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3873U - 手电钻防尘罩 - Google Patents

手电钻防尘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3873U
CN206643873U CN201720364133.6U CN201720364133U CN206643873U CN 206643873 U CN206643873 U CN 206643873U CN 201720364133 U CN201720364133 U CN 201720364133U CN 206643873 U CN206643873 U CN 206643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electric hand
hand drill
boot bod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41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雅丽
庞舒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641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3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3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38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钻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防尘罩本体为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结构,防尘罩本体的其中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的钻头的表面密封接触的集尘口,另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手电钻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的安装口,防尘罩本体的周向侧壁为波纹状的伸缩式结构,且防尘罩本体的侧壁能够沿集尘口至安装口的方向收缩,沿安装口至集尘口的方向拉伸;在防尘罩本体周向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防尘罩本体内部连通的集尘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阻隔手电钻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在施工现场到处飞扬,使用者不会吸入粉尘,粉尘也不会散布在钻孔的施工现场而造成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手电钻防尘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钻防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电钻防尘罩。
背景技术
手电钻是以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池为动力的钻孔工具,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种,手电钻是电动工具行业销量最大的产品,广泛用于建筑、装修、家具等等行业,用于在物件上开孔或洞穿物体,有的行业之也称为电锤。
但在手电钻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飘散飞溅,对电钻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让钻孔的施工现场布满粉尘,导致施工现场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电钻防尘罩,可以有效地阻隔手电钻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在施工现场到处飞扬,使用者不会吸入粉尘,粉尘也不会散布在钻孔的施工现场而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粉尘的有效收集,清理起来也非常地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电钻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为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结构,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其中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的钻头的表面密封接触的集尘口,另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手电钻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的安装口,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周向侧壁为波纹状的伸缩式结构,且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能够沿所述集尘口至所述安装口的方向收缩,沿所述安装口至所述集尘口的方向拉伸;
在所述防尘罩本体周向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防尘罩本体内部连通的集尘袋。
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罩本体的集尘口处设置有绕所述集尘口的边沿一圈的环形的吸附槽体,所述吸附槽体由橡胶制成,所述吸附槽体具有背向所述安装口的槽口,在钻孔时,所述吸附槽体通过所述槽口排出空气后密封吸附在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的钻头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袋靠近所述集尘口设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集尘袋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绕其边沿一圈的环形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刚性结构,使所述开口在所述防尘罩本体伸缩的过程中保持大小不变。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袋为内部中空且设置有一个袋口的柔性袋体结构,所述集尘袋的袋口处设置有刚性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形状匹配,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呈矩形或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连接环之间卡扣连接。
作为优选:当所述开口呈圆形时,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连接环之间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对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周向侧壁呈锥形,且所述集尘口所在的一端大于所述安装口所在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阻隔手电钻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在施工现场到处飞扬,使用者不会吸入粉尘,粉尘也不会散布在钻孔的施工现场而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粉尘的有效收集,清理起来也非常地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在钻孔时,通过安装口将本实用新型与手电钻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在手电钻的钻头在钻孔区域找准钻孔位置后,通过集尘口处的吸附槽体,使防尘罩本体的集尘口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的钻头的表面之间形成密封,一方面保证了在钻孔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全部进入防尘罩内部,不会从防尘罩本体的集尘口与钻孔区域的表面之间向外扩散;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对钻头在钻孔区域的径向定位作用。
2.在集尘袋与防尘罩本体的连接处设置刚性的支持框架,使集尘袋的袋口不会因为防尘罩本体的周向侧壁的收缩而变小导致粉尘无法进入集尘袋,造成在防尘罩本体内的堆积,而影响手电钻的钻孔操作。
3.集尘袋与防尘罩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在集尘袋内集满灰尘之后,更换新的集尘袋,并且可以根据钻孔的孔径和孔深配置不同大小规格的集尘袋,以满足各种钻孔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防尘罩本体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防尘罩本体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支撑框架与连接环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电钻;2-防尘罩本体;21-集尘口;22-安装口;23-开口;24-吸附槽体;3-集尘袋;4-支撑框架;41-卡槽;5-连接环;51-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手电钻1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2,防尘罩本体2为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结构。
防尘罩本体2的其中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1的钻头的表面密封接触的集尘口21,另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手电钻1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的安装口22。
防尘罩本体2的安装口22的形状和大小与手电钻1的钻头夹持部后侧的形状匹配,防尘罩的形状和大小根据手电钻1的型号不同会有所不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手电钻1的型号进行针对性地加工,使防尘罩本体2的安装口22与对应型号的手电钻1的钻头夹持部后侧形成紧配合。
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为波纹状的伸缩式结构,且防尘罩本体2的侧壁能够沿集尘口21至安装口22的方向收缩,沿安装口22至集尘口21的方向拉伸。
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呈锥形,且集尘口21所在的一端大于安装口22所在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呈圆锥形。防尘罩的周向侧壁的波纹状的伸缩式结构是由从集尘口21至安装口22的方向直径依次减小的多个圆环套连接而成,每两个相邻的圆环套通过一个圆锥套进行连接。在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收缩时,相邻的两个圆环套中直径较小的一个缩入直径较大的一个圆环套内,形成相邻两个圆环套之间的重叠。
组成防尘罩本体2的每个圆环套的轴向长度相同,这样在钻孔时,通过观察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的收缩情况,就可以判断钻孔的深度,从而实现对钻孔深度的精确控制。
如图3所示,防尘罩本体2的集尘口21处设置有绕集尘口21的边沿一圈的环形的吸附槽体24,吸附槽体24由橡胶制成,吸附槽体24具有背向安装口22的槽口。在钻孔时,吸附槽体24通过槽口排出空气后密封吸附在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1的钻头的表面。
在钻孔时,通过安装口22将本实用新型与手电钻1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在手电钻1的钻头在钻孔区域找准钻孔位置后,通过集尘口21处的吸附槽体24,使防尘罩本体2的集尘口21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1的钻头的表面之间形成密封,一方面保证了在钻孔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全部进入防尘罩内部,不会从防尘罩本体2的集尘口21与钻孔区域的表面之间向外扩散;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对钻头在钻孔区域的径向定位作用。
防尘罩本体2整体采用橡胶制成,更加有利于其与手电钻1之间的连接,以及在手电钻1进行钻孔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完全顺畅的进行伸缩。
在防尘罩本体2周向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防尘罩本体2内部连通的集尘袋3,通过集尘袋3来对钻孔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防止粉尘在防尘罩本体2内部堆积,而影响到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的伸缩,防止钻孔作业的正常进行。
为了使钻孔产生的粉尘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集尘袋3内,将集尘袋3靠近集尘口21设置。
集尘袋3与防尘罩本体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集尘袋3与防尘罩本体2之间的连接结构具体如下:
在防尘罩本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集尘袋3的开口23,开口23处设置有绕其边沿一圈的环形的支撑框架4,支撑框架4为刚性结构,使开口23在防尘罩本体2伸缩的过程中保持大小不变。
集尘袋3为内部中空且设置有一个袋口的柔性袋体结构,集尘袋3的袋口处设置有刚性的连接环5,连接环5与支撑框架4的形状匹配,连接环5与支撑框架4可拆卸连接。
开口23设计成矩形或圆形。本实施例中以矩形的开口23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支撑框架4也设计成与开口23配合的呈矩形的环状。连接环5也设计成与支撑框架4相同的形状,并且连接环5的大小与支撑框架4的大小相同。
如图4所示,支撑框架4与连接环5之间卡扣连接,具体结构设置如下:
在支撑框架4面向连接环5的表面对称设置两个卡槽41,在连接环5面向支撑框架4的表面对称设置两个凸起的卡件51,两个卡件51的位置与两个卡槽41的位置对应,并且卡件51的形状与卡槽41的形状配合,卡件51具有弹性,卡件51可以伸入对应的卡槽41内并与对应的卡槽41之间形成紧配合。
在支撑框架4与连接环5之间还设置有对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圈。避免支撑框架4与连接环5连接之后,粉尘在进入集尘袋3的过程中,从支撑框架4与连接环5之间的缝隙处向外扩散。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防尘罩本体2的圆周侧壁上的开口23呈圆形,支撑框架4呈与该开口23同轴的圆环形。集尘袋3的袋口处的连接环5也为圆环形。
支撑框架4与连接环5之间螺纹连接,具体结构设置如下:
在支撑框架4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连接环5的圆周内壁上设置有与支撑框架4上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集尘袋3与防尘罩本体2连接时,通过支撑框架4的圆周外壁上的外螺纹旋入连接环5的圆周内壁上的内螺纹,形成集尘袋3与防尘罩本体2之间的稳定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手电钻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防尘罩本体为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结构。
防尘罩本体的其中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的钻头的表面密封接触的集尘口,另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手电钻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的安装口。
防尘罩本体的周向侧壁为波纹状的伸缩式结构,且防尘罩本体的侧壁能够沿集尘口至安装口的方向收缩,沿安装口至集尘口的方向拉伸。
防尘罩本体的集尘口处设置有绕集尘口的边沿一圈的环形的吸附槽体,吸附槽体由橡胶制成,吸附槽体具有背向安装口的槽口,在钻孔时,吸附槽体通过槽口排出空气后密封吸附在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的钻头的表面。
在防尘罩本体周向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防尘罩本体内部连通的集尘袋。
在防尘罩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集尘袋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绕其边沿一圈的环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为刚性结构,使开口在防尘罩本体伸缩的过程中保持大小不变。
集尘袋为内部中空且设置有两个袋口的柔性袋体结构,两个袋口分别为第一袋口和第二袋口,第一袋口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第二袋口处设置对其进行封闭的可开合密封装置,可开合密封装置可以为拉链,拉绳等。在钻孔时,通过可开合密封装置封闭第二袋口,防止粉尘散落。钻孔完毕后,打开第二袋口,对集尘袋内的收集的粉尘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阻隔手电钻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在施工现场到处飞扬,使用者不会吸入粉尘,粉尘也不会散布在钻孔的施工现场而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粉尘的有效收集,清理起来也非常地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电钻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罩本体(2),所述防尘罩本体(2)为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结构,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其中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1)的钻头的表面密封接触的集尘口(21),另一端的敞口为用于与手电钻(1)的钻头夹持部后侧连接的安装口(22),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为波纹状的伸缩式结构,且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侧壁能够沿所述集尘口(21)至所述安装口(22)的方向收缩,沿所述安装口(22)至所述集尘口(21)的方向拉伸;
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周向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防尘罩本体(2)内部连通的集尘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集尘口(21)处设置有绕所述集尘口(21)的边沿一圈的环形的吸附槽体(24),所述吸附槽体(24)由橡胶制成,所述吸附槽体(24)具有背向所述安装口(22)的槽口,在钻孔时,所述吸附槽体(24)通过所述槽口排出空气后密封吸附在钻孔区域面向手电钻(1)的钻头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袋(3)靠近所述集尘口(2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集尘袋(3)的开口(23),所述开口(23)处设置有绕其边沿一圈的环形的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为刚性结构,使所述开口(23)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伸缩的过程中保持大小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袋(3)为内部中空且设置有一个袋口的柔性袋体结构,所述集尘袋(3)的袋口处设置有刚性的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与所述支撑框架(4)的形状匹配,所述连接环(5)与所述支撑框架(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3)呈矩形或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与所述连接环(5)之间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开口(23)呈圆形时,所述支撑框架(4)与所述连接环(5)之间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与所述连接环(5)之间设置有对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电钻(1)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2)的周向侧壁呈锥形,且所述集尘口(21)所在的一端大于所述安装口(22)所在的一端。
CN201720364133.6U 2017-04-06 2017-04-06 手电钻防尘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43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4133.6U CN206643873U (zh) 2017-04-06 2017-04-06 手电钻防尘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4133.6U CN206643873U (zh) 2017-04-06 2017-04-06 手电钻防尘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3873U true CN206643873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41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43873U (zh) 2017-04-06 2017-04-06 手电钻防尘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387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0516A (zh) * 2018-01-17 2018-07-31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缩保护罩及制造该保护罩的模具
CN109433775A (zh) * 2018-12-12 2019-03-08 盘州市金阳机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性自动回位防尘密封罩
CN111230184A (zh) * 2020-02-14 2020-06-05 蒋平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墙体打孔机
CN111469283A (zh) * 2019-11-09 2020-07-31 丁文铃 一种手持式防跑偏电钻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0516A (zh) * 2018-01-17 2018-07-31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缩保护罩及制造该保护罩的模具
CN109433775A (zh) * 2018-12-12 2019-03-08 盘州市金阳机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性自动回位防尘密封罩
CN111469283A (zh) * 2019-11-09 2020-07-31 丁文铃 一种手持式防跑偏电钻
CN111230184A (zh) * 2020-02-14 2020-06-05 蒋平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墙体打孔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3873U (zh) 手电钻防尘罩
CN105863532A (zh) 钻孔风力排渣除尘装置
CN207914376U (zh) 圆柱电池滚槽夹具及滚槽设备
CN203156707U (zh) 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
CN103085036A (zh) 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
CN204338394U (zh) 带自动反吹装置的新型粉末喷涂机
CN203818359U (zh) 一种石块钻孔机上用的吸尘管件
CN201664689U (zh) 用于电钻的伸缩集尘罩
CN206246055U (zh) 一种户外便携式土地打孔机
CN106862049A (zh) 生产中的粉料回收装置
CN206001169U (zh) 一种三通管
CN206605454U (zh) 美术用工具锤
CN204171397U (zh) 一种电钻
CN211314733U (zh) 一种工程机械回油滤芯
CN211590000U (zh) 一种冲击钻
CN207983735U (zh) 一种防尘集尘装置
CN107559525A (zh) 一种快接塑料水管
CN206911724U (zh) 一种试样防尘筛
CN205573327U (zh) 一种圆网印花机的除尘装置
CN215242037U (zh) 用于水平钻孔的降尘接灰装置
CN206864439U (zh) 一种便携式360度吸尘钻石记号刻笔的治具
CN214389282U (zh) 一种复混肥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03726452U (zh) 一种电钻同步除污装置
CN204004326U (zh) 一种减速机及其通气帽组件
CN210254594U (zh) 电火花穿孔机用气动旋转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