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6335U - 胃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胃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6335U
CN206566335U CN201621221572.3U CN201621221572U CN206566335U CN 206566335 U CN206566335 U CN 206566335U CN 201621221572 U CN201621221572 U CN 201621221572U CN 206566335 U CN206566335 U CN 206566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wall portion
fixture
stomach tub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15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文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212215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6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6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6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呈跑道状,包括平板结构的第一上侧壁部、第一下侧壁部,弧形结构的第一左侧壁部、第一右侧壁部;第一固定件内的按压板通过穿过第一上侧壁部上的通孔内的按压杆与第一包夹件相连;第二包夹件设于第一固定件上,当第一固定件放入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第一包夹件、第二包夹件适于包夹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第二固定件,呈跑道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固定件铰接,且其内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固定件上,拧紧螺栓,固定板可相互靠拢。效果:洗胃时,胃管从口腔插入胃内或从鼻腔插入胃内,胃管均可通过本装置进行固定以防胃管移位且患者头部可任意转动而不影响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医疗器具,一般用于食物中毒的应急性洗胃或鼻饲等。目前使用的胃管,在为患者洗胃时,需将胃管通过患者口腔插入患者胃内时,在洗胃的过程中,需要对胃管进行固定,防止胃管发生移位而影响效果,现有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纱布缠绕于患者头部对胃管进行固定,上述固定方式,纱布会将患者面部勒住,容易使得患者感到不适,并且采用上述固定方式固定胃管后,患者的脖颈就不宜转动,否则会影响固定效果,故而此方式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胃管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呈跑道状,包括第一上侧壁部,第一下侧壁部,第一左侧壁部及第一右侧壁部,所述第一上侧壁部及所述第一下侧壁部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左侧壁部及所述第一右侧壁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上侧壁部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适于放入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且胃管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插入口腔内;
第一包夹件,所述第一包夹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及设置于两第一夹板底部并垂直连接两第一夹板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底部设置有一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一上侧壁部上的通孔内并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内的一按压板相连;所述第一包夹件适于当所述第一固定件放入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包夹所述上排牙齿;
第二包夹件,所述第二包夹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及设置于两第二夹板顶部并垂直连接两第二夹板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下侧壁部上;所述第二包夹件适于当所述第一固定件放入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包夹所述下排牙齿;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呈跑道状,包括第二上侧壁部,第二下侧壁部,第二左侧壁部及第二右侧壁部,所述第二上侧壁部及所述第二下侧壁部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二左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右侧壁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左侧壁部及第二右侧壁部分别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左侧壁部及第一右侧壁部对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左侧壁部与对应的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右侧壁部与对应的连接杆螺纹拧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内靠近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的一端均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通过穿设于对应螺纹孔内的螺栓与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螺纹拧紧连接且当拧紧两个所述螺栓时,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管固定装置,当医护人员在将胃管通过患者口腔插入胃内以为患者洗胃时,胃管可通过呈跑道状的第一固定件内插入口腔内,如此,第一固定件则可起到引导胃管插入的作用;当胃管插入完毕进行洗胃时,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对应包夹于第一包夹件及第二包夹件内,当患者口腔张开角度变小时,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的间隙变小,故而第一底板可推动按压杆,通过按压杆推动按压板按压位于第一固定件内的胃管,以达到固定胃管的目的;而当医护人员在将胃管通过患者鼻腔插入胃内以为患者洗胃或者为患者进行鼻饲时,患者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咬合第一包夹件及第二包夹件,以将第一固定件固定,而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左侧壁部与连接杆铰接,故而,第二固定件可枢转,因此,将第二固定件枢转至适当的角度,并使胃管穿过第二固定件后,拧紧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上的螺栓,以通过固定板夹紧胃管,如此,通过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的相互配合,也可对鼻腔内的胃管进行固定,故而,本装置可在通过口腔或者鼻腔为患者洗胃或者鼻饲时,均能够将胃管进行固定,防止胃管移位而影响洗胃效果,并且当患者头部任意转动时,均不会影响到固定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消化内科用胃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左侧壁部及第一右侧壁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底部及所述第一上侧壁部顶部相对的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底板及所述第一上侧壁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上侧壁部顶部的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侧壁部底部开设有容纳槽,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按压板适于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均为圆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均为圆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夹件上设置有压舌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固定件10;
第一上侧壁部100;
第一下侧壁部110;
第一左侧壁部120;
第一右侧壁部130;
第一包夹件20;
第一夹板200;
第一底板210;
按压杆220;
弹性件30;
按压板40;
第二包夹件50
第二夹板500;
第二底板510;
压舌板520;
第二固定件60;
第二上侧壁部600;
第二下侧壁部610;
第二左侧壁部620;
第二右侧壁部630;
连接杆70;
固定板80;
螺栓9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10,第一包夹件20,第二包夹件50,第二固定件60。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10呈跑道状,包括第一上侧壁部100,第一下侧壁部110,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第一上侧壁部100及第一下侧壁部110均为平板结构,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均为弧形结构,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半径大于胃管内径;在第一上侧壁部100上开设有一通孔;第一固定件10适于放入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因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半径大于胃管内径,故而胃管适于通过第一固定件10插入口腔内。在洗胃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将胃管通过患者口腔插入患者胃内,这就需要患者张开嘴部以配合医护人员将胃管插入,而胃管插入口腔内的长度为45~55cm,长度较长,并且为防止胃管插入的过程中损坏粘膜,因而胃管插入速度较慢,因此,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的时间就较长,这就要求患者长时间张开嘴部以配合医护人员,而当嘴部张开时间较长时,由于脸部肌肉产生不适而收缩,嘴部便会趋于闭合,张开角度逐渐变小,对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便会逐渐靠拢,因此,便会导致胃管无法顺利的插入,进而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当第一固定件10放入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第一固定件10便可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口腔被撑开,如此,当胃管自口腔内插入胃内时,可使得患者口腔张开角度不变,并且通过第一固定件10的支撑作用也可减轻患者面部肌肉的疲劳,如此,有利于胃管的顺利插入,并且,第一固定件10还可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胃管可通过第一固定件10插入口腔内,如此胃管的插入过程更为顺畅。
第一包夹件2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00及设置于两第一夹板200底部并垂直连接两第一夹板200的第一底板210,如此,第一包夹件20成型为U型结构,在第一底板210底部设置有一按压杆220,按压杆220适于穿设于第一上侧壁部100上的通孔内并与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0内的一按压板40相连;这也就是说,U型结构的第一包夹件20通过按压杆220与第一固定件10内的按压板40相连;当第一固定件10放入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患者的上排牙齿可夹入到U型结构的第一包夹件20内,第一包夹件20上的两第一夹板200可对夹入到第一包夹件20内的上排牙齿进行限位,防止在插入胃管或者洗胃的过程中,上排牙齿脱离出第一包夹件20,并且,当第一按压杆220穿设于通孔内,一端与第一底板210相连,另一端与按压板40相连,那么,在洗胃阶段,患者口腔张开角度变小时,上排牙齿会对第一包夹件20施加一定的压力,第一底板210便可推动按压杆220,通过按压杆220推动按压板40,如此,按压板40便可按压胃管,胃管下侧与第一下侧壁部110相抵,而上侧被按压板40按压,故而胃管便被按压板40及第一下侧壁部110挤压使得其无法移动,由此,便可对胃管进行固定,防止胃管相对于按压板40移动而影响洗胃效果。
第二包夹件5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500及设置于两第二夹板500顶部并垂直连接两第二夹板500的第二底板510,第二底板510固设于第一下侧壁部110上;第二包夹件50适于当第一固定件10放入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包夹下排牙齿。第二包夹件50成型为倒置的U型结构,当第一固定件10放入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患者的下排牙齿可夹入到U型结构的第二包夹件50内,第二包夹件50上的两第二夹板500可对夹入到第二包夹件50内的下排牙齿进行限位,防止在插入胃管或者洗胃的过程中,下排牙齿脱离出第二包夹件50。
第二固定件60呈跑道状,包括第二上侧壁部600,第二下侧壁部610,第二左侧壁部620及第二右侧壁部630,第二上侧壁部600及第二下侧壁部610均为平板结构,第二左侧壁部620及第二右侧壁部630均为弧形结构;第二左侧壁部620及第二右侧壁部630分别通过一连接杆70与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对应连接,其中,第二左侧壁部620与连接杆70铰接,第二右侧壁部630与连接杆70螺纹拧紧连接;第二固定件60内靠近第二上侧壁部600及第二下侧壁部610的一端均设置有一固定板80,第二上侧壁部600及第二下侧壁部610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固定板80分别通过穿设于对应螺纹孔内的螺栓90与第二上侧壁部600及第二下侧壁部610螺纹拧紧连接且当拧紧两个螺栓90时,两个固定板80可相互靠拢;如此,第二固定件60与第一固定件10形状相同,均为跑道状,胃管也适于穿过第二固定件60内;第二左侧壁部620与连接杆70铰接,使得第二固定件60可相对于连接杆70转动,第二右侧壁部630与连接杆70螺纹拧紧连接,故而,可对转动后的第二固定件60进行固定。通常洗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口腔,另一种是通过鼻腔,对于通过口腔进行洗胃时,通过第一固定件10、第一包夹件20及第二包夹件50可对胃管进行固定;而通过鼻腔进行洗胃时,位于鼻腔外的导管,通过本装置,同样可进行固定,具体过程为:第一固定件10、第一包夹件20及第二包夹件50分别放置于患者口内,第一包夹件20及第二包夹件50分别包夹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如此,便可将第一固定件10进行固定,而第二固定件60通过连接杆70与第一固定件10相连,进一步地将第二固定件60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使得通过第二固定件60内的胃管不至于对患者鼻腔产生不适,角度调节好后,将第二固定件60拧紧以将第二固定件60固定于连接杆70上,在拧紧第二上侧壁部600及第二下侧壁部610上的螺栓90,使得上下两个固定板80相互靠拢以挤压第二固定件60内的胃管,如此,便可将胃管固定于第二固定件60内,防止在洗胃的过程中,胃管发生移位而影响洗胃效果。另外,在为患者进行鼻饲时,胃管也可从患者鼻腔内插入,而通过本装置,同样可对进行鼻饲的鼻饲管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管固定装置,无论通过患者的口腔或是患者的鼻腔为患者进行洗胃时,均可通过本装置对胃管进行固定,如此便可防止胃管移位而影响洗胃效果,并且通过本装置在将胃管固定后,患者头部可任意转动并且不会影响到胃管的固定效果。
优选地,两个连接杆70分别与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可拆卸连接,当通过口腔为患者洗胃时,连接杆70可从第一左侧壁部120及第一右侧壁部130上拆卸下来,因为通过口腔为患者洗胃时是不需要使用第二固定件60的,故而,也可将其拆卸下来;而通过鼻腔为患者洗胃或者进行鼻饲时,需要第一固定件10及第二固定件60相互配合,才可将胃管固定,因此,可需连接杆70安装于第一固定件10上,由此,可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选择,使得本装置实用性更强。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10底部及第一上侧壁部100顶部相对的开设有凹槽,第一底板210及第一上侧壁部10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0,弹性件30一端设置于第一底板210底部的凹槽内,弹性件30另一端设置于第一上侧壁部100顶部的凹槽内。当患者口腔张开角度较大时,第一包夹件20受力较小,因此,弹性件30被压缩的程度较小,而当患者口腔张开的角度会逐渐变小时,第一包夹件20受力也就变大,对应的,弹性件30被压缩的程度也会增大,而当患者口腔张开角度突然增大时,原先压缩程度增大的弹性件3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立刻进行复位,那么,弹性件30便会推动第一包夹件20复位,第一包夹件20复位后,可使得上排牙齿始终处于第一包夹件20的包夹,如此,在患者口腔张开角度变小后突然增大时,通过弹性件30可防止上排牙齿脱离第一包夹件20的包夹而使得第一固定件10从患者口中掉落。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侧壁部100底部开设有容纳槽,当弹性件30处于自然状态时,按压板40适于收容于容纳槽内,在将第一固定件10放入患者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口腔张开的角度相对较大时,第一包夹件20受力较小,那么弹性件30压缩程度就较小,对应的,按压板40或收容于容纳槽内或稍向下移动,这样便可减小按压板40对胃管插入口腔内时的阻挡,如此,可使得胃管顺利自口腔内插入患者胃内。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夹板200远离第一底板210的一端均为圆滑结构,如此,便不存在棱角,那么在患者口腔张开角度变小时,两个第一夹板200与患者口腔上排的牙龈或者口腔上壁接触时,不会刺痛口腔上排的牙龈或者口腔上壁,因此,也不会使患者感到不适,更有利于使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夹板500远离第二底板510的一均为圆滑结构,如此,便不存在棱角,那么在患者口腔张开角度变小时,两个第二夹板500与患者口腔下排的牙龈或者口腔下壁接触时,不会刺痛口腔下排的牙龈或者口腔下壁,因此,也不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如此,更有利于使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包夹件50上设置有压舌板520,鸭舌板用于向下压住舌头,防止在胃管自口腔内插入患者胃内时,舌头活动的舌头对胃管的插入产生影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呈跑道状,包括第一上侧壁部,第一下侧壁部,第一左侧壁部及第一右侧壁部,所述第一上侧壁部及所述第一下侧壁部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左侧壁部及所述第一右侧壁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上侧壁部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适于放入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且胃管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插入口腔内;
第一包夹件,所述第一包夹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及设置于两第一夹板底部并垂直连接两第一夹板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底部设置有一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一上侧壁部上的通孔内并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内的一按压板相连;所述第一包夹件适于当所述第一固定件放入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包夹所述上排牙齿;
第二包夹件,所述第二包夹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及设置于两第二夹板顶部并垂直连接两第二夹板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下侧壁部上;所述第二包夹件适于当所述第一固定件放入口腔上排牙齿及下排牙齿之间时包夹所述下排牙齿;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呈跑道状,包括第二上侧壁部,第二下侧壁部,第二左侧壁部及第二右侧壁部,所述第二上侧壁部及所述第二下侧壁部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二左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右侧壁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左侧壁部及第二右侧壁部分别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左侧壁部及第一右侧壁部对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左侧壁部与对应的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右侧壁部与对应的连接杆螺纹拧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内靠近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的一端均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通过穿设于对应螺纹孔内的螺栓与第二上侧壁部及第二下侧壁部螺纹拧紧连接且当拧紧两个所述螺栓时,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左侧壁部及第一右侧壁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底部及所述第一上侧壁部顶部相对的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底板及所述第一上侧壁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上侧壁部顶部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侧壁部底部开设有容纳槽,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按压板适于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均为圆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均为圆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夹件上设置有压舌板。
CN201621221572.3U 2016-11-14 2016-11-14 胃管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66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1572.3U CN206566335U (zh) 2016-11-14 2016-11-14 胃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1572.3U CN206566335U (zh) 2016-11-14 2016-11-14 胃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6335U true CN206566335U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6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15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66335U (zh) 2016-11-14 2016-11-14 胃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63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5876A (zh) * 2018-09-21 2019-01-04 曹雪峰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呼吸面罩装置
CN109568768A (zh) * 2019-01-22 2019-04-05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种胸外科治疗用引流固定防护装置
CN110215594A (zh) * 2019-06-12 2019-09-1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肾内科用透析管定位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5876A (zh) * 2018-09-21 2019-01-04 曹雪峰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呼吸面罩装置
CN109568768A (zh) * 2019-01-22 2019-04-05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种胸外科治疗用引流固定防护装置
CN110215594A (zh) * 2019-06-12 2019-09-1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肾内科用透析管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66335U (zh) 胃管固定装置
CN206792493U (zh) 一种手术麻醉架
CN208048750U (zh) 一种医疗内科用压舌板
CN201968650U (zh) 胃镜检查口腔扩撑器
CN209464019U (zh) 一种口腔科用压舌装置
CN204618179U (zh) 口腔扩撑器
CN207870865U (zh) 一种口腔支撑架
CN206761671U (zh) 一种口腔治疗支撑架
CN209644964U (zh) 一种放疗用压舌器
CN201350245Y (zh) 洗胃管导入装置
CN208927326U (zh) 一种呼吸内科气管插管用固定装置
CN220403965U (zh) 用于胃肠镜检查中静脉麻醉的防牙齿脱落口垫
CN211705555U (zh) 一种可调式口腔插管装置
CN109646786A (zh) 一种口腔导管固定器
CN215504980U (zh)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03564627U (zh) 一种口腔插管固定面具
CN215309515U (zh) 一种新型基础护理输氧管固定架
CN215130376U (zh)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
CN208709844U (zh) 一种五官科口腔固定器
CN209361588U (zh) 一种消化科胃管导入用辅助装置
CN208988821U (zh) 一种多用途开口装置
CN215690020U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鼻饲管固定装置
CN214969998U (zh) 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
CN209270480U (zh) 一种医用输液器固定装置
CN214807416U (zh) 一种镇痛泵佩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