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6544U -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6544U
CN206616544U CN201621392225.7U CN201621392225U CN206616544U CN 206616544 U CN206616544 U CN 206616544U CN 201621392225 U CN201621392225 U CN 201621392225U CN 206616544 U CN206616544 U CN 206616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sand
cistern
sand dune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22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丰
张春禹
王宝驹
武祥
赵晋灵
蔡春河
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io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on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922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6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6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65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包括将河道(7)的淤泥或水抽出的泥浆泵(1)、与泥浆泵(1)流体连通并延伸至沙丘(9)的输送管道(10)以及位于沙丘顶部并与输送管道(10)流体连通的分流泵(3);沙丘(9)顶部设置有开敞蓄水池(4),沙丘(9)底部设置有封闭蓄水池(5)和滤沙墙(6)。该系统利用河道淤泥进行冲沙减淤治理沙漠的技术,既可以让河道的泥沙含量降低到正常,又使河道附近的沙漠、荒漠变成绿洲。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沙漠环境保护,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背景技术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中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7%,其中,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约87.6万km2,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约49.2万km2。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危害。依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全球荒漠化损失的评价标准,我国土地沙漠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17.4亿元~20.4亿元,全部经济损失可达近900亿元。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沙漠化研究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但沙漠化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总体状况是治理与破坏并存,且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沙漠化仍然越治越多,这种现象就要求我们对以往的沙漠化研究治理工作进行反思,寻找它的症结所在。现有沙障技术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m的土埂,间距1-2m,走向与风向垂直。黏土固沙施工简单,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该系统利用河道淤泥进行冲沙减淤治理沙漠的技术,既可以让河道的泥沙含量降低到正常,又使河道附近的沙漠、荒漠变成绿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包括将河道的淤泥或水抽出的泥浆泵、与泥浆泵流体连通并延伸至沙丘的输送管道以及位于沙丘顶部并与输送管道流体连通的分流泵;沙丘顶部设置有开敞蓄水池,沙丘底部设置有封闭蓄水池和滤沙墙。
可选地,所述泥浆泵和所述分流泵之间设置有加压泵。
可选地,所述泥浆泵和所述分流泵之间每间隔1km-3km设置有加压泵。
可选地,所述开敞蓄水池为矩形,池长为3-5m,池宽为2-3m,池深为2-3m;所述封闭蓄水池为矩形,池长为7-9m,池宽为2-4m,池深为3-5m。
可选地,所述输送管道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
可选地,所述输送管道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所述泥浆泵和所述加压泵之间通过主管道连接,所述加压泵和所述分流泵之间、两个所述加压泵之间均通过支管道连接,主管道直径为600-1000mm,支管道直径为400-600mm。
可选地,所述泥浆泵与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流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滤沙墙位于所述封闭蓄水池和所述沙丘之间。
通过本公开的系统能够实现将河道中的泥沙变废为宝,降低河道中的泥沙含量,并且能够使河道附近的沙漠、荒漠变成绿洲。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泥浆泵 2 加压泵 3 分流泵
4 开敞蓄水池 5 封闭蓄水池 6 滤沙墙
7 河道 8 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
9 沙丘 10 输送管道
10-1 主管道 10-2 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将河道7的淤泥或水抽出的泥浆泵1、与泥浆泵1流体连通并延伸至沙丘9的输送管道10以及位于沙丘顶部并与输送管道10流体连通的分流泵3;沙丘9顶部设置有开敞蓄水池4,沙丘9底部设置有封闭蓄水池5和滤沙墙6。
所述泥浆泵1可以为单作用型泥浆泵、双作用型泥浆泵等,可以为单缸、双缸或三缸,泥浆泵1的入口可以连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的入口端可以放入河道中,泥浆泵1泵吸了一定时间的固含量较多的淤泥之后,可以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泵吸适量的含有有机肥和微生物试剂的混合液,这样,有机肥和微生物试剂就会很均匀地混合在沙丘9表面的淤泥表层中。通过将固含量多的淤泥覆盖在沙丘9表面做淤泥表层,可以使沙泥很好地溶合在一起,能够迅速提高沙漠的保持能力。
在泵吸泥浆覆盖到沙丘9表面做淤泥表层之前,首先泵吸河道7中的固含量少的水,经输送管道10输送至沙丘9顶部,固含量少的水经过分流泵3后流至沙丘9表面,河道7中的固含量少的水即含泥量少的水,并且其中的沙粒较细,用这样的水冲沙阶梯作为造田的基础,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渗作用。
所述分流泵3可以为用于泥浆喷射分散冲击的泵,可以为卧式单吸式喷泵。
如图1所示,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可以设置有加压泵2。
如图1所示,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每间隔1km-3km可以设置有加压泵2。通过设置加压泵2可以对输送管道10中输送的固含量少的水或者固含量较多的淤泥增压。
输送管道10很长时,输送管道10中输送固含量少的水或者固含量较多的淤泥时,输送速度可能会比较慢,通过在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设置加压泵2可以对输送管道10中输送的固含量少的水或者固含量较多的淤泥有增速作用,输送的固含量少的水或者固含量较多的淤泥可以更快被输送至沙丘9顶部;所述加压泵2可以为卧式单吸离心泵等。
如图1所示,所述开敞蓄水池4可以为矩形,池长可以为3-5m,池宽可以为2-3m,池深可以为2-3m;所述封闭蓄水池5可以为矩形,池长可以为7-9m,池宽可以为2-4m,池深可以为3-5m。
在通过泥浆泵1泵吸固含量少的水或者固含量较多的淤泥造田时,可以通过泥浆泵1泵吸河道7中的水至沙丘9顶部的开敞蓄水池4中进行储存,待种植沙柳或农作物后,可以利用开敞蓄水池4中的水灌溉沙柳或农作物;同理,可以通过泥浆泵1泵吸河道7中的水至沙丘9底部的封闭蓄水池5中进行存储,待种植沙柳或农作物后,可以利用封闭蓄水池5中水进行灌溉。封闭蓄水池5可以在沙丘9附近50米左右建造,封闭蓄水池5靠近沙丘9的一侧可以建造混凝土滤沙墙6,滤沙墙6可以阻挡分流泵3泵射出的淤泥流向封闭蓄水池5,同时能够拦截泥沙,快速排水,加速泥沙沉淀。开敞蓄水池4和封闭蓄水池5可以为混凝土池体,分别建造在沙丘9的顶部和底部;或者也可以为树脂池体、金属池体等,分别放置在沙丘9的顶部和底部。
在使用本公开的系统进行冲沙造田时,可以选择距离所述河道7的距离为10-20km的沙丘9进行冲沙造田;延伸至沙丘9顶部的输送管道10可以与分流泵3流体连通,输送管道10将输送至沙丘9顶部的水或泥浆输送给分流泵3,经分流泵3后覆盖到沙丘9表面造田;造田结束之后,或者泵吸的过程中有多余的水被泵吸到沙丘9顶部时,可以将泥浆泵1泵吸的水储存至沙丘9顶部的开敞蓄水池4或沙丘9底部的封闭蓄水池5中,后续可以用来灌溉作物或沙柳;位于沙丘9顶部的蓄水池很少会有沙子进入其中,因此,沙丘9顶部的蓄水池可以为开敞蓄水池4,蓄水池位于沙丘9底部的话,较高位置的泥沙可能会掉落至蓄水池中,因此,位于沙丘9底部的蓄水池可以为封闭蓄水池5。
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管道10可以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具有轻便、耐腐蚀等优点,在结束某个河道附近的造田工程之后,可以方便的转移至下一个需要施工的地点。
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管道10可以包括主管道10-1和支管道10-2,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加压泵2之间可以通过主管道10-1连接,所述加压泵2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两个所述加压泵2之间均可以通过支管道10-2连接,主管道10-1直径可以为600-1000mm,支管道10-2直径可以为400-600mm。
如图1所示,所述泥浆泵1可以与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8流体连通。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可以输送含沙量较高的悬浮液,通过泥浆泵1和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泵取河道7中的淤泥,可以使得淤泥能够通畅、快速地被泵取。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可以由主机、平台、控制设备、升降设备、管路、ZY型远距离加压系统和附属设备等构成,附属设备可以包括供电设备和移动装置等。
如图1所示,所述滤沙墙6可以位于所述封闭蓄水池5和所述沙丘9之间。滤沙墙6可以阻挡分流泵3泵射出的淤泥流向封闭蓄水池5,同时能够拦截泥沙。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河道(7)的淤泥或水抽出的泥浆泵(1)、与泥浆泵(1)流体连通并延伸至沙丘(9)的输送管道(10)以及位于沙丘顶部并与输送管道(10)流体连通的分流泵(3);沙丘(9)顶部设置有开敞蓄水池(4),沙丘(9)底部设置有封闭蓄水池(5)和滤沙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设置有加压泵(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每间隔1km-3km设置有加压泵(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敞蓄水池(4)为矩形,池长为3-5m,池宽为2-3m,池深为2-3m;所述封闭蓄水池(5)为矩形,池长为7-9m,池宽为2-4m,池深为3-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10)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10)包括主管道(10-1)和支管道(10-2),所述泥浆泵(1)和所述加压泵(2)之间通过主管道(10-1)连接,所述加压泵(2)和所述分流泵(3)之间、两个所述加压泵(2)之间均通过支管道(10-2)连接,主管道(10-1)直径为600-1000mm,支管道(10-2)直径为400-6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泵(1)与DPB电泵平台并联式清淤设备(8)流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沙墙(6)位于所述封闭蓄水池(5)和所述沙丘(9)之间。
CN201621392225.7U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6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225.7U CN206616544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225.7U CN206616544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6544U true CN206616544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2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222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6544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6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9835A (zh) * 2016-12-16 2017-08-18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9835A (zh) * 2016-12-16 2017-08-18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6750B (zh) 荒坡蓄水保土螺旋深沟
CN203475408U (zh) 一种沙漠河流河岸沙害治理系统
CN102304926B (zh) 一种在湿地固定电杆的方法
CN101230568B (zh) U型低真空疏浚淤泥快速排水方法
CN205116247U (zh) 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
CN206646527U (zh) 一种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
CN105123318A (zh) 一种生态网络地堰式通道构造
CN206616544U (zh)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系统
CN103215945A (zh) 非均质场地软土地基立体式组合动力排水固结系统和方法
CN104805873A (zh) 多防线可监测地下室水压力释放抗浮系统
CN104264635A (zh) 面板堆石坝坝后堆渣施工技术
CN204132095U (zh) 一种农田作物水层排灌一体化系统
CN20270604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水池沉井
CN105780620A (zh) 一种软土地基桥头跳车防治方法及装置
CN104196005A (zh)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107268536A (zh) 一种筑堤围海、排水、不填筑架空造地建筑方法
CN204023496U (zh) 一种新型生态河道护岸
CN107059835A (zh) 一种利用河道淤泥治理沙漠的方法及系统
CN202482980U (zh) 适用于沿海地区的调蓄绿化系统
CN206173942U (zh) 无砂真空预压真空系统
CN111543134A (zh) 一种不影响地上绿化种植和景观的盐渍土排水排盐结构及排水排盐方法
CN202925540U (zh) 一种围海造地区域软土地基处理装置的布设结构
CN206328833U (zh) 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和地下建筑空间结构
CN204530728U (zh) 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崩塌治理系统
CN205530125U (zh) 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上的生态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10 / F, building 1, Yili ecological Plaza, 15 Guanghu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elio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Fuxing Avenue, 26, 28 and 30, 7 floor, F6 East sea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EL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