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5754U -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5754U
CN206585754U CN201720177306.3U CN201720177306U CN206585754U CN 206585754 U CN206585754 U CN 206585754U CN 201720177306 U CN201720177306 U CN 201720177306U CN 206585754 U CN206585754 U CN 206585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ing
signal contact
internal signal
signal
dri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73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明军
吕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un Shun F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un Shun F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un Shun F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un Shun F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773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5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5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57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包含支架,其内具有四个引线架及四个引线孔;两个磁回组件,设于支架内;振膜,设于支架;两个音圈,分别具有两个出线端;讯号连接板,其顶面设于支架外的底部,讯号连接板的底面具有四个内部讯号接点及两个外部讯号接点;及四条讯号引线;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具有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部,各侧部中,两个音圈的出线端位于两个引线架之间,两个引线架位于两个引线孔之间,两个引线孔位于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之间,两个讯号引线分别电连接出线端后通过引线架穿过引线孔及讯号连接板后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便于焊接讯号引线于讯号连接板以加快生产流程。

Description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便于焊接讯号引线于讯号连接板以加快生产流程的扬声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大功率(承受1W以上)的双驱动扬声器结构通常会使用锦丝线电连接音圈的出线端及讯号连接板,然而,现有双驱动扬声器结构焊接锦丝线于讯号连接板时常会造成焊接不易而减缓了生产流程。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以使其可便于焊接讯号引线于讯号连接板以加快生产流程,将是本实用新型想要积极揭露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介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以达到可便于焊接讯号引线于讯号连接板以加快生产流程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包含:支架,其内具有四个引线架及四个引线孔;两个磁回组件,其设置于该支架内;振膜,其设置于该支架且其背面与所述磁回组件的顶部相间隔;两个音圈,其分别具有两个出线端,所述音圈的顶缘分别连接于该振膜的背面,所述音圈分别围绕及悬浮于所述磁回组件外;讯号连接板,其顶面设置于该支架外的底部,该讯号连接板的底面具有四个内部讯号接点及两个外部讯号接点,所述内部讯号接点与所述外部讯号接点电连接;以及四条讯号引线;其中,该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具有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部,各该侧部中,该两个音圈的出线端位于两个引线架之间,该两个引线架位于两条引线孔之间,该两个引线孔位于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之间,两个讯号引线分别电连接该出线端后通过该引线架穿过该引线孔及该讯号连接板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
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引线孔分别具有导引斜面以导引各该讯号引线向下穿过该讯号连接板。
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该讯号连接板具有两个套设孔,该支架外的底部具有两个定位框,所述套设孔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框外,该两条讯号引线分别穿过该套设孔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
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套设孔分别具有二延伸孔,所述延伸孔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引线孔的位置,所述讯号引线分别穿过所述引线孔及所述延伸孔后电连接所述内部讯号接点。
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内部讯号接点位于矩形的四个角落,所述外部讯号接点位于其中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之间;该讯号连接板的底面具有第一走线及第二走线,该第一走线及该第二走线分别呈U形且其凹口相面对;该第一走线以其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及外部讯号接点,该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一侧的转角,该外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该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位于斜向的相对位置;该第二走线以其一侧电连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及另一外部讯号接点,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一侧的转角,该外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位于另一斜向的相对位置;所述音圈形成并联电路。
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讯号引线分别为铜锦丝线或镀银的铜锦丝线。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可便于焊接讯号引线于讯号连接板以加快生产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内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讯号连接板设置于支架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讯号连接板设置于支架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振膜设置于支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支架
11 引线架
12 引线孔
121 导引斜面
14 定位框
15 通气孔
2 磁回组件
3 振膜
4 音圈
41 出线端
5 讯号连接板
51 内部讯号接点
52 外部讯号接点
53 套设孔
531 延伸孔
54 第一走线
55 第二走线
6 讯号引线
7 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因此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考图1至图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包含支架1、两个磁回组件2、振膜3、两个音圈4、讯号连接板5及四条讯号引线6。其中,该支架1可为狭长的矩形盒体且该支架1内具有四个引线架11及四个引线孔12,该支架1内分别由该支架1的两条短边侧朝该支架1的中部而依序排列有两个引线孔12及两个引线架11,两两引线孔12对称于该支架1的中部,两两引线架11对称于该支架1的中部;所述磁回组件2分别可为狭长的矩形体且其两条短边侧可呈半圆弧形,所述磁回组件2设置于该支架1内的左半部及右半部且对称于该支架1的中部,该支架1的中部朝该支架1的短边侧依序排列有磁回组件2、两个引线架11及两个引线孔12;该振膜3可为狭长的矩形且其两条短边侧可呈半圆弧形,该振膜3设置于该支架1且其背面与所述磁回组件2的顶部相间隔;所述音圈4分别可为狭长的矩形环体且其两条短边侧可呈半圆弧形,所述音圈4分别具有两个出线端41,所述音圈4的顶缘分别连接于该振膜3的背面,所述音圈4分别围绕及悬浮于所述磁回组件2外,各该音圈4的所述出线端41分别靠近该支架1的两条长边侧;该讯号连接板5可为狭长的矩形板体,该讯号连接板5的顶面连接于该支架1外的底部,该讯号连接板5的底面具有第一走线54、第二走线55、四个内部讯号接点51及两个外部讯号接点52,该第一走线54、该第二走线55、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与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电连接,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可位于该讯号连接板5的底面的四个角落,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可位于该讯号连接板5的短边侧的两个内部讯号接点51之间,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可电连接外部输入的音源讯号;其中,该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具有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部7,各该侧部7中,该两个音圈4的出线端41位于两个引线架11之间,该两个引线架11位于两个引线孔12之间,该两个引线孔12位于两个内部讯号接点51之间,两条讯号引线6对称于该支架1的中部且分别电连接该出线端41后通过该引线架11穿过该引线孔12及该讯号连接板5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51。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的所述讯号引线6设置于所述引线架11及穿过所述引线孔12后,所述讯号引线6即可自然悬浮于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的上方,之后可略为弯折所述讯号引线6成水平并透过点焊机往下压即可将所述讯号引线6焊接于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上。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可便于焊接讯号引线6于讯号连接板5以加快生产流程。
请参考图1及图2,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引线孔12分别可具有导引斜面121以便于导引各该讯号引线6向下穿过该讯号连接板5。
请参考图3及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该讯号连接板5可具有两个套设孔53,该支架1外的底部可具有两个定位框14,所述套设孔53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框14外以便于使该讯号连接板5的顶面连接于该支架1外的底部,之后该两条讯号引线6便可分别穿过该套设孔53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51。另外,所述套设孔53可使该讯号连接板5成日字形,日字形结构可强化该讯号连接板5的结构刚性。
请参考图3及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套设孔53分别可具有两个延伸孔531,所述延伸孔531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引线孔12的位置,借此,所述讯号引线6分别可便于穿过所述引线孔12及所述延伸孔531后电连接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
请参考图1至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该支架1可具有复数通气孔15以便于使该支架1内的气体流通,所述通气孔15位于所述套设孔53内。
请参考图1至图5,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各该讯号引线6除可为铜锦丝线外,亦可为镀银的铜锦丝线。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可借由所述讯号引线6表面的镀银材质而强化点焊后的稳固度。
请参考图3及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分别可为焊接点(例如微点焊),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分别可为焊接点(例如烙铁焊接)。借此,所述讯号引线6可分别快速点焊于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
请参考图1至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中,所述音圈4可通过所述讯号引线6、该第一走线54、该第二走线55、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及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串联或并联,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可具有不同的电连接方式可选择。例如,图4中,该第一走线54可呈U字形并以其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51及外部讯号接点52,该内部讯号接点51位于该第一走线54的一侧的转角,该外部讯号接点52位于该第一走线54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54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51,该内部讯号接点51位于该第一走线54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54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51位于该讯号连接板5底面斜向的相对位置,该外部讯号接点52与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51的其中一个内部讯号接点51相邻,另外,该第二走线55亦可呈U字形且其凹口与该第一走线54的凹口相面对,该第二走线55以其一侧电连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51及另一外部讯号接点52,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51位于该第二走线55的一侧的转角,该另一外部讯号接点52位于该第二走线55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55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51,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51位于该第二走线55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55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51位于该讯号连接板5底面另一斜向的相对位置,该另一外部讯号接点52与该另外两个内部讯号接点51的其中一个内部讯号接点51相邻,借此,所述音圈4可通过所述讯号引线6、该第一走线54、该第二走线55、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及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形成并联电路。另外,所述音圈4亦可借由变更该第一走线54、该第二走线55、所述内部讯号接点51及所述外部讯号接点52的方式来形成串行电路,于此不再赘述。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可借由单一讯号连接板的设计而轻易实现并联或串联。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架,其内具有四个引线架及四个引线孔;
两个磁回组件,其设置于该支架内;
振膜,其设置于该支架且其背面与所述磁回组件的顶部相间隔;
两个音圈,其分别具有两个出线端,所述音圈的顶缘分别连接于该振膜的背面,所述音圈分别围绕及悬浮于所述磁回组件外;
讯号连接板,其顶面设置于该支架外的底部,该讯号连接板的底面具有四个内部讯号接点及两个外部讯号接点,所述内部讯号接点与所述外部讯号接点电连接;以及
四条讯号引线;
其中,该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具有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部,各该侧部中,该两个音圈的出线端位于两个引线架之间,该两个引线架位于两个引线孔之间,该两个引线孔位于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之间,两条讯号引线分别电连接该出线端后通过该引线架穿过该引线孔及该讯号连接板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分别具有导引斜面以导引各该讯号引线向下穿过该讯号连接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讯号连接板具有两个套设孔,该支架外的底部具有两个定位框,所述套设孔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框外,该两条讯号引线分别穿过该套设孔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讯号连接板具有两个套设孔,该支架外的底部具有两个定位框,所述套设 孔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框外,该两条讯号引线分别穿过该套设孔后电连接该内部讯号接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孔分别具有两个延伸孔,所述延伸孔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引线孔的位置,所述讯号引线分别穿过所述引线孔及所述延伸孔后电连接所述内部讯号接点。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讯号接点位于矩形的四个角落,所述外部讯号接点位于其中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之间;该讯号连接板的底面具有第一走线及第二走线,该第一走线及该第二走线分别呈U形且其凹口相面对;该第一走线以其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及外部讯号接点,该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一侧的转角,该外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该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位于斜向的相对位置;该第二走线以其一侧电连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及另一外部讯号接点,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一侧的转角,该另一外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位于另一斜向的相对位置;所述音圈形成并联电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讯号接点位于矩形的四个角落,所述外部讯号接点位于其中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之间;该讯号连接板的底面具有第一走线及第二走线,该第一走线及该第二走线分别呈U形且其凹口相面对;该第一走线以其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及外部讯号接点,该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一侧的转角,该外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内部讯号接点,该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一走线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一走线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位于斜向的相对位置;该 第二走线以其一侧电连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及另一外部讯号接点,该另一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一侧的转角,该另一外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以其另一侧电连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该再一内部讯号接点位于该第二走线的另一侧的自由端,该第二走线中,该两个内部讯号接点位于另一斜向的相对位置;所述音圈形成并联电路。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讯号引线分别为铜锦丝线或镀银的铜锦丝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讯号引线分别为铜锦丝线或镀银的铜锦丝线。
CN201720177306.3U 2017-02-24 2017-02-24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5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7306.3U CN206585754U (zh) 2017-02-24 2017-02-24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7306.3U CN206585754U (zh) 2017-02-24 2017-02-24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5754U true CN206585754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9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73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5754U (zh) 2017-02-24 2017-02-24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57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717A (zh) * 2018-09-28 2018-11-30 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717A (zh) * 2018-09-28 2018-11-30 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CN108924717B (zh) * 2018-09-28 2023-09-01 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7658B1 (ko) 평판 스피커용 fpcb 일체형 리드 플레이트
CN103581809B (zh) 一种终端及其受话器
CN102638751B (zh) 定位支片反置的薄型扬声器
CN202587358U (zh) 定位支片反置的薄型扬声器
CN206585754U (zh) 具双驱动单元的扬声器结构
CN206422904U (zh) 双驱动扬声器结构
CN102970643A (zh) 微型扬声器
CN212324356U (zh) 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
CN204442681U (zh) 具有大振动力电枢的受话器
CN201563232U (zh) 一种三端传声器
CN207968949U (zh) 一种微型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01365337Y (zh) 微型发声器
CN101365255A (zh) 扬声器
CN202696870U (zh) 发声器
CN109561373A (zh) 扬声器端子
CN205385601U (zh) 扬声器
CN206402431U (zh) 扬声器结构
CN206498532U (zh) 扬声器
CN208691556U (zh) 扬声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CN206472278U (zh) 耳机
CN205584487U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终端
CN203086665U (zh) 受话器
CN206963023U (zh) 平面振膜扬声器及耳机
CN202488686U (zh) 扬声器
CN201550272U (zh) 双驱动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