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5397U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5397U
CN206595397U CN201720182279.9U CN201720182279U CN206595397U CN 206595397 U CN206595397 U CN 206595397U CN 201720182279 U CN201720182279 U CN 201720182279U CN 206595397 U CN206595397 U CN 206595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input
fed microstrip
excitation
output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22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 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 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 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 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22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5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5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5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终端技术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包括对称设置在基板净空区的多个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激励馈电微带及围绕在所述激励馈电微带、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形成耦合馈电的短路接地微带。本实用新型针对手机小型化、多频化的要求,提出一种以耦合馈电的环天线为天线单元的双耦合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应用到手机中,利用天线单元的结构对称降低了天线单元间的互耦,提高了隔离度,降低了彼此干扰,有利于信号的有效传输;两天线单元均可在较宽的频段工作,可覆盖1710~2690MHz内所有高频的工作频段;同时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属于无线终端技术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移动通信的广泛应用,以及未来Internet无线接入,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速率的要求俞强。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无线通信系统收发端采用多天线,相比单发单收系统,其能不在增加带宽的情况下,突破此瓶颈,极大的提高信道容量和降低发射功率。现在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系统中,由于受到终端机器尺寸和空间的限制,布置多天线必然使天线间距很近,共地电流和空间耦合,使天线之间有很大的相互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MIMO天线系统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高隔离度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天线单元能够覆盖较宽的工作频段,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更加适用于手机等小型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包括对称设置在基板净空区的多个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激励馈电微带及围绕在所述激励馈电微带、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形成耦合馈电的短路接地微带。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呈倒L型。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接地微带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包括第一段部及与第一转折部相垂直的第二段部。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接地微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转折部、第二转折部、第三转折部及第四转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馈电微带连接有50欧微带线,50欧微带线与SAM接口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馈电微带的一端部为馈电点。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接地微带的一端部为短路接地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手机小型化、多频化的要求,提出一种以耦合馈电的环天线为天线单元的双耦合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应用到手机中,利用天线单元的结构对称降低了天线单元间的互耦,提高了隔离度,降低了彼此干扰,有利于信号的有效传输;两天线单元均可在较宽的频段工作,可覆盖1710~2690MHz内所有高频的工作频段;同时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S参数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总效率和增益曲线图;
图5是2150MHZ下一天线单元XZ面内的测试方向图;
图6是2150MHZ下一天线单元YZ面内的测试方向图;
图7是2150MHZ下一天线单元XY面内的测试方向图;
图8是2150MHZ下另一天线单元XZ面内的测试方向图;
图9是2150MHZ下另一天线单元YZ面内的测试方向图;
图10是2150MHZ下另一天线单元XY面内的测试方向图。
附图标号:
1 基板
101 净空区
2 天线单元
201 激励馈电微带
202 短路接地微带
203 50欧微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包括对称设置在基板1一端的净空区101上的2个天线单元2,所述天线单元2包括激励馈电微带201及围绕所述激励馈电微带201、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201形成耦合馈电的短路接地微带202,激励馈电微带201与短路接地微带202形成耦合馈电的环天线,低中频段信号与高频段信号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多路径实现最终所需频段的要求,其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更小。
进一步的,所述激励馈电微带201呈倒L型。具体的,所述激励馈电微带201包括第一段部20101及与第一段部20101相垂直的第二段部20102。所述第一段部20101的一端部A点为天线的馈电点,第一段部20101的A点连接有50欧微带线203,50欧微带线203的一端部B点与SAM接口相接,利用背馈的方式实现对天线的激励。所述50欧微带203与基板1的侧边之间成一定倾斜角度,减小基板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短路接地微带202呈U型,其绕设在激励馈电微带201外侧,降低两者之间的隔离度,提高耦合效果。具体的,所述短路接地微带202包括依次相连形成U型的第一转折部20201、第二转折部20202、第三转折部20203及第四转折部20204,所述第一转折部20101的一端C点为天线的短路接地点,通过通孔短接到基板1背面的金属地。所述第二转折部20202和第四转折部20204位于所述第二段部20102的两侧,所述第三转折部20203位于所述第二段部20102的底侧,从而使短路接地微带202围绕在激励馈电微带201外侧。短路接地微带202和激励馈电微带20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进行测试:
其S参数如图3所示,总效率(同时考虑功率反射及辐射损耗)和增益曲线图如图4所示,在1710~2690MHz内,总效率均大于40%,增益大于0dB,完全满足手机天线的实际应用要求。
在2150MHz的工作频率下,两天线单元的测试方向图如图5至图10所示,其中,图5、图6及图7分别为一天线单元在XZ、YZ及XY面内的方向图,图8、图9及图10分别为另一天线单元在XZ、YZ及XY面内的方向图,图中有XZ,YZ,XY三个面内Ephi和Etheta两个分量的相对变化,由图可知两个天线单元在XZ面和XY面的方向图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天线单元主辐射方向沿正X轴方向,另一天线单元主辐射方向沿负X轴方向,各自的方向性也较强,因此能实现良好的方向图分集。
在1710~2690MHz频带内两个天线单元的隔离度大于10Db,满足天线在工作频段内相关系数小于0.1。
本实用新型针对手机小型化、多频化的要求,提出一种以耦合馈电的环天线为天线单元的双耦合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应用到手机中,利用天线单元的结构对称降低了天线单元间的互耦,提高了隔离度,两天线单元均可在较宽的频段工作,可覆盖1710~2690MHz内所有高频的工作频段,信号相关性系数较低,两天线单元方向图方向性较强,能实现方向图分集,同时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激励馈电微带及围绕所述激励馈电微带、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形成耦合馈电的短路接地微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呈倒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接地微带呈U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包括第一段部及与第一转折部相垂直的第二段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接地微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转折部、第二转折部、第三转折部及第四转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连接有50欧微带线,50欧微带线与SAM接口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馈电微带的一端部为激励馈电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接地微带的一端部为短路接地点。
CN201720182279.9U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Active CN206595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2279.9U CN206595397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2279.9U CN206595397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5397U true CN206595397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2279.9U Active CN206595397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539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334A (zh) * 2018-01-29 2018-08-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微带线临近耦合馈电的多频带天线
CN108493590A (zh) * 2018-01-15 2018-09-0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mimo天线及手持设备
CN109818141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WO2022111409A1 (zh) * 2020-11-24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以及通信装置
CN116130957A (zh) * 2023-03-24 2023-05-16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小型化三频带自解耦mimo天线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141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8493590A (zh) * 2018-01-15 2018-09-0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mimo天线及手持设备
CN108493590B (zh) * 2018-01-15 2020-02-11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mimo天线及手持设备
US10950953B2 (en) 2018-01-15 2021-03-16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unit, MIMO antenna and handheld device
CN108365334A (zh) * 2018-01-29 2018-08-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微带线临近耦合馈电的多频带天线
CN108365334B (zh) * 2018-01-29 2020-04-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微带线临近耦合馈电的多频带天线
WO2022111409A1 (zh) * 2020-11-24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以及通信装置
CN116130957A (zh) * 2023-03-24 2023-05-16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小型化三频带自解耦mimo天线
CN116130957B (zh) * 2023-03-24 2023-10-20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小型化三频带自解耦mimo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5397U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Chen et al. A decoupling technique for increasing the port isolation between two strongly coupled antennas
CN110061349B (zh) 一种基于正交模式对的宽带5g mimo手机天线
CN202855894U (zh) 一种高隔离度双单元mimo阵列天线
CN102104193A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
CN109659686B (zh) 一种高隔离度mimo天线
CN10211090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阵列天线及其实现方法
CN104241852A (zh) 天线装置
CN102868017A (zh) 辐射装置及基于辐射装置的阵列天线
CN111162381A (zh) 一种双频八单元mimo终端天线
CN104638365A (zh) 一种无去耦结构的四单元宽带缝隙mimo天线
Gong et al. Compact MIMO antennas using a ring hybrid for WLAN applications
CN112563730A (zh) 适用于5g全频段通信的高隔离度超宽带mimo天线
CN203166075U (zh) 小型高隔离度双陷波uwb mimo天线
CN103811869A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544729B (zh) 利用天线单元内闭合电流回路提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
CN112054295B (zh) 一种应用于5g的紧凑型自解耦十二单元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CN209913028U (zh) 一种小型化mimo天线系统
CN110829023B (zh) 天线模组及终端
CN109935962A (zh) 一种垂直极化mimo天线和具有mimo天线的终端
CN114447595A (zh) 具有零净空和高隔离度特性双端口环天线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2434698U (zh) 利用天线单元内闭合电流回路提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
CN201898204U (zh) 一种实现宽带高隔离度的多天线结构
CN207517859U (zh) 一种双工“工”字形槽天线
CN114976598B (zh) 应用于零净空移动终端的高隔离度倒l型天线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