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4143U -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4143U
CN206674143U CN201720299283.3U CN201720299283U CN206674143U CN 206674143 U CN206674143 U CN 206674143U CN 201720299283 U CN201720299283 U CN 201720299283U CN 206674143 U CN206674143 U CN 206674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rnet
optical
network
unit
trans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92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裕
李延斌
汪东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finova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finov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finova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finova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92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4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4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4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包括OLT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至少一个光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第一MDI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每个光网络接口对应一个第一MDI接口;每个光网络接口均对应连接一个外部光网络单元并与OLT模块连接,OLT模块分别通过与每个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与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以太网交换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第二MDI接口对应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将OLT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集成于一体设置的光网络通信设备以及系统,可以有效简化现有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对OLT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的统一管理,易于实现和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光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无源光网络逐渐进入小区、商场、办公楼等场所,广泛应用于楼宇的安防设备、智能电视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终端等各种网络设备的网络通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然而,目前常见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架构主要基于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line terminal)和管理型以太网交换机来实现,各种网络设备首先通过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连接至光线路终端,再由光网络单元连接至光线路终端,然后由光线路终端连接至以太网交换机,最后由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至数据管理中心,并且光线路终端和管理型以太网交换机各自通过不同的网管来管理,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没有统一的网管,不方便集中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架构的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没有统一的网管,不方便集中管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其包括OLT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至少一个光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第一MDI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一MDI接口;
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对应连接一个外部光网络单元并与所述OLT模块连接,所述OLT模块分别通过与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与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所述第二MDI接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一以太网终端;
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将与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发送的光网络光信号转换为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LT模块,所述OLT模块将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发送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分别通过与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分别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向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发送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每个所述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OLT模块,所述OLT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将其接收到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为光网络光信号并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LT模块包括光网络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光网络转换单元、至少一个光网络MAC端口、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以太网MAC端口,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对应一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光网络MAC端口和一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以太网MAC端口和一个所述第一MDI接口;
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与其对应的光网络接口连接,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通过其对应的光网络MAC端口与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通过其对应的以太网MAC端口与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连接;
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成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发送的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转换成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对应的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
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对应的光网络转换单元,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转换成串行的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其对应的光网络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为OLT芯片或光网络内核,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为光网络串并转换器、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为以太网收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包括交换控制单元、至少一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MDI接口,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MDI接口;
所述交换控制单元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二MDI接口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交换控制单元,所述交换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至少一路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MDI接口发送给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终端;
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所述交换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与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对应的以太网MAC信号,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OLT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控制单元为以太网交换芯片或以太网交换内核,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为以太网收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网络接口为PON光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以太网终端包括安防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防设备包括网络视频录像机、流媒体服务器或视频解码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网络通信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所述光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所述光网络单元均与至少一个外部第二以太网终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以太网终端包括视频监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将OLT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集成于一体设置的光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包括该设备的系统,可以有效简化现有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对OLT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的统一管理,易于实现和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通信设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通信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100,其包括OLT模块10、以太网交换模块20、至少一个光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第一MDI(Medium Dependent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每个光网络接口对应一个第一MDI接口。
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两个光网络接口、两个第一MDI接口和n个第二MDI接口,分别表示为光网络接口31和光网络接口32,第一MDI接口41和第一MDI接口42以及第二MDI接口51、第二MDI接口52、第二MDI接口53……第二MDI接口5n,其中,n≥1且n为正整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网络通信设备100中各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
每个光网络接口均对应连接一个外部光网络单元并与OLT模块10连接,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光网络接口31连接光网络单元201、光网络接口32连接光网络单元202且光网络接口31和光网络接口32均与OLT模块10连接;
OLT模块10分别通过与每个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与以太网交换模块20连接,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OLT模块10分别通过第一MDI接口41和第一MDI接口42与以太网交换模块20连接;
以太网交换模块20通过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第二MDI接口对应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以太网交换模块20分别通过第二MDI接口51、第二MDI接口52、第二MDI接口53……第二MDI接口5n与第一以太网终端301、第一以太网终端302、第一以太网终端303……第一以太网终端30n一一对应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光网络接口具体可以为PON光口,第一以太网终端具体可以包括网络视频录像机(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流媒体服务器(SMS,Streaming mediaserver)或视频解码器(video decoder)等安防设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网络通信设备100中各器件的工作原理为:
每个光网络接口均将与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发送的光网络光信号转换为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OLT模块,OLT模块将每个光网络接口发送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分别通过与每个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以太网交换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将以太网信号转换为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分别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
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向以太网交换模块发送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以太网交换模块将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每个第一MDI接口发送给OLT模块,OLT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光网络接口,每个光网络接口均将其接收到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为光网络光信号并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
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网络通信设备中的各器件可以通过各种集成手段紧密结合并集成于一体构成一个同时具有光网络转换和以太网交换功能的独立设备,以实现光线路终端和管理型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整合、减小体积并减少布线。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将OLT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集成于一体设置的光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包括该设备的系统,可以有效简化现有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对OLT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的统一管理,易于实现和广泛推广。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OLT模块10具体包括光网络控制单元11、至少一个光网络转换单元、至少一个光网络MAC端口、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以太网MAC端口,每个光网络接口均对应一个光网络转换单元、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对应一个光网络MAC端口和一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以太网MAC端口和一个第一MDI接口。
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与光网络接口31对应的光网络转换单元121、与光网络接口32对应的光网络转换单元122、与光网络转换单元121对应的光网络MAC端口131和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1、与光网络转换单元122对应的光网络MAC端口132和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2、与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1对应的以太网MAC端口151和第一MDI接口41、与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2对应的以太网MAC端口152和第一MDI接口42。
在具体应用中,光网络控制单元具体可以为OLT芯片或光网络内核,也可以是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的具有相应功能的器件;光网络转换单元具体可以为光网络串并转换器(EPON Serdes)、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具体可以为以太网收发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OLT模块10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为:
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均与其对应的光网络接口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光网络转换单元121与光网络接口31连接,光网络转换单元122与光网络接口32连接;
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均通过其对应的光网络MAC端口与光网络控制单元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光网络转换单元121通过光网络MAC端口131与光网络控制单元11连接,光网络转换单元122通过光网络MAC端口132与光网络控制单元11连接;
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通过其对应的以太网MAC端口与光网络控制单元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1通过以太网MAC端口151与光网络控制单元11连接,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2通过以太网MAC端口152与光网络控制单元11连接;
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1与第一MDI接口41连接,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142与第一MDI接口42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OLT模块10中各器件的工作原理为:
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成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光网络控制单元将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发送的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转换成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对应的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以太网交换模块;
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光网络控制单元,光网络控制单元将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对应的光网络转换单元,每个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转换成串行的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其对应的光网络接口。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以太网交换模块20具体包括交换控制单元21、至少一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第一MDI接口,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第二MDI接口。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与第一MDI接口41对应的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221、与第一MDI接口42对应的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222、与第二MDI接口51对应的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1、与第二MDI接口52对应的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2、与第二MDI接口53对应的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3……以及与第二MDI接口5n对应的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n。
在具体应用中,交换控制单元具体可以为以太网交换芯片或以太网交换内核,也可以是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的具有相应功能的器件;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为以太网收发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太网交换模块20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为:
交换控制单元分别与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交换控制单元21分别与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221、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222、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1、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2、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3、……以及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n连接;
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221与第一MDI接口41连接,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222与第一MDI接口42连接;
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二MDI接口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1与第二MDI接口51连接、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2与第二MDI接口52连接、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3与第二MDI接口53连接、……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23n与第二MDI接口5n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太网交换模块20中各器件的工作原理为:
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交换控制单元,交换控制单元将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至少一路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第二MDI接口发送给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终端;
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交换控制单元将每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与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对应的以太网MAC信号,每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OLT模块。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网通信设备不仅实现了光线路终端和管理型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整合,还可以有效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光线路终端和管理型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网络通信所带来的设备之间型号不匹配、不兼容的问题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需要不同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维护,浪费维护成本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且节约维护成本。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网通信系统00,其包括如上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100、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光网络单元均与至少一个外部第二以太网终端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多个光网络单元200、多个第一以太网终端300和多个第二以太网终端400,图中每个设备之后的省略号“……”表示与该设备相同的设备数量众多未具体示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以太网终端具体包括网络视频录像机301、流媒体服务器302和视频解码器303,第二以太网终端具体包括枪式摄像机401和球式摄像机402等视频监控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光网络通信设备的光网络通信系统,可以有效简化传统的光网络架构的连接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连接大量视频监控设备的楼宇的光网络连接,节约了设备成本和布线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通信设备包括OLT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至少一个光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第一MDI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一MDI接口;
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对应连接一个外部光网络单元并与所述OLT模块连接,所述OLT模块分别通过与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与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连接至少一个外部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所述第二MDI接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一以太网终端;
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将与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发送的光网络光信号转换为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LT模块,所述OLT模块将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发送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分别通过与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以太网信号转换为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DI接口分别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终端向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发送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所述至少一路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每个所述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OLT模块,所述OLT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将其接收到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为光网络光信号并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OLT模块包括光网络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光网络转换单元、至少一个光网络MAC端口、至少一个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以太网MAC端口,每个所述光网络接口均对应一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光网络MAC端口和一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以太网MAC端口和一个所述第一MDI接口;
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与其对应的光网络接口连接,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通过其对应的光网络MAC端口与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通过其对应的以太网MAC端口与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连接;
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光网络电信号转换成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发送的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转换成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对应的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
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并发送给与每个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对应的光网络转换单元,每个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并行的光网络MAC信号转换成串行的光网络电信号并发送给其对应的光网络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控制单元为OLT芯片或光网络内核,所述光网络转换单元为光网络串并转换器、所述第一以太网收发单元为以太网收发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包括交换控制单元、至少一个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MDI接口,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MDI接口;
所述交换控制单元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与其对应的第二MDI接口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交换控制单元,所述交换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至少一路以太网MAC信号并发送给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MDI接口发送给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终端;
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以太网MAC信号,所述交换控制单元将每个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发送的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与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对应的以太网MAC信号,每个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均将其接收到以太网MAC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MDI接口发送给所述OLT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控制单元为以太网交换芯片或以太网交换内核,所述第二以太网收发单元和所述第三以太网收发单元均为以太网收发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接口为PON光口。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太网终端包括安防设备。
8.如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设备包括网络视频录像机、流媒体服务器或视频解码器。
9.一种光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光网络通信设备、所述光网络单元和所述第一以太网终端,每个所述光网络单元均与至少一个外部第二以太网终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以太网终端包括视频监控设备。
CN201720299283.3U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206674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9283.3U CN206674143U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9283.3U CN206674143U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4143U true CN206674143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9283.3U Active CN206674143U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4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1175C (zh)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计算机以太网卡
CN103763161B (zh) 一种三网融合接入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14054B (zh)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三网合一网卡
JP6503449B2 (ja) サービス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19791A (zh) 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光纤收发器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8599853B (zh) 一种自适应光纤分发传输系统
CN202602694U (zh) 物理隔离以太网交换机
CN104954208A (zh) 一种延长以太网交换机数据传输距离的方法及系统
CN206674143U (zh)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CN207200901U (zh)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
CN205160704U (zh) 一体化流媒体服务光端机
CN203027261U (zh) 一种光传输系统
CN102215129B (zh) 业务模块外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3457168U (zh) 三合一智能综合光节点设备
CN201322872Y (zh) 用于自动化电力系统的智能通讯管理装置
CN204462452U (zh) 堆栈式光纤连接器装置及其配线盘系统
CN208508934U (zh) 一种差分通讯和电力载波网络通讯系统
CN203840350U (zh) 光节点局端设备
CN209330152U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CN203457169U (zh) 野外型插卡式三合一智能综合光节点设备
RU137824U1 (ru) Абонент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тической сети
CN203537397U (zh) 一种基于光网络实现链式级联的传输单元onu
CN207801943U (zh) 一种单多模通用光纤收发器
CN203313216U (zh) 多媒介互联网关装置
CN201797573U (zh) 带有语音通道切换功能的以太网无源光纤网络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