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9312U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9312U
CN206659312U CN201720336391.3U CN201720336391U CN206659312U CN 206659312 U CN206659312 U CN 206659312U CN 201720336391 U CN201720336391 U CN 201720336391U CN 206659312 U CN206659312 U CN 206659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rotary module
wearable device
connection element
elasti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63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晓鸿
丛炳俊
周永康
杜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203363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9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9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9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环形带以及通过弹性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环形带的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能够在位于所述环形带的内侧的初始状态下克服弹性连接构件的回弹力旋转至与所述环形带的圆周面共面的位置。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新颖的外观并能够保持始终与手臂的贴合,同时保证手臂具有舒适的贴合感。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具有移动通信功能,这其中包括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因其简单、使用便捷、人性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通常包括环形带以及与环形带固定连接的可穿戴设备的主体。例如,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一种典型示例,是集合了各种前沿技术的科技产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其在外观方面沿袭传统可穿戴设备的设计,通过调节环形带的长度来调节可穿戴设备与手臂之间的贴合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具有新颖的外观并能够保持始终与手臂的贴合,同时保证手臂具有舒适的贴合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环形带以及通过弹性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环形带的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能够在位于所述环形带的内侧的初始状态下克服弹性连接构件的回弹力旋转至与所述环形带的圆周面共面的位置。
所述旋转模块可位于所述环形带的缺口处,旋转模块能够旋转至与所述环形带的外侧圆周面共面。
所述环形带的内侧圆周面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旋转模块的凹槽,旋转模块能够通过旋转动作嵌入到所述凹槽内而与所述环形带的内侧圆周面共面。
所述弹性连接构件可包括扭簧,在所述旋转模块从初始状态发生旋转时,扭簧产生阻碍旋转的弹性力。
所述弹性连接构件还可包括转轴,转轴穿过扭簧的中心,并且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环形带和所述旋转模块。
所述弹性连接构件还可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扭簧外部。
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所述旋转模块为智能手表的表头。
所述旋转模块的在环形带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可分别通过所述弹性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环形带。
所述弹性连接构件可相对于旋转模块偏心设置。
所述旋转模块的将要与人体部位贴合的表面可设置为弧形面,以提高与人体部位的贴合舒适度。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穿戴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弹性连接构件连接环形带与旋转模块的装配图;
图7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平面图;
图8是沿图7的A-A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旋转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示例进行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环等。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9详细地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即,智能手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初始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穿戴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智能手表100包括环形带10以及通过弹性连接构件30(详见图6和图8)连接到环形带10的旋转模块20,旋转模块20能够在位于环形带10的内侧的初始状态下旋转至与环形带10的圆周面共面的位置,例如,图2中所示的与环形带的外侧圆周面共面的位置,但所述与圆周面共面的位置不限于外侧圆周表面,旋转模块20也可与环形带的内侧圆周表面共面,或与环形带的外侧圆周表面和内侧圆周表面均共面。此外,该旋转模块20处于该共面的位置处的状态被称为穿戴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旋转模块沿所述环形带的径向方向位于环形带的内侧的位置,从而便于智能手表100的包装和存放。旋转模块20能够根据手腕的弯曲及手臂的粗细在初始状态和穿戴状态之间自动调节角度,从而保证手表和手臂的贴合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旋转模块20可为智能手表的表头,环形带10形成有缺口101(即,环形带10是不连续的),旋转模块20安装在缺口101中并能够在缺口101中旋转。然而,旋转模块20不限于智能手表的表头,例如,智能手表的表头可为普通手表的表头,而旋转模块是仅用于调节环形带10与手臂的贴合度,同时起到装饰作用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手表的表头和旋转模块设置在环形带10的不同位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初始状态的立体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缺口的形状。
如图3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0a的环形带10a上也形成有缺口101a,但缺口101a形成在环形带10a的一侧,使得环形带10在圆周方向上不会完全断开。当旋转模块20处于穿戴状态时,环形带10a能够环绕其三个侧表面。环形带10a上所形成缺口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该缺口也可形成在环形带10a的中间部分,其形状可与旋转模块20的形状对应,从而旋转模块20在处于穿戴状态时,刚好嵌进缺口中。例如,旋转模块20大致呈长方体时,该缺口环绕旋转模块20的四个侧表面。此时,缺口实际为环形带10a上的通孔。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带有旋转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处于初始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可穿戴设备100b的环形带10b的内侧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旋转模块20的凹槽110,旋转模块20能够通过旋转动作嵌入到凹槽110内而与环形带101b的内侧圆周面共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旋转模块20为智能手表的表头,则环形带10b的形成有凹槽110的部分设置为透明的,从而在佩戴该可穿戴设备100b时,能够从外侧清楚查看到智能手表的表头所显示的内容。如果旋转模块20仅用于实现环形带10b与人体部位之间的贴合度,则环形带10b的材料不受限制。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弹性连接构件连接环形带与旋转模块的装配图;图7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平面图;图8是沿图7的A-A截取的截面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可采用相同的弹性连接构件,因此下面参照图6-图8详细地描述的弹性连接构件30的结构适用于所有实施例。
弹性连接构件30设置在旋转模块20和环形带之间,用于实现旋转模块20相对于环形带的旋转。弹性连接构件30包括扭簧31和转轴32,扭簧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环形带10和旋转模块20中,转轴32延伸穿过扭簧31的中心且转轴32的两端分别固定到环形带10和旋转模块中。当旋转模块20在外力作用下从初始状态发生旋转时,扭簧31产生阻碍其旋转的弹性力,从而在外力撤销时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
旋转模块20和环形带10中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扭簧31和转轴32的空间,所述空间的形状和位置不受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使扭簧31的端部和转轴32的端部固定并实现旋转模块20的旋转即可。优选地,弹性连接构件30还包括设置在扭簧31外侧的套管33,套管33固定在所述空间中,并与扭簧分开预定间隔,从而确保旋转模块20顺利地旋转。
如图5至图8所示,旋转模块20和环形带10中共同形成与弹性连接构件3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从而使弹性连接构件30不被暴露到外面。旋转模块20和环形带10中均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套筒33的空间以及用于容纳并固定扭簧31的端部和转轴32的端部的卡槽。
另外,旋转模块20和环形带10之间设置有两个弹性连接构件30,使得旋转模块20的在环形带10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连接构件30连接到环形带10,同时旋转模块20能够围绕两个弹性连接构件30的转轴32所形成的旋转轴线在初始位置和穿戴位置之间旋转。然而,弹性连接构件30不限于设置两个,如果空间允许,也可仅设置一个贯穿旋转模块20的弹性连接构件30,其两端部分别固定在环形带10中。
此外,为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弹性连接构件30可相对于旋转模块20偏心设置,也就是说,弹性连接构件30设置在旋转模块20的一侧,以使旋转模块20在初始状态下沿所述环形带的径向方向全部位于环形带10的内侧。但是不限于此,旋转模块20的旋转轴线可偏心设置,也可居中。同时,旋转模块20相对于环形带的宽度方向可居中,也可偏心设置。可选地,旋转模块20的宽度可大于环形带的宽度。
另外,如图9所示,旋转模块20的将要与人体部位贴合的表面被设置为弧形表面,用于提高与人体部位的贴合舒适度。可使旋转模块20的下表面50中在旋转模块20旋转时摆动范围最大那一侧的表面50a形成为弧形弯曲表面,该弧形弯曲表面包括弧度较小而大致呈斜面的情形。由此,使得当旋转模块20围绕转轴32旋转并处于初始状态和穿戴状态之间时,弧形弯曲表面50a接触手臂,从而能够确保与手臂的贴合,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虽然上面已表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环形带以及通过弹性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环形带的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能够在位于所述环形带的内侧的初始状态下克服弹性连接构件的回弹力旋转至与所述环形带的圆周面共面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块位于所述环形带的缺口处,旋转模块能够旋转至与所述环形带的外侧圆周面共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带的内侧圆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旋转模块的凹槽,旋转模块能够通过旋转动作嵌入到所述凹槽内而与所述环形带的内侧圆周面共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构件包括扭簧,在所述旋转模块从初始状态发生旋转时,扭簧产生阻碍旋转的弹性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构件还包括转轴,转轴穿过扭簧的中心,并且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环形带和所述旋转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构件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扭簧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旋转模块为智能手表的表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块的在环形带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弹性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环形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构件相对于旋转模块偏心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块的将要与人体部位贴合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以提高与人体部位的贴合舒适度。
CN201720336391.3U 2017-03-30 2017-03-30 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06659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6391.3U CN206659312U (zh) 2017-03-30 2017-03-30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6391.3U CN206659312U (zh) 2017-03-30 2017-03-30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9312U true CN206659312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66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6391.3U Active CN206659312U (zh) 2017-03-30 2017-03-30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93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4005A (zh) * 2020-08-24 2020-12-01 常州福普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基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4005A (zh) * 2020-08-24 2020-12-01 常州福普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基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4005B (zh) * 2020-08-24 2022-04-22 常州福普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基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4764U (zh) 包括蓝牙耳机的手表
US9486042B2 (en) Wristband with recessed clas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operating same
TWI434575B (zh) 頭戴式通信器
CN104468891B (zh) 自由旋转防脱落手机壳及旋转挂件
CN206659312U (zh) 可穿戴设备
CN204244293U (zh) 自由旋转防脱落手机壳及旋转挂件
WO2005065404A3 (en) Rotating bezel watch
CN106704355A (zh) 同动双包覆式枢轴器
CN206684487U (zh) 表头可旋转的手表
WO2019196248A1 (zh) 腕式设备及其腕带组件
CN105867541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
CN210864341U (zh) 装饰圈可转动的电子表
CN205862109U (zh) 旋接表
CN210181405U (zh) 一种手表及其表带连接结构
CN205880522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表头结构
CN109195521A (zh) 可穿戴装置
CN209732776U (zh) 一种腕戴装置
CN110200361A (zh) 表带调节结构和腕戴设备
CN104970497B (zh) 穿戴式装置
CN213457670U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智能手表
CN200998131Y (zh) 一种随身携带的转经轮
CN212165117U (zh) 一种新型智能手表
CN209883230U (zh) 转动块、穿戴装置和智能显示设备
CN208752397U (zh) 一种手表
CN207152089U (zh) 一种可旋转的项链吊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