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2417U -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2417U
CN206692417U CN201720278111.8U CN201720278111U CN206692417U CN 206692417 U CN206692417 U CN 206692417U CN 201720278111 U CN201720278111 U CN 201720278111U CN 206692417 U CN206692417 U CN 206692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flow
water
constructed wetland
dimensional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81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勇
王成端
刘兴勇
袁基刚
罗智文
盛玉萍
潘传江
徐秋鹏
杨官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7202781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2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2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24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防渗处理的湿地床体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所述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由隔板竖直分隔开;所述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调节池;所述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潜流池,下部分为垂直潜流池;所述右边单元包括集水池、导流装置、布水池和排污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分散式生活污水无法被城市管网收集和集中处理不经济的问题,实现分散式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达标排放,经处理的水能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将指定排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后,由城市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与日剧增,形成了许多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由于较为分散,城镇污水管网无法收集,使得集中处理不经济,目前这类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所产生或排放的污水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随意就地排放,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水生态造成的破坏日渐突出,不但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所以将污水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是目前积极倡导的污水处理模式。稳定塘是一种天然的低成本污水处理方式,它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共同作用来完成净化水体的目的,具有投资运行费用小、运行维护简单等特点,但是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如占地面积大、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大、易散发恶臭和滋生蚊虫等,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下渗滤系统是人为构造的一种土地处理系统,它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化学物理等途径降解污染物,具有投资费用小、出水水质好等特点。但是,地下渗滤系统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占地面积大、维护不当污染地下水体等。人工湿地(artificial wetland),即以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基质作为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的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基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的生态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小,技术工艺简单等特点。它利用系统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等相互作用,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人工湿地净化水体的同时美化了环境,达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但是人工湿地也有占地面积大、进水负荷小、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同时处理效果容易受温度和季节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湿地也有占地面积大、进水负荷小、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同时处理效果容易受温度和季节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防渗处理的湿地床体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
所述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由隔板竖直分隔开;
所述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调节池;所述左边单元在距底部一定高度用隔板水平隔开,上部分为厌氧调节池,连接进水装置;
所述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潜流池,下部分为垂直潜流池,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通过集水池、导流装置和布水池连接;所述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单元为水平潜流池,下部单元为垂直潜流池,所述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分别填充水平潜流池基质和垂直潜流池基质,形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所述右边单元包括集水池、导流装置、布水池和排污装置;
所述右边单元被水平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单元为集水池;下部单元为布水池。
进一步,所述进水装置为PVC管,安装在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床体的左上部,进水管末端达到厌氧调节池底部;同时安装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上开若干布水孔;同时在距调节池上端1/3位置以一定角度安装一细格栅;所述调节池内填充优质填料。
进一步,所述集水池底面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水平方向上开若干集水孔。
进一步,所述导流装置为PVC管,连接集水池和布水池,同时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排污装置安装与布水池相连。
进一步,所述出水装置安装在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左下端;出水装置上安装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垂直潜流池集水孔在垂直潜流池左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作为一种实用高效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耐淤堵能力强、有机负荷高、抗冲击力强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人工湿地系统及传统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占地面积大、易淤堵、进水负荷低、抗冲击力不强等问题,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进水负荷,增强了抗冲击、耐淤堵能力,延长了人工湿地使用寿命,提高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协同调节池于一体,污水无需预处理,使得运行更简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生产。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分散式生活污水无法被城市管网收集和集中处理不经济的问题,实现分散式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达标排放,经处理的水能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床体;2、调节池;3、水平潜流池;4、集水池;5、布水池;6、垂直潜流池;7、流量调节阀;8、进水装置;9、YJ新型悬浮物生物填料;10、细格栅;11、布水孔;12、第一净水植物;13、第一折流板;14、第二净水植物;15、第一水平潜流池基质;16、第二水平潜流池基质;17、第三水平潜流池基质;18、水平隔板;19、导流装置;20、流量调节阀;21、集水孔;22、排污装置;23、布水装置;24、第二折流板;25、第一垂直潜流池基质;26、第二垂直潜流池基质;27、集水装置;28、出水装置;29、流量调节阀;30、布水管;31、布水孔;32、集水管;33、集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防渗处理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床体1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左、中、右三个单元。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8、出水装置28和调节池2;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18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潜流池3,下部分为垂直潜流池6,水平潜流池3和垂直潜流池6通过集水池4、导流装置19和布水池5连接;右边单元包括集水池4、导流装置19、布水池5和排污装置22。所述水平潜流池3和垂直潜流池6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第一折流板13、第二折流板24,分别填充有水平潜流池基质和垂直潜流池基质,分别形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挺水植物。
所述水平潜流池3和垂直潜流池6通过水平隔板18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填充水平潜流池3和垂直潜流池6基质形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很大程度上减小占地面积;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净水植物。
所述的水平潜流池基质,主要起到固定净水植物根系以及为好氧、兼氧和厌氧等微生物提供附着点的作用;所述垂直潜流池基质主要起到为好氧、兼氧和厌氧等微生物提供附着点的作用。
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床体为矩形,由隔板竖直分隔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部分由隔板水平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被同一隔板水平分成上、下两部分。
所述进水装置8为PVC管,安装在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床体的左上部,进水管末端达到厌氧调节池底部,主要用于将待处理污水引入系统;同时安装流量调节阀20,以便控制进入系统的污水量。
所述调节池2底面略高于系统底面,与水平潜流池3相连的池壁上开若干布水孔31,以便能够均匀地向水平潜流池3布水;同时在距调节池2上端1/3位置以一定角度安装一细格栅,以便拦截大颗粒悬浮物;池内填充优质填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
所述水平潜流池3中根据需要设有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一端与系统池壁相连,另一端与系统相应池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过流通道,相邻的两块折流板分别于系统不同侧的池壁相连,使得相邻两块折流板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恰好相反,从而在若干折流板和过流通道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域内形成蛇形路径,使得污水在水平潜流池内沿折流板形成的空间曲折流动,以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垂直潜流池6中根据需要设有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一端与系统床体内壁相连,另一端与系统床体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过流通道,相邻的两块折流板分别于系统不同侧的内壁相连,使得相邻两块折流板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恰好相反,从而在若干折流板和过流通道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域内形成蛇形路径,使得污水在垂直潜流池内沿折流板形成的空间曲折流动,以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系统右端集水池底面为系统底面,与水平潜流池3相连的池壁水平方向上开若干一定尺寸的集水孔33,便于收集水平潜流池3出水。
所述导流装置19为PVC管,连接集水池4和布水池5,同时安装有流量调节阀20,起到连通集水池4和布水池5,同时调节进入垂直潜流池6污水量的作用。
所述的排污装置22安装与布水池5相连,主要同于排出集水池4中沉降的悬浮物,避免堵塞后续单元。
所述出水装置28安装在系统左下端,以便于将垂直潜流池6左下端集水孔33导出的处理后的净水排除系统;同时出水装置28上安装流量调节阀20,控制出水流量。
所述垂直潜流池6的集水孔33在垂直潜流池6左下端,用于收集垂直潜流池6处理后的净水。
所述的水平潜流池3基质和垂直潜流池6基质为中粗砂、沸石、碎石、钢碳滤料、砾石、悬浮陶泥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水平潜流池3基质为碎石(Φ8~10mm)、沸石(Φ10~15mm)和陶泥浮球(Φ10~20mm),填充厚度之比为1:2:2;垂直潜流池6基质为潜流池基质为碎石(Φ8~10mm)和陶泥浮球(Φ10~20mm),其填充厚度之比为1:4。
所述水平潜流池3种植的净水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和维管束,可选伞草、水生美人蕉、芦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所述系统采用上进水下出水运行,运行一段时间后可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方式泵入自来水,对系统进行反冲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防渗处理具有隔水功能的湿地床体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进水装置、调节池、水平潜流池、垂直潜流池、导流装置、集水池、布水池、排污装置、出水装置。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床体1上安装有进水装置8、导流装置19、排污装置22、出水装置28,进水装置主要与污水的管网连接,将污水导入系统中的调节池2,进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7具有调节进入系统污水量的作用;导流装置19主要与集水池4和布水池5连接,起到将集水池储存的经水平潜流池收集的污水导入布水池,经布水管上的布水孔均匀进入垂直潜流池,同时导流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20能控制进入布水池5的污水量;排污装置22主要将布水池底部沉降的悬浮物排出系统;出水装置28主要将经过垂直潜流池处理后的净水排出系统,同时出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29可以调节排出系统的净水量,从而调节垂直潜流池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所述的调节池2起到缓冲和沉降的作用,以增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以延长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同时调节池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上的布水孔11能够使污水均匀进入水平潜流池;调节池内一定高度按一定角度安装有细格栅10,能够起到过滤大颗粒悬浮物增强调节池去除悬浮物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水平潜流池淤堵的风险;调节池下部装填厌氧调节池基质9,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水平潜流池3和垂直潜流池6由水平隔板18水平隔开。所述水平潜流池内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折流板13、种有挺水植物12和浮水植物14、填充有优质基质15、16、17,折流板与水平潜流池池壁协同作用形成蛇形水路,起到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所述净水植物12和14能够通过同化作用降解污染物,在光合作用下通过维管束将氧输送至根系,增加床体内污水溶解氧含量的同时在根区附近形成好氧微区,有利于不同类型微生物共生,此外植物根系还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基质15、16、17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和化学作用降解污染物,同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集水池4主要储存经集水孔21收集的水平潜流池处理的污水,起到集水、缓冲和沉降作用,以增强垂直潜流池抗冲击和耐淤堵的能力。所述布水池5主要起到缓冲、沉降和布水作用,通过布水装置23经布水管30上的布水孔31为垂直潜流池均匀地进水。所述垂直潜流池根据处理效果要求安装有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24、装填有优质填料25、26;所述折流板与垂直潜流池协同作用形成蛇形通路,起到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所述填料通过吸附和化学作用降解污染物,同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池2中一定高度的位置按一定角度安装了细格栅10,内填充YJ新型悬浮微生物填料9,调节池2主要起到缓冲和沉降悬浮物的作用,增强后续单元的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厌氧调节池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上水平开有若干布水孔11,能使污水均匀地进入水平潜流池。
所述水平潜流池中根据具体处理要求安装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进水方向垂直的折流板13,该折流板13一端与水平潜流池的池壁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池壁之间有一定空隙,形成过水通道;相邻的两块折流板13分别与水平潜流池不同侧的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13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相反,从而使若干个过流通道与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共同形成蛇形水路,使污水在水平潜流池内沿折流板13形成的空间曲折流动,有效的延长了水流路径,进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的垂直潜流池中根据具体处理要求安装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进水方向垂直的折流板24,该折流板24一端与垂直潜流池的池壁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池壁之间有一定空隙,形成过流通道;相邻的两块折流板24分别与垂直潜流池不同侧的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24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相反,从而使若干个过流通道与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共同形成蛇形水路,使污水沿在垂直潜流池内折流板24形成的空间曲折流动,延长了水流路径,进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集水池4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上水平开有若干集水孔,主要起到收集水平潜流池出水和沉降悬浮物的作用。
导流装置19连接集水池4和布水池5,导流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20能调节进入布水池的污水量,同时调节水平潜流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出水装置28安装在系统的左下部,垂直潜流池处理后的净水经集水孔33收集后进入集水管32,再通过集水装置27排出垂直潜流池,最后经出水装置28排出系统,通过出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29控制排出系统的经水量。
所述水平潜流池基质15为碎石,基质16、17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在沸石、高炉渣、鹅卵石、砾石和陶泥浮球中自由组合。
所述垂直潜流池基质25、26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在碎石、沸石、高炉渣、鹅卵石、砾石和陶泥浮球中自由组合。
所述水平潜流池挺水植物12可根据处理要求选择伞草、水葱、水生美人蕉、芦苇等,浮水植物14可根据处理要求选择大薸、水葫芦、浮萍等。
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采用上进水下出水方式运行,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将自来水通过出水装置28泵入系统,对系统进行反冲洗,以排出沉降的悬浮物,以降低系统堵塞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实用新型采用占地面积小、抗冲击力强、耐淤堵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Spatical Combination Constructed Wetlands,简称SCCW),所述SCCW系统主要包括具有隔水功能的湿地床体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进水装置、厌氧调节池、水平潜流池、垂直潜流池、导流装置、集水池、布水池、排污装置、出水装置。所述厌氧调节池在系统左端,起到缓冲和沉降的作用,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增加系统抗冲击和耐淤堵的能力,同时通过布水孔11为水平潜流池均匀进水;所述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通过水平隔板18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潜流池3,装填有15、16、17,根据处理需求安装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13,并在折流区种植不同净水植物12和14;下部分垂直潜流池装填有优质填料,根据处理要求安装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折流板24,不种植任何净水植物。所述集水池4和布水池5能够沉降污水中悬浮物,从而增强垂直潜流池耐淤堵能力,布水池4还具有缓冲作用,能增强垂直潜流池的抗冲击能力。SCCW系统可以采用下进水上出水方式经出水装置28泵入自来水,对系统进行反冲洗,以延长系统使用寿命。系统各单元布局紧凑,系统将厌氧调节池有机整合在一起,占地面积减小,节约了土地资源,各单元协同作用使得系统具备较强的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一、实施例
建造一座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整体设计为长方体,具体尺寸:长210cm、宽100cm、高110cm。
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采用砖混结构,调节池2底面距床体底面10cm,其长100cm、宽20cm、高90cm;隔板18长180cm、宽100cm、厚5c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水平潜流池3和垂直潜流池6分为上下两部分,池体均为砖混结构;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长180cm、宽100cm、高50cm,垂直潜流池右上端池壁开一个直径5cm的孔与布水装置相连,左下端池壁开若干直径2cm的出水孔;折流板13和24长90cm、宽50cm、厚5cm,可按处理需求自由拆卸安装;集水池4长100cm、宽10cm、高48cm;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导流装置、排污装置的管路均为直径5cm的PVC管。
所述水平潜流池安装6块相互平行且与进水方向垂直的折流板13,该折流板13的一端与水平潜流池的一个池壁相连,另一端与另一池壁留有10cm空隙,形成过流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13分别与水平潜流池不同侧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13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相反,进而使得6个过流通道和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域共同形成蛇形水路,使进入水平潜流池的污水沿蛇形水路曲折流动,从而通过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垂直潜流池安装6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24,该折流板24的一端与垂直潜流池的一个池壁相连,另一端与另一池壁留有10cm空隙,形成过流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24分别与垂直潜流池不同侧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24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相反,进而使得6个过流通道和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域共同形成蛇形水路,使进入垂直潜流池的污水沿蛇形水路曲折流动,从而通过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本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采用左上端进水左下端出水方式来处理污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方泵入自来水,对系统进行反冲洗带出系统沉降的悬浮物,以减少堵塞的情况,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经进水装置8进入调节池2,在格栅10、YJ新型悬浮微生物填料9以及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去除水流中的大部分悬浮物,水流混合均匀后经布水孔11进入水平潜流池3。水平潜流池在折流板13的作用下能增大水力停留时间,水流能够与水平潜流池基质15、16、17和净水植物12、14充分接触,将大部分悬浮物沉淀下来,同时水平潜流池基质表面和净水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能够充分降解水流中的有机物、氮和磷;水平潜流池处理后的水经集水孔21进入集水池4。经集水池收集的水平潜流池出水由导流装置19进入布水池5,在布水池中混合均匀后,经布水装置23的布水孔31均匀进入垂直潜流池6。垂直潜流池不种任何净水植物,主要为缺氧和厌氧的条件,在折流板24的作用下能增大水力停留时间,使水流能与垂直潜流基质25、26充分接触,将大部分悬浮物沉降下来;基质表面附着的厌氧和缺氧微生物可通过厌氧呼吸去除部分有机物,同时反硝化细菌在缺氧和厌氧的环境下,活性较强,可以去除大部分氮;此外水流中的磷可以被基质吸附沉淀下来。潜流池处理后的净水经集水管32上的集水孔33收集后通过出水装置28排出系统。
经系统处理后的净水通过出水装置28排出系统,布水池5中沉降的悬浮物通过排污装置22排出系统。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并可采用左下端进水左上端出水的方式泵入自来水,对系统进行反冲洗。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渗处理的湿地床体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左、中、右三个单元。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调节池;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潜流池,下部分为垂直潜流池,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通过集水池、导流装置和布水池连接;右边单元包括集水池、导流装置、布水池和排污装置。所述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折流板,分别填充有水平潜流池基质和垂直潜流池基质,分别形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挺水植物。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冲击能力强、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耐淤堵能力强、出水水质好、不产生恶臭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防渗处理的湿地床体和依托该床体建造的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
所述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由隔板竖直分隔开;
所述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调节池;所述左边单元在距底部一定高度用隔板水平隔开,上部分为厌氧调节池,连接进水装置;
所述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潜流池,下部分为垂直潜流池,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通过集水池、导流装置和布水池连接;所述中间单元被水平隔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单元为水平潜流池,下部单元为垂直潜流池,所述水平潜流池和垂直潜流池分别填充水平潜流池基质和垂直潜流池基质,形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所述右边单元包括集水池、导流装置、布水池和排污装置;
所述右边单元被水平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单元为集水池;下部单元为布水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为PVC管,安装在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床体的左上部,进水管末端达到厌氧调节池底部;同时安装流量调节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上开若干布水孔;同时在距调节池上端1/3位置以一定角度安装一细格栅;所述调节池内填充优质填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底面与水平潜流池相连的池壁水平方向上开若干集水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为PVC管,连接集水池和布水池,同时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安装与布水池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安装在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左下端;出水装置上安装流量调节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池集水孔在垂直潜流池左下端。
CN201720278111.8U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92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8111.8U CN206692417U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8111.8U CN206692417U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2417U true CN206692417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81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92417U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241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1145A (zh) * 2018-09-06 2018-11-30 浙江大学 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9179672A (zh) * 2018-10-09 2019-01-1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防堵塞功能的人工潜流湿地
CN109896707A (zh) * 2019-03-13 2019-06-18 江西省科学院 一种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0451649A (zh) * 2019-08-06 2019-11-15 河海大学 一种可反冲洗的人工湿地及其制作与运行方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1145A (zh) * 2018-09-06 2018-11-30 浙江大学 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9179672A (zh) * 2018-10-09 2019-01-1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防堵塞功能的人工潜流湿地
CN109896707A (zh) * 2019-03-13 2019-06-18 江西省科学院 一种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0451649A (zh) * 2019-08-06 2019-11-15 河海大学 一种可反冲洗的人工湿地及其制作与运行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459B (zh) 一种路面雨水集蓄净化利用系统
CN101538086B (zh) 一种无动力一体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CN100537452C (zh)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CN206692417U (zh)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201873573U (zh) 微纳米气浮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01372233Y (zh) 无动力一体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2594913U (zh) 折流式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6830506A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104817239B (zh) 一种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6830545A (zh) 一种组合湿地跌水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30440B (zh) 一种多流态强化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45589B (zh) 一种可转换运行模式的深床人工湿地反应器
CN103819004A (zh) 一种可移动组合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方法
CN102633407A (zh) 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6495407A (zh) 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系统
CN101386451B (zh) 一种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74468B (zh) 一种分隔式复合立体人工湿地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6599473U (zh) 景观式污水净化装置
CN110723809A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地区河流污染的多级处理方法
CN1923722A (zh) 一种景观型复合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CN101704616B (zh) 一种生物活性渗滤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92517U (zh) 一种一体式组合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8166682U (zh) 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多级生态人工湿地
CN110451723B (zh) 一种混合填料流化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4625450U (zh) 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