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0341U -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0341U
CN206660341U CN201720313514.1U CN201720313514U CN206660341U CN 206660341 U CN206660341 U CN 206660341U CN 201720313514 U CN201720313514 U CN 201720313514U CN 206660341 U CN206660341 U CN 206660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mask
held
hand
eeb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35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英
赵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Alsa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Alsa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Alsa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Alsa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135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0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0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0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式逃生呼吸器,用于解决现有呼吸器穿戴时间长的问题,该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包括气瓶,还包括开关组件及面罩,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开关组件连通于所述面罩,所述开关组件用以调节所述气瓶的打开或关闭以使所述面罩与所述气瓶连通。该手持式逃生呼吸器使用者只需要手持,省去了穿戴和背负的时间,为逃生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Description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背景技术
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例如,正压式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气瓶中贮存的压缩干净空气经减压器一级减压,再经供气阀二级减压进入全面罩,供佩戴者呼吸使用。其优点是:采用开放式结构,呼出气体直接排入大气环境,又由于供气流量大,佩戴者呼吸感觉比较舒畅;采用正压结构,面罩内压力始终大于外界大气压力,使外界有害气体无法侵入佩戴者的呼吸器官,使用安全系数高;可以反复充气使用,使用成本比较低。因此消防队员及抢险救援人员都喜欢选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突发有毒有害环境中,人们常常因为逃生时吸入有害有毒气体而伤害或死亡。
现有的逃生呼吸器多采用全面罩背负式结构,这种呼吸器包括有肩带腰带组等,在使用时需要背负或肩垮后穿戴全面罩,再开启阀门。由于火灾或有毒有害的产生常常是事态突发,人们往往因背负和穿戴面罩后开启阀门时间较长而耽误逃生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呼气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麻烦,不利于短时间内穿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在使用时,使用者直接手持气瓶并通过开关组件来打开或关闭以向面罩供气,因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使用时,省去了穿戴耗费的时间,为生命开启了救援通道。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包括气瓶,还包括开关组件及面罩,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开关组件连通于所述面罩,所述开关组件用以调节所述气瓶的打开或关闭以使所述面罩与所述气瓶连通。其中气瓶和面罩之间通过开关组件连通并调节气体的供给,当开关组件打开时,气瓶与面罩连通,使用者可获得氧气;当开关组件关闭时,气瓶与面罩不连通。该气瓶是一种小型的气瓶,其盛装的气体量约为150L左右,可供使用者使用5分钟左右。使用者在使用在气瓶时,是手持该气瓶的,省去了穿戴或背负的操作,节省了时间,为逃生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为减压阀。该减压阀也可称为加压器,用于将气瓶的输出气体的压强降低并输出至面罩。该加压阀内部设有高压腔和低压腔,气体在进入低压腔后,体积变大,压强变小,从低压腔的出口输出时,气体的压强已经降低,不会对逃生者的面部造成气体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设有流量计。该流量计用于显示通过该减压阀的流量,具体地,该流量计用于显示输出至面罩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设有压力表。该压力表用于显示压力,具体地,该压力表可以设置气瓶中的压力,也可是显示输出至面罩时的气体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设有充气口,该充气口用以给所述气瓶充气。该充气口内设置有单向阀组件,该充气口只允许气体进入而不允许气体流出,即该充气口只允许气体单向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气瓶设有手持部。该手持部可为任何形状的手持部,用于手持时更加的方便,该手持部可为槽纹部或者把手等。
进一步地,所述气瓶容积为0.5L。该气瓶的容积对于手持是否便利有着重要的印象,当该气瓶的容积为0.5L,其可以盛装约150L的气体,可供逃生者使用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包括用以贴合人眼部的眼部、用以贴合人鼻子的鼻部以及用以贴合人嘴部的嘴部。此时,该面罩可同时覆盖于人的眼部、鼻部以及嘴部,在解决呼吸的情况下,可保证眼部面受烟雾的冲熏。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气瓶螺纹连接。该开关组件与气瓶螺纹连接,这种螺纹连接可通过密封件来保证连接的密封性,以不会造成气瓶内气体的泄露。
进一步地,所述气瓶为碳纤维气瓶。碳纤维(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在使用时,不需要穿戴,使用者拿起该气瓶并将面罩对准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开启开关组件,使得气瓶与面罩连通,从而向面罩供气。该使用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省去了穿戴中繁琐的操作,为逃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为生命的保护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开关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号说明:
100-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101-气瓶;
102-开关组件;1021-流量计;1022-压力表;1023-充气口;
103-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手持式逃生呼吸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给出了手持式逃生呼吸器的实施例,但是,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手持式逃生呼吸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联接”、“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联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100,包括气瓶101,还包括开关组件102及面罩103,所述开关组件102连接于所述气瓶101的瓶口,所述开关组件102连通于所述面罩103,所述开关组件102用以调节所述气瓶101的打开或关闭以使所述面罩103与所述气瓶101连通。
上述气瓶101是用来盛装气体的瓶状容器,该气瓶101需要满足的承受一定的气体压强,气体在该气瓶101中经过一定的压缩。例如,当气瓶101为0.5L时,其大概可以盛装150L的气体。该气瓶101设有瓶口,气体从该瓶口进出该气瓶101,该瓶口与开关组件10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开关组件102与气瓶10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的连接,例如。该开关组件102与气瓶101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胶接等。
上述开关组件102与气瓶101连接,该开关组件102用以调节气瓶101的打开或者关闭以使面罩103与气瓶101连通。容易理解的是,该开关组件102设有开关旋钮或拉环,可开启或关闭气瓶101与面罩103的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该开关组件102连通的两端,一端为气瓶101,另一端为面罩103,其中,气瓶101中的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因此,该开关组件102还具有减压的作用,使得输出至面罩103的气体压力降低,因此不会对使用者的面部造成冲击。
上述面罩103用以贴合于人的面部并至少覆盖嘴部、鼻部,通过该面罩103向逃生者的嘴部、鼻部输入氧气。该面罩103可以为透气面罩103,也可以为不透气的密封面罩103。例如,该面罩103可为透明塑料制成的透明面罩103,该面罩103也可以为具有过滤作用的面罩103制成。在具有过滤功能的面罩103中,该面罩103中设有滤材,滤材部分包括用于防尘的过滤棉以及防毒用的化学过滤盒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开关组件102与面罩103、开关组件102与气瓶101之间的连接是一种密封连接,这种连接可保证容器通道以及气瓶101的密封性,不会出现漏气。
容易理解的是,在面罩103与开关组件102之间可以设置连接管,这种面罩103的调节更加的方便,例如,该连接管可以为塑料管。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将对开关组件102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组件102用来调节气瓶101与面罩103的连通,当开关组件102开启时,面罩103和气瓶101连通,气瓶101内的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面罩103内流动,从而输入到逃生者的嘴部、鼻部。当开挂组件关闭时,面罩103与气瓶101断开连通,气瓶101内的气体被封闭在气瓶101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101的气体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因此,该开关组件102需要平衡好气体出气时的压强,避免气压对逃生者的冲击。
具体地,该开关组件102为减压阀。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减压阀是采用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的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量,将介质的压力降低,同时借助阀后压力的作用调节启闭件的开度,使阀后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减压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薄膜式、弹簧薄膜式、活塞式、杠杆式和波纹管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减压阀也称为减压器,该处减压器是指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并保持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稳定不变的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减压阀上设置有压力表1022,该压力表1022用于测量气体的压力。容易理解的是,该压力表1022可以用来测量气瓶101中的压力,也可以用来测量减压器出气口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只能怪的减压阀上设置有流量计1021,该流量器用于测量开关组件102出气口的流量,以判断输入至面罩103的流量的大小。
为了保证该气瓶101多次反复使用,当需要向气瓶101中充气时,可在该减压阀上设置充气口1023,该充气口1023用于向气瓶101中冲入气体。该充气口1023是内设置有单向阀组件,只允许气体向一个方向流动,该充气口1023的结构属于现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102与气瓶101的连接方式,可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设置为不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可将开关组件102于气瓶101设置为螺纹连接,此时,在开关组件102上设置内螺纹,气瓶101的瓶口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并配合密封件来实现密封的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将对面罩103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03用于贴合于人的面部并覆盖人的鼻部、嘴部,使用者在使用时,将面罩103贴合在面部后,打开开关组件102,即可获得所需的氧气,不会造成窒息。
上述面罩103可设置为不透气的面罩103,如设置为亚克力的透明面罩103,也可以设置为透气的面罩103。其中,亚克力,又叫PMMA或有机玻璃,源自英文,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
需要说明的是,该面罩103可设置头带,以便在逃生中该面罩103更好的贴合在逃生者的面部,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面罩103还可以设置为同时覆盖人的鼻部、嘴部、眼部,在一种具体地应用场景中,当烟雾较大时,逃生者的眼部也需要保护,此时,可设置透明的面罩103,该面罩103可覆盖逃生者的鼻部、嘴部、眼部,容易理解的是,该面罩103符合人体面部的特点,可贴合于面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将对气瓶101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气瓶101便于手持,该气瓶101上可设置手持部,该手持部可为任何形状。
具体地,可在气瓶101上设置多个槽纹段,这样,该手持部具有防滑的作用,使用者在手持时,不容易脱手。
具体地,可在气瓶101上设置把手,该把手供使用者手持。该把手可以与气瓶101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气瓶1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手持的便利性,该气瓶101的大小不宜过大,否则手持时就非常不方面,因此,该气瓶101的容积可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可将该气瓶101设置为0.5L。
上述气瓶101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强,因此,可以将该气瓶101设置为碳纤维气瓶101。碳纤维(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包括气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及面罩,所述开关组件连接于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开关组件连通于所述面罩,所述开关组件用以调节所述气瓶的打开或关闭以使所述面罩与所述气瓶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为减压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设有流量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设有压力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设有充气口,该充气口用以给所述气瓶充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设有手持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容积为0.5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包括用以贴合人眼部的眼部、用以贴合人鼻子的鼻部以及用以贴合人嘴部的嘴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气瓶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为碳纤维气瓶。
CN201720313514.1U 2017-03-28 2017-03-28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Active CN206660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3514.1U CN206660341U (zh) 2017-03-28 2017-03-28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3514.1U CN206660341U (zh) 2017-03-28 2017-03-28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0341U true CN206660341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3514.1U Active CN206660341U (zh) 2017-03-28 2017-03-28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03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3826A (zh) * 2018-09-25 2018-11-23 深圳市傲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应急呼吸防护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3826A (zh) * 2018-09-25 2018-11-23 深圳市傲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应急呼吸防护罐
WO2020061779A1 (zh) * 2018-09-25 2020-04-02 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应急呼吸防护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4513B1 (ko) 산소순환호흡장치
JP2013519496A (ja) 連結式消防士用呼吸器
CN107989649A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智能压缩氧自救装置
CN106806998A (zh) 一种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
CN111346312A (zh) 一种简易可穿戴过滤正压通气装置
CN206660341U (zh) 手持式逃生呼吸器
CN201108661Y (zh) 双气囊正压氧气呼吸器
CN107224685A (zh) 高空跳伞供氧装置
CN106943685B (zh) 一种可穿戴氧气自救呼吸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20108U (zh)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N203469253U (zh) 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
CN111617397B (zh) 一种独立便捷更换滤芯自救器
CN204170306U (zh) 定置式化学氧自救器
CN201179287Y (zh) 高粉尘及有害气体环境下新型纯净空气呼吸袋
CN209827895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EP0632736B1 (en) Breathing apparatus for respiratory protection
CN107096142A (zh)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N209137803U (zh) 一种空气呼吸器
CN2686651Y (zh) 正压空气呼吸器
CN201082318Y (zh) 机械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CN105999574A (zh) 智能自动隔绝环境中有害气体的压缩氧气自救器
CN206822969U (zh) 逃生呼吸器面罩
CN202590195U (zh) 一种带显示压力的空气呼吸器面罩
CN205964725U (zh) 一种车载自给式呼吸器
CN205867336U (zh) 智能自动隔绝环境中有害气体的压缩氧气自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