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9022U -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9022U
CN206679022U CN201720310215.2U CN201720310215U CN206679022U CN 206679022 U CN206679022 U CN 206679022U CN 201720310215 U CN201720310215 U CN 201720310215U CN 206679022 U CN206679022 U CN 206679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al fact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sensor
parameter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02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黎光
张玉新
代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efeit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mo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mon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mo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102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9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9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9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该传感器包括:外壳壳体、参数采集探头、主控元件、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参数采集探头、主控元件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外壳壳体内,主控元件分别与参数采集探头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运行参数,以使接收到运行参数的中控装置根据运行参数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参数进行传输,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轨道交通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而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中,轨道交通的车辆(或者列车)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承载运送旅客的重要任务,每一个车辆运行状况、安全状况直接影响整条轨道线路的正常运营。同时,车辆的速度越来越快、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车辆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因车辆出现故障未及时解决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通过检测车辆各个部件的运行参数,如温度、速度、湿度等等,当任一运行参数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内,该车辆可能存在潜在故障,需要及时对车辆或轨道进行维护,因此,必须实时采集车辆的相关运行参数。
当前,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中控装置相连接,并通过线缆将采集到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传输至中控装置,从而中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来确定轨道交通车辆是否正常运行,进而当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参数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及时地对轨道交通车辆进行检修、维护,保证乘客的出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相关技术中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是采用有线线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中控装置,一旦线缆出现磨损、损坏或断裂的情况,传感器无法正常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中控装置,进而不能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外壳壳体、参数采集探头、主控元件、以及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参数采集探头、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壳体内,所述主控元件分别与所述参数采集探头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参数采集探头设置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采集区域处,用于采集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
所述主控元件,用于接收所述运行参数,将所述运行参数由模拟信号形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并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元件传输的所述运行参数,并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所述运行参数,以使接收到所述运行参数的中控装置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壳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绝缘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包裹所述参数采集探头,用于保护所述参数采集探头;
所述第二壳体密封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保护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通过传感器固定座固定于运行参数采集区域的车体上,所述第一壳体探入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区域,使所述参数采集探头采集所述运行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参数采集探头为温度信号采集探头,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壳体且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壳体插入用于固定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轴承的轴承座上开设的细孔内,并与所述轴承的外壁接触连接;
所述温度信号采集探头,用于采集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所述轴承的温度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接收元件设置于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内且位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预设距离内;
所述信号接收元件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中控装置相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元件,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的所述运行参数,并以有线方式将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中控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节能控制元件,所述节能控制元件分别与所述参数采集探头、所述主控元件、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节能控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参数采集探头传输的所述运行参数,如果所述运行参数不满足所有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所述运行参数满足任一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并将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主控元件,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运行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或运行参数的变化值大于变化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控元件,还用于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运行参数添加识别码,并将添加识别码后的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使接收到所述运行参数的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对所述运行参数解析得到的识别码确定所述运行参数是否为所需的运行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433M无线模块、LoRa通信模块、NB-IoT通信模块。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中控装置和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中控装置相连接;
所述中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控装置相连接的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中控装置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的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该车辆包括:如权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中,该传感器包括:外壳壳体、参数采集探头、主控元件、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参数采集探头、主控元件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外壳壳体内,主控元件分别与参数采集探头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运行参数,以使接收到运行参数的中控装置根据运行参数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参数进行传输,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是采用有线线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中控装置,一旦线缆出现磨损、损坏或断裂的情况,传感器无法正常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中控装置,进而不能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参数。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传感器包括:外壳壳体108、参数采集探头102、主控元件104、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6;
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上述主控元件104和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均设置于上述外壳壳体108内,上述主控元件104分别与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和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相连接;
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设置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采集区域处,用于采集该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该运行参数包括:轨道交通车辆的轴承的温度、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速度、关键部件的湿度、关键部件的压力、车辆的稳定度、机油的液位、机油的纯度等等;
上述主控元件104,用于接收上述运行参数,将该运行参数由模拟信号形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并将数字信号形式的运行参数传输至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其中,主控元件104可以通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元件)芯片实现,用于负责传感器中其他各个模块的控制工作,以及负责参数采集探头102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具体的,在传感器中直接对采集到的运行参数进行模数转换后再进行传输;
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用于接收上述主控元件104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的运行参数,并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上述运行参数,以使接收到该运行参数的中控装置根据上述运行参数确定上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即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是否正常,一旦确定出运行参数不满足预设约束条件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以使相关人员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和维护。
其中,该无线通信模块106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433M无线模块、LoRa通信模块、NB-IoT通信模块;该ZigBee模块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特点,该LoRa通信模块和NB-IoT通信模块具有功耗低且信号穿透能力强的优点,能够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通信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106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参数进行传输,相对于有线方式传输数据的传感器而言,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考虑到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传感器的应用环境比较恶劣,需要考虑对参数采集探头102、主控元件104、无线通信模块106的保护作用,基于此,上述外壳壳体108包括:第一壳体和绝缘的第二壳体;
上述第一壳体包裹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用于保护该参数采集探头102;
上述第二壳体密封上述主控元件104和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用于保护上述主控元件104和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
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通过传感器固定座固定于运行参数采集区域的车体上,上述第一壳体探入该运行参数采集区域,使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采集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信号采集探头、速度信号采集探头、湿度信号采集探头、压力信号采集探头、稳定度信号采集探头、机油液位信号采集探头、机油纯度信号采集探头等等,根据采集的运行参数不同,参数采集探头设置的位置、第一壳体的结构、材料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接下来以参数采集探头102为温度采集探头为例,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壳体1081内设置有参数采集探头102,如果该参数采集探头102用于采集温度信号,需要第一壳体1081具有导热的作用,因而,上述第一壳体1081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材料;由于第二壳体1082内主要设置有电路结构,且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106,需要第二壳体1082具有防水、防腐蚀、不屏蔽信号的作用,因而,上述第二壳体1082的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材料。
具体的,上述第一壳体1081为导热壳体且呈圆柱状结构,上述第一壳体1081插入用于固定上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轴承202的轴承座204上开设的细孔内,并与上述轴承202的外壁接触连接;其中,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轴承202的轴承座204上设置有上述传感器固定座206,该传感器固定座206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轴承座204上开设的细孔连通形成一通道,第一外壳和第一外壳通过该传感器固定座206固定于轴承202的轴承座204上,且第一外壳插入传感器固定座206的开口与轴承座204上开设的细孔连通形成的通道内;
上述温度信号采集探头,用于采集上述轨道交通车辆的上述轴承202的温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利用第一外壳对参数采集探头102进行保护,并利用防水、防腐蚀、不屏蔽信号的第二外壳对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模块106进行保护,即能够防止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被损坏,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又能够保证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正常传输出去,从而确保中控装置能够实时接收到该运行参数。
进一步的,考虑到对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而言,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信号衰减的问题,从而影响中控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基于此,如图3所示,上述传感器还包括:信号接收元件110,该信号接收元件110设置于上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208内且位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预设距离内,该预设距离使得无线通信模块106与信号接收元件110之间的信号衰减最少;
上述信号接收元件110分别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和上述中控装置30相连接;
上述信号接收元件110,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传输的上述运行参数,并以有线方式将上述运行参数传输至上述中控装置30。
其中,上述LoRa通信模块、NB-IoT通信模块属于远场无线通信模块,可以直接以无线通信方式与中控装置30进行数据传输,在增加接收元件的情况下,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选用近场无线通信模块即可,如蓝牙模块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208内且距无线通信模块106最近的位置处增加一信号接收元件110,该信号接收元件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06一一对应,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无线通信模块106发送的运行参数,再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将该运行参数传输至中控装置30,这样即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解决了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使传感器中各个器件更加节能,延长传感器供电电源的使用时间,基于此,如图4所示,上述传感器还包括:节能控制元件112,该节能控制元件112分别与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上述主控元件104、以及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相连接;
上述节能控制元件112,用于接收上述参数采集探头102传输的运行参数,如果该运行参数不满足所有预设条件,则控制上述主控元件104和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上述运行参数满足任一预设条件,则控制上述主控元件104和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进入工作状态,并将上述运行参数传输至上述主控元件104,其中,上述预设条件包括:运行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或运行参数的变化值大于变化阈值。
具体的,当确定出运行参数小于等于预设阈值,且运行参数的变化值小于等于变化阈值时(此时说明运行参数正常且稳定,即轨道交通车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则控制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元件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元件处于省电模式,直到确定出运行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或运行参数的变化值大于变化阈值,控制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元件进入工作状态,此时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6向中控装置30传输该运行参数,以使中控装置30发出警报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节能控制元件112,当参数采集探头102采集到运行参数后,由节能控制元件112确定该运行参数是否满足任一预设条件,只有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满足任一预设条件时,才控制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元件进入工作状态,其余时间均控制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元件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即能够保证在运行参数异常时使中控装置30发出警报信号,又能够使传感器中各个器件达到节能的效果,延长了传感器供电电源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因节能控制元件112计算误差导致异常的运行参数未传输至中控装置30,可以将节能控制元件112中的第一预设条件与中控装置30中的第二预设条件设置为不同,且第一预设条件比第二预设条件严苛,即当节能控制元件112确定出运行参数满足任一第一预设条件时,中控装置30确定出运行参数不一定满足任一第二预设条件;当节能控制元件112确定出运行参数不满足所有第一预设条件时,中控装置30确定出运行参数一定不满足所有第二预设条件。
进一步的,考虑到中控装置30接收到的信号可能存在周围的噪声信号,基于此,上述主控元件104,还用于为数字信号形式的运行参数添加识别码,并将添加识别码后的运行参数传输至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以使接收到该运行参数的上述中控装置30根据对上述运行参数解析得到的识别码确定上述运行参数是否为所需的运行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主控元件104为数字信号形式的运行参数设置一识别码,以使中控装置30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析,得到该信号中的识别码,并判断该识别码与预设的识别码是否一致,进而确定接收的信号是否为有效信号,使得中控装置30无需对干扰信号进行处理,只处理传感器传输的有效的该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这样能够剔除周围的噪声信号,达到抗干扰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中,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106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参数进行传输,相对于有线方式传输数据的传感器而言,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利用第一外壳对参数采集探头102进行保护,并利用防水、防腐蚀、不屏蔽信号的第二外壳对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模块106进行保护,即能够防止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被损坏,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又能够保证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正常传输出去,从而确保中控装置30能够实时接收到该运行参数;更进一步的,通过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208内且距无线通信模块106最近的位置处增加一信号接收元件110,该信号接收元件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06一一对应,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无线通信模块106发送的运行参数,再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将该运行参数传输至中控装置30,这样即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解决了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监控系统,如图5所述,该系统包括:中控装置30和至少一个上述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10;该传感器10通过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与上述中控装置30相连接;
上述中控装置30,用于接收上述传感器10发送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该运行参数确定上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即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是否正常,一旦确定出运行参数不满足预设约束条件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以使相关人员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和维护。
其中,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433M无线模块、LoRa通信模块、NB-IoT通信模块;该ZigBee模块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特点,该LoRa通信模块和NB-IoT通信模块具有功耗低且信号穿透能力强的优点,能够延长传感器10的使用寿命,提高通信效果。
具体的,如果上述传感器10为运行参数添加识别码后再传输,此时,中控装置30接收到运行参数后,先对接收到的运行参数进行解析,得到该运行参数中的识别码,并判断该识别码与预设的识别码是否一致,进而确定接收的信号是否为有效信号,使得中控装置30无需对干扰信号进行处理,只处理传感器10传输的有效的该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这样能够剔除周围的噪声信号,达到抗干扰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106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参数进行传输,相对于有线方式传输数据的传感器10而言,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使相关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中控装置30发出的报警信号,基于此,上述系统还包括:与上述中控装置30相连接的管理终端;
上述管理终端,用于接收上述中控装置30根据上述运行参数生成的提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中控装置30和至少一个上述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10;该传感器10通过上述无线通信模块106与上述中控装置30相连接;
上述传感器10包括:外壳壳体108、参数采集探头102、主控元件104、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6;参数采集探头102、主控元件104和无线通信模块106均设置于外壳壳体108内,主控元件104分别与参数采集探头102和无线通信模块106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106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运行参数,以使接收到运行参数的中控装置30根据运行参数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控制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中,通过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10采集车辆的运行参数,并通过在传感器10中设置无线通信模块106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参数进行传输,相对于有线方式传输数据的传感器10而言,一方面,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因通信线路被损坏而导致无法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存在因列车行驶速度快而导致通信线路磨损、断裂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外壳壳体、参数采集探头、主控元件、以及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参数采集探头、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壳体内,所述主控元件分别与所述参数采集探头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参数采集探头设置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采集区域处,用于采集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参数;
所述主控元件,用于接收所述运行参数,将所述运行参数由模拟信号形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并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元件传输的所述运行参数,并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所述运行参数,以使接收到所述运行参数的中控装置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绝缘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包裹所述参数采集探头,用于保护所述参数采集探头;
所述第二壳体密封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保护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通过传感器固定座固定于运行参数采集区域的车体上,所述第一壳体探入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区域,使所述参数采集探头采集所述运行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集探头为温度信号采集探头,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壳体且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壳体插入用于固定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轴承的轴承座上开设的细孔内,并与所述轴承的外壁接触连接;
所述温度信号采集探头,用于采集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所述轴承的温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接收元件设置于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内且位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预设距离内;
所述信号接收元件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中控装置相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元件,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的所述运行参数,并以有线方式将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中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包括:节能控制元件,所述节能控制元件分别与所述参数采集探头、所述主控元件、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节能控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参数采集探头传输的所述运行参数,如果所述运行参数不满足所有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所述运行参数满足任一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主控元件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并将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主控元件,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运行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或运行参数的变化值大于变化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元件,还用于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所述运行参数添加识别码,并将添加识别码后的所述运行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使接收到所述运行参数的所述中控装置根据对所述运行参数解析得到的识别码确定所述运行参数是否为所需的运行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433M无线模块、LoRa通信模块、NB-IoT通信模块。
8.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中控装置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中控装置相连接;
所述中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控装置相连接的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中控装置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的提示信息。
10.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
CN201720310215.2U 2017-03-27 2017-03-27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Active CN206679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0215.2U CN206679022U (zh) 2017-03-27 2017-03-27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0215.2U CN206679022U (zh) 2017-03-27 2017-03-27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9022U true CN206679022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0215.2U Active CN206679022U (zh) 2017-03-27 2017-03-27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902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248A (zh) * 2017-03-27 2017-06-09 康为同创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CN108093379A (zh) * 2018-02-01 2018-05-29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的列车门监控终端及其系统
WO2020134400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伍梓聪 汽车轮毂轴承温度检测装置、监测终端和监测系统
CN111824094A (zh) * 2020-07-30 2020-10-27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列车用制动系统和列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248A (zh) * 2017-03-27 2017-06-09 康为同创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CN108093379A (zh) * 2018-02-01 2018-05-29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的列车门监控终端及其系统
CN108093379B (zh) * 2018-02-01 2024-01-26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的列车门监控终端及其系统
WO2020134400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伍梓聪 汽车轮毂轴承温度检测装置、监测终端和监测系统
CN111824094A (zh) * 2020-07-30 2020-10-27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列车用制动系统和列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9022U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CN106809248A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传感器、智能监控系统及轨道交通车辆
CN204881917U (zh) 基于雾计算技术的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US20120091288A1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operating functions of railway devices
CN103010257A (zh) 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系统
CN106585663A (zh) 一种铁路货车轴温检测系统
CN208596190U (zh) 带计数器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
CN204360908U (zh) 带有状态监测及故障报警的变压器
CN205930759U (zh) 无线轴温监测装置及动车组列车
CN205389136U (zh) 电缆分支箱标准管理系统
CN206638769U (zh) 一种柱上断路器故障检测装置
CN202378906U (zh) 定温式复合温度传感器
CN103129578B (zh) 定温式复合温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CN209447000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列车监控系统
CN206465950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轴温检测系统
CN106370917A (zh) 电流温度信号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4348016U (zh) 一种列车烟火报警装置
CN104608796B (zh) 一种动车组轴温报警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3323918U (zh) 一种轴承温度检测系统
CN205910552U (zh) 一种煤机装备无线无源监测系统
CN104834255A (zh) 一种大功率整流柜水冷式母线实时监控系统
CN103792464A (zh)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监控系统
CN207711821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报警装置
CN204228296U (zh) 一种无线测温装置
CN206161722U (zh) 电流温度信号智能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5

Address after: 100020 Building 5, yard 1, Futong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3246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efeit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500 No. 2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Mi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KANGWEI TONGCHUA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