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4277U - 一种纸质框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质框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54277U CN206654277U CN201720432010.1U CN201720432010U CN206654277U CN 206654277 U CN206654277 U CN 206654277U CN 201720432010 U CN201720432010 U CN 201720432010U CN 206654277 U CN206654277 U CN 2066542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ed sheet
- port
- side plate
- plate
- b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质框体,包括由至少三个纸质的侧板围合形成的中空框体结构,中空框体具有由侧板组成的周侧壁以及位于该周侧壁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还增加有“V”型加强板,“V”型加强板设置在相邻二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夹角处;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第二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二端口内弯折设置,并抵靠在“V”型加强板上,增强牢固性;第三折叠板向第一端口方向弯折设置并平行于侧板,第四折叠板弯折贴设于第一端口处第一折叠板表面,并通过第四折叠板的第一插设部插设至第一端口处的第一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整个过程无需借助其他材料进行接合,且折叠后纸质框体厚度增加,结构牢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质框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牢固、容易折叠成型的纸质框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中间可容置物品的纸质的箱体或框体结构,一般在接合成型时均需要使用胶水粘贴或针钉钉合。然而,针钉钉合纸箱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不易拆卸存放。而通过胶水或胶带粘贴工艺的纸箱或纸框,其工艺过程也较复杂,耗费人力和时间,而且胶水中含有有害气体,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且这两种方式成型的纸箱或纸框都需要通过ROHS检测合格才能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成本。此外,胶水粘贴或针钉钉合的方式均需要增加用于接合的材料及机器设备,需花费较长的人员操作时间,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借由其他材料、单靠纸板折叠形成的纸质框体,且该纸质框体结构牢固、容易折叠成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纸质框体,包括由至少三个纸质的侧板围合形成的中空框体结构,中空框体具有由侧板组成的周侧壁以及位于该周侧壁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还包括至少三个纸质的“V”型加强板,“V”型加强板的夹角的角度与相邻二侧板的夹角相匹配并设置在相邻二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夹角处;
每个侧板在第一端口处延伸有第一折叠板,所述侧板与第一折叠板之间的连接处为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一端口内弯折设置;
每个侧板在第二端口处依次延伸有第二折叠板、第三折叠板及第四折叠板,所述侧板、第二折叠板、第三折叠板及第四折叠板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二端口内弯折设置,并抵靠在“V”型加强板上,所述第三折叠板向第一端口方向弯折设置并平行于侧板,所述第三折叠板上设有多个可弯折的第一折叠支撑部,所述第一折叠支撑部均弯折并抵触支撑在侧板上;
所述第四折叠板上还设有第一插设部,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贯穿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四折叠板弯折贴设于第一折叠板表面,且第一插设部插设至第一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插设部,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还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插口,所述盖板盖合在第一端口上,所述盖板通过第二插设部插设至第二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V”型加强板,“V”型加强板设置在相邻二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夹角处;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第二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二端口内弯折设置,并抵靠在“V”型加强板上,增强牢固性;第三折叠板向第一端口方向弯折设置并平行于侧板,第四折叠板弯折贴设于第一端口处第一折叠板表面,并通过第四折叠板的第一插设部插设至第一端口处的第一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整个过程无需借助其他材料进行接合,且折叠后纸质框体厚度增加,结构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纸质框体的成型过程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纸质框体的成型过程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纸质框体的成型过程示意图三;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纸质框体的成型过程示意图四;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纸质框体示意图;
图6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中纸质框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纸质框体,包括由六个纸质的侧板10折叠围合形成的正六方形的中空框体结构,该六个纸质的侧板10首尾连接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如用嵌入等方式,在此不再详述。该中空框体具有由侧板10组成的周侧壁以及位于该周侧壁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一端口(即为图示中的上方端口)和第二端口(即为图示中的下方端口),还包括六个纸质的“V”型加强板20,“V”型加强板20的夹角的角度与相邻二侧板10的夹角相匹配并设置在相邻二侧板10在第二端口处的夹角处,如图2所示。该“V”型加强板20由同等厚度的多个纸板层叠组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单个厚度较厚的纸板直接冲压成型,此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实现的,在此不再详述。
每个侧板10在第一端口处延伸有第一折叠板11,所述侧板10与第一折叠板11之间的连接处为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板11垂直于侧板10向第一端口内弯折设置。
每个侧板10在第二端口处依次延伸有第二折叠板12、第三折叠板13及第四折叠板14,所述侧板10、第二折叠板12、第三折叠板13及第四折叠板14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折叠板12垂直于侧板10向第二端口内弯折设置,并抵靠在“V”型加强板20上,所述第三折叠板13向第一端口方向弯折设置并平行于侧板10,所述第三折叠板1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可弯折的第一折叠支撑部131,所述第一折叠支撑部131均弯折并抵触支撑在侧板10上。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第四折叠板14上还设有第一插设部141,所述第一折叠板11上贯穿设有第一插口111,所述第四折叠板14弯折贴设于第一折叠板11表面,且第一插设部141插设至第一插口111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进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纸质框体。
本实施例中,采用六个纸质的侧板10折叠围合形成的正六方形的中空框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三个以上的侧板10进行折叠围合。此时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纸质框体可进一步加工,如图6所示,即在该纸质框体的第一端口上覆盖一盖板30,所述盖板30上设有多个第二插设部31,每个所述第一折叠板11上贯穿设有二个第二插口112,所述盖板30盖合在第一端口上,所述盖板30通过第二插设部31插设至第二插口112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形成一端封闭的纸质框体。
在实际运用中,可采用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质框体进行堆叠形成展示架或书架,即环保、同时成本还低。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V”型加强板,“V”型加强板设置在相邻二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夹角处;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第二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二端口内弯折设置,并抵靠在“V”型加强板上,增强牢固性;第三折叠板向第一端口方向弯折设置并平行于侧板,第四折叠板弯折贴设于第一端口处第一折叠板表面,并通过第四折叠板的第一插设部插设至第一端口处的第一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整个过程无需借助其他材料进行接合,且折叠后纸质框体厚度增加,结构牢固。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纸质框体,包括由至少三个纸质的侧板围合形成的中空框体结构,中空框体具有由侧板组成的周侧壁以及位于该周侧壁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三个纸质的“V”型加强板,“V”型加强板的夹角的角度与相邻二侧板的夹角相匹配并设置在相邻二侧板在第二端口处的夹角处;
每个侧板在第一端口处延伸有第一折叠板,所述侧板与第一折叠板之间的连接处为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一端口内弯折设置;
每个侧板在第二端口处依次延伸有第二折叠板、第三折叠板及第四折叠板,所述侧板、第二折叠板、第三折叠板及第四折叠板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折叠板垂直于侧板向第二端口内弯折设置,并抵靠在“V”型加强板上,所述第三折叠板向第一端口方向弯折设置并平行于侧板,所述第三折叠板上设有多个可弯折的第一折叠支撑部,所述第一折叠支撑部均弯折并抵触支撑在侧板上;
所述第四折叠板上还设有第一插设部,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贯穿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四折叠板弯折贴设于第一折叠板表面,且第一插设部插设至第一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质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插设部,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插口,所述盖板盖合在第一端口上,所述盖板通过第二插设部插设至第二插口内进而形成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32010.1U CN206654277U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一种纸质框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32010.1U CN206654277U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一种纸质框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54277U true CN206654277U (zh) | 2017-11-21 |
Family
ID=6031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32010.1U Active CN206654277U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一种纸质框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54277U (zh) |
-
2017
- 2017-04-24 CN CN201720432010.1U patent/CN2066542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24343B (zh) | 包装箱 | |
CN202175245U (zh) | 一种包装盒 | |
CN205801753U (zh) | 六边形瓦楞包装礼盒 | |
CN204937714U (zh) | 一种四隔间摇盖式包装盒 | |
CN206654277U (zh) | 一种纸质框体 | |
CN206665130U (zh) | 一种纸质框体 | |
CN204096203U (zh) | 一种笔状包装盒 | |
CN207860765U (zh) | 一种水果箱 | |
CN202987675U (zh) | 一种瓦楞纸箱 | |
CN207258198U (zh) | 一种缓冲结构及包装盒 | |
CN105905390B (zh) | 一种多层可套叠的展示盒 | |
CN203682218U (zh) | 一种2u型直灯管的包装 | |
CN202912044U (zh) | 折叠包装箱 | |
CN205768195U (zh) | 文件夹 | |
CN206318156U (zh) | 快速折叠纸箱 | |
CN220810137U (zh) | 一种月饼包装盒 | |
CN216186777U (zh) | 一种白板包装盒 | |
CN204802199U (zh) | 包装盒 | |
CN104494994B (zh) | 一种多隔间包装盒 | |
CN105015882B (zh) | 一种展示功能强的包装盒 | |
CN205418340U (zh) | 一种纸盒结构 | |
CN203544556U (zh) | 包装盒 | |
CN204488256U (zh) | 办公用风琴包 | |
CN209563657U (zh) | 一种佛珠包装盒 | |
CN209634865U (zh) | 具有风琴折页的面膜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