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1620U -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1620U
CN206671620U CN201720235314.9U CN201720235314U CN206671620U CN 206671620 U CN206671620 U CN 206671620U CN 201720235314 U CN201720235314 U CN 201720235314U CN 206671620 U CN206671620 U CN 206671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neck
optical
fiber spl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5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5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1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1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16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包括保持架及光纤分路器,保持架上限定出多个间隔排列的卡口;光纤分路器具有多个光纤连接器,每个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体、光纤组件及防尘帽,连接体具有一光学耦合面;光纤组件设置于连接体中,该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及套筒,光纤至少部分显露于光学耦合面以形成信号输出端,套筒套设于信号输出端;防尘帽具有护套及卡接头,护套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纵向延伸,护套具有纵向孔,卡接头包括颈部及挡止部,颈部卡设于保持架上对应的卡口中,且颈部的一端与第二端相连,颈部的另一端与挡止部相连,挡止部的宽度大于颈部的宽度。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方便于光纤分路器的管理,同时,确保接线更加快捷准确。

Description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分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网络中,经常使用包含光纤分路器的光纤分配集线器来将设备连接到网络。通常,光纤分路器设置在光纤分配集线器的机柜中,可由现场人员进行测试以实现连接至网络。然而,光纤分路器一般具有多路输出支路,也即是具有多个作为光学信号输出的光纤连接器,由于这些光纤连接器的数量较多,而且连接这些光纤连接器的光纤是松散的,所以,将这些光纤连接器连接至光纤分配集线器上,非常困难,无法进行管理,而且容易造成连接错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包括:
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限定出多个间隔排列的卡口;
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具有多个光纤连接器,每个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体、光纤组件及防尘帽,所述连接体具有一光学耦合面;
所述光纤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中,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及套筒,所述光纤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光学耦合面以形成信号输出端,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信号输出端;
所述防尘帽具有护套及卡接头,所述护套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纵向延伸,所述护套具有纵向孔,所述纵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开口,以供所述套筒的插入,所述卡接头包括颈部及挡止部,所述颈部卡设于所述保持架上对应的卡口中,且所述颈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颈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相连,所述挡止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颈部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保持架上限定出多个间隔排列的卡口,防尘帽具有护套及卡接头,卡接头包括颈部及挡止部,颈部卡设于保持架上对应的卡口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将各个光纤连接器在连接至光纤网络系统中之前,需要对光纤连接器所在的光信号发射端进行测试,确保其通信正常后再接入光纤网络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可以按照与光纤分配集线器上接口对应的顺序将各个光纤连接器通过卡接头卡接至保持架上对应卡口中,在测试完成之后,只需要将保持架上的各个光纤连接器依次连接至光纤分配集线器上对应的接口即可,如此,既可以方便于管理,同时,确保接线更加快捷准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沿横向延伸;
保持板,所述保持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保持板上沿横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架还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保持架在纵向上并排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背板上设有向远离所述保持板一侧凸出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适于与通信机柜上的承挂件挂接;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向外侧凸出形成有第一拿捏部,所述第二侧板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拿捏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尘帽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颈部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被构造成当防尘帽连接至所述套筒时覆盖所述光学耦合面;
所述挡止部与所述盖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当所述颈部卡设于所述保持架上对应的卡口中时,所述保持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尘帽还包括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止部上,所述纵向孔贯穿所述盖板和所述卡接头,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端的光学信号通过所述纵向孔后经由所述透镜组件进行聚光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学耦合面设有一插接孔,所述套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接孔内,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腔,所述环形间隙腔适于与所述护套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体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所述盖板的一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挡止片,所述盖板的另一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挡止片;
所述第一挡止片至少分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挡止片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以限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防尘帽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防尘帽的一侧形成敞口;
所述盖板上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凸出形成一舌部,所述舌部适于在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防尘帽连接时自所述敞口插入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舌部设有与所述卡件卡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中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应用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
保持架100;
底板10;
保持板11;
卡口111;
背板12;
挂接件121;
第一侧板13;
第一拿捏部131;
第二侧板14;
第二拿捏部141;光纤连接器200;
连接体20;
光学耦合面201;
卡件202;
光纤21;
套筒22;
环形间隙腔P01;
第一表面S01;
第二表面S02;
凹槽C01;
保护套管210;
防尘帽23;
护套231;
颈部232;
挡止部233;
盖板234;
透镜组件235;
第一挡止片236;
第二挡止片237;
舌部238;
第一空隙J01;
第二空隙J02;
通信机柜300;
承挂件301;
光纤分配集线器310;
接口31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包括保持架100及光纤分路器。
具体的,保持架100上限定出多个间隔排列的卡口111,该保持架100可以采用硬质塑胶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材质等。
光纤分路器具有多个光纤连接器200,可以理解的是,光纤分路器一般包括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输入光线连接有光纤连接器200,输出光纤一般为多路,每一路输出光纤均连接有光纤连接器200,因此,上述的多个光纤连接器 200可以是连接在输入光纤上作为信号输入的光纤连接器200,也可以是连接在输出光纤上作为信号输出的光纤连接器200。每个所述光纤连接器200包括连接体20、光纤组件及防尘帽23,所述连接体20具有一光学耦合面201。
光纤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20中,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21及套筒22,可以理解的是,该光纤21可以是输入光纤,也可以是输出光纤,所述光纤21 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光学耦合面201以形成信号输出端,所述套筒22套设于所述信号输出端。在图1示例中,该光纤21为输出光纤,光纤21的一端从连接体20的一端伸出并作为信号输出端,当该光纤连接器200与光纤网络系统的信号接收部分连接时,则可以利用该信号输出端可以将光纤21中的光学信号向光纤网络系统中信号接收部分传输;而光纤21的另一端从保护套管210 伸出,该保护套管210可以对光纤21与连接体20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相接处,避免外力损坏折断光纤21。
防尘帽23具有护套231及卡接头,所述护套231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纵向延伸,所述护套231具有纵向孔,所述纵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开口,以供所述套筒22的插入,所述卡接头包括颈部232及挡止部233,所述颈部 232卡设于所述保持架100上对应的卡口111中,且所述颈部2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颈部232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233相连,所述挡止部 233的宽度大于所述颈部232的宽度。
也就是说,护套231可以与连接体20上套筒22相插接,而利用护套231 和连接体20上套筒22相插接的方式,可以实现防尘帽23与连接体20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当护套231与连接体20上套筒22相插接时,护套231位于套筒22的外部,如此,可以利用护套231对套筒22的端面进行保护,避免套筒22的外表面受到污染。
由于卡接头上的颈部232可以卡入至保持架100上对应卡口111,则可以使得防尘帽23能够以卡接方式与保持架100可拆卸式连接。具体的,在需要将光线连接器放置于保持架100上时,则只需要将防尘帽23上卡接头与保持架100上对应的卡口111对准,再将卡接头上的颈部232卡入至卡口111中即可;而在需要将光纤连接器200从保持架100上取下时,只需要将卡接头沿着卡口111的敞开方向移动即可将该光纤连接器200从保持架100上取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保持架100上限定出多个间隔排列的卡口111,防尘帽23具有护套231及卡接头,卡接头包括颈部232 及挡止部233,颈部232卡设于保持架100上对应的卡口111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将各个光纤连接器200在连接至光纤网络系统中之前,需要对光纤连接器200所在的光信号发射端进行测试,确保其通信正常后再接入光纤网络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可以按照与光纤分配集线器310上接口311对应的顺序将各个光纤21连接器200通过卡接头卡接至保持架100上对应卡口111中,在测试完成之后,只需要将保持架100上的各个光纤连接器200 依次连接至光纤分配集线器310上对应的接口311即可,如此,既可以方便于管理,同时,确保接线更加快捷准确。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架100包括底板10及保持板11,底板10沿横向延伸;保持板11设置于所述底板10上且与所述底板10垂直,所述保持板11上沿横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卡口111。如此,可以方便于设置卡口111,同时,结构简单,强度高。
有利的,保持架100还包括背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背板 12与所述保持架100在纵向上并排设置于所述底板10上且与所述底板10垂直,所述背板12上设有向远离所述保持板11一侧凸出的挂接件121,所述挂接件121适于与通信机柜300上的承挂件301挂接。第一侧板13连接于所述背板12的一端和所述底板10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侧板14连接于所述背板 12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10的另一端之间。
由此,在测试完成之后,且将各个光纤连接器200按照与光纤分配集线器310上接口311对应的顺利卡入至保持架100上对应的卡口111之后,可以将整个保持架100通过背板12上的挂接件121挂接至通信机柜300上的承挂件301上,接着,再将各个光纤连接器200一一对应的连接至光纤分配集线器310上的对应接口311,如此,可以确保在多个光纤连接器200与光纤分配集线器310的连接中,操作更加简单,不会出现光纤21缠绕、不易管理等问题,而且,连接不会出现错位问题。此外,利用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 可以提高保持架100的整体强度。
更为有利的,第一侧板13向外侧凸出形成有第一拿捏部131,所述第二侧板14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拿捏部141。如此,在将该保持架100挂接至通信机柜300上时,可以利用第一拿捏部131和第二拿捏部141拿捏,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尘帽23还包括盖板234,所述盖板234位于所述颈部232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被构造成当防尘帽23连接至所述套筒22时覆盖所述光学耦合面201;所述挡止部233与所述盖板234之间限定出第一空隙J01和第二空隙J02,当所述颈部232卡设于所述保持架100上对应的卡口111中时,所述保持板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内。
也就是说,当防尘帽23上护套231与连接体20上的套筒22相插接后,盖板234刚好覆盖在光学耦合面201上,如此,利用盖板234可以对连接体 20上的光学耦合面201起到保护作用。而利用第一空隙J01和第二空隙J02 与保持板11之间的卡持固定作用,可以使得防尘帽23上的卡持头与保持架 100之间卡接更加牢固可靠,避免在移动等过程中容易出现光纤连接器200与保持架100脱落的问题。
参照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尘帽23还包括透镜组件235,所述透镜组件235设置于所述挡止部233上,所述纵向孔贯穿所述盖板234和所述卡接头,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端的光学信号通过所述纵向孔后经由所述透镜组件进行聚光输出。
相关技术中,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光纤连接器200上的防尘帽23拔掉,然而,防尘盖有时会丢失或掉落在地面上并被污染,缺少干净的防尘盖,则导致在将该光纤连接器200连接至光纤网络系统之前,无法对光纤连接器200 进行防尘保护,进而可能会影响光纤连接器200的传输性能,甚至整个光纤连接器200不能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防尘帽23上设置透镜组件235,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除防尘帽23,直接将该光纤连接器200连接至测试设备,此时,光纤21中的光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后,直接从轴向孔射向防尘帽23,再通过防尘帽23上透镜组件235进行聚光后输出至测试设备,如此即可完成测试,由此,可以避免由于需要移除防尘帽23造成容易丢失的问题,确保光纤连接器200 与光纤网络系统连接之前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光学耦合面201设有一插接孔,所述套筒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接孔内,且所述套筒22的外壁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腔P01,所述环形间隙腔P01适于与所述护套 231过盈配合。
也就是说,套筒22的至少一部分是隐藏在连接体20一端的插接孔中,其周围形成有环形间隙腔P01,环形间隙腔P01的外径大于略小于护套231 的外径,当护套231与套筒22相插接时,需要稍加用力将护套231向套筒22 的方向推动,则护套231即可逐渐插入至环形间隙腔P01内,且环形间隙腔 P01的内壁与护套231的外壁即可形成过盈配合,此时,可以确保防尘帽23 与连接体20相插接后不容易脱落,确保可连接的可靠性。
有利的,连接体20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S01及第二表面S02;盖板234 的一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体20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挡止片236,所述盖板 234的另一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体20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挡止片237;第一挡止片236至少分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S01,所述第二挡止片237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S02,以限制所述连接体20与所述防尘帽23相对转动。
也就是说,连接体20的一端刚好卡设于第一挡止片236和第二挡止片237 之间,具体的,连接体20的第一表面S01与第一挡止片236贴合或者接近,连接体20的第二表面S02与第二挡止片237贴合或接近,如此,由于第一挡止片236和第二挡止片237的限制作用,使得防尘帽23与连接体20之间不能沿轴线方向相对转动,进而确保防尘帽23与连接体20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进一步的,连接体20上设有一凹槽C01,所述凹槽C01朝向所述防尘帽 23的一侧形成敞口;盖板234上向靠近所述连接体20的方向凸出形成一舌部 238,所述舌部238适于在所述连接体20与所述防尘帽23连接时自所述敞口插入所述凹槽C01。
当护套231与套筒22相互插接时,盖板234上舌部238同时插入至连接体20上的凹槽C01中,如此,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起到限制防尘帽23与连接体20之间相对转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防尘帽23与连接体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更为有利的,凹槽C01的底部设有卡件202,所述舌部238设有与所述卡件202卡合的卡槽。如此,当盖板234上的舌部238插入至连接体20上的凹槽C01时,卡件202与卡槽卡合,利用卡件202与卡槽的卡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限定出多个间隔排列的卡口;
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具有多个光纤连接器,每个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体、光纤组件及防尘帽,所述连接体具有一光学耦合面;
所述光纤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中,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及套筒,所述光纤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光学耦合面以形成信号输出端,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信号输出端;
所述防尘帽具有护套及卡接头,所述护套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纵向延伸,所述护套具有纵向孔,所述纵向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开口,以供所述套筒的插入,所述卡接头包括颈部及挡止部,所述颈部卡设于所述保持架上对应的卡口中,且所述颈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颈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相连,所述挡止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颈部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沿横向延伸;
保持板,所述保持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保持板上沿横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还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保持架在纵向上并排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背板上设有向远离所述保持板一侧凸出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适于与通信机柜上的承挂件挂接;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向外侧凸出形成有第一拿捏部,所述第二侧板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拿捏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颈部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被构造成当防尘帽连接至所述套筒时覆盖所述光学耦合面;
所述挡止部与所述盖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当所述颈部卡设于所述保持架上对应的卡口中时,所述保持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还包括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止部上,所述纵向孔贯穿所述盖板和所述卡接头,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端的光学信号通过所述纵向孔后经由所述透镜组件进行聚光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耦合面设有一插接孔,所述套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接孔内,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腔,所述环形间隙腔适于与所述护套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所述盖板的一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挡止片,所述盖板的另一侧面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挡止片;
所述第一挡止片至少分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挡止片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以限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防尘帽相对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防尘帽的一侧形成敞口;
所述盖板上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凸出形成一舌部,所述舌部适于在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防尘帽连接时自所述敞口插入所述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舌部设有与所述卡件卡合的卡槽。
CN201720235314.9U 2017-03-09 2017-03-09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1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314.9U CN206671620U (zh) 2017-03-09 2017-03-09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314.9U CN206671620U (zh) 2017-03-09 2017-03-09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1620U true CN206671620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6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53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1620U (zh) 2017-03-09 2017-03-09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16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0356A (zh) * 2018-01-18 2018-05-18 北京强氧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r系统
CN111679368A (zh) * 2020-08-01 2020-09-18 鹰潭明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路光纤分路器的并纤夹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0356A (zh) * 2018-01-18 2018-05-18 北京强氧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r系统
CN111679368A (zh) * 2020-08-01 2020-09-18 鹰潭明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路光纤分路器的并纤夹具
CN111679368B (zh) * 2020-08-01 2022-08-05 鹰潭明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路光纤分路器的并纤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9285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holder and method
CN105339822B (zh) 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
CN101669057B (zh) 带有保持连接电缆用的固定座的引入终端
US20200012064A1 (en) Fiber optic module and system including rear connectors
AU2013100899A4 (en) Female hardened optical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male plug connectors
CN105917259B (zh) 一种连接件以及光纤连接头
US8858090B2 (en) Ferrule holders with an integral lead-in tube employed i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connectors, and methods
US20090214162A1 (en) Apparatus and fiber optic cable retention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08713157B (zh)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WO2015017170A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article-collecting cover
US9507102B2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ealing and strain-relief
MX2008000832A (es) Soporte de conector de fibra optica.
CN208902918U (zh) 用于多光纤光学连接器的套圈、光纤连接器及电缆组件
BR112019017405A2 (pt) Conversor endurecido e envoltório de vedação para conector terminado no campo
CN112424662A (zh) 电信端子
CN206671620U (zh) 光纤分路器装配装置
CN109975928A (zh) 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
WO2018141844A2 (en) Sealed connection terminal
CN206531998U (zh) 光纤连接器及光纤分路器
CN107907943A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EP2159612B1 (en) Connector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CN210323468U (zh) 一种高密度光纤适配器
JP3201389U (ja) 接続プラグを有するシースチューブ光ファイバー
CN207123631U (zh) QSFP+to 4XSFP+AOC光模块
CN115437080A (zh) 一种光缆节点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