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6624U - 柜机及其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柜机及其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6624U
CN206656624U CN201720360788.6U CN201720360788U CN206656624U CN 206656624 U CN206656624 U CN 206656624U CN 201720360788 U CN201720360788 U CN 201720360788U CN 206656624 U CN206656624 U CN 206656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discharge
cabinet
air conditioner
typ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07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和
彭裕辉
曾俊杰
叶务占
金海元
陈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03607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6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6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6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柜机及其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集气管和多根分支气管,所述集气管开设有第一口和多个第二口,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或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顶端;多根所述分支气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本体连通,进行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一口进入所述集气管。该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出风口出风温度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柜机及其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柜机及其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柜机的换热器一般在壳体内部竖直或者由上至下略倾斜设置,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集气管01和多根分支气管02。如图1所示,集气管01开设有多个第一口,多根分支气管02分别与第一口连通。进行制热时,高压气态冷媒从集气管01的底端开口进入集气管,进而经多个第一口分别进入多根分支气管02进行分流后最终流进换热器本体中进行冷凝放热。
上述柜机制热过程中,经多次试验分析发现,位于下侧的分支气管内冷媒流量不足,进而导致换热器本体下端冷媒过冷严重,尤其在高频大冷媒流量时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使得柜机出风口上侧和下侧的温差较大,出风温度极不均匀。
如下表格1为高压气态冷媒从集气管01的底端进入时,圆形柜机50机的换热器本体的九路出口的温度均匀性试验测试对比数据:
表1
其中,试验工况外-5℃/内5℃即为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为-5℃且内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为5℃时,外-5℃/内10℃即为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为-5℃且内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为10℃时。换热器本体的多路出口由上至下依次为出1、出2……出9。表1中频率是指压缩机的频率,内管温度即为柜机换热器温度。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出风口出风温度的均匀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出风口出风温度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换热器的柜机。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集气管和多根分支气管,所述集气管开设有第一口和多个第二口,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或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顶端;
多根所述分支气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本体连通,进行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一口进入所述集气管。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中间部位。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中间部位与底端之间。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顶端与中间部位之间。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所述换热器本体具有多根换热管,多根所述分支气管分别与多根所述换热管连通。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多根所述分支气管由上至下排布。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多个所述第二口由上至下且沿着所述集气管的轴向排布。
优选地,上述换热器中,所述换热器本体整体为弧形板状。
一种柜机,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优选地,上述柜机中,所述柜机为圆形柜机或方形柜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集气管和多根分支气管,其中换热器本体竖直或者由上至下倾斜设置,即换热器本体的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方。集气管可以由上至下平行于换热器本体设置,即集气管也竖直或者由上至下倾斜设置,集气管轴向的两端分别为顶端和底端且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方。重点在于,集气管开设有第一口和多个第二口,第一口位于集气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即第一口可以开设于集气管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任意位置。或者第一口也可以位于集气管的顶端,即高压气态冷媒从集气管的顶端进入集气管。多根分支气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二口连通,多根分支气管的另一端均与换热器本体连通,即分支气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本体连通。进行制热时冷媒从第一口进入集气管。即当该换热器进行制热时,高压气态冷媒从第一口进入集气管,再经多个第二口流出集气管分别进入多根分支气管中,经多根分支气管分流后进入换热器本体中进行冷凝放热。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时,当该换热器进行制热时,高压气态冷媒从第一口进入集气管,由于第一口位于集气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高压气态冷媒经第一口进入集气管后,会有一部分沿着靠近集气管顶端的方向移动,另一部分沿着靠近集气管底端的方向移动,如此进入集气管的高压气态冷媒由第一口逐渐向顶端和底端移动,并沿途从多个第二口流出并进入多根分支气管中进行分流。或者第一口位于集气管的顶端,如此高压气态冷媒从集气管的顶端进入集气管后,进入集气管的高流速的高压气态冷媒一部分会冲向集气管的底端,还有一部分会向上升至集气管的顶端,最终使得进入多个第二口的高压气态冷媒更加均匀。与现有技术中高压气态冷媒直接从集气管底端进入集气管相比,大大提高了流入多根分支气管的冷媒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换热器本体内部上下侧冷媒的均匀性,最终实现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更加均匀,大大降低了出风口上侧和下侧的温差。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柜机,该柜机包括上述任一种换热器。由于上述的换热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换热器的柜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柜机制热时集气管和分支气管的进气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制热时集气管和分支气管的进气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制热时集气管和分支气管的进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制热时集气管和分支气管的进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热时换热器本体的进气示意图。
在图1中:
01-集气管、02-分支气管;
在图2-图5中:
1-集气管、2-分支气管、3-进气管、4-换热器本体、41-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出风口出风温度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换热器的柜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4、集气管1和多根分支气管2,其中换热器本体4在壳体中竖直或者由上至下倾斜设置,即换热器本体4的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方。集气管1可以由上至下平行于换热器本体4设置,即集气管1也竖直或者由上至下倾斜设置,集气管1轴向的两端分别为顶端和底端且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方。重点在于,集气管1开设有第一口和多个第二口,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即第一口可以开设于集气管1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任意位置。或者第一口也可以位于集气管1的顶端,即高压气态冷媒从集气管1的顶端进入集气管1。多根分支气管2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二口连通,多根分支气管2的另一端均与换热器本体4连通,即分支气管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本体4连通。当该换热器进行制热时冷媒从第一口进入集气管1。即当该换热器进行制热时,高压气态冷媒从第一口进入集气管1,再经多个第二口流出集气管1分别进入多根分支气管2中,经多根分支气管2分流后进入换热器本体4中进行冷凝放热。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时,当该换热器进行制热时,高压气态冷媒从第一口进入集气管1,由于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高压气态冷媒经第一口进入集气管1后,会有一部分沿着靠近集气管1顶端的方向移动,另一部分沿着靠近集气管1底端的方向移动,如此进入集气管1的高压气态冷媒由第一口逐渐向顶端和底端移动,并沿途从多个第二口流出并进入多根分支气管2中进行分流。或者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顶端,如此高压气态冷媒从集气管1的顶端进入集气管1后,进入集气管1的高流速的高压气态冷媒一部分会冲向集气管1的底端,还有一部分会向上升至集气管1的顶端,最终使得进入多个第二口的高压气态冷媒更加均匀。与现有技术中高压气态冷媒直接从集气管1底端进入集气管1相比,大大提高了流入多根分支气管2的冷媒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换热器本体4内部上下侧冷媒的均匀性,最终实现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更加均匀,大大降低了出风口上侧和下侧的温差。
另外,由于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时,第一口开设于集气管1的周壁上,高压气态冷媒的进气方向与集气管1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因此高压气态冷媒进入集气管1后流速会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流入多根分支气管2的冷媒的均匀性。
优选地,第一口可以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即第一口距集气管1顶端的距离与第一口距集气管1底端的距离相等。如此设置,大大提高了流入多根分支气管2的冷媒的均匀性,进而使得换热器本体4上侧和下侧的冷媒更加均匀,避免了由于下侧的分支气管2内冷媒流量不足,而导致换热器本体4下端冷媒过冷严重的情况。
如下表格2为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时,换热器本体4的六路出口的温度均匀性试验测试对比数据:
表2
其中,换热器本体4的多路出口由上至下依次为第1路、第2路……第6路。由此可见,将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后,明显降低了换热器本体4的多路出口之间温差,大大提高了多路出口的温度均匀性。
如下表格3为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时,出风口格栅的多格出风口的温度均匀性试验测试对比数据:
其中,出风口的格栅由上至下依次为第1格、第2格……第9格。由上表可以看出,将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后,明显降低了出风口上下侧之间温差,大大提高了出风口的温度均匀性。
当然,第一口也可以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与底端之间,即第一口距集气管1顶端的距离大于第一口距集气管1底端的距离。比如,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长度的四分之一处且靠近底端设置。
如下表4-表10为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与底端之间,即第一口靠近集气管1底端时,不同工况时格栅的多格出风口的温度均匀性试验测试对比数据:
表4-表10中,出风口的格栅由上至下依次为第1格、第2格……第10格。其中功率为压缩机的功率。
由上述表4-表10中的对比数据可以得出,多种工况下换热器本体4的多路出口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15℃,较现有技术相比有明显降低。
或者,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的顶端与中间部位之间,即第一口距集气管1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口距集气管1底端的距离。比如,第一口位于集气管1长度的四分之一处且靠近顶端设置。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一口的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该换热器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口连通的进气管3,即进气管3的一端与第一口连通,进气管3中的高压气态冷媒能够经第一口进入集气管1中。
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4可以具有多根换热管41,多根分支气管2分别与多根换热管41连通。即各条换热通道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多根分支气管2与多根换热管4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换热管41可以为U型管,该换热器本体4还包括用于提高散热效果的翅片,翅片与换热管41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多根分支气管2的布置,其中多根分支气管2可以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当然也可以有部分分支气管2交叉设置,在此不作限定。第一口和第二口可以分别位于集气管1的径向的两端,以此便于分支气管2的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口可以由上至下且沿着集气管1的轴向依次排布,如此更加便于冷媒的均匀流出。
该换热器本体4可以整体为弧形板状,当然也可以为多折型在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柜机,该柜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换热器。由于该柜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所以该柜机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进一步地,柜机可以为圆形柜机或者方形柜机,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4)、集气管(1)和多根分支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开设有第一口和多个第二口,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或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1)的顶端;
多根所述分支气管(2)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本体(4)连通,进行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一口进入所述集气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1)的中间部位与底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集气管(1)的顶端与中间部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4)具有多根换热管(41),多根所述分支气管(2)分别与多根所述换热管(4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分支气管(2)由上至下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口由上至下且沿着所述集气管(1)的轴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4)整体为弧形板状。
9.一种柜机,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机为圆形柜机或方形柜机。
CN201720360788.6U 2017-04-07 2017-04-07 柜机及其换热器 Active CN206656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0788.6U CN206656624U (zh) 2017-04-07 2017-04-07 柜机及其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0788.6U CN206656624U (zh) 2017-04-07 2017-04-07 柜机及其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6624U true CN206656624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0788.6U Active CN206656624U (zh) 2017-04-07 2017-04-07 柜机及其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66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950A (zh) * 2017-04-07 2017-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柜机及其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950A (zh) * 2017-04-07 2017-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柜机及其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535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04943956U (zh) 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
CN201779925U (zh) 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及热泵空调器
CN203869376U (zh) 管翅式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656624U (zh) 柜机及其换热器
CN103123188B (zh) 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3385245U (zh) 一种管壳冷凝器
CN104180564A (zh) 空调器及其换热器
CN202813668U (zh) 一种具有新型芯片散热装置的变频空调
CN216953290U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2973677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2928218U (zh) 一种高效换热系统
CN201724474U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
CN107062950A (zh) 柜机及其换热器
CN204648729U (zh) 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
CN104848515B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2613850U (zh) 一种工程车用空调冷凝器
CN208312769U (zh) 一种空调专用管翅式换热器
CN105180307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冷凝器
CN208794787U (zh) 一种制冷系统用冷凝器及空调
CN207180100U (zh) 一种带引气的交叉翅片管式冷风机
CN206056348U (zh) 一种用于真空容器的挤压翅片式热交换器
CN201852375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
CN204987574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
CN206131539U (zh) 高效螺旋式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