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0595U - 游具 - Google Patents

游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0595U
CN206660595U CN201720014430.8U CN201720014430U CN206660595U CN 206660595 U CN206660595 U CN 206660595U CN 201720014430 U CN201720014430 U CN 201720014430U CN 206660595 U CN206660595 U CN 206660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rip tool
tool according
trip
tub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44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国锋
刘楠
仙田满
原宽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s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s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s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s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44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0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0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05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Pipes Against Damage, Friction, And Corro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具,包括多个管道,其中多个管道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堆叠而形成立体钻爬空间;每个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且每个管道的两端具有与外界相通的进出口;并且游具的空白体的体积与游具的外围体的体积之比小于15%。该游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游乐场的占地空间。

Description

游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施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培养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儿童来说,体育活动不应是机械训练,而是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融入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中。游戏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游戏是儿童认识自我、探索、体验和认识外部环境的重要方式。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有助于提升儿童认知、感情、动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钻爬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游戏形式,能够锻炼儿童的肢体力量,促进手脚的协调性,培养儿童勇敢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现有的可供儿童钻爬的游具中,小型的钻爬游具一般形式比较单一,趣味性不强,而游乐场的大型钻爬游具结构松散,占地面积过大。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游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游具,其包括多个管道,其中多个管道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堆叠而形成立体钻爬空间;每个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且每个管道的两端具有与外界相通的进出口;并且游具的空白体的体积与游具的外围体的体积之比小于15%。
优选地,每个管道包括:两个进出口部分,两个进出口部分分别位于管道的两端,形成进出口;以及至少一个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且至少一个中间部分顺次连接在两个进出口部分之间,其中中间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弯管部分,弯管部分形成弯折部。
优选地,至少一个管道的弯管部分的弯折处具有弧度。
优选地,弯管部分在水平面延伸或在竖直平面延伸。
优选地,至少一个管道的中间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直管部分。
优选地,每个直管部分都在水平面延伸或垂直于水平面;并且每个弯管部分在水平面延伸或在竖直平面延伸。
优选地,每个管道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为矩形。
优选地,至少一个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中间进出孔。
优选地,至少一个管道在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散布置的观察孔。
优选地,观察孔中的至少两个位于不同管道上,相互对准且相通。
优选地,每个管道的进出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优选地,至少一个管道仅进出口部分贴靠地面布置而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
优选地,每个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的管壁形成空间紧邻关系。
优选地,形成空间紧邻关系的管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从俯视角度来看,每个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形成交叉、重叠或紧邻布置关系。
优选地,从侧视角度来看,每个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形成交叉、重叠或紧邻布置关系。
优选地,每个管道由半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多个管道彼此之间没有联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游具由于每个管道都具有弯折部,且多个管道相互交错堆叠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另外,本申请中,术语“外围体”定义为:以游具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底面,以游具最高点的高度为高形成的柱体。术语“管道体” 定义为:游具中所有管道的集合体,包括管道的外壁所围成的管道内部空间。术语“空白体”定义为从“外围体”中除去“空白体”所剩下的部分。由于各个具有弯折部的管道交错堆叠设置且达到了空白体与外围体体积之比较小的要求,也就是达到了浪费的空间较小的要求,从而实现了游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目的,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游乐场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
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游具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游具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管道1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管道2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管道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球类游具。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游具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具,如图1所示。所述游具包括多个管道,其中多个管道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堆叠而形成立体钻爬空间;每个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且每个管道的两端具有与外界相通的进出口;并且游具的空白体的体积与游具的外围体的体积之比小于15%。
使用者可由任意一个管道两端的进出口之一进入,在管道内钻爬,并由管道另一端的进出口之一钻出。所述游具的多个管道相互交错堆叠且每个管道都具有弯折部,因此使用者不能预先得知其由游具的那个位置钻出,增加了游具的趣味性。
另外,本申请中,术语“外围体”定义为:以游具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底面,以游具最高点的高度为高形成的柱体。术语“管道体”定义为:游具中所有管道的集合体,包括管道的外壁所围成的管道内部空间。术语“空白体”定义为从“外围体”中除去“空白体”所剩下的部分。由于各个具有弯折部的管道交错堆叠设置且达到了空白体与外围体体积之比较小的要求,也就是达到了浪费的空间较小的要求,从而实现了游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目的,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游乐场的占地空间。
示例性实施例
图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游具的立体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游具包括管道1、管道2、管道3,所述管道1-管道3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堆叠而形成立体钻爬空间,每个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且每个管道的两端具有与外界相通的进出口;并且游具的空白体的体积与游具的外围体的体积之比小于15%。图3-图5分别示出了管道1-管道3的结构示意图。
下文中,当描述单个管道时,若无特殊说明,以正面向该管道的 第一进出口部分时的视角为参照确定方向。
如图3所示,管道1包括第一进出口部分101、第一弯管部分102、第一直管部分103、第二弯管部分104、第三弯管部分105、第四弯管部分106、第五弯管部分107、第二进出口部分108。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101贴靠地面布置,其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使用者可由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101进入或离开管道1;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101连接第一弯管部分102,所述第一弯管部分102位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101上方,所述第一弯管部分102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从而使管道1在竖直平面上向左弯折90°;所述第一弯管部分102连接第一直管部分103;所述第一直管部分103连接第二弯管部分104,所述第二弯管部分104的另一端水平向前弯折90°;所述第二弯管部分104连接第三弯管部分105,所述第三弯管部分105的另一端水平向左弯折90°;所述第三弯管部分105连接第四弯管部分106,所述第四弯管部分106的另一端水平向前弯折90°;所述第四弯管部分106连接第五弯管部分107,所述第五弯管部分107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五弯管部分107连接第二进出口部分108,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分108贴靠地面布置,其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101的开口方向一致,使用者可由第二进出口部分108进入或离开管道1。第一弯管部分102、第二弯管部分104、第三弯管部分105、第四弯管部分106、第五弯管部分107形成管道1的五个弯折部,且第一弯管部分102和第五弯管部分107在竖直平面延伸,第二弯管部分104、第三弯管部分105、第四弯管部分106在竖直平面延伸。第一直管部分103在水平面延伸。此外,从图3中可以看到,管道1仅第一进出口部分101和第二进出口部分108贴靠地面布置,而其他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而是设置为高于两个进出口部分。本文中,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均称为中间部分。管道1的进出口部分和中间部分一体形成。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弯管部分104竖直方向的管壁上形成有中间进出孔。所述中间进出孔可允许使用者进出管道1。
如图4所示,为方便描述,在描述图4时,以大致正面向图纸时的视角为参照确定方向。管道2包括第一进出口部分201、第一直管 部分202、第一弯管部分203、第二弯管部分204、第二直管部分205、第三弯管部分206、第三直管部分207、第四弯管部分208、第四直管部分209、第二进出口部分210。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201贴靠地面布置,其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使用者可由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201进入或离开管道2;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201连接第一直管部分202,所述第一直管部分202位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201上方,其延伸方向竖直向上;所述第一直管部分202连接第一弯管部分203,所述第一弯管部分203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从而使管道1在竖直平面上向左弯折90°;所述第一弯管部分203连接第二弯管部分204,所述第二弯管部分204另一端水平向前弯折90°;所述第二弯管部分204连接第二直管部分205,所述第二直管部分205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管部分205连接第三弯管部分206,所述第三弯管部分206另一端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所述第三弯管部分206连接第三直管部分207,所述第三直管部分207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直管部分207连接第四弯管部分208,所述第四弯管部分208的另一端贴靠地面布置,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从而使管道在竖直平面上向左弯折90°;所述第四弯管部分208连接第四直管部分209,所述第四直管部分贴靠地面设置,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四直管部分209连接第二进出口部分210,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分210贴靠地面设置,其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并且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201的开口方向呈180°夹角,使用者可由第二进出口部分210进入或离开管道2。所述第一弯管部分203、第二弯管部分204、第三弯管部分206、第四弯管部分208形成管道2的4个弯折部,且第一弯管部分203、第三弯管部分206、第四弯管部分208在竖直平面延伸,第二弯管部分204在水平面延伸。第一直管部分202和第三直管部分207垂直于水平面延伸,第二直管部分205和第四直管部分209在水平面延伸。所述管道2的第一进出口部分201与所述管道1的第一进出口部分101的管壁紧邻;所述管道2的第一直管部分202与所述管道1的第一弯管部分102的管壁紧邻;所述管道2的第二进出口部分210的管壁与所述管道1的第二进出口部分108的管壁紧邻;所述管道1和所述管道2构成空间紧邻关系。可以理解,从俯视 角度看去,管道1和管道2构成紧邻关系;从侧视角度看去,管道1和管道2也构成紧邻关系。
如图5所示,管道3包括第一进出口部分301、第一直管部分302、第一弯管部分303、第二直管部分304、第二弯管部分305、第三弯管部分306、第三直管部分307、第四弯管部分308、第四直管部分309、第五弯管部分310、第六弯管部分311、第二进出口部分312。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301贴靠地面布置,其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使用者可由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301进入或离开管道2;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301连接第一直管部分302,所述第一直管部分302位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301上方,其延伸方向竖直向上;所述第一直管部分302连接第一弯管部分303,所述第一弯管部分303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从而使管道向前弯折向右90°;所述第一弯管部分303连接第二直管部分304,所述第二直管部分304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管部分304连接第二弯管部分305,所述第二弯管部分305另一端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上,从而使管道向上弯折90°;所述第二弯管部分305连接第三弯管部分306,所述第三弯管部分306位于所述第二弯管部分305上方,其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管部分304的延伸方向垂直,及使管道向右弯折90°;所述第三弯管部分306连接第三直管部分307,所述第三直管部分307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直管部分307连接第四弯管部分308,所述第四弯管部分308另一端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从而使管道向下弯折90°;所述第四弯管部分308连接第四直管部分309,所述第四直管部分309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四直管部分309连接第五弯管部分310,所述第五弯管部分310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从而使管道向前弯折90°;所述第五弯管部分310连接第六弯管部分311,所述第六弯管部分311另一端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从而使管道向下弯折90°;所述第六弯管部分311连接第二进出口部分312,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分312贴靠地面设置,其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并且与所述第一进出口部分301的开口方向相反,使用者可由第二进出口部分312进入或离开管道3。第一弯管部分303、第二弯管部分305、第三弯管部分306、第四弯管部分308、第五弯管部 分310、第六弯管部分311形成管道3的六个弯折部,且这六个弯折部全部在竖直平面延伸。第一直管部分302、第四直管部分309垂直于水平面延伸,第二直管部分304、第三直管部分307在水平面延伸。此外,从图5中可以看到,管道3仅第一进出口部分301和第二进出口部分312贴靠地面布置,而其他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而是设置为高于两个进出口部分。所述管道3的第一直管部分302与所述管道1的第二弯管部分104和第四弯管部分106的管壁紧邻;所述管道3的第二直管部分304位于管道1的第四弯管部分106上方,二者的管壁紧邻;所述管道3的第二弯管部分305位于管道1的第五弯管部分107上方,二者的管壁紧邻。管道3从上方绕过管道2的第二直管部分205;管道3的第三直管部分307位于管道2的第二直管部分205上方,二者的管壁紧邻;管道3的第四直管部分309与管道2的第二直管部分205交叉且管壁紧邻,并且管道3的第四直管部分309另一管壁与管道2的第一弯管部分203紧邻;管道3的第五弯管部分310的管壁与管道2的第一直管部分202紧邻。由此可见,管道3与管道1构成空间紧邻关系,并与管道2构成空间紧邻及交叉关系。可以理解,从俯视角度看去,管道3与管道1紧邻布置且部分重叠,管道3与管道2交叉布置。从一个侧视角度看去,管道3与管道1紧邻布置,从另一个侧视角度看去,管道3与管道2紧邻布置。示例性地,管道3的第二直管部分313的管壁上朝向管道2的第二弯管部分204的一侧开设有中间进出孔,所述中间进出孔可允许使用者进出管道3。上述管道3的进出口部分和中间部分一体形成。
综合上文对各个管道的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的游具中,每个管道均包括两个进出口部分和至少一个中间部分。两个进出口部分分别位于管道的两端,形成该管道的进出口。每个中间部分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且各个中间部分顺次连接在两个进出口部分之间,其中中间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弯管部分,弯管部分形成弯折部。管道的这种设置方式实现了至少具有一个弯折部且两端具有进出口的管道形式。
优选地,从图1-5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每个管道的一些弯管部分的弯折处具有弧度,保护儿童在钻爬过程中的安全。而且,从图 3中可以看到,管道1的第一弯管部分102的弯折处的外侧具有弧度而内侧没有弧度。可以理解,至少一个管道的弯管部分的弯折处具有弧度的游具都落入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将任何管道的任何弯管部分的弯折处设计为具有弧度,并且,弯管部分的弯折处的外侧和内侧可以均具有弧度,或者弯管部分的弯折处的外侧和内侧中的一个具有弧度。
从上文所述还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所有弯管部分都在水平面延伸或在竖直平面延伸,以方便儿童的钻爬,保护儿童在钻爬过程中的安全。可以理解,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设计需要,例如若游具是针对较大年龄儿童时,可以有至少一个弯管部分既不在水平面延伸也不在竖直平面延伸,以增加游具的趣味性。
另外,从上文的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所有管道的中间部分都包括至少一个直管部分,以方便儿童钻爬或在钻爬过程中的休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设计需要,可以设置为一部分管道的中间部分不包含直管部分,或者所有管道的中间部分都不包含直管部分,以实现增加游具的趣味性等目的。另外,从上文描述可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直管部分都在水平面延伸或垂直于水平面;并且每个弯管部分在水平面延伸或在竖直平面延伸,使得整个游具更加规整,有效地减小了游具所占据的空间。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管道1-管道3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正方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场地和设计需要,管道的该截面也可以为长方形。这种管道方便制作,从而能降低游具的成本。并且截面为矩形的管道使得整个游具更加规整,容易有效地减小游具所占据的空间。更优选地,所述矩形为正方形。该矩形或正方形尺寸使得游具的管道适合儿童(例如五岁以上,尤其七岁以上的儿童)在其中自由钻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设计矩形或正方形的尺寸。
从上文对各个管道的描述还可以看到,管道1和管道3仅进出口部分贴靠地面布置而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此种设置方式使得游具的下部具有一些位于管道外的由各管道外壁和地面所围成的空间,可 供儿童玩耍,在节省管道材料的同时还增加了游具的趣味性。优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场地要求和设计要求也可以只有一个管道设置为仅进出口部分贴靠地面布置而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或者所有管道都设置为仅进出口部分贴靠地面布置而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1-管道3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其材料例如为木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设计其厚度。管道的外壁可设置为不同的颜色。在管道的内壁上还可以铺设吸声材料,以便创造安静且黑暗的内部环境,满足较大年龄儿童的隐藏心理。使用者可依靠进出口处传来的处的光线和声音寻找进出口。或者优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也可以由半透明材料或透明材料制成。使用半透明或透明材料可以避免年龄较小的儿童在钻爬空间内钻爬时产生恐惧心理,并且能够允许监护人确定儿童的位置,确保安全性。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不透明、半透明材料或透明材料作为管道材料。并且本游具的管道材质可为现有的适合的所有材质。
参考图3和图5,管道1和3的管壁上还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中间进出孔,该中间进出孔可允许使用者可进出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进出孔为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设计其半径。该中间进出孔可以在遇到危险时用作逃离口。更优选地,所有管道上都可以设有中间进出孔。
本实施例中,所有管道上都没有设置观察孔。但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管壁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分散布置的观察孔,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孔观察外部,满足使用者、尤其是儿童渴望隐藏的心理的同时,避免其产生恐惧的情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设计所述观察孔的直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所有管道的管壁上设有观察孔。更优选地,观察孔中的至少两个位于不同管道上,相互对准且相通,这可以使得位于管道中的儿童可以通过两个对准的观察孔观察其他管道中的情况。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管道的进出口的开口方向都是平行于水平面的,这使得整个游具更加规整,有效地减小了游具所占据的空间,并且方便儿童的进出。但在实践中,根据设计和使用的需要,进出口开口方向可以任意设置。另外,优选地,所述管道1-管道3的进出口 部分的开口边缘设置有软质材料的包边,例如橡胶包边,从而避免儿童在开口边缘处发生磕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管道都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弯折,若管道之间连通会使其内部空间过于复杂,不适宜儿童使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1-管道3彼此并不连通。
此外,综合上文对各个管道的描述,可以得出:每个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的管壁形成空间紧邻关系。从俯视角度来看,每个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形成交叉、重叠或紧邻布置关系。从侧视角度来看,每个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形成交叉、重叠或紧邻布置关系(针对每个管道需要从相应合适的侧视角度来看)。这些特征都促进了游具的紧凑度,使得更容易减小游具所占据的空间,同时还增加了游具的复杂度和趣味性。
示例性地,形成空间紧邻关系的管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件例如为螺栓结构。管道紧贴地面部分可通过连接件与地面连接,所述连接件例如为螺栓结构。上述连接件可以保证游具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7)

1.一种游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管道,其中
所述多个管道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堆叠而形成立体钻爬空间;
每个所述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且每个所述管道的两端具有与外界相通的进出口;并且
所述游具的空白体的体积与所述游具的外围体的体积之比小于15%,
每个所述管道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为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包括:
两个进出口部分,所述两个进出口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管道的两端,形成所述进出口;以及
至少一个中间部分,每个所述中间部分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且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分顺次连接在所述两个进出口部分之间,其中
所述中间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弯管部分,所述弯管部分形成所述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道的所述弯管部分的弯折处具有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部分在水平面延伸或在竖直平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道的所述中间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直管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直管部分都在水平面延伸或垂直于水平面;并且
每个所述弯管部分在水平面延伸或在竖直平面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中间进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道在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散布置的观察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中的 至少两个位于不同管道上,相互对准且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的所述进出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管道仅所述进出口部分贴靠地面布置而所述中间部分都不贴靠地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的管壁形成空间紧邻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空间紧邻关系的管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从俯视角度来看,每个所述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形成交叉、重叠或紧邻布置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从侧视角度来看,每个所述管道与其他的至少两个管道形成交叉、重叠或紧邻布置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由半透明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道彼此之间没有联通。
CN201720014430.8U 2017-01-06 2017-01-06 游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0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4430.8U CN206660595U (zh) 2017-01-06 2017-01-06 游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4430.8U CN206660595U (zh) 2017-01-06 2017-01-06 游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0595U true CN206660595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443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0595U (zh) 2017-01-06 2017-01-06 游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0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250A (zh) * 2017-01-06 2017-08-01 北京米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游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250A (zh) * 2017-01-06 2017-08-01 北京米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游具
CN106994250B (zh) * 2017-01-06 2020-03-06 北京米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游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ster Inclusive citizenship: Realizing the potential1
CN206660595U (zh) 游具
CN206660594U (zh) 游具
CN205730308U (zh) 一种儿童攀爬式滑梯
CN106994250A (zh) 游具
CN204884408U (zh) 园林设计辅助模型
CN211676262U (zh) 一种儿童攀爬游乐设施
CN202125237U (zh) 多功能安全梯
CN104963550A (zh) 一种儿童游戏户内装置
CN206851476U (zh) 一种可向上叠层的花盆
CN206414668U (zh) 一种全包围伸缩式儿童互动体验装置
CN204850670U (zh) 一种蜂巢式亲子游戏室
CN212593942U (zh) 一种模拟火山场景的户外水上游乐设施
CN216287252U (zh) 一种儿童游乐园笋虫装置
CN209422941U (zh) 一种儿童游乐设施
CN216456872U (zh) 一种组合游乐设施
Meschini et al. Visual Narrative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Weaves and Metaphors of Connections for Public Space-Narrazioni Visuali attraverso il Tempo e lo Spazio: Trame e Metafore di Connessioni per lo Spazio Pubblico
Feng Negotiating Vertical Space: Walls, Vistas, and the Topographical Imagination
CN208176947U (zh) 一种半地下式游乐设施
CN214436471U (zh) 一种用于商场中庭的游乐园
CN215136828U (zh) 一种攀岩主题绳网攀爬游乐设施
CN213823460U (zh) 一种多功能区游乐设施
CN206980102U (zh) 一种儿童喷水机的喷水转盘机构
CN202136813U (zh) 一种拼装玩具
CN204826854U (zh) 一种儿童游戏户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