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0284U -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0284U
CN206540284U CN201720204517.1U CN201720204517U CN206540284U CN 206540284 U CN206540284 U CN 206540284U CN 201720204517 U CN201720204517 U CN 201720204517U CN 206540284 U CN206540284 U CN 206540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witch
chip microcomputer
humidity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045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纯昌
谢炎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iant Biological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iant Biological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iant Biological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iant Biological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045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0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0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02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面盖和底座,所述面盖设置在底座前端,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开关模块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与面盖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上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有两个,所述两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左右两端,该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能对环境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精确地量测温度值和湿度值,又能根据所量测温度值和湿度值进行全自动化智能地分别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的开启或关闭,在使用者不在时能够关闭各装置,避免能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中的温湿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不利于我们生存,过高或则是过低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让人的全身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温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相对湿度通常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 -50%比较舒适 ;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气候而研发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早已问世,但传统中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它们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点,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集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于一体,既能对环境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精确地量测温度值和湿度值,又能根据所量测温度值和湿度值进行全自动化智能地分别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的开启或关闭,使用简单、方便、快捷、实用、节能、环保、多功能的空气温湿度监控装置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环境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精确地量测温度值和湿度值,又能根据所量测温度值和湿度值进行全自动化智能地分别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的开启或关闭,在使用者不在时能够关闭各装置,避免能源浪费的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面盖和底座,所述面盖设置在底座前端,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开关模块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与面盖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上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有两个,所述两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左右两端,所述底座左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湿度传感器上端,所述单片机与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设置在单片机左端,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单片机右端,所述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存储模块、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方便单片机将信息储存在存储模块中,以及将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传出。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和电热开关,所述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与面盖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方便单片机通过控制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与电热开关,来控制与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连接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右端固定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方便通信模块将信息通过天线传输至控制者的控制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左端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与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空气质量传感器上端,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湿度传感器下端,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方便二氧化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空气质量信息传输至单片机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一个以上,方便使用者将电线穿入底座中,将底座内电气结构连接,以及将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分别与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面盖与底座固定连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并将信息传输至单片机中有单片机控制与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连接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工作,控制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无需人为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感知外界人体温度,当红外线传感器并未感知到外界有人存在时,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中,由单片机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关闭,避免电力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底座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底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3所示,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及与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通过电线连接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包括面盖2和底座3,所述面盖2与底座3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盒体1的作用是用于容纳控制装置各电气件。所述面盖1设置在底座3前端,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与底座3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结构稳定。所述盒体1内还设置有存储模块5和通信模块6,所述存储模块5设置在单片机4左端,所述通信模块6设置在单片机4右端,所述存储模块5、通信模块6与底座3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所述单片机4与存储模块5、通信模块6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方式为存储模块5、通信模块6的输入端与单片机4的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方便单片机4将信息储存在存储模块5中,以及将信息通过通信模块6传出。存储模块5的作用是储存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信息。通信模块6的作用是将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信息传输至使用者的手机中。所述存储模块5、通信模块6、单片机4与电源连接,所述单片机4为ADUC812单片机,所述存储模块5为ZLKCFM100存储模块,所述通信模块6为4G LTE Wireless MC7710通信模块。所述面盖2前端设置有显示屏7、开关模块8和红外线传感器9,所述显示屏7、红外线传感器9与面盖2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面盖2的作用是为显示屏7、开关模块8和红外线传感器9提供支撑。所述显示屏7、红外线传感器9设置在开关模块8上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9设有两个,所述两红外线传感器9设置在显示屏7左右两端,所述显示屏7、红外线传感器9通过电线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7为LD85453显示屏,所述外线传感器9为PIR200B 外线传感器,所述底座3左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湿度传感器11上端,所述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通过电线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0为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11为ZK-SD大气湿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4与显示屏7、红外线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方式为显示屏7的输出端通过电线与单片机4的输出端连接,红外线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通过电线与单片机4的输出端连接,方便红外线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至单片机4中以及单片机4将信息输送到显示屏7中显示。温度传感器10与湿度传感器11的作用是对空气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检测,并将信号输送至单片机4中,显示屏7的作用是显示单片机4输送到显示屏7中的数据。红外线传感器9的作用是检测人体并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4中。所述开关模块8包括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和电热开关14,所述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电热开关1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电热开关15为KCD1-101B船型开关。所述加湿开关12与加湿机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除湿开关13通过电线与除湿机连接,所述冷气开关14通过电线与冷气机连接,所述电热开关15通过电线与电暖机连接。所述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电热开关15与面盖2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所述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电热开关15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方便单片机4通过控制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与电热开关15,来控制与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电热开关15连接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所述单片机4与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电暖机通过电线连接。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与电热开关15的作用是用于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底座3左端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6与空气质量传感器17,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6设置在空气质量传感器17上端,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6设置在湿度传感器11下端,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6、空气质量传感器17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方式为二氧化碳传感器16、空气质量传感器1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输入端通过电线连接,方便二氧化碳传感器16、空气质量传感器17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空气质量信息传输至单片机4中。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6、空气质量传感器17通过电线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6为TGS4160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16与空气质量传感器17的作用是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有害气体浓度并将信息传输至单片机4中,由单片机4通过通信模块6输送到使用者的手机中,避免使用者回家时出现危险。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17为TGS2600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6、空气质量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底座3右端固定设置有天线18,所述天线18与通信模块6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方式为天线18通过电线与通信模块6连接,方便通信模块6将信息通过天线18传输至控制者的控制终端。所述底座3下端设置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设有5个,方便使用者将电线穿入底座3中,将底座3内电气结构连接,以及将加湿开关12、除湿开关13、冷气开关14、电热开关15分别与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红外线传感器9感受到人体热量,并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4中,单片机4根据温度传感器10与湿度传感器11传回的空气湿度与温度状况,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或电暖机开始工作,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当红外线传感器9感受不到人体热量时,红外线传感器9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4中,由单片机4控制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或电暖机停止工作,避免能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并将信息传输至单片机中有单片机控制与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连接的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工作,控制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无需人为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感知外界人体温度,当红外线传感器并未感知到外界有人存在时,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中,由单片机控制加湿机、除湿机、冷气机和电暖机关闭,避免电力浪费。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面盖和底座,所述面盖设置在底座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开关模块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与面盖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上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有两个,所述两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左右两端,所述底座左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湿度传感器上端,所述单片机与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设置在单片机左端,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单片机右端,所述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存储模块、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和电热开关,所述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与面盖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开关、除湿开关、冷气开关、电热开关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右端固定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端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与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空气质量传感器上端,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湿度传感器下端,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一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面盖与底座固定连接。
CN201720204517.1U 2017-03-04 2017-03-04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0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4517.1U CN206540284U (zh) 2017-03-04 2017-03-04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4517.1U CN206540284U (zh) 2017-03-04 2017-03-04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0284U true CN206540284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4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0451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0284U (zh) 2017-03-04 2017-03-04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02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5820B (zh) * 2019-04-24 2020-02-21 熱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境舒適度的顯示方法及其顯示裝置
CN111854829A (zh) * 2019-04-29 2020-10-30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5820B (zh) * 2019-04-24 2020-02-21 熱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境舒適度的顯示方法及其顯示裝置
CN111854829A (zh) * 2019-04-29 2020-10-30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2322U (zh) 一种恒温恒湿恒氧低能耗可移动房屋
CN206540284U (zh) 一种空气温湿度控制装置
CN207635431U (zh) 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
CN203397242U (zh) 空气温湿度监控装置
CN107514695A (zh)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除湿方法
CN20283568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湿度智能调节系统
CN206671927U (zh) 一种室内空气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CN206039312U (zh) 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器
CN207936382U (zh) 一种可实时调节加湿程度的迷你智能加湿器
CN207540091U (zh) 一种智能家居空气系统
CN102226562A (zh) 一种自动空气湿度控制装置
CN102644613A (zh) 一种智能型风扇控制装置
CN107965882A (zh) 一种接入智能家居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
CN206725790U (zh) 一种新型家用智慧气象站
CN106556093A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加湿系统
CN203364352U (zh) 一种家庭暖气管道智能加湿装置
CN206439982U (zh) 一种加湿器
CN106958921A (zh) 远程控制家用加湿除湿一体机
CN206496480U (zh) 一种智能家居空气系统
CN205939518U (zh) 智能加湿器
CN207350736U (zh) 智能供热室内调节装置
CN206300272U (zh) 一种智能供热室温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温控器
CN202598773U (zh)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
CN205317248U (zh) 一种家电遥控器的空气检测装置
CN205372891U (zh) 一种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