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0980U -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0980U
CN206680980U CN201720459019.1U CN201720459019U CN206680980U CN 206680980 U CN206680980 U CN 206680980U CN 201720459019 U CN201720459019 U CN 201720459019U CN 206680980 U CN206680980 U CN 206680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eclines
oil
monitoring device
gas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90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国耀
安世泽
贺新
陈家翔
谭超
刘文涛
肖廷亭
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AN JIANG GANG LI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an Jiang Gang Li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an Jiang Gang Li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an Jiang Gang 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90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0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0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0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1),与天线(1)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2),以及通过无线网络与信号接收单元(2)相连接的检测装置(3);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两个以上且依次活动连接的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检测装置埋设在河床下,当河床下降时检测装置上相应的检测单元则发送信号给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将信号进行记录,监测人员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了解河床的下降情况,并及时做出预防措施。

Description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具体提供一种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河床下降是河床在自然情况下或受人为干扰后发生的河床演变。河床下降是水流与河床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河床下降会对河床下的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产生影响,严重时还会发生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还无法有效的对河床下降进行监测,因此,提供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则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无法对河床下降进行监测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包括天线,与天线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以及通过无线网络与信号接收单元相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以上且依次活动连接的检测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壳体,与壳体相配合的盖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单元,设置在壳体顶部的磁铁,以下设置在盖体上的铁块。
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磁铁安装腔,磁铁则安装在磁铁安装腔内;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铁块安装腔,铁块则安装在铁块安装腔内。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泡沫材料。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与天线相连接的接收器,均与接收器相连接的记录装置和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磁力检测单元,与磁力检测单元相连接的中心控制单元,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接的开关控制单元,以及与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检测装置埋设在河床下,当河床下降时,相应的检测单元将被水流冲刷,脱离预埋的检测装置,脱离的检测装置上相应的检测单元则发送其ID号给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将信号进行记录,监测人员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了解河床的下降情况,并及时做出预防措施。
(2)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单元通过检测磁通量的变化来判断检测单元之间是否脱离预埋的检测装置,即检测河床的下降情况,当河床下降时则向信号接收单元发送信号,其检测精度高,可以为监测人员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单元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单元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的结构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天线,2-信号接收单元,3-检测装置,4-壳体,5-盖体,6-磁铁,7-铁块,8-磁铁安装腔,9-铁块安装腔,10-空腔,11-接收器,12-记录装置,13-控制单元,14-无线传输单元,15-开关控制单元,16-中心控制单元,17-磁力检测单元,18-数据传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河床下面的检测装置3,设置在河岸上的天线1,与天线1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2。该检测装置3可以检测河床是否出现下降,并在河床下降时通过无线网络向信号接收单元2发送信号。
该检测装置3包括两个以上且依次活动连接的检测单元;即两个以上的检测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并且两个检测单元可以相互分离。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的数量设置为10个。具体的,如图2~4所示,该检测单元为包括壳体4,与壳体4相配合的盖体5,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控制单元13,设置在壳体4顶部的磁铁6,以及设置在盖体5上的铁块7。实施时,该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磁铁安装腔8,磁铁6则安装在磁铁安装腔8内;盖体5上则设置有铁块安装腔9,铁块7则安装在铁块安装腔9内。该壳体4和盖体5配合时,其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连接时,上面的检测单元的盖体5与下面的检测单元的壳体4接触,此时下面的检测单元内部的磁铁6则与上面的检测单元内部的铁块7吸合,从而将上下两个检测单元连接起来。该铁块7和磁铁6可通过粘合剂粘在盖体5和壳体4上。
在使用时,检测装置3埋设在河床下,当河床被河水冲刷而导致河床下降时,最上面的检测单元首先露出河床,在河水的冲击下,最上面的检测单元与其下面的检测单元分离,不再受到下面检测单元内磁铁6的吸力作用。脱离后的检测单元则浮出水面。
为了增强检测单元的浮力,且为了使壳体4在被岩石撞破后检测单元依然能够浮出水面,该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填充有泡沫材料。为了使检测单元在浮出水面是始终保持顶部朝上,该铁块7可以设置在盖体的中心位置。
该控制单元13可以检测到检测单元是否与其它检测单元脱离,如图6所示,该控制单元13包括磁力检测单元17,与磁力检测单元17相连接的中心控制单元16,与中心控制单元16相连接的开关控制单元15,以及与开关控制单元15相连接的无线传输单元14。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4通过无线网络与信号接收单元2相连接。
具体的,该磁力检测单元17为霍尔传感器,当河床下降后,最上面的检测单元被水冲击而与其下面的检测单元脱离,此时最上面的检测单元不再受到来自其下面的检测单元的磁力作用,即最上面的检测单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内部的霍尔传感器感应到磁通量变化后,发出信号给中心控制单元。该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现有的成熟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够得知,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该中心控制单元16采用89c2051型单片机来实现,当中心控制单元16接收到磁力检测单元17发出的信号后,其给开关控制单元15发送信号,使开关控制单元15闭合,此时无线传输单元14得电并向信号接收单元2发送信号。该开关控制单元15为现有的开关电路,当其接收到中心控制单元16发出的信号后闭合,这种技术是电子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该无线传输单元14为传统的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单元13可以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并通过螺钉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检测单元内部,该控制单元13由纽扣电池进行供电。
如图5所示,该信号接收单元2包括与天线1相连接的接收器11,均与接收器11相连接的记录装置12和数据传输单元18。该接收器11通过天线1接收无线传输单元14传输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记录装置12,由记录装置12进行储存。该数据传输单元18可以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远处的监控室,因此监测人员无需到监测现场即可了解到河床随着时间推移的下降量,并及时做出防护措施。该记录装置12为现有的数据储存器,该数据传输单元18为现有的DTU无线传输设备。该信号接收单元2可以安装在一个控制箱内,其可由市电或太阳能进行供电。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施本实用新型。

Claims (6)

1.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1),与天线(1)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2),以及通过无线网络与信号接收单元(2)相连接的检测装置(3);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两个以上且依次活动连接的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壳体(4),与壳体(4)相配合的盖体(5),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控制单元(13),设置在壳体(4)顶部的磁铁(6),以及设置在盖体(5)上的铁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顶部设置有磁铁安装腔(8),磁铁(6)则安装在磁铁安装腔(8)内;所述盖体(5)上设置有铁块安装腔(9),铁块(7)则安装在铁块安装腔(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填充有泡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2)包括与天线(1)相连接的接收器(11),均与接收器(11)相连接的记录装置(12)和数据传输单元(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3)包括磁力检测单元(17),与磁力检测单元(17)相连接的中心控制单元(16),与中心控制单元(16)相连接的开关控制单元(15),以及与开关控制单元(15)相连接的无线传输单元(14);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4)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器(11)相连接。
CN201720459019.1U 2017-04-27 2017-04-27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Active CN206680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9019.1U CN206680980U (zh) 2017-04-27 2017-04-27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9019.1U CN206680980U (zh) 2017-04-27 2017-04-27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0980U true CN206680980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405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9019.1U Active CN206680980U (zh) 2017-04-27 2017-04-27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0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9945A (zh) * 2017-12-14 2019-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位置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9945A (zh) * 2017-12-14 2019-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位置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3660B (zh) 水下定时释放回收装置
CN104787274B (zh) 海底电缆运动检测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34570A (zh) 海滨浴场人员定位求生报警系统
CN207473002U (zh) 一种失超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故障检测装置
CN110491099B (zh) 一种适用于水力冲刷过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6680980U (zh) 油气管道河道穿越段河床下降监测装置
CN210574237U (zh) 一种适用于水力冲刷过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CN206267191U (zh)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井盖检测报警装置
CN213748636U (zh) 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地下水水位测量装置
CN110657883A (zh) 自供电装置及一种海洋背景声场观测系统
CN204064574U (zh) 一种水浸传感器
CN207149304U (zh) 一种具有压力过大报警防断裂电缆
CN206819093U (zh) 磁选机回收效率监测装置
CN209230886U (zh) 一种水下设备水侵入检测系统
CN107656317A (zh) 一种质子型海底地磁日变站及地磁测量方法
CN204788240U (zh) 用于海底滑坡监测的设备
CN205412010U (zh) 一种消防箱
CN208400280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分布式滑坡监测预警系统
CN206221002U (zh) 一种多功能矿山安全监测装置
CN205910270U (zh) 一种电力系统检测通信系统
CN206856944U (zh) 环境监测浮标
CN205958160U (zh) 一种大型升船机同步轴扭矩的检测装置
CN205778836U (zh) 高压密闭测井井下仪器位置感应系统和感应装置
CN204775935U (zh) 潜水员体温检测和监控装置
CN21458364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机振动幅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119 Xiq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WAN JIANG GANG LI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ich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19 Xiq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CHENGDU WAN JIANG GANG LI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