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2351U -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 Google Patents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2351U
CN206612351U CN201720349901.0U CN201720349901U CN206612351U CN 206612351 U CN206612351 U CN 206612351U CN 201720349901 U CN201720349901 U CN 201720349901U CN 206612351 U CN206612351 U CN 206612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wall
side wall
handheld division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99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han City Wand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han City Wand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han City Wand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han City Wanda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99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2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2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2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该收纳装置包括:包括:容纳主体、用于提容纳主体的手持部和连接容纳主体和手持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为中空的套管结构;手持部呈拉环状,手持部的一部分穿设于连接部的套管结构内;两个连接部的外壁沿连接部的长度分别固定在容纳主体的两个对应的侧壁上。该收纳装置解决了现有收纳装置不结实,手持部与容纳主体容易断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为了减少白色污染,逐渐使用收纳装置盛放物品。收纳装置具有质量轻,制作成本较低,能够盛放较重的物品的特点,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但是目前的收纳装置承载的物品过多,手持部和容纳主体缝制接口处断开,使手持部与容纳主体断开,影响提取物品,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装置,以缓解现有收纳装置不结实,手持部与容纳主体容易断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装置,包括:容纳主体、用于提所述容纳主体的手持部和连接所述容纳主体和手持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套管结构;
所述手持部呈拉环状,所述手持部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套管结构内;
两个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分别固定在所述容纳主体的两个对应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包括手持段,在所述手持段上套有橡胶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为金属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布套,所述布套套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布套的外壁沿所述布套的长度缝合在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主体为开口结构;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为筒状结构,且所述容纳主体的横截面半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上端,且套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手持部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主体为开口结构;
所述容纳主体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的第四侧壁;且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主体的开口处边缘设置抽绳孔,所述抽绳孔内设置抽绳,所述抽绳的两端均露在所述容纳主体的外侧;
所述抽绳露在所述容纳主体外侧的两端分别穿过弹簧扣。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持带,所述手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带包括第一手持带、第二手持带和连接带;
所述第一手持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所述第二手持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第四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手持带的中间位置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可才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手持带或者第一手持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均为包括内层壁和外层壁;
所述内层壁包括第一内层壁、第二内层壁和拉链,所述第一内层壁的一边沿所述容纳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层壁的一边沿所述容纳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内层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内层壁的另一边通过所述拉链连接;
所述外层壁为扇形结构,所述外层壁的两个对应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连接,且对所述外层壁的中间位置进行折叠,使所述外层壁为矩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装置,通过容纳主体承装物品,在容纳主体的两个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手持部,其中,手持部为拉环状,方便人们提拉容纳主体;容纳主体和手持部是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为中空的套管结构,手持部的一部分穿设于连接部的套管结构内,连接部的外壁沿连接部的长度固定在容纳主体的侧壁上,实现容纳主体和手持部的连接,在容纳主体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一手持部,实现了提拉容纳主体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部的外壁沿连接部的长度与容纳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增大了连接部与容纳主体的连接面积,从而使连接处的压力减少,进而使手持部与容纳主体的固定处不容易断开,使收纳装置更加的结实,降低了收纳装置承装重物使手持部与容纳主体断开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推行李车,以缓解现有手推行李车的收纳装置不结实,手持部与容纳主体容易断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推行李车,包括:两个车轮、支架和上述所述的收纳装置;
所述支架包括水面架和竖直架,所述水面架与竖直架连接形成L型;
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水面架下端,所述收纳装置的底壁设置在水面架的上端,所述收纳装置的侧壁与所述竖直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推行李车,通过把上述的收纳装置放置在支架上的水面架上,并使收纳装置与竖直架连接,使人可以推动支架运输收纳装置,更加节省人力,其中,收纳装置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中金属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中的容纳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中含有封口装置的容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中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收纳装置设置有手持带;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的另一种容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容纳主体;200-手持部;300-连接部;400-脚座;110-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30-第三侧壁;140-第四侧壁;150-抽绳孔;160-手持带;121-外层壁;122-第一内层壁;123-第二内层壁;124-拉链;151-抽绳;152-弹簧扣;161-第一手持带;162-第二手持带;163-连接带;210-橡胶防滑套;410-插孔;4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竖直”、“上”、“下”、“高”、“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包括:容纳主体100、用于提容纳主体100的手持部200和连接容纳主体100和手持部200的连接部300;连接部300为中空的套管结构;手持部200呈拉环状,手持部200的一部分穿设于连接部300的套管结构内;两个连接部300的外壁沿连接部300的长度分别固定在容纳主体100的两个对应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通过容纳主体100承装物品,在容纳主体100的两个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手持部200,其中,手持部200为拉环状,方便人们提拉容纳主体100;容纳主体100和手持部200是通过连接部300连接的,连接部300为中空的套管结构,手持部200的一部分穿设于连接部300的套管结构内,连接部300的外壁沿连接部300的长度固定在容纳主体100的侧壁上,实现容纳主体100和手持部200的连接,在容纳主体100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一手持部200,实现了提拉容纳主体100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300的外壁沿连接部300的长度与容纳主体100的侧壁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增大了连接部300与容纳主体100的连接面积,从而使连接处的压力减少,进而使手持部200与容纳主体100的固定处不容易断开,使收纳装置更加的结实,降低了收纳装置承装重物使手持部200与容纳主体100断开的几率。
为了增大手握手持部200的摩擦力,如图1所示,手持部200包括手持段,在手持段上套有橡胶防滑套210。通过橡胶防滑套210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使人们拿放更方便,并且设置橡胶防滑套210增加了手持部200的手感,减少提拉收纳装置的不适感。
另外,手持部200的材料有多种,例如塑料拉环或金属拉环。在本实施例,手持部200为金属拉环,金属拉环不易变形,并且更加结实。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例中,手持部200的形状有多种,例如,圆形,椭圆或者长方形,这里不进行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提拉容纳主体100的目的即可。为了提拉的能加舒适,手掌与拉环的接触面积更大,如图2所示,手持段的内壁为平面,这样的设置更加符合人体构造学。
另外,为了能够方便提拉手持部200,在手持部200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可以把两个手持部200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提取手持部200更加方便。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连接部300为布套,布套套在手持部200上,布套的外壁沿布套的长度缝合在容纳主体100的侧壁上。布套的成本较低,质量轻,加工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主体100的形状有多种。例如,如图3所示,容纳主体100为开口结构;容纳主体100的侧壁为筒状结构,且容纳主体100的横截面半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两个连接部300分别位于容纳主体100的侧壁上端,且套在连接部300上的手持部200位置对应。或者,如图5所示,容纳主体100为开口结构;容纳主体100包括第一侧壁110、与第一侧壁110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120、与第一侧壁110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30和与第二侧壁120相邻设置的第四侧壁140;且连接部300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上。当然,容纳主体10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为了使放置在容纳主体100的物品更加安全,不容易在不注意的情况下,物品遗落,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容纳主体100的开口处边缘设置抽绳孔150,抽绳孔150内设置抽绳151,抽绳151的两端均露在容纳主体100的外侧;抽绳151露在容纳主体100外侧的两端分别穿过弹簧扣152。通过抽拉抽绳151的两端,使容纳主体100的开口处为闭合状态,然后通过弹簧扣152限定抽绳151相对抽绳孔150活动,从而起到封闭容纳主体100的开口的目的。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不局限于上述的封闭容纳主体100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拉链、魔法贴的方式,只要实现封闭开口的目的即可。
另外,为了减少手持部200的承受力,从而降低手持部200与容纳主体100缝合处的断开的几率,收纳装置还包括手持带160,手持带16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壁120和第四侧壁140连接。这样的设置,使人们提拉重物时,可以同时提拉手持部200和手持带160,使手持带160可以分担部分压力,使手持部200与容纳主体100的缝合处不容易断开;同时对容纳主体100整体受力较平衡,使人更加省力。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手持带160包括第一手持带161、第二手持带162和连接带163;第一手持带161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二侧壁120上;第二手持带162的两端均连接在第四侧壁140上,且连接带16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手持带162的中间位置上;连接带163的另一端可才拆卸连接在第一手持带161或第二手持带162上。也就是,通过连接带163穿过第一手持带161形成的孔,与第二手持带162连接,实现第一手持带161和第二手持带162的连接。或者,连接带163直接与第一手持带161可拆卸连接。这样的手持带160的设置,不妨碍往容纳主体100中取放物品,使收纳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另外,手持带160也可以为可调节长度的手持带,这样通过具体调节手持带的长度,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持部200的使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收纳装置为可调节容纳空间大小的收纳装置,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二侧壁120和第四侧壁140均为包括内层壁和外层壁121;内层壁包括第一内层壁122、第二内层壁123和拉链124,第一内层壁122的一边沿容纳主体100的高度方向与第一侧壁110连接,第二内层壁123的一边沿容纳主体100的高度方向与第三侧壁130连接,第一内层壁122的另一边与第二内层壁123的另一边通过拉链124连接;外层壁121为扇形结构,外层壁121的两个对应边分别与第一侧壁110和第三侧壁130连接,且对外层壁121的中间位置进行折叠,使外层壁121为矩形结构。也就是,当收纳装置不需要太大时,拉链124闭合,使第一内层壁122和第二内层壁123为一体结构,此时内层壁发挥收纳装置侧壁的作用;当需要容积大的收纳装置时,拉链124打开,使第一内层壁122和第二内层壁123分开,外层壁121展开,使收纳装置容积增大,此时外层壁121发挥收纳装置侧壁的作用。这样容纳主体100的容纳空间可调节,更加适应人们需求。
另外,为了增加容纳主体100盛放物品的能力,收纳装置还包括附加收纳装置,附件收纳装置与容纳主体100可拆卸连接。其中,附件收纳装置与容纳主体100连接方式为多种,例如,通过拉链连接或者魔法贴链接。具体的,附件收纳装置为平面结构,在附件收纳装置的一部分边缘处设置拉链或者魔法贴,相对在容纳主体100的外表面设置相对的拉链或者魔法贴,两者相互连接,形成可以盛放物品的空间。
为了使收纳装置能够在地面站稳,且不容易使容纳主体100的底壁弄脏,如图7所示,可以在容纳主体100的底壁四个相对角设置有四个脚座400,通过脚座400可以隔开容纳主体100的底壁与地面的接触,从而使容纳主体100的底壁不容易弄脏。同时,通过四个脚座400,可以使收纳装置在地面上站稳。
为了能够使容纳主体100站的更稳,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容纳主体100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沿容纳主体100高度方向延伸的插孔410;收纳装置还包括:能够插入插孔410且支撑容纳主体100的支撑杆411;支撑杆411与容纳主体100可拆卸连接。通过支撑杆411与脚座400使容纳主体100形成一个框架,能够在地面上站稳。此外,由于支撑杆411插入沿容纳主体100高度方向延伸的插孔410中,使容纳主体100通过支撑杆411撑开开口,这样的设置使人们更加方便的往收纳装置中放置物品,不需要人撑开,节省了人力。由于支撑杆411与容纳主体100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支撑杆411的时候,可以抽出支撑杆411,从而节省了容纳主体100的容纳空间,使用方便。
另外,由于收纳装置放置多种物品,翻找的时候不方便,尤其是钥匙或者卡片,因此可以在容纳主体100的内壁上设置钥匙挂钩和卡片兜,可以把钥匙挂在钥匙挂钩,卡片放置在卡片兜内,使取放这样小件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推行李车,包括:两个车轮、支架和上述的收纳装置;支架包括水面架和竖直架,水面架与竖直架连接形成L型;车轮设置在水面架下端,收纳装置的底壁设置在水面架的上端,收纳装置的侧壁与竖直架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推行李车,通过把上述的收纳装置放置在支架上的水面架上,并使收纳装置与竖直架连接,使人可以推动支架运输收纳装置,更加节省人力,其中,收纳装置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主体、用于提所述容纳主体的手持部和连接所述容纳主体和手持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套管结构;
所述手持部呈拉环状,所述手持部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套管结构内;
两个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分别固定在所述容纳主体的两个对应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手持段,在所述手持段上套有橡胶防滑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为金属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布套,所述布套套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布套的外壁沿所述布套的长度缝合在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主体为开口结构;所述容纳主体为筒状结构,且所述容纳主体的横截面半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上端,且套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手持部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主体为开口结构;
所述容纳主体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的第四侧壁;且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带,所述手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带包括第一手持带、第二手持带和连接带;
所述第一手持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所述第二手持带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第四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手持带的中间位置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可才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手持带或者第一手持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均为包括内层壁和外层壁;
所述内层壁包括第一内层壁、第二内层壁和拉链,所述第一内层壁的一边沿所述容纳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层壁的一边沿所述容纳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内层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内层壁的另一边通过所述拉链连接;
所述外层壁为扇形结构,所述外层壁的两个对应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连接,且对所述外层壁的中间位置进行折叠,使所述外层壁为矩形结构。
10.一种手推行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车轮、支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
所述支架包括水面架和竖直架,所述水面架与竖直架连接形成L型;
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水面架下端,所述收纳装置的底壁设置在水面架的上端,所述收纳装置的侧壁与所述竖直架连接。
CN201720349901.0U 2017-04-05 2017-04-05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Active CN206612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9901.0U CN206612351U (zh) 2017-04-05 2017-04-05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9901.0U CN206612351U (zh) 2017-04-05 2017-04-05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2351U true CN206612351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9901.0U Active CN206612351U (zh) 2017-04-05 2017-04-05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2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5208U (zh) 可折成随身衣袋的衣服结构
CN201700277U (zh) 渔具箱包
CN206612351U (zh) 收纳装置及手推行李车
CN207590242U (zh) 一种大容量背包
CN211882594U (zh) 一种多功能帆布手提袋
CN208318510U (zh) 一种毛绒玩具雨伞收纳袋
CN207041138U (zh) 一种拼接背包
CN207837000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
CN206998862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修剪工具箱
CN202603887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着装包
CN210593201U (zh) 一种便于取放运输的子母购物袋
CN215423275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登山背包
CN209898528U (zh) 一种洗漱包
CN211996849U (zh) 一种农产品运输周转箱
CN217771728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连体式旅行包
CN214759570U (zh) 一种多功能沙滩包
CN220987952U (zh) 一种可折叠式背包
CN215737418U (zh) 一种可更换外观的新型书包
CN217457165U (zh) 便携式宠物粮包
CN209862646U (zh) 一种组合保温包
CN209209403U (zh) 一种方便分装的环保包装袋
CN211167763U (zh) 便携式包装盒
CN221105044U (zh) 一种可悬挂物品的多功能拉杆行李箱
CN218641544U (zh) 一种插接式存放元宇宙手表保护盒
CN215776156U (zh) 肩背手提两用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