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7460U -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 Google Patents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7460U
CN206657460U CN201720307574.2U CN201720307574U CN206657460U CN 206657460 U CN206657460 U CN 206657460U CN 201720307574 U CN201720307574 U CN 201720307574U CN 206657460 U CN206657460 U CN 206657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ance
module
microcontrolle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75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yi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yi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yi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yi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75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7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7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74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语音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和语音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和语音驱动模块连接、用于供电。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灵活性较高、安装较为方便、成本较低、维护较为方便、节省电能、具有多种功能。

Description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铃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门铃系统中,主要可以分为有线门铃、无线非可视门铃以及无线可视门铃等,其存在着如下缺陷:
对于有线门铃,其发射器和接收器是通过导线连接的,发射器发出的信号通过导线传输至接收器,因而信号相对稳定,但是布线比较麻烦,安装灵活性低,并且极大可能需要凿墙等。这样就给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是需要电线连接收发两端,因此还存在线路老化等不可抗拒因素。
对于无线非可视门铃,其通过无线技术来传输信号,当有来访者时,接收端接收发射端信号来提示门外有来访者。但是该系统仅仅只能提示是否有来访者,不能对来访者身份进行辨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显得单调和乏味。
对于无线可视化门铃,其能够通过面板直接看到来访者,这样虽然能辨别来访者身份,但如果想要获得来访者信息,就必须站在可视界面前才能获得。这样给用户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此外,可视化门铃还存在成本高,安装相对复杂,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装灵活性较高、安装较为方便、成本较低、维护较为方便、节省电能、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语音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和语音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和语音驱动模块连接、用于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稳压芯片、PTC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熔断器、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PTC电阻的一端连接火线,所述PTC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电源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器的一端连接零线,所述第一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一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12V电源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12V电源,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5V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高温报警模块包括NTC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一电容,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十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和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NTC电阻的一端和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NTC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5V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的第三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引脚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语音驱动模块包括语音芯片和喇叭,所述语音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六引脚连接,所述语音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语音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5V电源,所述语音芯片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均与所述喇叭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无线收发芯片、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一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二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三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五引脚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六引脚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五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功能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功能指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指示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的一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按键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按键的一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按键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中,所述微控制器内置EEPRO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利用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语音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采用的超低功耗电路,在空闲状态下,切断不必要的耗电器件的电源,使得整个门铃系统具有超低功耗待机特性,另外,采用无线通信方式,通过设置高温报警模块和可燃气体报警模块,使得门铃系统的功能更加多样,所以其安装灵活性较高、安装较为方便、成本较低、维护较为方便、节省电能、具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和高温报警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所述实施例中可燃气体报警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所述实施例中语音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所述实施例中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实施例中,该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包括微控制器IC1、功能指示灯D2、按键模块1、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2、高温报警模块3、可燃气体报警模块4、语音驱动模块5和电源模块6,其中,功能指示灯D2、按键模块1、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2、高温报警模块3、可燃气体报警模块4和语音驱动模块5均与微控制器IC1连接,电源模块6分别与微控制器IC1、功能指示灯D2、按键模块1、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2、高温报警模块3、可燃气体报警模块4和语音驱动模块5连接、用于供电。
通过设置高温报警模块3和可燃气体报警模块4,倘若检测到煤气等有毒气体泄漏或者发生火灾时,本实用新型将会进行报警提示,及时提示用户发现安全隐患,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语音驱动模块5结合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发射端的指纹识别模块,可为某一个指纹设定特定的铃声,这样便可以根据不同的铃声来辨别来访者的信息,也为使用者增加无穷的趣味性。
采用的超低功耗电路,在空闲状态下,切断不必要的耗电器件的电源,使得整个门铃系统具有超低功耗待机特性,另外,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增加装的方便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灵活性较高、安装较为方便、成本较低、维护较为方便、节省电能、具有多种功能。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电源模块6包括电源芯片U1、稳压芯片U2、PTC电阻PT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熔断器F1、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和第七电容C7,PTC电阻PTC1的一端连接火线L-IN,PTC电阻PTC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第一电感L1与电源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一熔断器F1的一端连接零线,第一熔断器F1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电容C1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和+12V电源连接,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12V电源,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5V电源。
本实施例中,电源芯片U1的型号为LNK3040N,稳压芯片U2的型号为HT7530。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一些情况下,电源芯片U1和稳压芯片U2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芯片。
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直接接85-275V-AC电源,适用于全球各国标准,外部电源经过电源芯片U1整流后,得到+12V电源,此+12V电源又经过稳压芯片U2后得到一个+5V电源,此电源用来给各个模块进行供电。
图3为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和高温报警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中,高温报警模块3包括NTC电阻NTC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一电容C11,微控制器IC1的第二十引脚分别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NTC电阻NTC1的一端和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NTC电阻NTC1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SWIM为微控制器IC1的程序烧录口。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IC1为8位微控制器,微控制器IC1内置EEPROM,用于记录系统所设置的参数,这样即使在掉电的情况下,也能保存掉电前所设置的参数,实现门铃系统的掉电保护功能。
本实施例中,高温报警模块3采用NTC电阻NTC1和第十四电阻R14对+5V电源进行分压,将电压输出端接到微控制器IC1的第二十引脚(AD检测端),当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时,NTC电阻NTC1的电阻值也将跟着变化,微控制器IC1根据AD输入端口的电压值来获得外部温度信息,当外部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微控制器IC1将驱动语音驱动模块5进行高温警报提示。
本实施例中,功能指示灯D2的一端与微控制器IC1的第五引脚连接,功能指示灯D2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六引脚连接。
图3中,按键模块1包括第一按键S1、第二按键S2、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功能指示灯D2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按键S1的一端和微控制器IC1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按键S1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按键S2的一端和微控制器IC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接地。
图4为本实施例中可燃气体报警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中,可燃气体报警模块4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QM1,可燃气体传感器QM1的第三引脚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引脚连接,可燃气体传感器QM1的第四引脚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九引脚连接。当可燃气体传感器QM1检测到外部含有有毒气体后,可燃气体传感器QM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都把这个信号传输到微控制器IC1,微控制器IC1获得信号后将驱动语音驱动模块5进行有毒气体警报提示。本实用新型将高温报警以及可燃气体报警集成到门铃系统中,充分扩展门铃系统的功能。
图5为本实施例中语音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中,语音驱动模块5包括语音芯片J和喇叭LS1,语音芯片J的第一引脚(数据线)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六引脚连接,语音芯片J的第二引脚(时钟线)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七引脚连接,语音芯片J的第四引脚连接+5V电源,语音芯片J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均与喇叭LS1连接。当需要进行语音提示的时候,微控制器IC1给出对应的信号,语音芯片J将进行相对应的铃声提示。
图6为本实施例中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中,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2包括无线收发芯片RF1、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无线收发芯片RF1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一引脚连接,无线收发芯片RF1的第三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二引脚连接,无线收发芯片RF1的第四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三引脚连接,无线收发芯片RF1的第五引脚通过第十电阻R10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无线收发芯片RF1的第六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9与微控制器IC1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微控制器IC1将数据发送给无线收发芯片RF1,也可从无线收发芯片RF1中读取数据,这样便完成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的数据传送。
总之,本实用新型将高温报警模块3和可燃气体报警模块4集成到门铃系统中,使得该门铃系统的功能更加多样化,采用的超低功耗电路,在空闲状态下,切断不必要的耗电器件的电源,使得整个门铃系统具有超低功耗待机特性,这样就能节省电能,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使得安装的灵活性较高、安装较为方便、成本较低、维护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语音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和语音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功能指示灯、按键模块、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高温报警模块、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和语音驱动模块连接、用于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稳压芯片、PTC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熔断器、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PTC电阻的一端连接火线,所述PTC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电源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器的一端连接零线,所述第一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一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12V电源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12V电源,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5V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报警模块包括NTC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一电容,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十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和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NTC电阻的一端和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NTC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5V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模块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的第三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引脚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驱动模块包括语音芯片和喇叭,所述语音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六引脚连接,所述语音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语音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5V电源,所述语音芯片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均与所述喇叭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功耗待机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无线收发芯片、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一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二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三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五引脚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的第六引脚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十五引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功能指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指示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的一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按键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按键的一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按键的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内置EEPROM。
CN201720307574.2U 2017-03-28 2017-03-28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7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7574.2U CN206657460U (zh) 2017-03-28 2017-03-28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7574.2U CN206657460U (zh) 2017-03-28 2017-03-28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7460U true CN206657460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757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7460U (zh) 2017-03-28 2017-03-28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7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3543U (zh) 基于nb-iot网络的室内消防栓信息采集系统
CN206657460U (zh)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接收端电路
CN105654665B (zh) 一种变电站现场安全智能警示装置
CN107065584A (zh) 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CN201662865U (zh) 多功能家庭安全无线监控系统
CN202103691U (zh) 一种基于3g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家居装置
CN205850230U (zh) 电子积木
CN205354264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报警系统
CN205121843U (zh) 一种无线智能安防报警器
CN207502002U (zh) 一种防内置电源睡眠的智能燃气表
CN206312315U (zh) 一种远程反窃电检查报警装置
CN207625031U (zh) 智能计量插座
CN206657210U (zh) 智能指纹识别门铃系统发射端电路
CN206923002U (zh) 智能音响及智能控制系统
CN105678885A (zh) 物联网智能锁远端设备
CN20668489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装置
CN206649617U (zh) 可选警声式光电报警器
CN206311694U (zh) 一种裸眼3d集成系统
CN205582051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锁远端设备
CN110390781A (zh) 一种语音播报装置
CN109445295A (zh) 一种自治式智能家居系统
CN104332020B (zh) 便于统一管理的变电站现场安全智能警示装置
CN203870740U (zh) 一种基于射频接力通信的防盗报警系统
CN203982427U (zh) 一种集成甲烷传感器的有源射频标签
CN203825744U (zh) 一种智能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