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6763U -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6763U
CN206656763U CN201720431354.0U CN201720431354U CN206656763U CN 206656763 U CN206656763 U CN 206656763U CN 201720431354 U CN201720431354 U CN 201720431354U CN 206656763 U CN206656763 U CN 206656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mosphere pollution
parameter
miniature multi
central enclosure
pollution mon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313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丽
张福治
于娜
杨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313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6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6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67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顶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第一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第二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控制传输装置连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管平台和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监测区域全面布点、全面覆盖,消灭监测盲区,为区域环境监管提供科技支撑。

Description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识别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掌握其分布与扩散规律,进而及时寻找到大气污染源并对其进行治理。
目前,空气污染物的监测主要采用固定站房式分析仪器和开放光程分析仪器,但这两种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安装选址困难、对技术人员经验水平要求高、维护成本高,因而远不能满足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并且能够大面积布点、实时掌握各监测点动态监测数据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为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所述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和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
另外,技术方案2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1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形成为百叶窗状。
另外,技术方案3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2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顶部,所述内置壳体与所述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
另外,技术方案4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3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
另外,技术方案5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1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
另外,技术方案6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1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和GRRS传输单元。
另外,技术方案7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6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所述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插头,在所述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
另外,技术方案8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7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插头为多芯航空插头。
另外,技术方案9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8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还包括蓝牙传输单元和/或WIFI传输单元。
另外,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为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管平台和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9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所述数据监管平台具有:
原始数据入库系统,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业务功能系统,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按照环保监测的业务进行流程分类、业务统计、修正计算,并进行平台标定;以及
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用于对数据资料进行展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控制传输装置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固定站房式分析仪器和开放光程式分析仪器仅能对局限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条件低,从而能够对监测区域全面布点,全面覆盖监测区域,消灭监测盲区,为区域环境监管提供科技支撑,使区域环境监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分布与扩散规律,从而准确地掌握大气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进而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将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设置成百叶窗状,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顶部壳体不仅能够对顶部容置空间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起保护作用,避免感应装置和电路电线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受到雨水、雷电等恶劣的环境条件的侵蚀,同时保证了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能够与大气环境充分接触,从而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感应。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顶部,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顶部壳体和第一中部壳体之间结构紧凑、连接牢固,保证了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较小的体积,同时,与直接将顶部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连接,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散落放置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相比,内置壳体的设置避免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晃动而损坏的现象的发生。
另外,使用连接销进行连接,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易于拆装,在颗粒物传感器或者温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易于检修。
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与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固定架的一端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通过这样的结构,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通过定位卡箍和安装板安装在电线杆等位置,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对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大面积布点,且有利于后期对设备的维护工作。
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该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该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同时感应大气环境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臭氧的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而对大气中的这些成分进行追踪,寻找污染源,并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根据技术方案6和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该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和GRRS传输单元,在底座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插头,在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通过这样的设置,使控制传输装置能够接收信号调理转接装置的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同时能够对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定位,并对经过处理分析后的信号和定位信息进行传输,在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兼容其他设备,另外,GPRS传输单元和GPRS发射天线的设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原始数据传输给原始数据入库系统,与使用电线进行传输相比,避免了布线困难、中间线路易损坏等问题。
根据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上述插头为多芯航空插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电气接口防水、防尘,同时插头的连接更可靠、更耐用。
根据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控制传输装置还包括蓝牙传输单元和/或WIFI传输单元,使该控制传输装置能够通过蓝牙或者WIFI将原始数据传输给原始数据入库系统,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控制传输装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原始数据传输给原始数据入库系统。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在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中,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将测得的数据传递给数据监管平台,经过数据监管平台的一系列的业务流程的分析处理,最终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使环保监管运营人员轻松掌握大气环境情况,并能够依据展示的数据对污染趋势进行分析,同时追踪污染路线,寻找到大气污染热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10-顶部壳体;111-温湿度传感器;112-内置壳体;120-第一中部壳体;130-第二中部壳体;140-底座;141-二氧化硫传感器;142-二氧化氮传感器;143-一氧化碳传感器;144-臭氧传感器;151-固定架;152-安装板;153-定位卡箍;200-数据监管平台;210-原始数据入库系统;220-数据业务功能系统;230-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110、第一中部壳体120、第二中部壳体130、底座140以及安装支架。
在顶部壳体110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顶部壳体110的周面上形成为百叶窗状的多个通风口,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11和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的颗粒物传感器。
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112,该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该内置壳体112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111设置在该内置壳体112的顶部,内置壳体112与第一中部壳体120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
在第一中部壳体120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该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GRRS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和WIFI传输单元。
在第二中部壳体130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130容置空间,在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
在底座140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该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141、二氧化氮传感器142、一氧化碳传感器143和臭氧传感器144。
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151和设置在底座140的下方且与底座140销连接的安装板152,固定架151的一端与安装板15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架151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的定位卡箍153。
上述的温湿度传感器111、颗粒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控制传输装置连接。
另外,在底座140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多芯航空插头,在该多芯航空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3所示,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管平台200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数据监管平台200具有原始数据入库系统210、数据业务功能系统220和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230。该原始数据入库系统210与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的控制传输装置连接,用于将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数据业务功能系统220用于对原始数据按照环保监测的业务进行流程分类、业务统计、修正计算,并进行平台标定;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230用于对数据资料进行展示。
上述的控制传输装置通过GPRS或者蓝牙或者WIFI将原始数据传输给原始数据入库系统21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面说明其安装及运行方式。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如图4所示,将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通过安装支架上的定位卡箍153固定安装在电线杆或者路灯杆上,由设置在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的顶部容置空间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111和颗粒物传感器以及设置在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的底座140上的气体传感器分别感应大气环境中的温湿度、PM2.5浓度、PM10浓度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并将感应到的信息通过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转接到控制传输装置上,控制传输装置将这些感应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分析,得到包括GPS信息在内的原始数据并传输给数据监管平台200。
原始数据传输进入数据监管平台200后,首先进入原始数据入库系统210,原始数据入库系统210将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后存储于数据库中;然后由数据业务功能系统220利用特定的算法和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建模、推演和修正计算,使其更接近真实值,并参考国控点或标准设备对所测的数据进行平台标定;最终通过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230对数据资料进行可视化解释,以图形图像形式表示出来。
另外,上述的控制传输装置还能够对电源进行监测并对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100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上述的数据业务功能系统220能够通过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多元相关算法等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准、远程标定,同时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上述的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230能够展示实时数据、单点单参数或多参数时间序列数据、单参数多站点的比对数据和基于地图的可视化数据。
其中,单点单参数或多参数时间序列数据是经过校准修正后的浓度结果数据,可以根据选择不同时间段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浓度数据;单参数多站点的比对数据可以获取局地区域多个站点单个参数的浓度数据,形成折线图形式,不同站点不同颜色表示,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判断具体位置的污染情况;基于地图的可视化数据,结合GPS定位装置提供的位置信息将仪器在地图上标注,将污染浓度值分区标记为不同颜色,由此使浓度信息在地图上一目了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固定站房式分析仪器和开放光程式分析仪器仅能对局限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条件低,从而能够对监测区域全面布点,全面覆盖监测区域,消灭监测盲区,为区域环境监管提供科技支撑,使区域环境监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分布与扩散规律,从而准确地掌握大气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进而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设置成百叶窗状,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顶部壳体不仅能够对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的感应装置和电路电线起保护作用,避免感应装置和电路电线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受到雨水、雷电等恶劣的环境条件的侵蚀,同时保证了感应装置能够与大气环境充分接触,从而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感应。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顶部,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顶部壳体和第一中部壳体之间结构紧凑、连接牢固,保证了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较小的体积,同时,与直接将顶部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连接,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散落放置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相比,内置壳体的设置避免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晃动而损坏的现象的发生。
另外,使用连接销进行连接,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易于拆装,在颗粒物传感器或者温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易于检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与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固定架的一端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通过这样的结构,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通过定位卡箍和安装板安装在电线杆等位置,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对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大面积布点,且有利于后期对设备的维护工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该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该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同时感应大气环境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臭氧的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而对大气中的这些成分进行追踪,寻找污染源,并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GRRS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和WIFI传输单元,在底座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插头,在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通过这样的设置,使控制传输装置能够接收信号调理转接装置的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同时能够对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定位,并对经过处理分析后的信号和定位信息进行传输,在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兼容其他设备。
其中,GRRS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和WIFI传输单元的设置确保了控制传输装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原始数据传输给原始数据入库系统,与使用电线进行传输相比,避免了布线困难、中间线路易损坏等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用插头为多芯航空插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电气接口防水、防尘,同时插头的连接更可靠、更耐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该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在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中,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将测得的数据传递给数据监管平台,经过数据监管平台的一系列的业务流程的分析处理,最终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使环保监管运营人员轻松掌握大气环境情况,并能够依据展示的数据对污染趋势进行分析,同时追踪污染路线,寻找到大气污染热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还可以包括风速风向监测设备,将该风速风向监测设备与原始数据入库系统连接,能够实现对风速风向的测定,更加有利于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定位。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还可以包括气压监测设备,将该气压监测设备与原始数据入库系统连接,有利于将测得的其他数据与气压数据进行联系分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还可以包括噪声监测设备,将该噪声监测设备与原始数据入库系统连接,有利于对环境中的噪音源进行追踪,进而对噪音超标的区域进行治理。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形成为百叶窗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多个长条状或者其他形状的通风口,同样能够使设置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的感应装置与大气环境接触,但是,将通风口设置为百叶窗状,与设置成其他形状相比,通风面积更大,更有利于感应装置与大气污染物的充分接触,感应更灵敏,对数据的采集更准确,从而准确感应各方向的污染状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顶部,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内置壳体,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散落放置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同样能够达到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检测的效果,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晃动而损坏,另外,使顶部壳体和第一中部壳体之间结构紧凑、连接牢固,保证了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较小的体积,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与焊接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相比,使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易于拆装,在颗粒物传感器或者温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易于检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该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但是不限于此,该颗粒物传感器也可以仅仅为PM2.5颗粒物传感器或者仅仅为PM10颗粒物传感器,该气体传感器也可以仅仅包括检测以上一种气体的传感器,但是,按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进行设置,检测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分析更加清楚可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与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固定架的一端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但是不限于此,该安装支架也可以是仅包括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与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使用时直接固定该安装板,但是,与仅设置安装板相比,按照上述实施方式进行设置,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通过定位卡箍和安装板安装在电线杆等位置,安装简单方便,更加有利于对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大面积布点,且有利于后期对设备的维护工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GRRS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和WIFI传输单元,在底座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插头,在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GPS定位单元和GPS发射天线,即,不利用GPS对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定位,同样能够达到上述对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的效果,但是,设置GPS定位单元和GPS发射天线,更加有利于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进行追踪定位,从而,及时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改善大气环境;同时,也可以不在插头上设置外部设备扩展接口,但是设置外部设备扩展接口,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兼容其他设备,从而更加全面地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另外,对控制传输装置的传输单元的设置,也可以仅设置GPRS传输单元或者设置GPRS传输单元和蓝牙传输单元,或者设置GPRS传输单元和WIFI传输单元,或者设置GPRS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和WIFI传输单元,以上几种设置均能够实现将原始数据传输给原始数据入库系统的效果,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己进行选择。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插头为多芯航空插头,但是不限于此,该插头也可以不是多芯航空插头,而是普通的电力插头,但是,使用多芯航空插头,具有能够确保电气接口防水、防尘,同时使插头的连接更可靠、更耐用的有益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可以由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结构组合而成,同样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
在所述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
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
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
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和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形成为百叶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顶部,所述内置壳体与所述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
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和GPRS传输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所述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插头,在所述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多芯航空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还包括蓝牙传输单元和/或WIFI传输单元。
10.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监管平台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所述数据监管平台具有:
原始数据入库系统,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业务功能系统,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按照环保监测的业务进行流程分类、业务统计、修正计算,并进行平台标定;以及
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用于对数据资料进行展示。
CN201720431354.0U 2017-04-24 2017-04-24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6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1354.0U CN206656763U (zh) 2017-04-24 2017-04-24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1354.0U CN206656763U (zh) 2017-04-24 2017-04-24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6763U true CN206656763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3135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6763U (zh) 2017-04-24 2017-04-24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67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4159A (zh) * 2018-11-20 2019-02-12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
CN110441484A (zh) * 2019-09-23 2019-11-12 深圳市无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气态污染物的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12305161A (zh) * 2020-10-21 2021-02-02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4159A (zh) * 2018-11-20 2019-02-12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
CN110441484A (zh) * 2019-09-23 2019-11-12 深圳市无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气态污染物的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12305161A (zh) * 2020-10-21 2021-02-02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6692B2 (en) Cloud-based monitoring apparatus
CN206656763U (zh)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CN102736130A (zh) 手持气象站及其监测方法
CN207424629U (zh) 便携voc传感网络监测仪
CN20742324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环境监测设备
CN205138960U (zh) 车载空气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85943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环境监测装置
CN103364530A (zh) 远程气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305161A (zh) 一种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CN108918782A (zh) 一种室内污染物检测装置
CN105185076B (zh) 便携式城市绿化辅助规划设备
CN208537353U (zh) 户外空气监测设备
CN208443442U (zh) 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及其系统
CN107036651A (zh) 一种具备远程升级功能的水文水资源检测系统
CN218724323U (zh) 通信感知系统、铁塔感知装置和天线感知装置
CN218724322U (zh) 通信感知系统、铁塔感知装置和天线感知装置
CN115884008A (zh) 一种空气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
CN202837573U (zh) 手持气象站
CN108802280A (zh) 一种无人机大气监测装载设备
CN204066379U (zh) 电力载波采集器
JP2013003079A (ja) 放射線量計測システム
CN205958026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气体检测装置
CN208044100U (zh) 一种环境监测设备
CN105823812A (zh) 空气检测仪及其工作方法
CN217693594U (zh)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