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6085U - 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86085U CN206686085U CN201720315394.9U CN201720315394U CN206686085U CN 206686085 U CN206686085 U CN 206686085U CN 201720315394 U CN201720315394 U CN 201720315394U CN 206686085 U CN206686085 U CN 2066860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resonant
- driver element
- diode
- power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谐振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分别接收到谐振控制电路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来驱动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以输出方波电压至由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而输出预设输出功率至负载,从而使得谐振电源电路在电源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同时也使得两个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平衡,避免出现一个输出功率偏大而另一个输出功率偏小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源电路技术的发展,大功率的电源板应用场合越来越广,家用电器里更加随处可见。目前大功率电源板一般采用谐振电源电路来设计。为了吸引更多用户,越来越多大功率的产品走向超薄外观化,大多数大功率电源板从设计上就采用了比较薄的电源板,相应的变压器也选择了比较薄的骨架来设计,这样就可能使得电路的输出功率较低。
因此,在电源板整体高度受限的情况下,现有的谐振电源电路存在输出功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振电源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谐振电源电路存在变压器输出功率低和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谐振电源电路,与负载连接,包括谐振控制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
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一功率开关、第二功率开关、取样器件、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以及谐振电容C1;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所述取样器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接入直流电,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谐振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一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检测端共接,所述取样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负载连接;
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接收到所述谐振控制电路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根据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以输出方波电压至由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所述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所述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而输出预设输出功率至所述负载。
本实用新型通过当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分别接收到谐振控制电路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时,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根据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在预设频率下交替导通并输出方波电压至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而输出较大的输出功率至负载,从而使得谐振电源电路在电源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同时也使得两个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平衡,避免出现一个输出功率偏大而另一个输出功率偏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电源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电源电路的另一模块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谐振电源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谐振电源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电源电路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谐振电源电路与负载连接,包括谐振控制电路101和整流滤波电路109,其中,谐振控制电路101用于提供驱动信号,具体可以由谐振集成芯片L6599及外围电路组成,L6599是用于谐振半桥拓扑电路的精确的双端控制器。
谐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02、第二驱动单元103、第一功率开关105、第二功率开关106、取样器件104、第一变压器107、第二变压器108以及谐振电容C1。
第一驱动单元102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单元10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谐振控制电路101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第一驱动单元102的第二端和第二驱动单元10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功率开关105的第一端和第二功率开关106的第一端,第一驱动单元102的第三端、第一功率开关105的第二端、第二功率开关106的第三端、取样器件104的第二端以及第一变压器107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共接,第一功率开关105的第三端接入直流电,第二驱动单元103的第三端、第二功率开关106的第二端以及谐振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地,第一变压器107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变压器108初级绕组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108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谐振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谐振控制电路101的检测端共接,取样器件104的第一端连接谐振控制电路101的输出端,第一变压器107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09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二变压器108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09的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整流滤波电路109与负载连接。
当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接收到谐振控制电路101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时,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根据与其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功率开关105和第二功率开关106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以输出方波电压至由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而输出预设输出功率至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接收谐振控制电路101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并分别根据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分别控制第一功率开关105和第二功率开关106的导通或关断。其中,预设占空比具体是指50%的占空比,具有50%的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具体是指在同一时间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180°反相,即同一时间,当第一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时第二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当第一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第二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当第一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而第二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第一功率开关105导通而第二功率开关106关断;当第一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而第二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时,第一功率开关105关断而第二功率开关106导通,因此同一时间内,要么第一功率开关105导通而第二功率开关106关断,要么第一功率开关105关断而第二功率开关106导通,由此避免了第一功率开关105和第二功率开关106同时导通的情况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功率开关105和第二功率开关106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当第一功率开关105导通时第二功率开关106关断,第一功率开关105输出方波电压;当第二功率开关106导通时第一功率开关105关断,第二功率开关106输出方波电压。其中,预设频率与预设占空比的设定相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串联相接,组成谐振回路;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相互并联。当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接入方波电压时,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接入交流电后使得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由于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串联相接,而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并联相接,使得谐振电源电路在电源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同时也使得两个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平衡,避免出现一个输出功率偏大而另一个输出功率偏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当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接收到谐振控制电路101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时,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根据与其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功率开关105和第二功率开关106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以输出方波电压至由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而输出较大的输出功率至负载,从而使得谐振电源电路在电源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同时也使得两个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平衡,避免出现一个输出功率偏大而另一个输出功率偏小的情况发生。
在图1所示架构的基础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电源电路的另一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谐振电源电路与负载连接,包括谐振控制电路101和整流滤波电路109,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02、第二驱动单元103、第一功率开关105、第二功率开关106、取样器件104、第一变压器107、第二变压器108以及谐振电容C1。其中,整流滤波电路109包括:第一整流单元、第二整流单元以及输出滤波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102、第二驱动单元103、第一功率开关105、第二功率开关106、取样器件104、第一变压器107、第二变压器108以及谐振电容C1与上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单元102、第二驱动单元103、第一功率开关105、第二功率开关106、取样器件104、第一变压器107、第二变压器108以及谐振电容C1相同,具体请参阅上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102、第二驱动单元103、第一功率开关105、第二功率开关106、取样器件104、第一变压器107、第二变压器108以及谐振电容C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优选地,整流滤波电路109包括第一整流单元1091和第二整流单元1092。
第一整流单元109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为整流滤波电路109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整流单元1091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第二整流单元109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为整流滤波电路109的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第二整流单元1092的输出端连接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整流单元1091和第二整流单元1092分别用于对第一变压器107和第二变压器108输出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优选地,整流滤波电路109还包括输出滤波单元1093。
输出滤波单元1093的输入端、第一整流单元1091的输出端以及第二整流单元1092的输出端共接,输出滤波单元1093的输出端连接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滤波单元1093用于对第一整流单元1091和第二整流单元1092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后输出至负载。
本实用新型通过当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接收到谐振控制电路101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时,第一驱动单元1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3分别根据与其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功率开关105和第二功率开关106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并输出方波电压至由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通过第一整流单元1091、第二整流单元1092以及输出滤波单元1093对第一变压器107和第二变压器108输出的感应电压进行整流滤波,从而使负载获得波形平直的大功率直流电。
图3(对应图1)和图4(对应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电源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驱动单元10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二极管D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构为第一驱动单元10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一驱动单元10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第一驱动单元102的第三端。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驱动单元103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二二极管D2。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共接构为第二驱动单元10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二驱动单元103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第二驱动单元103的第三端。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功率开关105包括第一开关管Q1。
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为第一功率开关105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为第一功率开关105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为第一功率开关105的第三端。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功率开关106包括第二开关管Q2。
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为第二功率开关106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为第二功率开关106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为第二功率开关106的第三端。
如图3和图4所示,取样器件104包括第七电阻R7。
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为取样器件104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为取样器件104的第二端。
如图4所示,第一整流单元1091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二电容C2。
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端分别为第一整流单元109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一整流单元1091的输出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4所示,第二整流单元1092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以及第三电容C3。
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端和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端分别为第二整流单元109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共接构成第二整流单元1092的输出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4所示,输出滤波单元1093包括: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
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为输出滤波单元1093的输入端,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以及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共接构成输出滤波单元1093的输出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以及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如图4所示,谐振控制电路101可以由谐振集成芯片U1(具体可以是谐振集成芯片L6599)及外围电路组成。具体地,谐振控制电路101包括谐振集成芯片U1、第十电阻R10~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七电容C7~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七二极管D7~第十二极管D10、第三开关管Q3、第一光耦OA1以及第二光耦OA2。
谐振集成芯片U1的高端悬浮门极驱动输出引脚HVG为谐振控制电路101的第一控制端,低端门极驱动输出引脚LVG为谐振控制电路101的第二控制端,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以及谐振集成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共接构成谐振控制电路101的输出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端,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共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谐振集成芯片U1的软启动引脚Css,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以及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共接于谐振集成芯片U1的最低振荡频率设置引脚RFmin,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光耦OA1A的集电端共接,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第一光耦OA1A的发射极共接于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共接于谐振集成芯片U1的间歇工作模式门限引脚STBY,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共接于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端以及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共接于谐振集成芯片U1的电流检测信号输入端引脚ISEN,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一端共接,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共接于地,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谐振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变压器108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共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一端共接于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二端、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一端共接于谐振集成芯片U1的输入电压检测引脚LINE,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光耦OA2A的发射端共接于谐振集成芯片U1的闭锁式驱动关闭引脚DIS,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和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二端共接于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一端、第十一二极管D11的第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二端、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一端、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一端共接于谐振集成芯片U1的电源引脚Vcc,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光耦OA2A的集电极,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二端、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二端以及第十一二极管D11的第二端共接于地,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二端共接于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二端、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Q3的基极以及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一端共接,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二端与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端,第十二极管D10的第一正极端与第二十一电容C21的第一端共接于地,第二十一电容C21的第二端、第三十一电阻R31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二极管D10的第二正极端共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的第二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端以及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端共接,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端、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第一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共接谐振集成芯片U1的过载电流延迟关断引脚DELAY,第三十二电阻R32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以及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共接于地,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谐振集成芯片U1的定时电容引脚CF。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谐振集成芯片U1的高端悬浮门极驱动输出引脚HVG向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二极管D1组成的第一驱动单元102输出具有50%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低端门极驱动输出引脚LVG向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二二极管D2输出具有50%占空比的第二驱动信号。
当第一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而第二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则第一开关管Q1导通而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一开关管Q1输出方波电压至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同时将电压分别输出至由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二电容C2组成的第一整流单元1091和由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以及第三电容C3组成的第二整流单元1092,该电压经过整流后通过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组成的输出滤波单元1093滤波后最终输出至负载,从而使负载能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当第二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而第一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则第二开关管Q2导通而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开关管Q2输出方波电压至第一变压器107的初级绕组、第二变压器108的初级绕组以及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第一变压器107的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同时将电压分别输出至由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二电容C2组成的第一整流单元1091和由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以及第三电容C3组成的第二整流单元1092,该电压经过整流后通过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组成的输出滤波单元1093滤波后最终输出至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一变压器107初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初级绕组相串联次级绕组相并联的方式来设计谐振电源电路,通过谐振集成芯片U1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第一变压器107初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初级绕组具有相同的交流电而使第一变压器107次级绕组和第二变压器108次级绕组同时产生感应电压以增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得谐振电源电路在电源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同时也使得两个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平衡,避免出现一个输出功率偏大而另一个输出功率偏小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谐振电源电路,与负载连接,包括谐振控制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源电路还包括:
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一功率开关、第二功率开关、取样器件、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以及谐振电容C1;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所述取样器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接入直流电,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谐振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一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取样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负载连接;
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接收到所述谐振控制电路输出的具有预设占空比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根据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按照预设频率交替导通,以输出方波电压至由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所述谐振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使所述谐振回路产生交流电以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而输出预设输出功率至所述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
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为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为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
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和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分别用于对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输出滤波单元;
所述输出滤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共接,所述输出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
所述输出滤波单元用于对第一整流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的所述直流电进行滤波后输出至所述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二极管D1;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构为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三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共接构为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三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管Q1;
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为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为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三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包括第二开关管Q2;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为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为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三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件包括第七电阻R7;
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为所述取样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为所述取样器件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
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端分别为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
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以及第三电容C3;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端和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端分别为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端、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包括:
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为所述输出滤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共接构成输出滤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5394.9U CN206686085U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5394.9U CN206686085U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86085U true CN206686085U (zh) | 2017-11-28 |
Family
ID=6039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15394.9U Active CN206686085U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860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0080A (zh) * | 2018-07-12 | 2018-11-27 | 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 谐振控制装置 |
-
2017
- 2017-03-28 CN CN201720315394.9U patent/CN2066860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0080A (zh) * | 2018-07-12 | 2018-11-27 | 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 谐振控制装置 |
CN108900080B (zh) * | 2018-07-12 | 2019-11-05 | 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 谐振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39208U (zh) | Pfc/pwm二合一开关电源电路 | |
CN204361902U (zh) | 一种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 |
CN204465374U (zh) | 一种高频隔离交直流变换电路 | |
CN205319949U (zh) | 一种新型简易开关电源 | |
CN202068337U (zh) | 一种三相智能电表辅助电源 | |
CN206686085U (zh) | 一种谐振电源电路 | |
CN107276424A (zh) | 一种变频电源控制系统 | |
CN204855681U (zh) | 一种基于变频器的节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 |
CN202759643U (zh) | Led电视及其背光驱动电路 | |
CN205377701U (zh) | 一种推挽式逆变器 | |
CN209590244U (zh) | 一种直流回馈电子负载 | |
CN207638923U (zh) | Igbt驱动电路和电磁加热设备 | |
CN206223830U (zh) | 一种基于变频器的新型节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 |
CN206250999U (zh) | 多电平输出全桥逆变器 | |
CN101783605B (zh) | 一种开关电源中输出吸收电路及开关电源 | |
CN204967397U (zh) | 车载充电器 | |
CN209497399U (zh) |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 |
CN203522566U (zh) | 一种输入电压自适应控制的手工电弧焊机 | |
CN203313064U (zh) | 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 |
CN201387456Y (zh) | 一种高效的电磁炉节能烧机装置 | |
CN205142020U (zh) | 逆变电源及逆变焊机 | |
CN206226318U (zh) | 数控单相变压变频逆变器 | |
CN204334355U (zh) | 一种宽输入隔离型三路输出开关电源 | |
CN203399009U (zh) | 开关电源控制器 | |
CN204597803U (zh) | 具有新型保护电路的逆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