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9089U - 一种储奶袋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奶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9089U
CN206599089U CN201621255151.2U CN201621255151U CN206599089U CN 206599089 U CN206599089 U CN 206599089U CN 201621255151 U CN201621255151 U CN 201621255151U CN 206599089 U CN206599089 U CN 206599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torage milk
face
milk bag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51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sheng Pack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波 filed Critical 陈波
Priority to CN2016212551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9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9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9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母婴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储奶袋组件,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储奶袋及用于连接储奶袋与母乳采集装置的转接头,转接头与储奶袋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通过母乳采集装置将母乳采集至储奶袋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母乳从存奶瓶内倒入储奶袋内造成的二次污染,确保母乳的干净、卫生、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储奶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母婴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储奶袋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哺乳期女性由于外出工作等原因需要将母乳提前吸出并储存,所以母乳采集装置和储奶袋得到广泛的应用。母乳采集装置上一般都配备有存奶瓶,通过母乳采集装置采集的母乳直接存在存奶瓶内。现有的储奶过程如下:由母乳采集装置先将母乳存在存奶瓶内,然后将将存在存奶瓶内从母乳采集装置上拆卸,将存奶瓶内的母乳倒入储奶袋内。这种操作过程存在着下述缺点:一是,将存奶瓶内的母乳倒入储奶袋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母乳的卫生;二是,在存奶瓶往储奶袋倒的时候容易造成漏到外面,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杜绝二次污染的储奶袋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储奶袋组件,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储奶袋及用于连接储奶袋与母乳采集装置的转接头,转接头与储奶袋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储奶袋包括由前袋面、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后袋面之间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储奶袋内腔的接头,接头的一端与前袋面、后袋面密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设置有螺帽。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转接头包括有本体,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储奶袋的接头上的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上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转接头的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上端与下端之间通过平截空心圆锥体或平截空心球体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平截空心圆锥体或平截空心球体下部内孔的直径大于转接头下端的直径并形成有台阶面,且平截空心圆锥体或平截空心球体下部内孔的直径小于储奶袋的接头上端的内孔径。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台阶面的外边沿轴向向下延伸有筒体,筒体的外壁与螺纹孔孔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储奶袋的接头与转接头连接后,接头的上端位于环形腔内。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储奶袋包括由前袋面、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后袋面的上端为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有拉链,在拉链上方的前袋面、后袋面上均设置有挂孔。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转接头包括有本体,在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本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挂钩,挂钩用于与储奶袋的挂孔连接,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
在上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中,所述储奶袋的前袋面、后袋面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壶嘴结构,壶嘴结构上设置有便于撕开的撕裂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通过母乳采集装置将母乳采集至储奶袋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母乳从存奶瓶内倒入储奶袋内造成的二次污染,确保母乳的干净、卫生、安全。
2、本实用新型直接通过母乳采集装置将母乳采集至储奶袋内,操作更加简便,在母乳采集完成后,将储奶袋封闭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接头连接在储奶袋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储奶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接头没有筒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接头有筒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储奶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转接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头的挂钩设置在储奶袋的挂孔内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5:
一种储奶袋组件,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储奶袋1及用于连接储奶袋1与母乳采集装置的转接头2,转接头2与储奶袋1可拆卸连接。储奶袋1的数量根据包装决定,一般情况下设置有十个。
具体地,所述储奶袋1包括由前袋面3、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3、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3、后袋面之间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储奶袋1内腔的接头4,接头4的一端与前袋面3、后袋面密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设置有螺帽5。所述转接头2包括有本体,本体内设置有通孔6,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储奶袋1的接头4上的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7,上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8。使用时,将螺帽5从接头4上拧开,从接头4向奶瓶内倒奶。
由于奶瓶有大口径与标准口径,因此,相应的所述转接头2的另一端为标准口径或大口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转接头2配备两个,一个是标准口径的,另一个是大口径的,增加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2的上端的直径D1大于下端的直径D2,上端与下端之间通过平截空心圆锥体9或平截空心球体连接。这样设计可以使母乳沿着转接头2的内壁一直流入储奶袋1中,导流效果好。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平截空心圆锥体9或平截空心球体下部内孔的直径D3大于转接头2下端的直径D2端并形成有台阶面10,且平截空心圆锥体9或平截空心球体下部内孔的直径D3小于储奶袋1的接头4上端的内孔径。
这样设计,母乳采集装置采集的母乳从平截空心圆锥体9或平截空心球体的内壁直接进入储奶袋1的接头4的内孔。可以防止母乳从转接头2下端与储奶袋1的接头4之间的连接处向外渗漏,导致母乳的浪费,给储奶过程也造成一定的不便。
除了上述方法,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达到防漏的效果,如图5所示:
在上述的台阶面10的外边沿轴向向下延伸有筒体11,筒体11的外壁与螺纹孔孔壁之间形成环形腔12,储奶袋1的接头4与转接头2连接后,接头4的上端位于环形腔12内。母乳采集装置采集的母乳从平截空心圆锥体9或平截空心球体的内壁后再通过筒体11内壁流入接头4进入储奶袋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储奶袋1的螺帽5拧开,转接头2的一端与储奶袋1的接头4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母乳采集装置螺纹连接,连接后进行采集母乳,采集的母乳直接装入储奶袋1中,采集完成后,将储奶袋1从转接头2上拆卸,连接上螺帽5即可。
实施例二:参见图6—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储奶袋1的结构与转接头的结构。
本实施所述储奶袋1包括由前袋面3、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3、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3、后袋面的上端为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有拉链13,在拉链13上方的前袋面3、后袋面上均设置有挂孔14。
所述转接头2包括有本体,在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本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挂钩15,挂钩15用于与储奶袋1的挂孔14连接,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8。
为了方便倒奶。所述储奶袋1的前袋面3、后袋面上端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壶嘴16结构,壶嘴结构16上设置有便于撕开的撕裂线17。使用时,将撕裂线17以外的部分撕开,便可以从壶嘴结构16向奶瓶倒奶。
在连接时,打开储奶袋1的拉链13,使前袋面3、后袋面分离,将转接头2的一端设置在储奶袋1的前袋面3、后袋面之间,且前袋面3、后袋面通过挂孔14挂设在转接头2的挂钩15上,转接头2的另一端与母乳采集装置螺纹连接,连接后进行采集母乳,采集的母乳直接装入储奶袋1中,采集完成后,将储奶袋1从挂钩15上拆下,连接上拉链13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储奶袋的结构与转接头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储奶袋包括由前袋面、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后袋面的上端为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有拉链。
为了方便转接头与储奶袋的连接,所述转接头包括有本体,在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本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的下端设置有钩部,固定夹夹设在储奶袋的前袋面、后袋面上并通过钩部作用在拉链上进行定位,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
连接时,打开储奶袋的拉链,使前袋面、后袋面分离,将前袋面、后袋面分别通过固定夹与转接头连接,且固定夹的钩部钩设在拉链上进行定位。转接头的另一端与母乳采集装置螺纹连接,连接后进行采集母乳,采集的母乳直接装入储奶袋中,采集完成后,将储奶袋从固定夹上拆下,连接上拉链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储奶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储奶袋及用于连接储奶袋与母乳采集装置的转接头,转接头与储奶袋可拆卸连接;
所述储奶袋包括由前袋面、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后袋面之间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储奶袋内腔的接头,接头的一端与前袋面、后袋面密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设置有螺帽;
所述转接头的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上端与下端之间通过平截空心圆锥体或平截空心球体连接;
或所述储奶袋包括由前袋面、后袋面及底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或由前袋面、后袋面连接形成的袋体,在前袋面、后袋面的上端为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有拉链,在拉链上方的前袋面、后袋面上均设置有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有本体,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储奶袋的接头上的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上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截空心圆锥体或平截空心球体下部内孔的直径大于转接头下端的直径并形成有台阶面,且平截空心圆锥体或平截空心球体下部内孔的直径小于储奶袋的接头上端的内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的外边沿轴向向下延伸有筒体,筒体的外壁与螺纹孔孔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储奶袋的接头与转接头连接后,接头的上端位于环形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有本体,在本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本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挂钩,挂钩用于与储奶袋的挂孔连接,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母乳采集装置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奶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奶袋的前袋面、后袋面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壶嘴结构,壶嘴结构上设置有便于撕开的撕裂线。
CN201621255151.2U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储奶袋组件 Active CN206599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5151.2U CN206599089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储奶袋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5151.2U CN206599089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储奶袋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9089U true CN206599089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5151.2U Active CN206599089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储奶袋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90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8969A (zh) * 2018-04-23 2018-09-14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母乳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8969A (zh) * 2018-04-23 2018-09-14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母乳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9089U (zh) 一种储奶袋组件
CN203837970U (zh) 一种可拆卸漏斗式尿液采集器
CN206150086U (zh) 一种玉米花粉授粉器
CN206719877U (zh) 一种食用油油桶
CN206660001U (zh) 一种滴眼器
CN2835211Y (zh) 组合式多口径漏斗
CN206303821U (zh) 一种组合牙膏套装
CN207023632U (zh) 一种折叠旅行杯
CN206491626U (zh) 一种保温杯
CN212530804U (zh) 一种吸管搅拌棒式速溶粉末饮品的包装结构
CN209301862U (zh) 一种妇产科清洗给药装置
CN207837432U (zh) 一种制作鸡蛋灌饼用的搅蛋倒蛋器
CN206151856U (zh) 一种新型眼药水瓶
CN205418705U (zh) 一种垃圾桶
CN205323803U (zh) 一种多功能可清洗洗瓶
CN205327661U (zh) 一种陶瓷酱油瓶
CN211023298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兽医用灌药装置
CN105540522B (zh) 一种容器装满自动终止灌入的液体漏子
CN205972237U (zh) 一种能减少浪费的液体容器
CN211050255U (zh) 一种煮药壶
CN211495336U (zh) 一种易于取食的不沾蜂蜜罐
CN205107174U (zh) 一种多功能杯
CN206492026U (zh) 内科用服药杯
CN212048650U (zh) 一种送服饮用水和药品收纳盒一体便携杯
CN108996005A (zh) 一种塑料桶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3

Address after: 318050 Behind 178 Yucheng Road,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osheng Pack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50 Yuquan District, Lubei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1 Building, 2 Units 102

Patentee before: Chen B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