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6482U -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 Google Patents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6482U
CN206696482U CN201720297179.0U CN201720297179U CN206696482U CN 206696482 U CN206696482 U CN 206696482U CN 201720297179 U CN201720297179 U CN 201720297179U CN 206696482 U CN206696482 U CN 206696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reason
continues
continue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71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尧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eibokang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71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6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6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6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所述1U接续机箱内设置有两块以上相互平行的夹板,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卡槽,相邻两块夹板上的两条相对的卡槽构成一安装卡位;所述安装卡位中以滑动插入的方式安装有适配器模块或熔纤盘,所述适配器模块内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用于优化机箱内部安装空间,以便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安装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或熔纤盘。

Description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光通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机箱作为光通讯中的重要环节(光电转换、接续、转接)更是快速增长。随着空间成本提高,机房空间显得尤其重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光纤是对成本控制的一个重大环节,接续机箱作为机房内的转接机箱,其内部光纤适配器量就决定了其接续的数量,光纤适配器越多、其所接续/转接的光纤越多、所需的接续机箱就越少、极大的节省了机房的空间来安置其他种类的机箱。
服务器外部尺寸通常用U作为计量单位,U是unit的缩略语。1U机箱是指宽度为19英寸,高度为4.445cm的机箱。详细的尺寸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所决定。
实践发现,现有1U接续机箱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机箱的光纤适配器主要安装在机箱的前面板上;在前面板开孔安装光纤适配器,由于前面板位置有限就决定了不能安装过多的光纤适配器,导致需要安装跟多的机箱来满足光纤的接续/转接;
2、大部分的机箱前面板所对应的光纤适配器种类单一,一种光纤适配器往往对应一种面板,如果要更换别的种类的光纤适配器则需更换机箱的前面板,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用于优化机箱内部安装空间,以便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安装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或熔纤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1U接续机箱,所述1U接续机箱内设置有两块以上相互平行的夹板,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卡槽,相邻两块夹板上的两条相对的卡槽构成一安装卡位;所述安装卡位中以滑动插入的方式安装有适配器模块或熔纤盘,所述适配器模块内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1U接续机箱包括接线板,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接线板上,所述夹板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接线板的前端设置有前理线台,后端设置有后理线台;所述前理线台上方还设置有前盖板,所述后理线台上方还设置有后盖板;所述接线板,前理线台,后理线台,后盖板,盖板,以及前盖板,围合成一箱体,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板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后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前盖板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盖板连接固定;所述前盖板还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前理线台连接固定,以作为工作面板使用。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1U接续机箱还包括用于整理线缆的多个磁铁式理线夹,所述磁铁式通过磁性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1U接续机箱的各组件上;所述磁铁式理线夹包括能够相互嵌扣的理线夹本体和理线夹底座以及嵌入所述理线夹本体和理线夹底座之间的磁铁,所述理线夹本体上设有多个理线孔。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器模块的两侧具有两条弹性连接臂,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与所述安装卡位相匹配。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中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扣位槽,所述弹性连接臂上对应于所述扣位槽的位置设有突起的扣位销;当所述适配器模块插入所述安装卡位中直到所述扣位销插入所述扣位槽时,所述适配器模块被固定在所述安装卡位中;当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受力向内侧弯曲直到所述扣位销从所述扣位槽中脱出时,所述适配器模块能够从所述安装卡位中被拔出。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1U接续机箱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和引导光纤线缆的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1U接续机箱的侧面的装配部和用于固定和引导光纤线缆的、开设有通孔的引导部。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器模块包括以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安装LC/SC适配器的LC/SC理线模块,用于安装LC/MPO适配器的LC/MPO理线模块,以及用于安装MPO适配器的MPO适配器架。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1U接续机箱具体包括五块夹板,每块夹板相对于相邻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三条卡槽,共构成四排三层共十二个安装卡位。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安装有如上所述的1U接续机箱的1U机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机箱内部设置带卡槽的夹板,构成多个安装卡位,适配器模块和/或熔纤盘插入安装卡位中,而光纤适配器则装入适配器模块中的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一方面,安装在机箱内部的安装卡位中,不再受限于机箱前面板较小的安装位置,可以在机箱内部有限的空间中布置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或者熔纤盘;并且,夹板可设置多个,夹板上的卡槽可设置多条,从而,可以构成多排多层的多个安装卡位,用来分层安装和固定适配器模块,进一步优化安装空间,以方便在机箱内部排列安装更多的光纤适配器。
另一方面,采用模块化的安装方式,光纤适配器首先装于适配器模块中,适配器模块再装入机箱内的安装卡位中,而适配器模块采用滑动插入的安装方式,非常便于拆装,因此,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换不同种类的光纤适配器;并且,模块化的安装方式允许在机箱内同时安装多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
再一方面,装有光纤适配器的适配器模块有序的安装在预设的安装卡位中,有利于机箱内部光纤布线的有序进行。
另外: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板除了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盖板连接固定,作为前盖板使用外;所述前盖板还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前理线台连接固定,以作为工作面板使用,从而增加操作空间。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1U接续机箱还包括用于整理线缆的多个磁铁式理线夹,所述磁铁式通过磁性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1U接续机箱的各组件上;该种可活动的磁铁式理线夹,可用来整理规范机箱内部光纤,避免光纤散乱。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器模块的两侧具有两条弹性连接臂,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与所述安装卡位相匹配;通过两条弹性连接臂,可以方便的将适配器模块插入或拔出,增加了可操作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中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扣位槽,所述弹性连接臂上对应于所述扣位槽的位置设有突起的扣位销;通过相匹配的扣位槽与扣位销,可以轻易的实现适配器模块与安装卡位的锁定及解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1U接续机箱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1U接续机箱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1U接续机箱的夹板布置示意图;
图4是1U接续机箱中插入适配器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1U接续机箱的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1U接续机箱的前盖板作为工作面板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1U接续机箱的磁铁式理线夹的爆炸图;
图8是一种适配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1U接续机箱的导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多种适配器模块和熔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实施例中1U接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个实施例中1U接续机箱内部的理线示意图;
图13a至13c是将1U接续机箱安装到1U机柜的安装流程图;
图13d是将导线架安装到1U接续机箱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0,接线板;11,前理线台;12,后理线台;13,后盖板;14,盖板;15,前盖板;1501,前挡板;1502,插接槽;1503,下插接条;1504,上插接板;1505,铆钉孔;16,夹板;1601,卡槽;1602,扣位槽;17,安装卡位;18,适配器模块;18a,LC/SC理线模块; 18b,LC/MPO理线模块;18c,MPO适配器架;1801,弹性连接臂;1802,扣位销;19,熔纤盘;20,磁铁式理线夹;201,理线夹本体;202,理线夹底座;203,磁铁;204,理线孔;21,导线架;2101,装配部;2102,引导部;2103,引导孔; 22,挂耳;3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1U接续机箱中,光纤适配器大都安装于机箱的前面板,即,在机箱的前面板上开孔、安装光纤适配器;而1U机箱的尺寸就决定了前面板的尺寸,1U机箱尺寸为高度44.45mm宽度19英寸;所以在前面板安装的光纤适配器数量不会太多。并且,一块前面板大部分安装单一的一种光纤适配器,需要更换光纤适配器种类时,需卸下现有前面板换上与之对应的另一前面板,拆卸时需拆卸前面板两端的螺丝才能将之取下,操作不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用于优化机箱内部安装空间,以便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安装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或熔纤盘。
请参考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U接续机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1U接续机箱主要包括:接线板10,前理线台11,后理线台12,后盖板13,盖板14,以及前盖板15等。
如图2所示,上述的这些组件可围合成一箱体。围合成的1U接续机箱的箱体的高度为44.5mm,宽度为19英寸。
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1U接续机箱内设置有两块以上相互平行的夹板16,所述夹板16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卡槽1601,相邻两块夹板12上的两条相对的卡槽1601构成一安装卡位17。
结合图4所示,所述安装卡位17中可以以滑动插入的方式安装有适配器模块18或熔纤盘19,所述适配器模块18内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
其中,所述夹板16可设置在所述接线板10上,且位于箱体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4可设置在所述接线板10和所述夹板16的上方,所述前理线台11可设置在接线板10的前端,后理线台12可设置在接线板10的后端,前盖板15可设置在前理线台11的上方,后盖板可设置在后理线台12的上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板10的两侧可以各安装有一个挂耳22,以便通过挂耳22将1U接续机箱安装到1U机柜的支架上。其中,挂耳22上可设有两个挂钩,两个挂钩的距离与1U机柜的支架上的安装孔的间距相匹配,从而可以利用螺丝穿过挂钩后安装到支架上的安装孔中,实现固定。
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15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1501,后端设置有插接槽1502;其中,前挡板1501与前盖板15的主体部分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所述插接槽1502可由位于两端的两条下插接条1503和位于中间的上插接板1504构成,下插接条1503和上插接板1504在垂直方向上间隔一定的距离,形成插接槽1502,插接槽1502的厚度可与盖板14的厚度以及前理线台11的厚度相匹配。从而,所述前盖板15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1502与所述盖板14连接固定,作为前盖板使用,此时前挡板1501用于遮挡1U接续机箱前端的开口。
结合图6所示,所述前盖板15还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1502与所述前理线台11连接固定,以作为工作面板使用,从而增加操作空间。其中,所述前理线台11上可设置两个或多个铆钉,所述上插接板1504上可设置对应于所述铆钉的两个或多个铆钉孔1505,所述铆钉孔1505可设置成一端开口较小另一端开口较大,使铆钉只能从开口较大的一端插入铆钉孔1505,不能从开口较小的一端脱出铆钉孔1505。需要将前盖板15作为工作面板使用时,可以将前盖板15与前理线台11两者上的铆钉孔与铆钉对齐,将插接槽1502插接到理线台11上,并使两者通过铆钉孔与铆钉固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1U接续机箱还包括用于整理线缆的多个磁铁式理线夹20,所述磁铁式理线夹20通过磁性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1U接续机箱的各组件上,例如前理线台11、后理线台12或其它组件上。
结合图7所示,所述磁铁式理线夹20可包括能够相互嵌扣的理线夹本体201和理线夹底座202以及嵌入所述理线夹本体201和理线夹底座202之间的磁铁203,所述理线夹本体201上设有多个理线孔204,理线孔204的一角可以设有开口,以便光纤线缆从开进入理线孔204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接线板10,前理线台11,后理线台12,后盖板13,盖板14,以及前盖板15等组件,均采用磁性金属材料制成,以便磁铁式理线夹20可磁性吸附固定在任意需要的位置。
请参考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配器模块18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适配器模块18的两侧具有两条弹性连接臂1801,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1801与所述安装卡位17相匹配,能够插入安装卡位17中。弹性连接臂1801受力可以向内侧弯曲,如图8中所示,虚线表示的是弹性连接臂1801的原始位置,实线表示的是弹性连接臂1801向内侧弯曲后的位置。利用弹性连接臂1801的弹性,可以方便将适配器模块18插入安装卡位17或者从安装卡位17中取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卡槽1601中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扣位槽1602,所述弹性连接臂1801上对应于所述扣位槽1602的位置设有突起的扣位销1802。
结合图4所示,当所述适配器模块18插入所述安装卡位17中直到所述扣位销1802插入所述扣位槽1602时,所述适配器模块18被固定在所述安装卡位中;
当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1801受力向内侧弯曲直到所述扣位销1802从所述扣位槽1602中脱出时,所述适配器模块18能够从所述安装卡位17中被拔出。
如上,通过相匹配的扣位槽1602与扣位销1802,可以轻易的实现适配器模块18与安装卡位17的锁定及解锁。
请参考图1并结合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1U接续机箱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和引导光纤线缆的导线架21,所述导线架21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1U接续机箱的侧面的装配部2101和用于固定和引导光纤线缆的、开设有引导孔2103的引导部2102,其中,装配部2101和引导部2102可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装配部2101上可开设多个装配孔,以便通过螺钉固定在1U接续机箱的侧面。这里,所说的1U接续机箱的侧面,具体可以是指其接线板10的侧面。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模块18可以包括以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安装LC/SC适配器的LC/SC理线模块18a,用于安装LC/MPO适配器的LC/MPO理线模块18b,以及用于安装MPO适配器的MPO适配器架18c,等。所述熔纤盘19,可以是12/24芯的熔纤盘,可以带有或不带热风保护套管。其中,各适配器模块18和熔纤盘19宽度可以相同,1U接续机箱上的各个安装卡位也具有相同的宽度,从而可以任意选择安装卡位进行安装。
请参考图11,本实用新型一些个实施例中,所述1U接续机箱具体可包括五块夹板16,每块所述夹板16的每侧设置有三条卡槽1601,总共,构成四排三层共十二个安装卡位17,使得可安装的光纤适配器的数量可以大大增加。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最外侧的夹板16只需要在其内侧设置卡槽1601即可。当然,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安装卡位,本文不予限制。
请参考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1U接续机箱内部的理线示意图,图中,作为示例,安装有熔纤盘19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光纤线缆23可被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磁铁式理线夹20固定住,不至于散乱无序。特别的,前盖板13可以连接到前理线台11上作为工作面板以加大操作空间,此时部分光纤线缆23也可以被磁铁式理线夹20固定在前盖板13上。另外,导出机箱外部的光纤线缆23可从导线夹21通过,被导线架21束缚固定。
如图12所示的较佳的光纤走线结构,其中,可以采用扎带将光纤线缆固定到导线架21上,可以采用磁铁式理线夹20将限制多余的光纤线缆移动,推荐采用分支长度39英寸的光纤线缆,还可以采用扎带将光纤固定到适配器模块18或熔纤盘19上。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1U接续机箱,主要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和熔纤盘,提供了一种配线解决方案,且主要用在1U机柜中,也可以称为1U机柜式配线盒。
请参考图13a,13b及13c,示出了如何将1U接续机箱安装到19英寸的1U机柜上,安装流程可以包括:
①,可采用磁铁式理线夹20对齐并附着在1U机柜的两个支架30上对应的两个安装孔上,作为标记;
②,在选择的两个安装孔上装两个螺丝;
③,将1U接续机箱置于两个支架30的间隙中,使得1U接续机箱上左右两边的两个挂耳对准所安装的两个螺丝;
④,可以再用两个螺丝,即一共四个螺丝,穿过两个挂耳上的四个挂钩,将两个挂耳固定在两个支架30上,实现1U接续机箱在1U机柜内的安装固定;
⑤,可以选择在前盖板等位置固定若干个磁铁式理线夹。
其中,在安装1U接续机箱的过程中,1U接续机箱上可以先不安装导线架,而是在将1U接续机箱安装到1U机柜之后,再用螺丝将导线架安装到1U接续机箱的侧面,如图13d所示。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熔纤盘的安装以及光纤线缆的配置。
再然后,配置完成后装好前盖板和后盖板等。
其中,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前盖板连接固定到前理线台上,作为工作面板。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1U机柜,所述1U机柜内安装有如上文所述的1U接续机箱。如图13a-13d所示,所述1U机柜包括有支架,所述1U接续机箱可安装在1U机柜的支架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安装方式,将光纤适配器首先安装在适配器模块内,适配器模块再装入机箱内的安装卡位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光纤适配器的安装密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并且,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安装,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换不同种类的光纤适配器;另外,模块化的安装方式允许在机箱内同时安装多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
2、光纤适配器和/或者熔纤盘安装在机箱内部的安装卡位中,不再受限于机箱前面板较小的安装位置,可以在机箱内部有限的空间中布置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或者熔纤盘;并且,夹板可设置多个,夹板上的卡槽可设置多条,从而,可以构成多排多层的多个安装卡位,用来分层安装和固定适配器模块,进一步优化安装空间,以方便在机箱内部排列安装更多的光纤适配器。
3、所述适配器模块采用可捏设计,其两侧可具有两条弹性连接臂,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与所述安装卡位相匹配;通过两条弹性连接臂,可以方便的将适配器模块插入或拔出,增加了可操作性。
4、所述前盖板除了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盖板连接固定,作为前盖板使用外;所述前盖板还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前理线台连接固定,以作为工作面板使用,从而增加操作空间。
5、所述1U接续机箱还包括用于整理线缆的多个磁铁式理线夹,所述磁铁式通过磁性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1U接续机箱的各组件上;该种可活动的磁铁式理线夹,可方便的用来整理规范机箱内部光纤,避免光纤散乱无序。
6、所述1U接续机箱还包括设置在侧面的导线架,以方便对光纤线缆进行引导和固定。
7、所述卡槽中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扣位槽,所述弹性连接臂上对应于所述扣位槽的位置设有突起的扣位销;通过相匹配的扣位槽与扣位销,可以轻易的实现适配器模块与安装卡位的锁定及解锁。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1U接续机箱内设置有两块以上相互平行的夹板,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卡槽,相邻两块夹板上的两条相对的卡槽构成一安装卡位;
所述安装卡位中以滑动插入的方式安装有适配器模块或熔纤盘,所述适配器模块内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1U接续机箱包括接线板,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接线板上,所述夹板上方设置有盖板;
所述接线板的前端设置有前理线台,后端设置有后理线台;
所述前理线台上方还设置有前盖板,所述后理线台上方还设置有后盖板;
所述接线板,前理线台,后理线台,后盖板,盖板,以及前盖板,围合成一箱体,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板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后端设置有插接槽;
所述前盖板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盖板连接固定;
所述前盖板还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前理线台连接固定,以作为工作面板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1U接续机箱还包括用于整理线缆的多个磁铁式理线夹,所述磁铁式理线夹通过磁性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1U接续机箱的各组件上;所述磁铁式理线夹包括能够相互嵌扣的理线夹本体和理线夹底座以及嵌入所述理线夹本体和理线夹底座之间的磁铁,所述理线夹本体上设有多个理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适配器模块的两侧具有两条弹性连接臂,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与所述安装卡位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中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扣位槽,所述弹性连接臂上对应于所述扣位槽的位置设有突起的扣位销;
当所述适配器模块插入所述安装卡位中直到所述扣位销插入所述扣位槽时,所述适配器模块被固定在所述安装卡位中;
当所述两条弹性连接臂受力向内侧弯曲直到所述扣位销从所述扣位槽中脱出时,所述适配器模块能够从所述安装卡位中被拔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1U接续机箱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和引导光纤线缆的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1U接续机箱的侧面的装配部和用于固定和引导光纤线缆的、开设有通孔的引导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适配器模块包括以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用于安装LC/SC适配器的LC/SC理线模块,用于安装LC/MPO适配器的LC/MPO理线模块,以及用于安装MPO适配器的MPO适配器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1U接续机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1U接续机箱具体包括五块夹板,每块夹板相对于相邻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三条卡槽,共构成四排三层共十二个安装卡位。
10.一种1U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1U机柜内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U接续机箱。
CN201720297179.0U 2017-03-24 2017-03-24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Active CN206696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7179.0U CN206696482U (zh) 2017-03-24 2017-03-24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7179.0U CN206696482U (zh) 2017-03-24 2017-03-24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6482U true CN206696482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7179.0U Active CN206696482U (zh) 2017-03-24 2017-03-24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64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3109A (zh) * 2017-03-24 2017-06-20 深圳市飞博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WO2020155542A1 (zh) * 2019-01-29 2020-08-06 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ssd主控中的raid主动加速装置和加速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3109A (zh) * 2017-03-24 2017-06-20 深圳市飞博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WO2020155542A1 (zh) * 2019-01-29 2020-08-06 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ssd主控中的raid主动加速装置和加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675E1 (en) Optical fiber interconnect cabinets, termination modules and fiber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for the same
US6614978B1 (en) Slack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EP2707768B1 (en) Attachment mechanisms employed to attach a rear housing section to a fiber optic housing,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797410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rganizing cables in a cabinet
CN105103020B (zh) 具有受管理的连接性的光学组件
EP1160605A2 (en) Optical fiber routing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6696482U (zh)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US20190072736A1 (en) High density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an integrated splicing compartment
US20220075137A1 (en) Fiber Optic Splitter Modules and Systems
EP0329935B1 (de)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vorraten optischer Adern
US20190293889A1 (en) Optical wiring rack
CN208092293U (zh) 一种新型高密度模块式光纤配线架系统
US11221455B2 (en) Fiber optic splitter modules and systems
US9489867B2 (en) Component simulation shell and shipping container assembly having a component simulation shell
CN106873109A (zh) 1u接续机箱和1u机柜
US8670644B2 (en) Manifold for managing fiber optic cable and structures and systems therefor
CN213149332U (zh) 一种通信光纤配线架
CN212811168U (zh) 一种数据中心排纤布线装置
CN209668507U (zh) 一种通信网络柜用的数据线整理装置
CN210038272U (zh) 通信机房配线柜
CN103293614B (zh) 卡轨式储纤盘
CN202548394U (zh) 卡轨式储纤盘
CN219496766U (zh) 一种光纤跳线架的防缠绕理线结构
CN214845931U (zh) 一种室内竖装odf机架结构
CN209563038U (zh) 一种有序的整机柜服务器交换机理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30

Address after: 516100 No.1 Industrial Avenue, Longhua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Feiboka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10-5, Minsheng 1st Road, liaokeng, Baoyu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No. 1, 3rd floor and No. 6, 7th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