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8309U -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8309U
CN206618309U CN201720194738.5U CN201720194738U CN206618309U CN 206618309 U CN206618309 U CN 206618309U CN 201720194738 U CN201720194738 U CN 201720194738U CN 206618309 U CN206618309 U CN 206618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amination
waste
residual oi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47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可
张一可
马海艳
杨伟
高向国
杨延奇
刘新波
孙乃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du (Hain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quiry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quiry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quiry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947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8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8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8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脱氨水冷却器,所述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与余热站连接。该装置不仅能回收余热,又可节约冷却水,还能延长原脱氨水冷却器运行周期,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煤加压气化中的酚氨回收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碎煤加压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处于400-700℃,会产生大量高浓污染物,其含有氨氮、硫化物、碳酸根、粉尘、煤焦油、单元酚、多元酚等。通常采用重力沉降、离心分离脱除其中大部分的煤焦油、粉尘,然后进入酚氨回收工段,酚氨回收化工分离主要包括脱除氨氮和酸性、汽提、萃取、萃取剂回收等单元。
如图1为现有脱氨水冷却器的示意图,135℃高温脱氨水经脱氨水冷却器冷却降温至40℃后,进入下游工序。
上述流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由于其工艺侧中高温脱氨水中有焦油物质、煤灰颗粒的存在以及冷却水换热温差大,很容易堵换热器严重影响装置的运行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脱氨水冷却器,所述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与余热站连接。
所述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上部分别与高温脱氨水进口、热水出口及第一蒸汽进口连接,且高温脱氨水进口、热水出口及第一蒸汽进口均伸出箱体。
所述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下部分别与高温脱氨水出口、热水进口、第二蒸汽进口、第一渣油排污阀、第二渣油排污阀及第三渣油排污阀连接,且高温脱氨水出口、热水进口、第二蒸汽进口、第一渣油排污阀、第二渣油排污阀及第三渣油排污阀均伸出箱体。
所述的脱氨水冷却器上部分别与低温脱氨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且低温脱氨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均伸出箱体。
所述的脱氨水冷却器下部分别与低温脱氨水出口、冷却水进口,且低温脱氨水出口、冷却水进口均伸出箱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上部高温脱氨水进口温度为135-140℃、热水出口温度为125-130℃,第一蒸汽进口压力为0.5-0.8MPa.g。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下部高温脱氨水出口温度为100-105℃、热水进口温度为90-95℃,第二蒸汽进口压力为0.5-0.8MPa.g。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冷却器上部低温脱氨水进口温度为100-105℃、冷却水出口温度为35-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冷却器下部低温脱氨水出口温度为35-40℃、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上部热水出口与余热站进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下部热水进口与余热站出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下部高温脱氨水出口与脱氨水冷却器进口连接。
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
1. 高温脱氨水的降温方式由一次冷却水降温,改为热水加冷却水的二次降温,回收了部分热量,节约了冷却水的用量,缩小了换热温差有利于减少冷却水侧水垢的生成。
2.增设了两个蒸汽口(DN100)及三个渣油排污阀(DN150),用利于吹除渣油并从换热器中排出,提高了运行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脱氨水冷却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脱氨水冷却器1,所述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与余热站2连接。
所述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上部分别与高温脱氨水进口31、热水出口34及第一蒸汽进口连接35,且高温脱氨水进口31、热水出口34及第一蒸汽进口35均伸出箱体。
所述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下部分别与高温脱氨水出口32、热水进口33、第二蒸汽进口36、第一渣油排污阀37、第二渣油排污阀38及第三渣油排污阀39连接,且高温脱氨水出口32、热水进口33、第二蒸汽进口36、第一渣油排污阀37、第二渣油排污阀38及第三渣油排污阀39均伸出箱体。
所述的脱氨水冷却器上部分别与低温脱氨水进口11、冷却水出口14,且低温脱氨水进口11、冷却水出口14均伸出箱体。
所述的脱氨水冷却器1下部分别与低温脱氨水出口12、冷却水进口13,且低温脱氨水出口12、冷却水进口13均伸出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前系统来的135℃高温脱氨水从脱氨水热水换热器上部壳程进入,经与余热站出口来的90℃热水换热降温至100℃后,再从脱氨水冷却器上部壳程进入经与30℃冷却水换热降温至40℃从脱氨水冷却器底部壳程排出,送至后系统;余热站出口来的90℃热水经与高温脱氨水换热升温至125℃后进入余热站进口,余热站将余热使用后热水温度降至90℃,随后循环使用;当运行过程中发现换热效果变差时,说明脱氨水热水换热器壳程中积累的渣油过多,临时将脱氨水热水换热器在线切除,走图1原流程,先依次打开第一渣油排污阀、第二渣油排污阀、第三渣油排污阀,再打开第一蒸汽进口(0.5MPa.g)与第二蒸汽进口(0.5MPa.g),进行排渣油,当渣油排净,关闭上述阀门,并恢复至图2流程,继续正常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脱氨水冷却器(1),所述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与余热站(2)连接,所述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上部分别与高温脱氨水进口(31)、热水出口(34)及第一蒸汽进口(35)连接,且高温脱氨水进口(31)、热水出口(34)及第一蒸汽进口(35)均伸出箱体,所述的脱氨水热水换热器(3)下部分别与高温脱氨水出口(32)、热水进口(33)、第二蒸汽进口(36)、第一渣油排污阀(37)、第二渣油排污阀(38)及第三渣油排污阀(39)连接,且高温脱氨水出口(32)、热水进口(33)、第二蒸汽进口(36)、第一渣油排污阀(37)、第二渣油排污阀(38)及第三渣油排污阀(39)均伸出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氨水冷却器(1)上部分别与低温脱氨水进口(11)、冷却水出口(14)连接,且低温脱氨水进口(11)、冷却水出口(14)均伸出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氨水冷却器(1)下部分别与低温脱氨水出口(12)、冷却水进口(13)连接,且低温脱氨水出口(12)、冷却水进口(13)均伸出箱体。
CN201720194738.5U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06618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4738.5U CN206618309U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4738.5U CN206618309U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8309U true CN206618309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4738.5U Active CN206618309U (zh) 2017-03-02 2017-03-02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8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1432B (zh) 一种从焦炉荒煤气中回收余热的方法
CN102796537B (zh) 一种组合式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过热蒸汽的系统及方法
CN102424868A (zh) 一种高炉熔渣水淬废汽余热回收系统
CN102434237B (zh) 一种联合利用焦炉荒煤气显热及废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
CN101619848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CN102585916B (zh) 用于制油的生物质合成气负压净化工艺方法和系统配置
CN104927925B (zh) 用于制油的生物质合成气超高压冷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
CN104031658A (zh) 高温荒煤气余热及焦油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104031663A (zh) 一种连续湿法熄焦新工艺
CN107158891A (zh) 一种煤气化黑水闪蒸气利用工艺
CN101619894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二次冷凝余热回收装置
CN104629814A (zh) 一种流化床气化煤气的余热回收和净化系统及其应用
CN101768474B (zh) 一种气流床高温粗煤气余热回收工艺
CN206618309U (zh) 一种用于造气车间脱氨水冷却的余热回收装置
CA2861692A1 (en) Biomass syngas purification process under positive pressure for producing oil and system configuration thereof
CN204730683U (zh) 新型高效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
CN105000582A (zh) 一种焙烧氢氧化铝回收水蒸汽的系统及方法
CN102010732B (zh) 油页岩干馏系统瓦斯塔段页岩油冷凝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06765018A (zh) 一种低品质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CN202808702U (zh) 一种组合式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过热蒸汽的系统
CN204079875U (zh) 一种新型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6486482U (zh) 加氢气化粗煤气冷却系统
CN202610064U (zh) 炼铁高炉冲渣废汽制备软水并利用余热的系统
CN102816574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发电装置
CN113175664B (zh) 一种给水加热系统混合工质的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70000 No. a5002-323, A1 area, Fuxing City, 32 Binhai Avenue, Longhua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du (Hain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Part 541, 5A / F, building B, 155 Fute West 1st Roa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CHADU (SHANGHA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