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0586U -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0586U
CN206560586U CN201621123211.5U CN201621123211U CN206560586U CN 206560586 U CN206560586 U CN 206560586U CN 201621123211 U CN201621123211 U CN 201621123211U CN 206560586 U CN206560586 U CN 206560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cation machine
water tank
main body
invasive ventil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32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钊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d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nd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nd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nd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32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0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0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058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呼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包括底壳、加热组件、带有水箱的湿化器主体、以及上盖,所述加热组件固定于底壳,所述湿化器主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加热器组件的加热盘嵌入所述通孔,所述加热盘与湿化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水箱的底面;所述水箱侧面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能够打散进入水箱的气流的扰流装置。该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设置有扰流装置,可以将进入湿化器的气流打散,使其充分接触到湿化器内的水面,湿化效果好;采用一体化的湿化器主体取代了现有技术的分离式的水箱和主体结构,加热效果更好,而且该湿化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呼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背景技术
呼吸机作为一项具有人工通气功能的装置,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中,其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常呼吸机需要配合湿化器一起使用。湿化器是一种具有可以改变呼吸气体温度及湿度的装置,正常人体的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湿化和温化作用,这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部分。生理性的加温加湿主要在鼻咽腔内完成,气体到达咽后部时的温度约为30℃,相对湿度约95%,绝对湿度约30mg/L,其余在声门以下完成,最终进入肺泡的气体为体温条件下的饱和湿度,即37℃,相对湿度100%,绝对湿度43.9mg/L。通常将气体达到体温条件下饱和湿度的部位为等温饱和区(Isothermic saturation boundary,ISB),正常时ISB位于支气管隆嵴至第4~5级支气管亚段之间,接受氧疗或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上呼吸道的这种加温加湿功能会全部或部分丧失,吸入气的加温和加湿功能主要由气管——支气管树黏膜来完成,也即ISB下移,易引起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甚至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下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当吸入气体的湿度下降到70%以下时,下呼吸道纤毛将停止摆动。生理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亦为体温条件下饱和湿度,以自然吸入空气为22℃(相对湿度50%,绝对湿度10mg/L)为例,呼出气37℃(相对湿度100%,绝对湿度43.9mg/L),以静息下每分钟通气量是6~8L计算,可以推算体重60kg的患者每日气道失水量(43.9-10)×6×60×24mg,为300~400ml。可见吸入气越干燥,气道失水越多,分钟通气量越大,气道失水越多,体温越高,气道失水越多。因此,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在保持气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减少气道失水、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的湿化器的气流都是从进气口直接进入,气流可能没有充分接触水面就直接从出气口出来,湿化效果较差,用户体验到的舒适度不够。另外,现有湿化器的水箱和加热组件是分离的,加热效果较差,而且湿化器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加热及湿化效果好的湿化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该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加热及湿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包括底壳、加热组件、带有水箱的湿化器主体、以及上盖,所述加热组件固定于底壳,所述湿化器主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加热器组件的加热盘嵌入所述通孔,所述加热盘与湿化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水箱的底面;所述水箱侧面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能够打散进入水箱的气流的扰流装置。
其中,所述扰流装置为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与湿化器主体的进气孔连接,进气管道另一端的与水箱底面相对的管壁开设有多个扰流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弧面。
其中,所述湿化器主体内设有与出气孔连接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为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与湿化器主体的出气孔连接,出气管道另一端的向上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导流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弧面。
其中,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盘与通孔的连接处设有防止水箱内的液体进入底壳的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设置有扰流装置,可以将进入湿化器的气流打散,使其充分接触到湿化器内的水面,湿化效果好;采用一体化的湿化器主体取代了现有技术的分离式的水箱和主体结构,加热效果更好,而且该湿化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扰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底壳;
2——加热组件;
3——湿化器主体;
31——通孔;
32——进气孔;
33——出气孔;
4——扰流装置;
41——扰流出气口;
42——弧面;
5——导流装置;
6——上盖;
6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壳1、加热组件2、带有水箱的湿化器主体3、以及上盖6,加热组件2固定于底壳1,湿化器主体3的底部设有通孔31,加热器组件的加热盘嵌入通孔31,加热盘与湿化器主体3的底部形成水箱的底面;加热组件2直接与水箱里的水直接接触,避免了传统产品间接接触导致的热量损失;避免多种热传递介质传导,减少传递路径,热传导更快。水箱侧面设置有进气孔32和出气孔33,进气孔32连接有能够打散进入水箱的气流的扰流装置4。
该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设置有扰流装置4,可以将进入湿化器的气流打散,使其充分接触到湿化器内的水面,湿化效果好;采用一体化的湿化器主体3取代了现有技术的分离式的水箱和主体结构,加热效果更好,而且该湿化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其中,扰流装置4为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一端与湿化器主体3的进气孔32连接,进气管道另一端的与水箱底面相对的管壁开设有多个扰流出气口41。
进一步的,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弧面42。气流沿着进气孔32流向弧面42,弧面42对气流进行打散,气流沿着弧面42切线方向从扰流出气口41冲向水箱内的水面,通过扰流装置4将集中的气流打散。扰流出气口41朝向水面,面积大于等于210平方毫米。
其中,湿化器主体3内设有与出气孔33连接的导流装置5,导流装置5为出气管道,出气管道的一端与湿化器主体3的出气孔33连接,出气管道另一端的向上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导流进气口。
进一步的,出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弧面。导流进气口与水面同一方向,即是均为向上,导流装置5进气口面积大于等于210平方毫米。
其中,上盖6边缘设置有密封圈61。密封圈61可以保证上盖6与水箱的密封,防止湿化器内的水外漏。
其中,加热组件2的加热盘与通孔31的连接处设有防止水箱内的液体进入底壳1的密封胶。密封胶能够有效防止水箱里的水进入到底壳1,出现湿化器漏水的情况,同时能避免加热组件2的电子器件遇水受损,更加安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加热组件、带有水箱的湿化器主体、以及上盖,所述加热组件固定于底壳,所述湿化器主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加热器组件的加热盘嵌入所述通孔,所述加热盘与湿化器主体的底部形成水箱的底面;所述水箱侧面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能够打散进入水箱的气流的扰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为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与湿化器主体的进气孔连接,进气管道另一端的与水箱底面相对的管壁开设有多个扰流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器主体内设有与出气孔连接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为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与湿化器主体的出气孔连接,出气管道另一端的向上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导流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盘与通孔的连接处设有防止水箱内的液体进入底壳的密封胶。
CN201621123211.5U 2016-10-14 2016-10-14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60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3211.5U CN206560586U (zh) 2016-10-14 2016-10-14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3211.5U CN206560586U (zh) 2016-10-14 2016-10-14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0586U true CN206560586U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2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321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60586U (zh) 2016-10-14 2016-10-14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05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5033A (zh) * 2016-10-14 2017-01-25 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5033A (zh) * 2016-10-14 2017-01-25 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CN106345033B (zh) * 2016-10-14 2019-03-05 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5245U (zh) 一种呼吸机及其水箱
CN106267498A (zh) 渗透式加湿加热电动呼吸机
CN106345033B (zh)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CN206560586U (zh) 一种用于无创通气的湿化器
CN208943141U (zh) 一种儿科呼吸装置
CN204563192U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CN206198441U (zh) 一种多功能湿化器
CN209204373U (zh) 一种人工气道高流量湿化氧疗密闭吸引的结构
CN104689446B (zh) 一种呼吸机水盒
CN201361341Y (zh) 多功能人工气道持续湿化保护装置
CN217119086U (zh) 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
CN212817533U (zh) 重症监护输氧调温保湿装置
CN210020712U (zh) 一种加温雾化吸氧装置
CN103611208B (zh) 一种婴幼儿温控湿化吸氧装置
CN209060287U (zh) 一种可调节湿度的氧气加湿器
CN208823700U (zh) 一种加温湿化储氧面罩
CN206499749U (zh) 病人气道湿化装置
CN206138548U (zh) 医用热量和湿度交换装置
CN219595542U (zh) 一种呼吸机连接头
CN206081269U (zh) 一种建立人工气道长时间脱机患者用的气道湿化器
CN203647819U (zh) 一种婴幼儿温控湿化吸氧装置
CN204910425U (zh) 一种医用气道湿化装置
CN219501767U (zh) 一种基于经鼻高流量的加温加湿的气切装置
CN219049969U (zh) 一种呼吸面罩
CN210159060U (zh) 一种气道湿化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3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