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0178U -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0178U
CN206660178U CN201621238349.XU CN201621238349U CN206660178U CN 206660178 U CN206660178 U CN 206660178U CN 201621238349 U CN201621238349 U CN 201621238349U CN 206660178 U CN206660178 U CN 206660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respiratory tract
vacuum extractor
suction device
emergency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83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菊
陈晓娟
谢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ICHA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12383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0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0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01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吸引口处连接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的右端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的左端探入穿通管,所述穿通管设置在开关控制旋钮的中央,所述穿通管内侧壁上设有弹力润滑套,所述穿通管的前端连接设有无菌套管,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底部设有流通管的一端,所述流通管的末端连接设有一次性塑料引流袋,此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方便携带,尤其适用于灾害救援现场或停电时就地紧急吸除呼吸道或伤口血液或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或伤口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军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创伤、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外伤后呕吐物、血液或异物误吸入肺部可导致患者窒息,或污染伤口。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影响伤口愈合,即使当时的基础疾病得到救治,仍将可能死于肺部感染。据统计,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主要死亡原因不是脑外伤、脑出血直接导致的脑疝,而是因为误吸或后期出现的肺部感染并发症,而从患者受伤到医院救治这一段黄金救治时间中,在发展中国家救治磋商明显不足,其结果就是导致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虽然现在社会的经济已经非常发达,但院前救治成功率仍未有较明显的提高,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没有及时处理口鼻咽喉及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从而导致后期的直接或间接死亡。
另外,还有地震灾害、火灾等灾害性事件,往往事发突然,对人体伤害极为严重,所以对现行救治系统也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在急救流程中,首先需查看的就是患者的呼吸是否通畅,如果有分泌物或异物堵塞需尽快解除而保持呼吸道通畅,而现有急救系统中,只有在急救车上安装有固定的吸痰器,而有些地形地貌车辆无法达到,从而会延误救治时间。另外随着头盔和防弹衣的使用,战场上颅脑伤和胸腹伤明显下降,而上呼吸道所在部位却成为防护的薄弱部位,加之现代战争中高爆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广泛应用,更易造成上呼吸道的创伤。呼吸道梗阻时间过长会直接导致患者缺氧、窒息死亡,其致残、致死率极高,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呼吸顺畅,那么救治成功率将大大提高。但是目前的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具有携带不方便的缺陷,也不利于某些偏僻的急救现场,会对被急救的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提供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引器顶部的左侧设有螺旋式可旋转灯杆,所述螺旋式可旋转灯杆的末端安装有射灯,所述负压吸引器顶部的右侧设有提手,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吸引口处连接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的右端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外侧设有无菌保护套,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的左端探入穿通管,所述穿通管设置在开关控制旋钮的中央,所述穿通管内侧壁上设有弹力润滑套,所述穿通管的前端连接设有无菌套管,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底部设有流通管的一端,所述流通管的末端连接设有一次性塑料引流袋,所述一次性塑料引流袋外侧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线,所述负压吸引器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旋转连接第一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经穿通管探入无菌套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末端设有可拆卸的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右侧设有太阳能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内部设有可充电式电池,且负压吸引器的外壁设有与可充电电池相连的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与可充电电池相互电性连接,所述射灯与可充电电池相互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体积小和方便携带,尤其适用于急救场合,比如各种灾害救援现场或停电时就地紧急吸除呼吸道或伤口血液或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或伤口清洁,为后期进一步处理伤情、救治生命争取时间,适合被广泛推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吸引器、2连接管、3连接座、4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5开关控制旋钮、6穿通管、7弹力润滑套、8无菌套管、9无菌保护套、10流通管、11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2刻度线、13提手、14螺旋式可旋转灯杆15射灯、16太阳能蓄电池、17电源接口、18安装座、19第一支撑架、20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1,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前表面设有负压表和负压调节开关,根据实际情况,读出负压表,调节负压开关,所述负压吸引器1顶部的左侧设有螺旋式可旋转灯杆14,所述螺旋式可旋转灯杆14的末端安装有射灯15,所述负压吸引器1顶部的右侧设有提手13,方便使用人员携带。
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吸引口处连接有连接管2的一端,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和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的右端通过连接座3连接,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外侧设有无菌保护套9,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的左端探入穿通管6,所述穿通管6设置在开关控制旋钮5的中央,所述穿通管6内侧壁上设有弹力润滑套7,所述穿通管6的前端连接设有无菌套管8,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经穿通管6探入无菌套管8,这样设置能够保持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处于无菌状态,避免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
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底部设有流通管10的一端,所述流通管10的末端连接设有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1,所述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1外侧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线12,方便医护人员一目了然的看见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1内的液体,所述负压吸引器1底部设有安装座18,所述安装座18的数目为三个,且均匀安装在负压吸引器1的底部,所述安装座18的底部旋转连接第一支撑架19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19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架20,所述第二支撑架20的末端设有可拆卸的防滑套,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和使用防滑套,固定该装置,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与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1均采用可拆卸安装,这样的设置,为每个患者提供安全卫生的条件,可拆卸的设置方便携带,当该本实用新型实用结束后,第二支撑架20向上旋转后和第一支撑架19一起向上旋转至负压吸引器1的底部即可。
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右侧设有太阳能蓄电池16,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内部设有可充电式电池,且负压吸引器1的外壁设有与可充电电池相连的电源接口17所述太阳能蓄电池16与可充电电池相互电性连接,所述射灯15与可充电电池相互电性连接,更方便夜间或无光源的情况下操作,尤其适用于战场或各种灾害救援现场或停电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1)顶部的左侧设有螺旋式可旋转灯杆(14),所述螺旋式可旋转灯杆(14)的末端安装有射灯(15),所述负压吸引器(1)顶部的右侧设有提手(13),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吸引口处连接有连接管(2)的一端,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和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的右端通过连接座(3)连接,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外侧设有无菌保护套(9),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的左端探入穿通管(6),所述穿通管(6)设置在开关控制旋钮(5)的中央,所述穿通管(6)内侧壁上设有弹力润滑套(7),所述穿通管(6)的前端连接设有无菌套管(8),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底部设有流通管(10)的一端,所述流通管(10)的末端连接设有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1),所述一次性塑料引流袋(11)外侧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线(12),所述负压吸引器(1)底部设有安装座(18),所述安装座(18)的底部旋转连接第一支撑架(19)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19)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可控式硅胶吸引管(4)经穿通管(6)探入无菌套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末端设有可拆卸的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右侧设有太阳能蓄电池(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内部设有可充电式电池,且负压吸引器(1)的外壁设有与可充电电池相连的电源接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16)与可充电电池相互电性连接,所述射灯(15) 与可充电电池相互电性连接。
CN201621238349.XU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0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8349.XU CN206660178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8349.XU CN206660178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0178U true CN206660178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834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0178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0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9346A (zh) * 2020-08-25 2020-11-17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9346A (zh) * 2020-08-25 2020-11-17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7533A (zh) 车载式负压集气消毒系统
CN104958160B (zh) 妇产科疾病治疗装置
CN206660178U (zh) 一种急救护理用呼吸道负压吸引装置
CN205163743U (zh) 一次性硬镜吸引管
CN206007664U (zh) 便携式多功能负压吸引痰器
CN204709566U (zh) 新型内科呼吸护理器
CN207237009U (zh) 一种y型封闭式两用吸引管
CN203852634U (zh) 呼吸内科用新型调压吸痰器
CN205339775U (zh) 具有过滤功能的耳挂式吸氧管
CN211561255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快速吸痰器
CN105797222A (zh) 便携式多功能负压吸引(痰)器
CN114052634A (zh) 一种可检查可治疗可留置的中空结构的便携式气道窥镜
CN207493040U (zh) 一种气切防护吸氧面罩
CN201625306U (zh) 一种麻醉用呼吸面罩
CN205007138U (zh) 多用小儿急救治疗仪
CN205019549U (zh) 多功能急救辅助呼吸机
CN204233570U (zh) 一种支撑式口咽气道呼吸面罩
CN204864417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复苏气囊
CN215915444U (zh) 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托盘
CN213724235U (zh)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使用的负压头套
CN215779005U (zh)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
CN214911942U (zh) 一种手术室输血输液护理加温装置
CN217090679U (zh) 一种可检查可治疗可留置的中空结构的便携式气道窥镜
CN213963964U (zh) 一种脚踏式吸痰抢救箱
CN113813485B (zh) 一种传染病护理用多用途防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