻身刺激装置2也可以使用一个振动器工作,另外可以使用骨传技术利用振动器播放音乐。
参加图3,控制熟睡翻身的短裤可穿戴设备示意图。睡姿监测装置1有6个压电传感器组成,其中短裤的左臀区域2个左侧传感器,臀后部区域2个背部传感器,右臀区域2个右侧传感器;翻身刺激装置2为两个振动装置分左右臀各一个,控制电路3在短裤的前面腰带位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工作机制基本相同。
参加图4,控制熟睡翻身的腰带可穿戴设备示意图,睡姿监测装置1设置在腰带上为6个压电传感器,对应左腰区为左侧传感器11,对应右腰区的为右侧传感器13,对应背部区域的为背部传感器12;2个翻身刺激装置分别在对应左右腰的位置,控制电路3设置在腰带头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工作机制基本相同。
也可以将睡姿监测装置1设置在床垫上,将所述睡姿监测装置1与睡觉穿戴设备分体设置,并将所述分体设置的睡姿监测装置1设置在床垫上或枕头上,例如将压力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床垫里,横向一字排在床垫躯干对应的位置,人翻身会压倒不同的压力传感器,同样可以实现以上使人翻身的功能,甚至我们可以用摄像头监测人在一个姿势下睡觉时间,通过无线通讯相互联络。
除以上实例外,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可以结合在脚环、手环、背心、内裤、头带、睡帽等衣物饰品上。

Claims (7)

1.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在睡觉穿戴设备上设置睡姿监测装置(1)和翻身刺激装置(2)以及控制电路(3);所述睡姿监测装置(1)用于检测人的睡姿,所述睡姿包括左侧睡、右侧睡、仰睡和俯睡;所述控制电路(3)采用如下控制方式一或方式二:
方式一:利用所述控制电路(3)对于人处在一个固定姿势下的睡姿持续时间T进行计时,任意时刻若有人的睡姿发生变化,则所述控制电路(3)对于睡姿持续时间T重新开始计时;设置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由所述控制电路(3)对睡姿持续时间T和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进行比较判断;若T≥T1,则控制电路(3)驱动翻身刺激装置(2)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当人改变睡姿后停止发出刺激信号,并对于睡姿持续时间T重新开始计时;
方式二:控制电路(3)按睡姿持续时间设定值T1定时驱动翻身刺激装置(2)向人体发出刺激信号迫使人体转换睡姿,当人改变睡姿后停止发出刺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翻身刺激装置(2)向人体发出的刺激信号或为电脉冲刺激信号,或为机械振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睡姿监测装置(1)是在睡觉穿戴设备对应于人体不同位置设置各传感器,利用不同位置上的传感器检测人体睡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对应于人体不同位置的各传感器包括:对应于人体左侧区域的左侧传感器(11)、对应于人体背部区域的背部传感器(12)以及对应于人体右侧区域的右侧传感器(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睡姿监测装置(1)是在睡觉穿戴设备上设置用于方向判断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左侧睡、右侧睡、仰睡和俯睡时人体方向的不同,实现人体睡姿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睡觉穿戴设备结合在衣物饰品上,所述衣物饰品为护肩、项环、腰带、短裤、脚环、头带、手环或背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其特征是:将所述睡姿监测装置(1)与睡觉穿戴设备分体设置,并将所述分体设置的睡姿监测装置(1)设置在床垫上或枕头上。
CN201621385602.4U 2016-12-16 2016-12-16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Active CN206700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5602.4U CN206700272U (zh) 2016-12-16 2016-12-16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5602.4U CN206700272U (zh) 2016-12-16 2016-12-16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0272U true CN206700272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85602.4U Active CN206700272U (zh) 2016-12-16 2016-12-16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02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1254A (zh) * 2016-12-16 2017-03-15 张安斌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CN109303548A (zh) * 2018-07-20 2019-02-05 渝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睡姿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1254A (zh) * 2016-12-16 2017-03-15 张安斌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CN109303548A (zh) * 2018-07-20 2019-02-05 渝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睡姿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1254A (zh)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US11918807B2 (e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hysiologic parameters of a subject
CN104606868B (zh) 一种用于缓解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智能手环
CN106943673A (zh) 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治疗系统
CN107405249B (zh) 步行训练用脊髓电刺激装置
CN106843006A (zh) 一种熟睡中提醒改变睡姿的卧具
CA3082372C (en) Nocturia reduction system
US6959216B2 (en) Electronic muscle pump
US11058349B2 (en) Non-invasive handling of sleep apnea, snoring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CN206700272U (zh) 控制熟睡翻身的穿戴设备
CN105747407A (zh) 一种智能穴位按摩手环
US9737708B2 (en) Respiratory abnormality improvement apparatus
CN112263247A (zh) 利用睡姿监控装置进行常人睡姿控制的方法
CN205547678U (zh) 一种智能穴位按摩手环
CN109064712A (zh) 一种用于老年人睡眠心率监测的监测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
CN101543661A (zh) 低频磁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3584978B (zh) 穿戴式报警助行器
CN114404247A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辅助康复理疗装置
CA2961532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JP6005178B2 (ja) 特発性側弯症を治療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206880525U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枕
CN209136590U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基础的智能睡眠监测服装系统
CN201505205U (zh) 多功能睡眠止鼾按摩健身棒
CN211068990U (zh) 一种深感觉反馈运动控制训练装置
CN106821357A (zh) 一种针对肌强直、肌痉挛病人的防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