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5779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5779U
CN206585779U CN201720308299.6U CN201720308299U CN206585779U CN 206585779 U CN206585779 U CN 206585779U CN 201720308299 U CN201720308299 U CN 201720308299U CN 206585779 U CN206585779 U CN 206585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electromagnetic oven
light current
panel
curr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82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兰
孙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82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5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5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57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面板(10)、上框(20)和底壳(30),所述上框(20)设置在所述底壳(30)上,所述面板(10)设置在所述上框(20)上,所述底壳(30)内设置有线圈盘(31)和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上设置有强电区(321)和弱电区(322),所述上框(20)的内缘上设置有防护罩(21),所述防护罩(21)与所述上框(20)一体成型,所述防护罩(21)用于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211),所述弱电区(322)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211)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对弱电区进行防护导致的费工费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加热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主要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的面板,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风机组件、主板等。主板是电磁炉的最重要零部件之一,由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和各种电子元器件组成;主板布局通常分为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强电区域设置有大的电子元器件,很多自带绝缘膜和绝缘防护外壳;弱电区域主要设置微电流电子元器件,如绕线电阻、二极管等。这些弱电元器件的管脚通常裸露在空气中,而且弱电区域各元器件之间布局紧凑,易被厨房油污、潮湿空气、灰尘等吸附而导致短路烧机。为了对弱电区域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主要在主板上增加一个塑料防护罩,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板上,使弱电区域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结构。
然而,将塑料防滑罩用打螺钉的方式固定起来,不仅增加了物料成本(螺钉),还需要人工安装,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以克服对弱电区进行防护导致的费工费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上框和底壳,所述上框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上框上,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强电区和弱电区,所述上框的内缘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上框一体成型,所述防护罩用于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所述弱电区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框的内缘上设置的防护罩与该上框一体成型,在该防护罩对弱电区起到保护的同时,不需要设置螺钉,节省了物料成本;进一步地,在安装上框的同时,即完成了防护罩的安装,不需要人工安装防护罩,节省了人工成本。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朝向所述面板的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均为开口。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的底面贴合,所述防护罩的下表面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贴合。
通过此种实现方式,不仅节省了原材料,还利于弱电区的散热。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侧壁、所述面板的底面以及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了所述防护空间。
此种实现方式,对弱电区的设置位置比较灵活,当弱电区距离底壳的侧壁有一定距离时,即距离上框的内缘有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一个连接板来连接防护罩与上框本体,该连接板的长度可以由弱电区与上框的内缘的水平距离来确定。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侧壁、所述底壳的侧壁、所述面板的底面以及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了所述防护空间。
可选地,所述弱电区靠近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
利用底壳的侧壁来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比较节省材料。
可选地,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弱电区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弱电区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远离所述线圈盘的一端。可以防止弱电区上的电子元器件被加热区域所产生的热量加热。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的厚度介于1毫米至3毫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防护罩所覆盖的区域大于或等于所述弱电区所覆盖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的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面板 20-上框 21-防护罩
211-防护空间 30-底壳 31-线圈盘
32-电路板 321-强电区 322-弱电区
33-侧壁 331-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的布局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面板10、上框20和底壳30,上框20设置在底壳30上,面板10设置在上框20上,底壳30内设置有线圈盘31和电路板32,电路板32上设置有强电区321和弱电区322,上框20的内缘上设置有防护罩21,防护罩21与上框20一体成型,防护罩21用于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211,弱电区322设置在防护空间2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磁炉的底壳30内还设置有风机,用于对电磁炉内部进行散热。上框20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在底壳30上,面板10通过胶粘的方式粘接在上框20上。锅具可以放置在面板10的上方,线圈盘31可以对面板10上放置的锅具等器具进行加热,使锅具等器具底部温度升高,实现电磁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对电路板32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了分区处理,将电路板32分成了强电区321和弱电区322。其中强电区321上用于设置大电流的电子元器件,弱电区322用于设置微电流电子元器件,如绕线电阻,二极管、三极管、芯片、跳线等。
为了对弱电区域进行防尘、防潮、防油污保护,本实施例在上框20的内缘上设置有防护罩21,该防护罩21与上框20一体成型,防护罩21与上框20的材料相同。防护罩21与上框20可以通过注塑等工艺一体成型。该防护罩21的厚度介于1毫米至3毫米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护罩21用于形成防护空间211,弱电区322设置在防护空间211内,该防护空间211用于对弱电区322上设置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防护。在电磁炉装配过程中,先将电路板32设置在底壳30内,再将上框20安装在底壳30上,再将面板10设置在底壳30上,此时防护罩21形成了防护空间211,对弱电区322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框的内缘上设置的防护罩与该上框一体成型,在该防护罩对弱电区起到保护的同时,不需要设置螺钉,节省了物料成本;进一步地,在安装上框的同时,即完成了防护罩的安装,不需要人工安装防护罩,节省了人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21形成防护空间211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
一种实现方式为防护罩21包括侧壁和顶壁(未示出)的情况,例如可以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为:防护罩21包括侧壁和顶壁(未示出),防护罩21的侧壁围绕在弱电区322的外部,且防护罩21的侧壁下端与电路板32的上表面贴合,防护罩21的侧壁和顶壁,以及电路板32形成了一个密闭的防护空间,弱电区322设置在该防护空间内。
另一种情况为:防护罩21包括侧壁和顶壁(未示出),防护罩21的侧壁和底壳30的侧壁围绕在弱电区322的外部,且防护罩21的侧壁下端与电路板32的上表面贴合,防护罩21的侧壁和顶壁、底壳30的侧壁以及电路板32形成了一个密闭的防护空间,弱电区322设置在该防护空间内。
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如图1所示的防护罩21不包括顶壁,仅包括侧壁的情况。在此种实现方式中,防护罩21朝向面板10的一端以及朝向电路板32的另一端均为开口。防护罩21的上表面与面板10的底面贴合,防护罩21的下表面与电路板32的上表面贴合。即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0的底面相当于该防护罩21的顶壁。
通过此种实现方式,不仅节省了原材料,还利于弱电区322的散热。此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为:防护罩21的侧壁、面板10的底面以及电路板32的上表面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了防护空间211。即在如图1所述的电磁炉结构中,防护罩21包括四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在图1所示的视图中被上框20本体遮挡,所以无法看到。
在此种情况下,对弱电区322的设置位置比较灵活,当弱电区322距离底壳30的侧壁有一定距离时,即距离上框20的内缘有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一个连接板来连接防护罩21与上框20本体,该连接板的长度可以由弱电区322与上框20的内缘的水平距离来确定。
另一种情况为:防护罩21的侧壁、底壳30的侧壁33、面板10的底面以及电路板32的上表面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了防护空间211。该种实现情况具体可如图1所示,即防护罩21只有图1所示出的三个侧壁。
在此种情况下,弱电区322靠近底壳30的侧壁33设置,即如图1和图2所示,弱电区322的一个边缘抵接底壳30的侧壁33。此时,可利用该侧壁33来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211,此种设置方式,比较节省材料。
进一步,在此种情况下,为了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211,在底壳30的侧壁33上设置有出风孔331时,该出风孔331设置在侧壁33远离弱电区322的一端。即底壳30形成防护空间211对应的侧壁上不设置出风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弱电区322被设置在密闭的防护空间211内,因此,为了防止弱电区322上的电子元器件受外界温度的干扰,本实施例将弱电区322设置在电路板32上远离线圈盘31的一端,即将弱电区322设置在远离加热区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防护罩21的形状具体可由弱电区21的形状来确定,例如,该防护罩21所覆盖的区域可以大于或等于该弱电区21所覆盖的区域,从而使得弱电区21可以设置在防护罩21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10)、上框(20)和底壳(30),所述上框(20)设置在所述底壳(30)上,所述面板(10)设置在所述上框(20)上,所述底壳(30)内设置有线圈盘(31)和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上设置有强电区(321)和弱电区(3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20)的内缘上设置有防护罩(21),所述防护罩(21)与所述上框(20)一体成型,所述防护罩(21)用于形成密闭的防护空间(211),所述弱电区(322)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2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朝向所述面板(10)的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电路板(32)的另一端均为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10)的底面贴合,所述防护罩(21)的下表面与所述电路板(32)的上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的侧壁、所述面板(10)的底面以及所述电路板(32)的上表面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了所述防护空间(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的侧壁、所述底壳(30)的侧壁(33)、所述面板(10)的底面以及所述电路板(32)的上表面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了所述防护空间(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区(322)靠近所述底壳(30)的侧壁(33)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0)的侧壁(33)上还设置有出风孔(331),所述出风孔(331)设置在所述侧壁(33)远离所述弱电区(32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区(32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2)上远离所述线圈盘(31)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的厚度介于1毫米至3毫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所覆盖的区域大于或等于所述弱电区(322)所覆盖的区域。
CN201720308299.6U 2017-03-28 2017-03-28 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5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8299.6U CN206585779U (zh) 2017-03-28 2017-03-28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8299.6U CN206585779U (zh) 2017-03-28 2017-03-28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5779U true CN206585779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1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82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5779U (zh) 2017-03-28 2017-03-28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5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5779U (zh) 电磁炉
CN208510815U (zh) 热风循环风罩及烹饪电器
CN207132394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
CN207094681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10129978U (zh) 一种半导体微波发生装置
KR102084428B1 (ko) 전자레인지
CN212339326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2339327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6709143U (zh) 一种防水电磁炉
US20220381440A1 (en) Electric range
CN204465908U (zh) 电器箱及电磁炉
US20220386426A1 (en) Electric range
CN212537935U (zh) 一种具有防虫和高散热性能的电磁炉
CN204227480U (zh) 电磁炉
CN208425905U (zh) 液体加热电器的底座
CN206361754U (zh) 电器装置及其壳体
CN210511797U (zh) 控制器及电器
CN214180132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6176475U (zh) 电气安全型烹饪器具
CN215412010U (zh) 一种电磁炉及其一拖四模块化加热装置
CN219775822U (zh) 炉具
CN205245255U (zh) 电磁炉
CN210629980U (zh) 电路板和家用电器
US20220386495A1 (en) Electric range
CN206361738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