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9818U -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9818U
CN206659818U CN201621404397.1U CN201621404397U CN206659818U CN 206659818 U CN206659818 U CN 206659818U CN 201621404397 U CN201621404397 U CN 201621404397U CN 206659818 U CN206659818 U CN 206659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stand
fixed plate
clip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43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豹
王品竹
任俊杰
晋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ngdelai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ngdelai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ngdelai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ngdelai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43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9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9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9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包括持针器、针座、针管、针管护套、硅胶冒、折叠护套和弹簧,所述持针器的上部为针座固定孔,所述针座固定孔的外壁面的顶端设置有持针器固定齿;针座的内部开设一轴向通孔,所述针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针座固定圈和四个针座卡齿;针座的下部插接在所述针座固定孔内,且所述针座固定圈的下表面与所述持针器固定齿的上表面接触设置;针管插接在所述针座的轴向通孔内;针管护套套接在所述针管的上部;硅胶冒套接在所述针管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在血液采集完成后对采血针的针管裸露部分进行防护,避免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受到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背景技术
现有采血针的安全防护系统主要分为针管内收式和侧屏蔽式:
针管内收式即使用完成后通过弹簧或者真空将采血针连同针柄和针管一起收入到收集管内,其相当于在产品使用完成后,将收集管插入持针器内,再将采血针回收,其加工比较复杂,配件也比较多,成本较高;
侧屏蔽式在使用完成后需要手动推动护套对针尖进行保护,操作比较复杂,使用者需要去推动侧屏蔽护套的时候处于被针尖划伤的范围内,容易误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在血液采集完成后对采血针的针管裸露部分进行防护,避免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受到伤害。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包括持针器、针座、针管、针管护套、硅胶冒、折叠护套和弹簧,其中:
所述持针器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持针器的上部为针座固定孔,所述针座固定孔的外壁面的顶端设置有持针器固定齿;
所述针座的内部开设一轴向通孔,所述针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针座固定圈和四个针座卡齿,所述针座固定圈将所述针座分为上下部,所述四个针座卡齿均布在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所述针座卡齿均位于所述针座固定圈的上方;
所述针座的下部插接在所述针座固定孔内,且所述针座固定圈的下表面与所述持针器固定齿的上表面接触设置;
所述针管插接在所述针座的轴向通孔内,所述针管的下部延伸至所述针座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持针器内,所述针管的上部位于所述针座的上方;
所述针管护套套接在所述针管的上部;
所述硅胶冒套接在所述针管的下部;
所述折叠护套包括上固定圈、下固定圈、左安全夹片和右安全夹片,所述上固定圈的外壁面的中部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左上固定板和右上固定板,所述左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和右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弹簧卡槽;所述下固定圈的外壁面的底端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左下固定板和右下固定板,所述左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和右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下弹簧卡槽;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左上固定板和左下固定板相连;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右上固定板和右下固定板相连;
所述上固定圈的内圆周面上均布四个卡瓣固定齿,所述四个卡瓣固定齿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上固定圈套接在所述针座的上部,且所述四个卡瓣固定齿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针座固定圈和四个针座卡齿之间;
所述下固定圈套接在所述针座固定孔的外部,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上端面位于所述持针器固定齿的下方;
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下固定圈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上弹簧卡槽和下弹簧卡槽内,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左安全夹片和右安全夹片之间。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中,所述上固定圈由两个呈半圆形结构的上卡瓣围成;
每个所述上卡瓣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卡瓣固定齿,每个所述卡瓣固定齿均呈扇形结构;
每个所述上卡瓣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卡齿和卡槽,一个所述上卡瓣的卡齿卡接在另一个所述上卡瓣的卡槽内。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中,每个所述卡瓣固定齿均呈夹角为30~35°的扇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中,所述左安全夹片和右安全夹片均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下夹片的顶端,所述上夹片和所述下夹片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上夹片的顶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左上固定板,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上夹片和所述左上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下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左下固定板,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下夹片和所述左下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上夹片的顶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右上固定板,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上夹片和所述右上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下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右下固定板,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下夹片和所述右下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中,所述上弹簧卡槽的槽底和下弹簧卡槽的槽底均呈圆弧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中,所述弹簧的弹簧钢丝的直径为0.5-0.75mm。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在血液采集完成后对采血针的针管裸露部分进行防护,避免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的主视图(弹簧收缩状态);
图1b为图1a的A-A向剖视图;
图1c为折叠护套和弹簧的安装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的主视图(弹簧收缩状态,去掉针管护套);
图2b为图2a的B-B向剖视图;
图2c为图2a的俯视图;
图3a为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C-C向剖视图;
图3c为针座的俯视图;
图4a为折叠护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4b为折叠护套的侧视图;
图4c为折叠护套的俯视图;
图4d为图4c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上卡瓣的结构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的使用状态图(弹簧张开状态);
图6b为图6a的E-E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a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包括持针器1、针座4、针管5、针管护套6、硅胶冒7、折叠护套2和弹簧3。
持针器1呈圆筒状结构,持针器1的上部为针座固定孔11,针座固定孔11的外壁面的顶端设置有持针器固定齿12(见图1c)。
针座4的内部开设一轴向通孔41,针座4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针座固定圈42和四个针座卡齿43,针座固定圈42将针座4分为上下部,四个针座卡齿43均布在同一圆周上,且每个针座卡齿43均位于针座固定圈42的上方(见图3a-图3c);
针座4的下部插接在针座固定孔11内,且针座固定圈42的下表面与持针器固定齿12的上表面接触设置(见图1c)。
针管5插接在针座4的轴向通孔41内,针管5的下部延伸至针座41的下方且位于持针器1内,针管5的上部位于针座4的上方;针管护套6套接在针管5的上部;硅胶冒7套接在针管5的下部。
请参阅图4a至图5,折叠护套2包括上固定圈21、下固定圈22、左安全夹片23和右安全夹片24,上固定圈21的外壁面的中部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左上固定板211和右上固定板212,左上固定板211的下表面和右上固定板212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弹簧卡槽25;下固定圈22的外壁面的底端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左下固定板221和右下固定板222,左下固定板221的上表面和右下固定板22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下弹簧卡槽26;左安全夹片23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左上固定板211和左下固定板212相连;右安全夹片24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右上固定板221和右下固定板222相连。上固定圈21的内圆周面上均布四个卡瓣固定齿27,四个卡瓣固定齿27位于同一圆周上。
上固定圈21套接在针座4的上部,且四个卡瓣固定齿27一一对应地位于针座固定圈42和四个针座卡齿43之间;下固定圈22套接在针座固定孔11的外部,且下固定圈22的上端面位于持针器固定齿12的下方(见图1c)。
弹簧3套接在下固定圈22的外部,弹簧3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上弹簧卡槽25和下弹簧卡槽26内,且弹簧3位于左安全夹片23和右安全夹片24之间。上弹簧卡槽25的槽底和下弹簧卡槽26的槽底均呈圆弧形结构,该圆弧状结构的半径为0.5mm。弹簧3的直径为10mm。弹簧3的弹簧钢丝的直径为0.5-0.75mm
再请参阅图4d和图5,上固定圈21由两个呈半圆形结构的上卡瓣28围成;每个上卡瓣28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两个卡瓣固定齿27,每个卡瓣固定齿27均呈夹角α为30~35°扇形结构。
每个上卡瓣28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卡齿281和卡槽282,一个上卡瓣28的卡齿281卡接在另一个上卡瓣28的卡槽282内,这样两个圆形结构的上卡瓣28围成上固定圈21。
再请参阅图4a和图4b,左安全夹片23和右安全夹片24均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下夹片的顶端,上夹片和所述下夹片之间的折弯夹角β1为15~180°;左安全夹片23的上夹片231的顶端可折弯地固定在左上固定板211,左安全夹片23的上夹片231和左上固定板211之间的折弯夹角β2为15~180°;左安全夹片23的下夹片232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左下固定板221,左安全夹片23的下夹片232和左下固定板221之间的折弯夹角β3为15~180°;右安全夹片24的上夹片241的顶端可折弯地固定在右上固定板212,右安全夹片24的上夹片241和右上固定板212之间的折弯夹角β4为15~180°;右安全夹片24的下夹片242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右下固定板222,右安全夹片24的下夹片242和右下固定板222之间的折弯夹角β5为15~180°。
请参阅图6a和图6b,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在使用时,先取下针管护套,使用完成后,转动折叠护套2使得上卡瓣28上的卡瓣固定齿27与针座4上的针座卡齿43脱离后,弹簧3张开并将折叠护套2撑开,使得针管5被屏蔽在弹簧3的圆环内,避免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在现有使用持针器对硅胶冒端针管进行屏蔽的基础上增加对穿刺针管部分的屏蔽。通过用弹簧和折叠护套的方式对穿刺针管进行保护。使用后只在针座位置推动折叠护套,不需要将手伸到针尖前部,能有效避免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在原有带持针器的采血针上只增加了一个弹簧和折叠护套,配件比较少,同时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采血针,在血液采集完成后对采血针的针管裸露部分进行防护,避免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受到伤害。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持针器、针座、针管、针管护套、硅胶冒、折叠护套和弹簧,其中:
所述持针器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持针器的上部为针座固定孔,所述针座固定孔的外壁面的顶端设置有持针器固定齿;
所述针座的内部开设一轴向通孔,所述针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针座固定圈和四个针座卡齿,所述针座固定圈将所述针座分为上下部,所述四个针座卡齿均布在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所述针座卡齿均位于所述针座固定圈的上方;
所述针座的下部插接在所述针座固定孔内,且所述针座固定圈的下表面与所述持针器固定齿的上表面接触设置;
所述针管插接在所述针座的轴向通孔内,所述针管的下部延伸至所述针座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持针器内,所述针管的上部位于所述针座的上方;
所述针管护套套接在所述针管的上部;
所述硅胶冒套接在所述针管的下部;
所述折叠护套包括上固定圈、下固定圈、左安全夹片和右安全夹片,所述上固定圈的外壁面的中部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左上固定板和右上固定板,所述左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和右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弹簧卡槽;所述下固定圈的外壁面的底端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左下固定板和右下固定板,所述左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和右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下弹簧卡槽;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左上固定板和左下固定板相连;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右上固定板和右下固定板相连;
所述上固定圈的内圆周面上均布四个卡瓣固定齿,所述四个卡瓣固定齿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上固定圈套接在所述针座的上部,且所述四个卡瓣固定齿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针座固定圈和四个针座卡齿之间;
所述下固定圈套接在所述针座固定孔的外部,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上端面位于所述持针器固定齿的下方;
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下固定圈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上弹簧卡槽和下弹簧卡槽内,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左安全夹片和右安全夹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由两个呈半圆形结构的上卡瓣围成;
每个所述上卡瓣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卡瓣固定齿,每个所述卡瓣固定齿均呈扇形结构;
每个所述上卡瓣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卡齿和卡槽,一个所述上卡瓣的卡齿卡接在另一个所述上卡瓣的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瓣固定齿均呈夹角为30~35°的扇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全夹片和右安全夹片均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下夹片的顶端,所述上夹片和所述下夹片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上夹片的顶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左上固定板,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上夹片和所述左上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下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左下固定板,所述左安全夹片的下夹片和所述左下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上夹片的顶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右上固定板,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上夹片和所述右上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下夹片的底端可折弯地固定在所述右下固定板,所述右安全夹片的下夹片和所述右下固定板之间的折弯夹角为15~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卡槽的槽底和下弹簧卡槽的槽底均呈圆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式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弹簧钢丝的直径为0.5-0.75mm。
CN201621404397.1U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Active CN206659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4397.1U CN206659818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4397.1U CN206659818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9818U true CN206659818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4397.1U Active CN206659818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98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3534A (zh) * 2019-08-24 2019-11-01 贾阳升 一种新型的防针刺采血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3534A (zh) * 2019-08-24 2019-11-01 贾阳升 一种新型的防针刺采血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326992T1 (de)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eine spritze
CN206659818U (zh)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
CN204709262U (zh) 一种安全治疗盘
CN206659819U (zh)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的折叠护套
CN205216908U (zh) 一种新型临床检验用试管架
CN203422553U (zh) 放射影像片对比存放器
CN203841704U (zh) 一种安全采血针
CN203693546U (zh) 口腔检查治疗装置
CN202497160U (zh) 防辐射装置
CN202982819U (zh) 带保护装置的针头
CN105496426A (zh) 笔式血样采集针
CN204170222U (zh) 防刺伤型注射管
CN205759130U (zh) 一种核医学注射器
CN210931865U (zh) 一种锐器盒固定器
CN204765668U (zh) 一种带有翻盖的笔式安全采血针
CN20479784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防针刺伤采血器
CN106901755B (zh) 一种安全采血针持针器
CN205411189U (zh) 一种笔式血样采集针
CN21351716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轻型血常规项目检测仪
CN203169193U (zh) 防弹出采血输液两用针
CN213252044U (zh) 一种防职业暴露留置针
CN217040755U (zh) 一种废弃灸针收纳盒
CN207462081U (zh) 一种基于采血管的防护装置
CN202605493U (zh) 一种麻醉穿刺针
CN104288870A (zh) 防刺伤型注射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