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5120U -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5120U
CN206585120U CN201720041858.1U CN201720041858U CN206585120U CN 206585120 U CN206585120 U CN 206585120U CN 201720041858 U CN201720041858 U CN 201720041858U CN 206585120 U CN206585120 U CN 206585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displacement
die cavity
dual
symmetrical
off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418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思伟
倪乐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Fine La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Fine L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Fine La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Fine L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418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5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5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51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包括本体;本体的上平面上开设有型腔,型腔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对应的,型腔的底面上开设有多条矩形槽,矩形槽位于第一矩形孔的正下方;使用时,将插入有端子的基座中与外部排线相连,就能实现导通,便于进行测试。以往的排线基座结构单一,只能搭配并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适用范围小,兼容性欠佳,从而造成配件种类多,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简单,成型方便,既能搭配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又能搭配插接带耳朵的排线;适用范围大,兼容性强,生产成本低,加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件,尤其涉及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产品电子功能的增加,电子插接件的可靠固定至关重要,每一个电子功能件对应着一个插接件,插接件的布置及固定对整车性能、可靠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插接件的布置或固定不合理,会导致插接件松动,使与电控单元连接的部件总成失去功能,尤其当多个插接件集中布置时,很容易造成插接件混淆,且多条线束之间缠绕交杂,造成故障。以往的排线基座结构单一,只能搭配并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适用范围小,兼容性欠佳,从而造成配件种类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型方便、适用范围大、兼容性强、生产成本低的两用排线基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平面上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对应的,所述型腔的底面上开设有多条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位于第一矩形孔的正下方;所述型腔的内侧还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凸块,所述两个第一凸块分别位于最外端的两个第一矩形孔的外侧;所述第一凸块上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型腔的底面上还开设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均位于第二矩形孔的正下方;所述型腔的内侧还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内侧平面上成型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前侧开设有第三矩形孔;所述本体的下平面上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条;所述本体的后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梯形槽,所述本体的后侧平面上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两个第二梯形槽之间;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成型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挡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孔的数量为4~24个。
优选地,所述型腔的底面前端还成型有第一斜面。
优选地,所述矩形槽的数量与第一矩形孔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型腔的内侧平面上开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梯形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梯形槽上方的内侧平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27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往的排线基座结构单一,只能搭配并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适用范围小,兼容性欠佳,从而造成配件种类多,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简单,成型方便,既能搭配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又能搭配插接带耳朵的排线;适用范围大,兼容性强,生产成本低,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在A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在B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在C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包括本体;本体的上平面上开设有型腔1,型腔1的内侧开设有20个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3,对应的,型腔1的底面上开设有20条矩形槽4,矩形槽4的数量与第一矩形孔3的数量相同;矩形槽4位于第一矩形孔3的正下方;型腔1的底面前端还成型有第一斜面15;型腔1的内侧还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凸块2,两个第一凸块2分别位于最外端的两个第一矩形孔3的外侧;第一凸块2上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13;型腔1的底面上还开设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槽14,凹槽14均位于第二矩形孔13的正下方;型腔1的内侧还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凸块5;第二凸块5的内侧平面上成型有第三凸块6;第二凸块5的前侧开设有第三矩形孔8;型腔1的内侧平面上开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梯形槽7;本体的下平面上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条9;本体的后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梯形槽10,本体的后侧平面上还开设有缺口11,缺口11位于两个第二梯形槽10之间;第二梯形槽10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12的内部成型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挡片16;第一梯形槽7上方的内侧平面17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27度;使用时,将插入有端子的基座中与外部排线相连,就能实现导通,便于进行测试。
以往的排线基座结构单一,只能搭配并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适用范围小,兼容性欠佳,从而造成配件种类多,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简单,成型方便,既能搭配插接不带耳朵的常规排线,又能搭配插接带耳朵的排线;适用范围大,兼容性强,生产成本低,加工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平面上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对应的,所述型腔的底面上开设有多条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位于第一矩形孔的正下方;所述型腔的内侧还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凸块,所述两个第一凸块分别位于最外端的两个第一矩形孔的外侧;所述第一凸块上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型腔的底面上还开设两个对称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均位于第二矩形孔的正下方;所述型腔的内侧还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内侧平面上成型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前侧开设有第三矩形孔;所述本体的下平面上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条;所述本体的后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梯形槽,所述本体的后侧平面上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两个第二梯形槽之间;所述第二梯形槽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成型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挡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孔的数量为4~2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底面前端还成型有第一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的数量与第一矩形孔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内侧平面上开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梯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用排线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槽上方的内侧平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27度。
CN201720041858.1U 2017-01-14 2017-01-14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5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1858.1U CN206585120U (zh) 2017-01-14 2017-01-14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1858.1U CN206585120U (zh) 2017-01-14 2017-01-14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5120U true CN206585120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1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4185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85120U (zh) 2017-01-14 2017-01-14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5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222503A (ja) 多線ケーブルの受け具としての差し込みコネクタ
CN202067991U (zh) 立体抽拉式开关插座
EP1780837A3 (de) Elektrische Anschlusseinrichtung für eine Leiterplatte
CN206585120U (zh) 一种两用排线基座
CN205303755U (zh) 接触稳定的90°直压式超六类插芯
CN103956604B (zh) 插入式接线端子
CN208142400U (zh) 一种无烟小功率电机线
CN207265302U (zh) 一种滑动式电源插座
CN20883539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插座装置
CN203722949U (zh) 一种用于钣金盒体机箱的面板
CN20457773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2678570U (zh) 防水型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4885460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05944515U (zh) 超薄型连接器组合结构
CN207504243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
CN206364226U (zh) 一种新型插接组件
CN205194931U (zh) 一种插座
CN203826750U (zh) 一种耐高温的信号线连接器注/烤胶固定治具板
CN204011959U (zh) 电连接器
CN202772068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与空开断路器拼装结构
CN206401585U (zh) 一种排插母头
CN206364254U (zh) 一种超薄连接器
CN206401577U (zh) 一种电池座插接件
CN202308436U (zh) 电源插头
CN206584784U (zh) 双提拉件的绝缘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275 Jin Xing Road, Xixi Town, Liaobu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city fine Lai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Dongguan, Guangdong Tangxia Town, 6 head street, Po Fat Street,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ity fine Lai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