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2904U - 垂直种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垂直种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2904U
CN206602904U CN201720306698.9U CN201720306698U CN206602904U CN 206602904 U CN206602904 U CN 206602904U CN 201720306698 U CN201720306698 U CN 201720306698U CN 206602904 U CN206602904 U CN 206602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nting groove
storage tank
pipe
impla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66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兵
邹理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66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2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2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2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种植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垂直设置有数层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给每层种植槽供水的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连通种植槽下端的输水管,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连通输水管的水泵,所述水泵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储存水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储水箱一侧设置有连通种植槽的末端的收水管。本实用新型借助水泵将储水箱中加热过的水送入种植槽内,达到维持种植槽温度恒定的目的,取得了恒温控制的有益效果。同时经过种植槽不断循环的水也会保证土壤的含氧度。

Description

垂直种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垂直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垂直种植(垂直农耕),又称直立种植/立体种植,是利用立体空间,把一片土地的利用面积,以倍数增加,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可以是室内或室外(大棚内或建筑外壳上)的种植。
申请号为“201620159970 .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垂直种植系统,包括固定于安装壁上垂直分布的若干层种植容器,每层所述种植容器具有放置种植盆的放置槽和位于所述放置槽下方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上部具有漏水孔,所述蓄水池的底部开设有具有设定高度的排水口,所述蓄水池内的储水能够通过吸水物质输送至所述种植盆。这种垂直种植系统虽然能充分利用水资源,但是并不具备调节温度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种植系统,具有保持恒温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种植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垂直设置有数层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给每层种植槽供水的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连通种植槽下端的输水管,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连通输水管的水泵,所述水泵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储存水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储水箱一侧设置有连通种植槽的末端的收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输水管送入种植槽内,达到给植物蓄水的目的,同时随着水的不断注入种植槽内,水流到种植槽的末端后便会通过收水管重新回到储水箱内,储水箱中的加热装置会不断将水加热,当温水进入种植槽后便会不断被种植槽吸收热量,从而将种植槽的温度提升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而被吸收掉热量的水便会通过收水管重新回到储水箱内,达到维持种植槽温度恒定的目的,取得了恒温控制的有益效果。同时经过种植槽不断循环的水也会保证水的新鲜度,补充土壤的含氧度,取得了加强种植环境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土壤的支撑板,所述输水管与收水管位于支撑板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数个贯通支撑板的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的末端贴合种植槽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吸水海绵不断将种植槽内的水吸收到土壤内,借助控制吸水海绵的尺寸来控制土壤的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过高或低,会影响植物生长,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同时借助支撑板将水与土壤分开,避免不断流动的水使土壤过于松散,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连通输水管的一端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往另一端下降,所述种植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种植槽内的水处于倾斜面,水会由于自身重力而加快流速,达到加快水循环速度的目的,从而使热量更快地传递到种植槽内,避免热量散失在运输过程中,取得了提高热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的顶端设置有供水汽离开的出气管,每层所述种植槽的上方放置有对应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下方贯通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储水箱内温度较高,水分子活跃,汽化的水蒸汽通过出气管跑到植物周围,进一步保证植物的温度,避免热量积聚在储水箱内,取得了提高热利用率的有益效果。同时水蒸汽在出气管内液化后也会通过出气孔滴落在种植槽内,进一步浇灌植物,取得了提高水利用率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借助超声波将液体雾化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指向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雾化器进一步提高水蒸汽的含量,同时也加快水蒸汽的移动速度,取得了提高水循环速度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收水管开闭的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境温度适宜植物生长时,便可以关闭水泵,同时关闭阀门,避免种植槽内的水重新回到储水箱内,不需要进行水循环便可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取得了节约成本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盘绕放置在储水箱内的电阻丝,所述储水箱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阻丝功率的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控制器控制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达到控制种植槽内温度的目的,取得了提高智能化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连通收水管并封闭的收污袋,所述收污袋由供水通过并阻碍泥土离开的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水海绵贯通支撑板,会导致支撑板存在空隙,支撑板上的土壤会掉落到种植槽底部,长期掉落,杂质便会落在储水箱内,较难清洗。当流动的水将杂质带入收污袋中后,水穿过收污袋,而杂质会被阻碍在收污袋内,达到收集杂质的目的,将收污袋清理便可完成杂质清理,取得了方便清洗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助水泵将储水箱中加热过的水送入种植槽内,达到维持种植槽温度恒定的目的,取得了恒温控制的有益效果。同时经过种植槽不断循环的水也会保证土壤的含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种植槽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用于表现出气管具体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储水箱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支撑架;2、种植槽;11、供水系统;3、储水箱;4、水泵;21、支撑板;221、植物;222、土壤;23、吸水海绵;31、加热装置;311、电阻丝;312、控制器;33、雾化器;34、出气管;35、出气孔;36、收污袋;41、输水管;42、收水管;43、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垂直种植系统,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支撑架1,支撑架1上垂直设置有数层用于种植植物221的种植槽2,支撑架1使种植槽2依次错开,避免下层的植物221无法被阳光照射,支撑架1一侧设置有给每层种植槽2供水的供水系统11,供水系统11包括连通种植槽2右端下方的输水管41,供水系统11包括连通输水管41的水泵4,水泵4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储存水的储水箱3,方形的储水箱3的右侧设置有连通种植槽2的左端的收水管42。种植槽2连通输水管41的一端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往另一端下降,种植槽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使得种植槽2内的水处于倾斜面,水会由于自身重力而加快流速,达到加快水循环速度的目的。
如图1所示,支撑架1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收水管42开闭的水阀43。当环境温度适宜植物221生长时,便可以关闭水泵4,同时关闭阀门,避免种植槽2内的水重新回到储水箱3内,不需要进行水循环便可以保证植物221正常生长。
如图2所示,种植槽2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土壤222的支撑板21,输水管41与收水管42位于支撑板21下方,支撑板21将种植槽2隔成两层,上层用于放置土壤222跟植物221,支撑板21下表面供水通过,支撑板2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数个贯通支撑板21的吸水海绵23,方形的吸水海绵23的末端贴合种植槽2的底端,吸水海绵23上端位于土壤222内。吸水海绵23能够将支撑板21下方的水吸入体内,此时上层含水量较低的土壤222便会向吸水海绵23内的水分吸入到土壤222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储水箱3的顶端设置有供水汽离开的出气管34,每层种植槽2的上方放置有对应的出气管34,出气管34的下方贯通设置有均匀排列并位于植物221一侧的出气孔35。由于储水箱3内温度较高,水分子活跃,汽化的水蒸汽通过出气管34跑到植物221周围,进一步保证植物221的温度,避免热量积聚在储水箱3内,取得了提高热利用率的有益效果。同时水蒸汽在出气管34内液化后也会通过出气孔35滴落在种植槽2内,进一步浇灌植物221。
如图4所示,储水箱3内设置有借助超声波将液体雾化的雾化器33,雾化器33指向出气管34,借助雾化器33进一步提高水蒸汽的含量,同时也加快水蒸汽的移动速度,超声波雾化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储水箱3内设置有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装置31,加热装置31包括盘绕放置在储水箱3内的电阻丝311,储水箱3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阻丝311功率的控制器312。借助控制器312控制进入电阻丝311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电阻丝311产生的热量,达到控制种植槽2内温度的目的。
如图4所示,储水箱3内设置有连通收水管42并封闭的收污袋36,收污袋36由供水通过并阻碍泥土离开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采用透水布作为收污袋36。当流动的水将杂质带入收污袋36中后,水穿过收污袋36,而杂质会被阻碍在收污袋36内,达到收集杂质的目的,将收污袋36清理便可完成杂质清理。
使用过程:水泵4将储水箱3内的水抽出并通过输水管41送入种植槽2内,达到给植物221蓄水的目的,同时随着水的不断注入种植槽2内,水流到种植槽2的末端后便会通过收水管42重新回到储水箱3内,储水箱3中的加热装置31会不断将水加热,当温水进入种植槽2后便会不断被种植槽2吸收热量,从而将种植槽2的温度提升到适宜植物221生长的温度,而被吸收掉热量的水便会通过收水管42重新回到储水箱3内,达到维持种植槽2温度恒定的目的。同时经过种植槽2不断循环的水也会保证水的新鲜度,补充土壤222的含氧度。
借助吸水海绵23不断将种植槽2内的水吸收到土壤222内,借助控制吸水海绵23的尺寸来控制土壤222的含水量,避免土壤222含水量过高或低,会影响植物221生长。同时借助支撑板21将水与土壤222分开,避免不断流动的水使土壤222过于松散。
当环境温度适宜时,便可以关闭水阀43,关停水循环,也能保证植物221正常生长,避免资源浪费。

Claims (8)

1.一种垂直种植系统,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垂直设置有数层用于种植植物(221)的种植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一侧设置有给每层种植槽(2)供水的供水系统(11),所述供水系统(11)包括连通种植槽(2)下端的输水管(41),所述供水系统(11)包括连通输水管(41)的水泵(4),所述水泵(4)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储存水的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内设置有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装置(31),所述储水箱(3)一侧设置有连通种植槽(2)的末端的收水管(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2)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土壤(222)的支撑板(21),所述输水管(41)与收水管(42)位于支撑板(21)下方,所述支撑板(2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数个贯通支撑板(21)的吸水海绵(23),所述吸水海绵(23)的末端贴合种植槽(2)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2)连通输水管(41)的一端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往另一端下降,所述种植槽(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的顶端设置有供水汽离开的出气管(34),每层所述种植槽(2)的上方放置有对应的出气管(34),所述出气管(34)的下方贯通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出气孔(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内设置有借助超声波将液体雾化的雾化器(33),所述雾化器(33)指向出气管(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收水管(42)开闭的水阀(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1)包括盘绕放置在储水箱(3)内的电阻丝(311),所述储水箱(3)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电阻丝(311)功率的控制器(3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内设置有连通收水管(42)并封闭的收污袋(36),所述收污袋(36)由供水通过并阻碍泥土离开的材料制成。
CN201720306698.9U 2017-03-27 2017-03-27 垂直种植系统 Active CN206602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6698.9U CN206602904U (zh) 2017-03-27 2017-03-27 垂直种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6698.9U CN206602904U (zh) 2017-03-27 2017-03-27 垂直种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2904U true CN206602904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7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6698.9U Active CN206602904U (zh) 2017-03-27 2017-03-27 垂直种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29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2197A (zh) * 2018-06-17 2018-11-13 安徽绿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立体式花卉浇灌系统
CN111492834A (zh) * 2020-04-17 2020-08-0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建筑物墙面的垂直绿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2197A (zh) * 2018-06-17 2018-11-13 安徽绿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立体式花卉浇灌系统
CN111492834A (zh) * 2020-04-17 2020-08-0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建筑物墙面的垂直绿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23904A1 (en) Fodder Grow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6061648U (zh) 一种塔式立体景观装置
US20160212945A1 (en) Fodder Grow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171932B (zh)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多级循环利用装置
CN10873890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蔬菜大棚
CN201919384U (zh) 立体植物栽培装置
CN206602904U (zh) 垂直种植系统
CN107371870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旋转式蔬菜种植装置
CN206260464U (zh) 一种园林育苗装置
CN107535241A (zh) 一种智能化温室大棚
CN203788834U (zh) 植栽用的供水容器
CN113016449A (zh) 一种用于果蔬大棚的新能源储能综合利用系统
KR101510463B1 (ko) 다층 화분
KR101223763B1 (ko) 가정용 수경재배 장치
CN206462060U (zh) 一种高海拔绿化苗木培育温室
CN107624447A (zh) 一种节能环保温室大棚
CN208691825U (zh) 一种垂直绿化墙
CN206547458U (zh) 一种林木智能化培育房
CN206674710U (zh) 一种潮汐式无土栽培槽
KR101357111B1 (ko) 배양액 공급조건의 조정이 가능한 하부급수 방식의 수경재배장치
KR20170001282A (ko) 지열에 의한 비닐하우스 보온장치
CN201282681Y (zh) 一种蔬菜水培装置
CN104885894B (zh) 一种槽吸式给水系统及基于此的可移动景墙
CN206978189U (zh) 一种智能控温温室
CN209435954U (zh) 自动浇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9

Address after: Room 419, Building A, Block A, Block A, North District, Binhai County Industrial Park,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010-04

Patentee after: Sino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1001 North Kunbei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