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7671U -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57671U
CN206557671U CN201720229892.1U CN201720229892U CN206557671U CN 206557671 U CN206557671 U CN 206557671U CN 201720229892 U CN201720229892 U CN 201720229892U CN 206557671 U CN206557671 U CN 206557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hard unit
luminesce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98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勇
杨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298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57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57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576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至少设有一个硬质单元,硬质单元的刚性比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硬质单元用于固定电子元器件,以使柔性显示屏在弯曲变形时,电子元器件与硬质单元可靠固定连接,其中,柔性显示屏的各区域厚度均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和上述柔性显示屏,电子元器件固定在硬质单元上。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电子元器件稳固地连接在柔性显示屏上,并能避免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增加,确保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均匀。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终端设备,通过在柔性显示屏上固定电子元器件,以增加终端设备的功能,例如,在柔性显示屏的背面固定指纹识别传感器。但由于柔性显示屏的基板材料为树脂材料,柔软性高,容易产生形变,导致电子元器件粘贴不牢固,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脱落而影响终端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地,可以在柔性显示屏的背面设置一加强板,以将电子元器件固定在加强板上,但该加强板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因而使得柔性显示屏在加强板所在位置处的厚度比其它位置的厚度大,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增加,并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厚度不均匀,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既能保证电子元器件稳固连接在柔性显示屏上又能保证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至少设有一个硬质单元,所述硬质单元的刚性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所述硬质单元用于固定电子元器件,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弯曲变形时,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硬质单元可靠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各区域厚度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以及上述柔性显示屏,所述电子元器件固定在所述硬质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设置硬质单元,并使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均匀,以使电子元器件能固定在硬质单元上,在柔性显示屏发生弯曲变形时,硬质单元由于刚性大而只发生微小的变形,甚至可能不发生变形,从而能使电子元器件与硬质单元可靠固定连接,因而防止电子元器件从柔性显示屏上脱落,增强了电子元器件与柔性显示屏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并且柔性显示屏的厚度没有因硬质单元的增加而增加,保持了均匀的厚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
图9是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数字音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和车载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部件的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单元或部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单元或部件,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或部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设有一个硬质单元10,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硬质单元10的数量也可以有多个,该硬质单元10的刚性比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该硬质单元10用于固定电子元器件,其中,电子元器件可以是指纹识别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子元器件固定在硬质单元10上,在柔性显示屏发生弯曲变形时,硬质单元10由于刚性大而只发生微小的变形,甚至可能不发生变形,从而能使电子元器件与硬质单元10可靠固定连接,因而防止电子元器件从柔性显示屏上脱落,增强了电子元器件与柔性显示屏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其中,硬质单元10的形成位置根据电子元器件所需要固定在柔性显示屏上的位置来确定,例如,当电子元器件需要设置在柔性显示屏的端部时,将该硬质单元10设在柔性显示屏的端部;当电子元器件需要设置在柔性显示屏中部时,则将硬质单元10设置在柔性显示屏的中部,本实用新型对硬质单元10在柔性显示屏上的位置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对硬质单元10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单元1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该硬质单元10的大小可以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大小来确定,例如,保证电子元器件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完全落入该硬质单元10内,以使电子元器件与柔性显示屏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各区域厚度均匀,即,该柔性显示屏设有硬质单元10的区域的厚度设置为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厚度一致,该柔性显示屏的厚度不会因为硬质单元10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保持了柔性显示屏较薄的厚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柔性显示屏的厚度方向上,该柔性显示屏包括基板20、发光组件30和玻璃盖板40,其中,发光组件30设置在基板20上,玻璃盖板40覆盖在发光组件30上。
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上形成有硬质单元10之后所形成的结构有多种。
举例而言,可以通过在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上连接硬质显示屏以形成硬质单元10。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的基板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4。发光组件30包括第一发光组件32和第二发光组件34,第一发光组件32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上,第二发光组件34设置在第二基板24上。硬质单元10包括第一基板22和第一发光组件32。第二基板24和第二发光组件34形成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
第一基板22的刚性比第二基板24的刚性大,以使硬质单元10的刚性比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
具体而言,第一基板22为硬质基板,可以是如玻璃基板、不锈钢基板等硬质基板,柔性基板可以是树脂基板、纸质基板、生物复合薄膜基板等柔性基板。
第一发光组件32和第二发光组件34均可以是OLE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32和第二发光组件34相互独立,从而使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相互独立。
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2和第一发光组件32共同形成的硬质单元10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质显示屏。在第一基板22上形成第一发光组件32后,即形成了一硬质单元10,该硬质单元10为一个硬质显示屏。在第二基板24上形成了第二发光组件34后,即形成了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该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是一个独立的呈柔性可弯曲变形的显示屏。然后,将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柔性显示屏。
具体地,该硬质单元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单元,以分别驱动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从而使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独立地显示画面。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单元10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采用不同的驱动单元,该不同的驱动单元可以联合驱动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从而使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共同显示画面。其中,硬质单元10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共同显示画面可以是硬质单元10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共同显示同样的画面,也可以是硬质单元10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分别显示同一画面中的不同部位。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两种显示方式还可以相互切换,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单元10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也可以采用相同的驱动单元,以驱动该硬质单元10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共同显示画面。
上述实施例中,硬质单元10连接在柔性显示屏的端部,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柔性显示屏上设一缺口240,再在该缺口240内连接硬质单元10a。
举例而言,如图7所示,图7是图5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的基板20a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板22a和第二基板24a,发光组件30a包括第一发光组件32a和第二发光组件34a,第一发光组件32a设置在第一基板22a上,第二发光组件34a设置在第二基板24a上。其中,硬质单元10a包括第一基板22a和第一发光组件32a,第二基板24a和第二发光组件34a形成了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
其中,第一基板22a的刚性比第二基板24a的刚性大,以使硬质单元10a的刚性比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4a上设有缺口240,缺口240与第一基板22a相匹配,第一基板22a嵌设于缺口240内,从而使硬质单元10a设置于该缺口240内。实际上,第一基板22a与第一发光组件32a形成了硬质单元10a,第二基板24a与第二发光组件34a形成了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本实施例可以相当于在柔性显示屏上形成缺口,该缺口与硬质单元10a相匹配,硬质单元10a嵌设于该缺口内。
本实施例的缺口240设在第二基板24a的边缘,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缺口240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4a中间部位,具体位置可以由柔性显示屏的电子元器件所需要固定的位置来决定。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9是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硬质单元10b形成在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端部,其中,硬质单元10b并非独立的硬质显示屏,硬质单元10b的第一发光组件32b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第二发光组件34b相互电连接,从而使得硬质单元10b和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形成一整体,以共同显示画面。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图11是图9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在第一基板22b和第二基板24b连接在一起之后形成了基板20b,然后在基板20b上形成发光组件30b,其中,第一基板22b所对应的发光组件30b为第一发光组件32b,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所对应的发光组件30b为第二发光组件34b。其中,第一基板22b和第二基板24b的厚度可以相同,以便于在第一基板22b和第二基板24b上同时形成发光组件30b。
图12、图13和图14,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基板24c上设有与第一基板22c匹配的缺口240a,第一基板22c嵌设在该缺口240a内,从而形成基板10c。然后在基板20c上形成发光组件30c,第一基板22c所对应的发光组件30c为第一发光组件32c,第二基板24c所对应的发光组件30c为第二发光组件34c。
上述实施例均包括两个刚性不同的基板,通过在刚性较大的基板上形成发光组件而形成柔性显示屏的硬质单元,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同一基板上增加补强板的方式来形成硬质单元,如图15所示,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包括基板20d、设置在基板20d上的发光组件30d以及覆盖在发光组件30d上的玻璃盖板40。本实施例的基板20d的局部区域上设有补强板50,补强板50设置在基板20d和发光组件30d之间,例如,本实施例中,定义补强板50对应的基板20d的区域为基板区域22d,补强板50对应的发光组件30d的区域为发光组件区域32d,硬质单元10d包括基板区域22d,补强板50和发光组件区域32d。其中,补强板50的刚性大于基板20d的刚性,在基板20d发生弯曲变形的时候,补强板50只发生微小的变形,甚至不发生变形,以维持基板区域22d的形状,因而保持电子元器件与基板区域22d之间的可靠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玻璃盖板40对应于补强板50的区域的厚度可以小于玻璃盖板40的其它区域的厚度,以使玻璃盖板40的外表面到基板20d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均匀,从而确保柔性显示屏的整体厚度均匀。或者,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玻璃盖板40与发光组件30d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高度至少等于补强板50的厚度,从而使得玻璃盖板40到基板20d之间的距离均匀,以确保柔性显示屏的整体厚度均匀。
本实施例通过在基板20d的局部区域上设有补强板50,使得该局部区域的刚性大于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从而利于电子元器件与柔性显示屏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且,由于补强板50设置在基板20d和发光组件30d之间,并通过玻璃盖板40覆盖在发光组件30d之上,玻璃盖板40的外表面与基板20d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因而,该补强板50的设置并不会增加柔性显示屏的硬质单元10d处的厚度,从而能使柔性显示屏既能保证电子元器件的牢固连接,还能维持较薄的厚度,保证了厚度的均匀,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6所示,图1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在基板20e的局部区域上设置凹槽26,补强板50设置在凹槽26内,以使补强板50的上表面与基板20e的上表面平齐,本实施例中,定义凹槽26的底部的区域为基板区域22e,凹槽26所对应的发光组件30e的区域为发光组件区域32e,基板区域22e、发光组件区域32e以及补强板形成了硬质单元10e。本实施例由于补强板50的上表面和基板20e的上表面平齐,不仅确保形成的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均匀,还便于在基板20e和补强板50上同时形成发光组件30e。
以上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均只形成了一个硬质单元,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可以形成多个硬质单元,形成该硬质单元后,柔性显示屏的结构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7所示,图1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6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70,其中,电子元器件60固定在硬质单元72上。
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60在柔性显示屏70上的投影位于硬质单元72内,确保电子元器件60与硬质单元72的连接面完全固定在硬质单元72上,从而使得电子元器件60与硬质单元72的连接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能确保电子元器件能牢固地连接固定在柔性显示屏上,又能避免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增加,使柔性显示屏维持较薄的厚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局部区域至少设有一个硬质单元,所述硬质单元的刚性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所述硬质单元用于固定电子元器件,以使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弯曲变形时,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硬质单元可靠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各区域厚度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组件;
所述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所述硬质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发光组件;
所述第一基板的刚性比所述第二基板的刚性大,以使所述硬质单元的刚性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的刚性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相互独立,以使所述硬质单元和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相互独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相互电连接,以使所述硬质单元和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其它区域形成一整体,以共同显示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匹配,所述第一基板嵌设于所述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组件;
所述基板的局部区域上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发光组件之间,所述硬质单元包括所述补强板所对应的所述基板的区域、所述补强板所对应的所述发光组件的区域以及所述补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局部区域上设有凹槽,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补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平齐。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所述电子元器件固定在所述硬质单元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硬质单元内。
CN201720229892.1U 2017-03-08 2017-03-08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7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9892.1U CN206557671U (zh) 2017-03-08 2017-03-08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9892.1U CN206557671U (zh) 2017-03-08 2017-03-08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57671U true CN206557671U (zh) 2017-10-13

Family

ID=6036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98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7671U (zh) 2017-03-08 2017-03-08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576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5714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plicing 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183340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模组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5714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plicing 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JP2020514790A (ja) * 2017-05-12 2020-05-21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接合画面、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US10665646B2 (en) 2017-05-12 2020-05-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plicing 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183340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2183340B (zh) * 2020-09-28 2024-04-26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模组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285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313887B2 (en) Conductiv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screen having the same
KR101380693B1 (ko) 정전 용량 방식의 터치 스크린
EP306777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06843386B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10062524B (zh) 绑定结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20503651A (ja) Oled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表示装置
US10936096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7995988A (zh)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205983430U (zh) 一种曲面玻璃触摸屏结构及移动终端
US10503204B2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method for assembling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15498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6557671U (zh) 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0543012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4076965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15934895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3399392U (zh) 软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
CN106843387B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5763684A (zh) 可穿戴式柔性手机及履带式壳体
CN110308820B (zh)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204906517U (zh) 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
CN206961098U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7219151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110533008A (zh) 光学生物识别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687817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