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8215U -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8215U
CN206648215U CN201720228940.5U CN201720228940U CN206648215U CN 206648215 U CN206648215 U CN 206648215U CN 201720228940 U CN201720228940 U CN 201720228940U CN 206648215 U CN206648215 U CN 206648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board
air
air intake
room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89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nheng Da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涛 filed Critical 刘涛
Priority to CN2017202289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8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8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8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台进风主机,与进风主机相连接的地脚线管道,以及若干台出风主机,所述进风主机将室外的空气经过滤送入地脚线管道,经地脚线管道送入房间,最后通过出风主机将房间内的污浊空气排出房间,形成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将原来设置在房间顶部的新风系统管道与地脚线相结合,使得房间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地脚线走线,进入到每个房间,这种结构不仅减少了在墙面上到处打洞的问题,同时还解决的房间顶部管道走线杂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新风系统一般都是采用房顶管道走线,需要大量的管道,还需要在墙壁梁上打很多用于管道穿过的孔洞,相当麻烦,破坏房子结构;而且管道内部无法清洗,哈破坏了房屋内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台进风主机,与进风主机相连接的地脚线管道,以及若干台出风主机,所述进风主机将室外的空气经过滤送入地脚线管道,经地脚线管道送入房间,最后通过出风主机将房间内的空气排出房间,形成一个循环。
优选为,所述地脚线管道由若干节地脚线管道单元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包括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以及设置在墙体上与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相卡接的安装卡座,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上设有若干出气孔,以及与安装卡座相配合的安装凹槽,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插头与连接插槽。
优选为,所述连接插头宽度与安装卡座高度之和小于等于连接插槽的宽度,所述连接插头与安装凹槽分别设置在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两侧面纵向中线所在平面的两侧。
优选为,所述进风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进气口,设置在主机壳体内且与进气口相连接的风机,设置在风机下方的过滤网,设置在主机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制冷装置,以及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进风控制系统,所述进风控制系统分别与风机、加热装置、制冷装置电连接。
优选为,还包括设置在房间内且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甲醛含量传感器、二氧化碳含量传感器、颗粒传感器。
优选为,所述进风主机内设有蓝牙wifi模块,所述蓝牙wifi模块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蓝牙wifi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优选为,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房间内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
优选为,还包括设置在进风主机内的空气清新剂智能控制挥发系统,所述空气清新剂智能控制挥发系统包括空气清新剂挥发瓶,设置在空气清新剂挥发瓶瓶口内的瓶塞,与瓶塞传动连接的升降装置,以及设置在空气清新剂挥发瓶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升降装置分别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原来设置在房间顶部的新风系统管道与地脚线相结合,使得房间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地脚线走线,进入到每个房间,这种结构不仅减少了在墙面上到处打洞的问题,同时还解决的房间顶部管道走线杂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风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包括若干台进风主机1,与进风主机1相连接的地脚线管道2,以及若干台出风主机3,所述进风主机1将室外的空气经过滤送入地脚线管道2,经地脚线管道2送入房间,最后通过出风主机3将房间内的空气排出房间,形成一个循环。
本实施例将原来设置在房间顶部的新风系统管道与地脚线相结合,使得房间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地脚线走线,进入到每个房间,这种结构不仅减少了在墙面上到处打洞的问题,同时还解决的房间顶部管道走线杂乱的问题。
所述地脚线管道2由若干节地脚线管道单元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包括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21以及设置在墙体上与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21相卡接的安装卡座22,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21上设有若干出气孔23,以及与安装卡座22相配合的安装凹槽24,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21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插头25与连接插槽26。
地脚线管道由若干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的设计,使得地脚线管道清洗方便,现在设置在房间顶部的管道一般都是无法清洗的,当使用时间一长,其内管表面上会堆积灰尘以及各种污垢,使得整个系统的空气净化效果大大降低。
所述连接插头25宽度与安装卡座33高度之和小于等于连接插槽26的宽度,所述连接插头25与安装凹槽24分别设置在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21两侧面纵向中线所在平面的两侧。
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所述进风主机1包括主机壳体11,设置在主机壳体11上的进气口12,设置在主机壳体11内且与进气口12相连接的风机13,设置在风机13下方的过滤网14,设置在主机壳体11内的加热装置15、制冷装置16,以及设置在主机壳体11上的进风控制系统17,所述进风控制系统17分别与风机13、加热装置15、制冷装置16电连接。
采用加热装置、制冷装置以及过滤网的设计,不仅对空气进行了过滤,当还能通过进风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对空气进行加热或者制冷,使得房间内的温度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还包括设置在房间内且与进风控制系统17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甲醛含量传感器、二氧化碳含量传感器、颗粒传感器。
采用传感器与进风控制系统相结合的设计,通过在进风控制系统上设置各种参数,结合传感器对房间的各个数据的监测,实现系统的全自动工作;当温度、湿度、甲醛、二氧化碳等各种参数偏离设定范围时,传感器发出信号,进风控制系统接收信号,通过具体的信号,进风控制系统做出判断控制各个不同的装置进行工作,达到整个房间内设置的各指标数据平衡。
所述进风主机1内设有蓝牙wifi模块18,所述蓝牙wifi模块18与进风控制系统17相连接,所述蓝牙wifi模块18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采用蓝牙wifi模块的设计,通过蓝牙wifi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软件对进风控制系统进行无线控制,使得人们在床上、沙发上各个地方都可以对进风控制系统进进行控制。
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房间内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与进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现在的新风系统只是实现了室内外空气的循环,室外空气中的细菌等都被带进了室内,而且加上室内本身的细菌,所以在整个系统上增加了紫外灯,当人们出门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APP对进风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打开紫外灯,对房间进行杀菌,紫外灯一般设定时间为半小时,当半小时后自动关闭,大大减少了室内的细菌滋生。
还包括设置在进风主机1内的空气清新剂智能控制挥发系统,所述空气清新剂智能控制挥发系统包括空气清新剂挥发瓶19,设置在空气清新剂挥发瓶19瓶口内的瓶塞110,与瓶塞110传动连接的升降装置111,以及设置在空气清新剂挥发瓶19底部的加热装置112,所述加热装置112、升降装置111分别与进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本系统还在室内外空气循环过程中,将空气清新剂加入到其中,使得空气清新剂随着地脚线管道进入到各个房间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台进风主机,与进风主机相连接的地脚线管道,以及若干台出风主机,所述进风主机将室外的空气经过滤送入地脚线管道,经地脚线管道送入房间,最后通过出风主机将房间内的空气排出房间,形成一个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线管道由若干节地脚线管道单元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包括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以及设置在墙体上与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相卡接的安装卡座,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上设有若干出气孔,以及与安装卡座相配合的安装凹槽,所述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插头与连接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宽度与安装卡座高度之和小于等于连接插槽的宽度,所述连接插头与安装凹槽分别设置在地脚线管道单元本体两侧面纵向中线所在平面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主机包括主机壳体,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进气口,设置在主机壳体内且与进气口相连接的风机,设置在风机下方的过滤网,设置在主机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制冷装置,以及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进风控制系统,所述进风控制系统分别与风机、加热装置、制冷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房间内且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甲醛含量传感器、二氧化碳含量传感器、颗粒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主机内设有蓝牙wifi模块,所述蓝牙wifi模块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蓝牙wifi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房间内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进风主机内的空气清新剂智能控制挥发系统,所述空气清新剂智能控制挥发系统包括空气清新剂挥发瓶,设置在空气清新剂挥发瓶瓶口内的瓶塞,与瓶塞传动连接的升降装置,以及设置在空气清新剂挥发瓶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升降装置分别与进风控制系统相连接。
CN201720228940.5U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Active CN206648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8940.5U CN206648215U (zh)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8940.5U CN206648215U (zh)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8215U true CN206648215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8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8940.5U Active CN206648215U (zh) 2017-03-09 2017-03-09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82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280A (zh) * 2017-03-09 2017-06-16 刘涛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280A (zh) * 2017-03-09 2017-06-16 刘涛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437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梯轿厢
CN106440118A (zh) 除湿净氧系统
CN205561033U (zh) 恒温恒湿一体机
CN107152742A (zh) 具有全自动可水洗hepa滤网的新风循环装置
CN206101229U (zh) 一种智能宠物屋
CN106091342A (zh) 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48215U (zh)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
CN104719171B (zh) 一种猪舍环境控制系统
CN205991562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CN106855280A (zh) 一种地脚线新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47294U (zh) 一种二级空气净化装置
CN205641348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新风器
CN107883479A (zh) 带有新风除霾自清洗功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CN209726431U (zh) 室内微正压新风系统
CN112665072A (zh) 家用无管道通风系统
CN204552529U (zh) 建筑物用自动加湿降尘窗及建筑物
CN20526173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9415684U (zh) 一种新风机内机及新风机
CN110542171A (zh) 一种暗装式新风系统
CN208804803U (zh) 香薰型中央空调
CN207635536U (zh) 一种能够让全屋建筑呼吸的智能空气循环新风系统
CN207214335U (zh) 进气净化通风装置
CN206973764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01628319U (zh)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CN205842904U (zh) 一种具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新风净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2

Address after: 518000 Pengyi Garden, Bagua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002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enheng Da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1100 No. 10, Changtan Road, No. 10, Changtan Road, Xiangtan, Hunan

Patentee before: Liu T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