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6104U -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76104U
CN206576104U CN201720280509.5U CN201720280509U CN206576104U CN 206576104 U CN206576104 U CN 206576104U CN 201720280509 U CN201720280509 U CN 201720280509U CN 206576104 U CN206576104 U CN 206576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queen bee
storage box
storage device
feed b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05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凡
翟一凡
周浩
陈浩
于毅
郑礼
吴光安
张思聪
李丽莉
门兴元
吕素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202805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76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76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761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该装置在储存盒的侧面及顶面分布有孔径为0.6‑0.8cm的通孔;使得雄性蜂和体型弱小的蜂王可通过并爬出,而体型较大的蜂王无法通过,从而可对需要储存的蜂王进行筛选。由于雄性蜂和小型蜂王爬出,因此也有效节省了储存装置的内部空间。该装置还设置有饲喂器,饲喂器放置在储存盒内的底面上,包括用于放置糖浆的第一容器和用于放置花粉的第二容器;在第一容器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流液口,在第一容器的外部设置有饲喂槽,饲喂槽的顶端开口比储存盒内的底面高0.8‑1.2cm;使得熊蜂需要攀爬在侧壁上进食,能有效锻炼熊蜂,且避免了熊蜂喂食及爬行时的震动现象,防止熊蜂爬行过程中污染糖浆。

Description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熊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储存熊蜂蜂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熊蜂为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的昆虫。相比较蜜蜂而言,熊蜂具有吻长、飞行声震大、花粉采集能力强、耐低温和高湿环境和趋光性差等优点,是公认的温室授粉最理想的昆虫。熊蜂在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熊蜂群中,工蜂的寿命仅有两个多月,不能越冬存活,只有已经交配成功并未产卵的蜂王可依靠自身储存的脂肪体休眠越冬。当春天气温升高时,冬眠的蜂王苏醒,开始做巢、采集花粉花蜜并产卵,从而建立起由工蜂、雄蜂和新蜂王组成的熊蜂群。新蜂王出房后5天左右就进行婚飞,与雄蜂交配,交配后的雄蜂会死去,蜂王则仍迷恋母群,会不断回到原群去食花蜜和花粉,待体内的脂肪体积累充分时,便离开母巢找地方冬眠。而随着天气的变冷,老蜂王和其他熊蜂则逐渐逃离原群而死亡,从而完成世代繁衍。
目前在我国,熊蜂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由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原因,在人工繁育熊蜂过程中,不能像野生熊蜂那样每年繁殖一代。所以需要对完成交尾后的蜂王进行人工储存,并通过控制条件打破蜂王的滞育期。在这一过程中,熊蜂越冬蜂王的储存是实现人工繁育的最关键环节。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把蜂王和数量较多的雄性蜂一起扑捉到一个箱体式的储存装置中,蜂王和雄性蜂被关闭在所述储存装置中完成交尾过程,实现对交尾后蜂王的滞育储存。但是这种储存装置存在的缺点在于:一方面,储存装置中关闭有大量的雄性蜂,极大地占用了空间,造成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另一方面,某些体型较小的蜂王,其繁育的后代授粉能力较弱,商品价值不高,并没有储存的价值和必要,而现有技术中的储存装置却无法实现装置内熊蜂的选择。因此,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探索出一种有效的蜂王储存装置,对熊蜂的人工繁育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蜂王储存装置无法实现蜂王筛选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对需要储存的蜂王进行筛选、节约储存空间的蜂王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包括:
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储存盒的顶面上设置有可闭合的蜂王投放口;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及顶面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6-0.8cm;
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上,所述饲喂器包括用于放置糖浆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流液口,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部设置有饲喂槽,所述饲喂槽与所述流液口贯通设置,所述饲喂槽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饲喂槽的顶端开口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0.8-1.2cm;所述饲喂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花粉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顶端敞口设置。
所述饲喂槽在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1-1.2cm,所述饲喂槽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侧壁沿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方向逐渐靠拢;所述两个侧壁间的最大宽度为0.8-1cm,最小宽度为0.3-0.5cm;所述饲喂槽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容器一端的侧壁面设置为弧形壁面;所述第一容器的顶端设置有可开启的顶盖。
所述第二容器的顶端面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2-3cm;在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有格板,所述格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面设置,所述格板的顶端面比所述第二容器的顶端面低0.4-0.6cm;所述格板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板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板,所述横向板和所述纵向板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花粉的网格。
每两个相邻的横向板和每两个相邻的纵向板之间的距离为0.3-0.4cm。
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固定连接设置。
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放置腔,所述第二容器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第二容器适宜于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进行旋转,从所述放置腔内旋转至所述放置腔的外侧。
分布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上的通孔位于所述侧面的下部。
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的中央位置。
所述储存盒的顶面与所述储存盒的盒体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储存盒为长方体形的腔体,所述储存盒的长度为25-30cm,宽度为20-25cm,高度为10-15cm;所述蜂王投放口为矩形口,所述蜂王投放口的长度为5-6cm,宽度为4-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的储存盒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及顶面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6-0.8cm;这一通孔使得雄性蜂和体型弱小的蜂王可以通过并爬出,而体型较大的蜂王则无法通过,从而可对需要储存的蜂王进行筛选。由于雄性蜂和小型蜂王爬出,因此也有效节省了储存装置的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上,所述饲喂器包括用于放置糖浆的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流液口,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部设置有饲喂槽,所述饲喂槽的顶端开口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0.8-1.2cm;使得熊蜂需要攀爬在侧壁上进食,能有效锻炼熊蜂,且避免了熊蜂喂食及爬行时的震动现象,有效防止熊蜂爬行过程中污染糖浆。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优选所述饲喂槽在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1-1.2cm,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侧壁沿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方向逐渐靠拢;且最大宽度为0.8-1cm,最小宽度为0.3-0.5cm;这一尺寸设计使得熊蜂无法落在饲喂槽的顶端开口上方,而只能攀爬在饲喂槽外部进食,提高了锻炼效果,也进一步防止了对糖浆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花粉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2-3cm;在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有格板,所述格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面设置,所述格板的顶面比所述第二容器的顶端低0.4-0.6cm;所述格板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板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板,所述横向板和所述纵向板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花粉的网格。在使用时,花粉放置在网格内,网格的顶端边缘高于花粉面,这就使得熊蜂不会直接在花粉上趴爬,而是落在网格线上,从而减少了熊蜂对花粉的沾染。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存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饲喂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饲喂器的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储存盒的盒体;2-储存盒的顶面;3-通孔;4-蜂王投放口;5-卡扣;6-第一容器;7-第二容器;8-流液口;9-饲喂槽;10-第一容器的顶盖;11-纵向板;12-横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如图1所述,包括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所述储存盒为塑料材质的长方体形的箱体,所述储存盒的长度为25cm,宽度为20cm,高度为10cm;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储存盒的长度可选择为25-30cm,宽度可选择为20-25cm,高度可选择为10-15cm;在所述储存盒的顶面2上设置有可闭合的蜂王投放口4,所述蜂王投放口4为矩形口,所述蜂王投放口4的长度为5-6cm,宽度为4-5cm;为了实现蜂王投放口4的可闭合,可在所述蜂王投放口4上加设一个相匹配的盖。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及顶面2分布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孔径为0.6-0.8cm;分布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上的通孔3位于所述侧面的下部。
为了便于对储存盒进行清洁,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盒的顶面2与所述储存盒的盒体1通过卡扣5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卡扣5的一侧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盒体1个上,所述卡扣5的另一侧适宜于卡接在所述顶面2的边缘上,从而形成可拆卸连接。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顶面2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盒体1上,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蜂王储存装置还设置有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上,且位于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的中央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饲喂器包括用于放置糖浆的第一容器6;所述第一容器6的顶端设置有可开启的顶盖10;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流液口8,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外部设置有饲喂槽9,所述饲喂槽9与所述流液口8贯通设置,所述饲喂槽9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饲喂槽9的顶端开口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0.8-1.2cm;所述饲喂槽9在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1-1.2cm,所述饲喂槽9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侧壁沿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的方向逐渐靠拢;所述两个侧壁间的最大宽度为0.8-1cm,最小宽度为0.3-0.5cm;所述饲喂槽9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一端的侧壁面设置为弧形壁面。所述饲喂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花粉的第二容器7,所述第一容器6与所述第二容器7一体化加工,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敞口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敞口的面积为5-6cm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雄性蜂放入所述储存盒内,将蜂王由所述蜂王投放口4放入所述储存盒内,雄性蜂的数量多于蜂王的数量。蜂王与雄性蜂在所述储存盒内进行交尾,交尾后蜂王体型会变大,其中体型较大的蜂王无法再通过所述通孔3爬出,而雄性蜂和体型不达标的蜂王则可以爬出,从而减少了储存盒内的熊蜂数量,节省了空间。在饲喂槽9的第一容器6中放置有糖浆,糖浆通过流液口8进入饲喂槽9,熊蜂可通过饲喂槽9顶端的开口吸食糖浆;在第二容器7中放置有花粉,进入储存盒的熊蜂可进入第二容器7进食花粉。在使用饲喂槽9时,由于熊蜂需要攀爬在饲喂槽9外侧进食,从而给熊蜂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如图1所述,包括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所述储存盒为塑料材质的长方体形的箱体,所述储存盒的长度为30cm,宽度为25cm,高度为15cm;在所述储存盒的顶面2上设置有可闭合的蜂王投放口4,所述蜂王投放口4为矩形口,所述蜂王投放口4的长度为5-6cm,宽度为4-5cm。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及顶面2分布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孔径为0.6-0.8cm;分布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上的通孔3位于所述侧面的下部。
为了便于对储存盒进行清洁,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盒的顶面2与所述储存盒的盒体1通过卡扣5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卡扣5的一侧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盒体1个上,所述卡扣5的另一侧适宜于卡接在所述顶面2的边缘上,从而形成可拆卸连接。
所述蜂王储存装置还设置有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上,且位于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的中央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饲喂器包括用于放置糖浆的第一容器6;所述第一容器6的顶端设置有可开启的顶盖10;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流液口8,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外部设置有饲喂槽9,所述饲喂槽9与所述流液口8贯通设置,所述饲喂槽9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饲喂槽9的顶端开口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0.8-1.2cm;所述饲喂槽9在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1-1.2cm,所述饲喂槽9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侧壁沿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的方向逐渐靠拢;所述两个侧壁间的最大宽度为0.8-1cm,最小宽度为0.3-0.5cm;所述饲喂槽9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一端的侧壁面设置为弧形壁面。所述饲喂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花粉的第二容器7,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放置腔,所述第二容器7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第二容器7适宜于绕旋转轴的轴向进行旋转,从所述放置腔内旋转至所述放置腔的外侧;为了使第二容器能够旋转入所述第一容器,且所述放置腔在横向上不至于占满所述第一容器的整个横截面,本实施例中第二容器的横截面积要小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敞口的面积为5-6cm2,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2-3cm;在所述第二容器7内设置有格板,所述格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容器7的底面设置,所述格板的顶端面比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低0.4-0.6cm;所述格板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板12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板11,所述横向板12和所述纵向板11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花粉的网格。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横向板12和每两个相邻的纵向板11之间的距离为0.3-0.4cm。
本实施例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饲喂器,所述第二容器7在不用时可收纳在第一容器6外部侧壁上的放置腔中,有效节省了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7由于设置有网格,在使用时,花粉放置在网格内,并使网格的顶端边缘高于花粉面0.5-1mm,这就使得熊蜂不会直接在花粉上趴爬,而是落在网格线上,从而减少了对花粉的沾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储存盒的顶面(2)上设置有可闭合的蜂王投放口(4);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及顶面(2)分布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孔径为0.6-0.8cm;
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上,所述饲喂器包括用于放置糖浆的第一容器(6);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流液口(8),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外部设置有饲喂槽(9),所述饲喂槽(9)与所述流液口(8)贯通设置,所述饲喂槽(9)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饲喂槽(9)的顶端开口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0.8-1.2cm;所述饲喂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花粉的第二容器(7),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敞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槽(9)在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1-1.2cm,所述饲喂槽(9)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两侧的两个侧壁沿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的方向逐渐靠拢;所述两个侧壁间的最大宽度为0.8-1cm,最小宽度为0.3-0.5cm;所述饲喂槽(9)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容器(6)一端的侧壁面设置为弧形壁面;所述第一容器(6)的顶端设置有可开启的顶盖(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面在竖直方向上比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高出2-3cm;在所述第二容器(7)内设置有格板,所述格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容器(7)的底面设置,所述格板的顶端面比所述第二容器(7)的顶端面低0.4-0.6cm;所述格板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板(12)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板(11),所述横向板(12)和所述纵向板(11)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花粉的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横向板(12)和每两个相邻的纵向板(11)之间的距离为0.3-0.4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6)与所述第二容器(7)固定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容器(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放置腔,所述第二容器(7)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第二容器(7)适宜于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进行旋转,从所述放置腔内旋转至所述放置腔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在所述储存盒的侧面上的通孔(3)位于所述侧面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器放置在所述储存盒内的底面的中央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盒的顶面(2)与所述储存盒的盒体(1)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熊蜂蜂王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盒为长方体形的腔体,所述储存盒的长度为25-30cm,宽度为20-25cm,高度为10-15cm;所述蜂王投放口(4)为矩形口,所述蜂王投放口(4)的长度为5-6cm,宽度为4-5cm。
CN201720280509.5U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76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0509.5U CN206576104U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0509.5U CN206576104U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76104U true CN206576104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1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050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76104U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76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6516A (zh) * 2017-11-16 2018-05-08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自动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6516A (zh) * 2017-11-16 2018-05-08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自动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7377B (zh) 可改善蜜蜂环境的蜂箱
CN103141410B (zh) 内圆外方自动恒温中蜂蜂箱
CN103461220B (zh) 一种中蜂蜂箱及中蜂用于大棚作物授粉的方法
CN202958445U (zh) 圆柱形半球底中蜂蜂箱
KR101820068B1 (ko) 탈착식 꿀벌 교미벌통
CN206576104U (zh) 一种熊蜂蜂王储存装置
CN103734098B (zh) 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方法
CN106942092A (zh) 一种蜜蜂养殖装置以及蜜蜂养殖系统
CN212279512U (zh) 一种异色瓢虫幼虫隔离饲养装置
CN203692178U (zh) 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
CN209897983U (zh) 一种内胆式活框蜂箱
CN205378689U (zh) 一种用于繁育蜂王的交尾箱
CN206294724U (zh) 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
CN212922361U (zh) 一种笼蜂
CN205455342U (zh) 一种应用于大棚中果蔬授粉的蜂箱
CN205511599U (zh) 一种蜜蜂繁育箱
CN110741980B (zh) 一种多蜂王饲养箱及饲养方法
CN208908905U (zh) 一种昆虫饲养箱
CN107094663B (zh) 元台塔形中蜂分群箱及使用方法
CN107018924B (zh) 塔形中蜂分群箱及使用方法
CN103004647B (zh) 双巢门多功能八分之一蜂王交尾箱
CN105432571B (zh) 组合式熊蜂饲养箱
CN216906497U (zh) 三控式多功能胡蜂养殖活动笼
CN105519455B (zh) 一种应用于大棚中果蔬授粉的蜂箱
CN208863373U (zh) 一种用于鹅饲养的孵化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