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8085U -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8085U
CN206688085U CN201720183953.5U CN201720183953U CN206688085U CN 206688085 U CN206688085 U CN 206688085U CN 201720183953 U CN201720183953 U CN 201720183953U CN 206688085 U CN206688085 U CN 206688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group
training aids
linking arm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39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祥
袁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ojiating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ojiating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ojiating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ojiating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39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8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8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8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健身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组以及第三立柱组;所述第二立柱组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一立柱组所在平面彼此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五立柱以及所述第六立柱的顶部分别连接双支撑臂横梯的四个连接端,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七立柱和所述第八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健身训练器,通过对横梁、立柱以及横梯等结构进行组合,设计出了一种可以满足人们对健身训练器的健身形式多样化需求的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同时该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背景技术
使用户外健身器材早已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公园、小区、校园等很多地方都会安装一些简易的健身器材,供人们健身、锻炼使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健身器材大多功能及结构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多种健身方式的需求,譬如我们常见的单双杠结构等。
专利号CN202876195A就公开了一种高低杠组合器械,该器械由立柱和横杠构成,包括四根立柱,以及两根高单杠、两根低单杠。四根立柱按正方形布置。左前方立柱与右前方立柱的上端通过一根高单杠固定连接,此外左后方立柱与右后方立柱的上端也通过一根高单杠固定连接。左前方立柱与左后方立柱之间设置一个高度低于所述高单杠高度二分之一的低单杠,此外右前方立柱与右后方立柱之间也设置一个高度低于所述高单杠高度二分之一的低单杠。很显然,该专利中公开的高低杠组合器械同样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其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上肢的连续挂壁行走以及多种高度可选的压腿、弯腰等健身方式的需求。
另外,现有技术中如果想达到多种健身方式的目的,一般需要设置很多中独立结构的器材,这就会对于场地的大小以及器材的成本等方面都要提出很高的要求。从上面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的组合式健身器材能够满足人们上述的健身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健身训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健身器材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健身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组以及第三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三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立柱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四立柱、第五立柱以及第六立柱,所述第四立柱、所述第五立柱以及所述第六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立柱组包括第七立柱以及第八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四立柱、所述第五立柱、所述第六立柱、所述第七立柱以及所述第八立柱均垂直于同一安装面,所述第三立柱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二立柱组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一立柱组所在平面彼此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五立柱以及所述第六立柱的顶部分别连接双支撑臂横梯的四个连接端,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七立柱和所述第八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四立柱以及所述第七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六立柱以及所述第八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七立柱与所述第八立柱的中部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立柱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七、第八立柱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第四立柱的高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介于所述第八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之间,且所述第八立柱和所述第七立柱的高度最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四立柱和所述第七立柱之间设有第四连接臂,所述第六立柱和所述第八立柱之间设有第五连接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第四以及第五连接臂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四立柱和所述第五立柱之间设有多根肋梁,所述多根肋梁之间彼此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设有多根肋梁,所述多根肋梁之间彼此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立柱组还包括第九立柱,所述第九立柱设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三立柱共平面,所述第九立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肋梁的底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九立柱之间以及所述第九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之间分别设有肋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第二、第九以及第三立柱的背对所述第二立柱组的一侧分别设有支撑杠,所述支撑杠分别包括水平杠以及连接杠,所述水平杠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或者第三立柱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杠连接,所述连接杠的另一端连接安装面,且与所述第一立柱组、所述第二立柱组以及所述第三立柱组安装于同一安装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任一立柱组中的立柱均为方管结构,所述任一连接臂均为圆管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健身训练器,通过对肋梁、立柱以及横梯等结构进行组合,设计出了一种可以满足人们对健身训练器的健身形式多样化需求的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同时该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身训练器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组合式健身训练器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身训练器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训练器包括第一立柱组100、第二立柱组200以及第三立柱组300。
具体而言,该第一立柱组100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立柱110、第二立柱120以及第三立柱130,其中,该第一立柱110、第二立柱120以及第三立柱130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该第二立柱组200包括依次排列的第四立柱210、第五立柱220以及第六立柱230,其中,该第四立柱210、第五立柱220以及第六立柱230处于同一平面。
该第三立柱组300则包括第七立柱310以及第八立柱320,优选地,该第一立柱110、第二立柱120、第三立柱130、第四立柱210、第五立柱220、第六立柱230、第七立柱310以及第八立柱320均垂直于同一安装面(譬如地面),其中,该第三立柱组300所在平面、第二立柱组200所在平面以及第一立柱组100所在平面彼此相互平行。
其中,第二立柱120、第三立柱130、第五立柱220以及第六立柱230的顶部分别连接双支撑臂横梯400的四个连接端,该双支撑臂横梯400包括两个支撑臂410以及设于两支撑臂410之间的多条梯臂420,两个支撑臂410的四个端部为双支撑臂横梯400的四个连接端,连接支撑于第二立柱120、第三立柱130、第五立柱220以及第六立柱230的顶部。该支撑臂横梯400可用于上肢的连续挂壁行走等训练过程。
该第一立柱110和第四立柱21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102,该第七立柱310和第八立柱32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303。
优选地,该第一立柱110、第四立柱210以及第七立柱310处于同一平面,而该第三立柱130、第六立柱230以及第八立柱320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七立柱310与第八立柱320的中部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臂708。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组合式健身训练器的结构正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立柱(120、130、220、230)的高度相同;而第七、第八立柱(310、320)的高度相同;第一、第四立柱(110、210)的高度相同;其中,第二立柱120(以及第三立柱130、第五立柱220、第六立柱230)的高度介于第八立柱320(第七立柱310等高)和第四立柱210(第一立柱110等高)之间,且第八立柱320和第七立柱310的高度最高。
进一步地,该第四立柱210和第七立柱310之间设有第四连接臂203,第六立柱230和第八立柱320之间设有第五连接臂30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连接臂708、第四连接臂203以及第五连接臂302位于不同平面内。
其中,该第四立柱210和第五立柱220之间设有多根肋梁405,多根肋梁405之间彼此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内,多根肋梁405可以用于不同高度的压腿以及小朋友向上爬等健身娱乐方式。另外,第二立柱220和第三立柱230之间也设有多根肋梁293,多根肋梁293之间彼此平行且同样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地,该第一立柱组100还包括第九立柱140,该第九立柱140设于第二立柱120和第三立柱之间130,且与第二立柱120以及第三立柱130共平面。其中,第九立柱140位于第二立柱120和所述第三立柱130之间肋梁293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一立柱110与第二立柱120之间、第二立柱120与第九立柱140之间以及第九立柱140与第三立柱130之间还分别设有多条肋梁109,其中,肋梁109一方面起到加固连接第二立柱120和第三立柱130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肋梁109的数量可以满足多人同时使用该健身训练器的需求。
优选地,该第一、第二、第九以及第三立柱(110、120、130、140)的背对第二立柱组200的一侧分别设有支撑杠600,其中,该支撑杠600分别包括水平杠610以及连接杠620,水平杠6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九或者第三立柱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杠620连接,连接杠620的另一端连接安装面(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地面),且与第一立柱组100、第二立柱组200以及第三立柱组300安装于同一安装面。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杠600设置为高度不同,且相邻两个支撑杠600的高度相同,支撑杠600的水平杠610和连接杠620两个部分由一体弯折结构形成,且水平杠610和连接杠620相互垂直。支撑杠600可以被用作单双杠、或者作为跨越动作等健身训练的器材来使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任一立柱组(包括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立柱组)中的立柱均采用方管结构,而任一连接臂(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第五连接臂等)、支撑杠以及肋梁均采用圆管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立柱也为圆管等结构钢材。
其中,本实施例中各个立柱与连接臂以及肋梁之间优选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等形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给出一种优选方案的组合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和设计不同的组合方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健身训练器,通过对横梁、立柱以及横梯等结构进行组合,设计出了一种可以满足人们对健身训练器的健身形式多样化需求的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同时该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组以及第三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三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立柱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四立柱、第五立柱以及第六立柱,所述第四立柱、所述第五立柱以及所述第六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立柱组包括第七立柱以及第八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四立柱、所述第五立柱、所述第六立柱、所述第七立柱以及所述第八立柱均垂直于同一安装面,所述第三立柱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二立柱组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一立柱组所在平面彼此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五立柱以及所述第六立柱的顶部分别连接双支撑臂横梯的四个连接端,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七立柱和所述第八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四立柱以及所述第七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立柱、所述第六立柱以及所述第八立柱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七立柱与所述第八立柱的中部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立柱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七、第八立柱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第四立柱的高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介于所述第八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之间,且所述第八立柱和所述第七立柱的高度最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立柱和所述第七立柱之间设有第四连接臂,所述第六立柱和所述第八立柱之间设有第五连接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第四以及第五连接臂位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立柱和所述第五立柱之间设有多根肋梁,所述多根肋梁之间彼此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设有多根肋梁,所述多根肋梁之间彼此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组还包括第九立柱,所述第九立柱设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三立柱共平面,所述第九立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肋梁的底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九立柱之间以及所述第九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之间分别设有肋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以及第三立柱的背对所述第二立柱组的一侧分别设有支撑杠,所述支撑杠分别包括水平杠以及连接杠,所述水平杠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九或者第三立柱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杠连接,所述连接杠的另一端连接安装面,且与所述第一立柱组、所述第二立柱组以及所述第三立柱组安装于同一安装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立柱组中的立柱均为方管结构,所述任一连接臂均为圆管结构。
CN201720183953.5U 2017-02-28 2017-02-28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Active CN206688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3953.5U CN206688085U (zh) 2017-02-28 2017-02-28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3953.5U CN206688085U (zh) 2017-02-28 2017-02-28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8085U true CN206688085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3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3953.5U Active CN206688085U (zh) 2017-02-28 2017-02-28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80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52162B1 (ko) * 2018-10-17 2019-02-26 오정민 요가용 어셈블리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52162B1 (ko) * 2018-10-17 2019-02-26 오정민 요가용 어셈블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88085U (zh)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CN206688086U (zh) 组合式健身训练器
CN206873991U (zh) 一种生态多功能景观廊架
CN206715289U (zh) 多功能引体秋千架
CN205494785U (zh) 一种攀爬架
CN209457148U (zh) 一种塔楼的单立柱结构
CN204060116U (zh) 可拆卸篷房结构
CN201929512U (zh) 一种多功能屏风
CN219569785U (zh) 一种充气式便携运动场搭建装置
CN205946748U (zh) 一种大棚支撑架
CN209662147U (zh) 一种组合式休闲健身凉亭
CN210355938U (zh) 一种具有平衡装置的滑雪模拟机
CN216023071U (zh) 一种可拆卸的攀岩墙
CN205994937U (zh) 自由组合式的模块化健身设备
CN202876277U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网架
CN2477214Y (zh) 多功能组合健身器
CN216023055U (zh) 一种便携式毽球架
CN209422942U (zh) 一种卷浪滑板冲浪装置
CN218306119U (zh) 一种太空巨塔外形的儿童游乐设施
CN217220184U (zh) 一种攀爬屋玩具
CN203264142U (zh) 多功能搏击体能练习器
CN217269099U (zh) 一种凉亭
CN210583561U (zh) 一种多功能娱乐攀岩装置
CN215351953U (zh) 一种科技双塔外形的儿童游乐园
CN220345062U (zh) 多功能体质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