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4574U -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4574U
CN206534574U CN201620890639.6U CN201620890639U CN206534574U CN 206534574 U CN206534574 U CN 206534574U CN 201620890639 U CN201620890639 U CN 201620890639U CN 206534574 U CN206534574 U CN 206534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oot
air inlet
duc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06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浩
曾芳
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ZU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906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4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4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4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风道结构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风道进风口、风道出风口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柱段和沿柱段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所述柱段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0~90°;所述曲面段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的风道出风口,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本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用接触的情况下,就能非常灵活、快速地对脚部进行吹干。

Description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人们洗澡、洗脚后,均使用擦脚布来擦干脚部,然后再搓洗、晾晒擦脚布。这种通过物理方式擦拭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擦干脚部皮肤水分,从而导致脚部真菌有滋生环境容易存活繁衍,并且这种方式会费时、费水做二次清洁(搓洗擦脚布、再清洗消毒手部);同时,擦脚后需要清洗、晾晒、摆放擦脚毛巾,这样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增加脚部疾病的传染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4106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干手干脚机,其特征是,一种落地式电热吹风装置,其设有一个壳体底座,并至少有一个下出风口,底座上设有一根立管,立管上设有一个由软管连接的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是可以改变角度的管或是固定角度的弯管,并且是装卡在立管上端相应的支撑架上或是吸附在立管上端相应的支撑架上的,所述支撑架,是只支撑上出风口的或是既支撑上出风口且其本身又带有或连接一开关,此开关是由上出风口脱离支撑架或装卡、吸附在支撑架上的状态来操作的,所述下出风口是固定风向出风的或是可改变风向出风的。虽然该技术方案也能够解决为人们吹干脚部的问题,但是其使用比较复杂,风力是经软管从出风口出来,在对脚部进行吹干时,还需要调整软管的位置,使得出风口正对脚部,步骤繁琐。
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61631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烘脚机,包括本体,设于本体表面的控制面板、距离感应模块和设于本体内的送风构件、发热模块、负离子产生器、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闭合镂空结构,所述本体下端设有可伸缩支脚,所述本体内侧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设有可旋转的导风片,所述距离感应模块设于本体内侧表面,所述送风构件、发热模块、负离子产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气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电路板信号连接。虽然本结构的烘脚机能够实现对脚部的烘干,但是人体脚部需要接触设备,多人使用时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失去清洁、卫生的实际意义。
专利申请号为CN 20052008379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烘脚机,该烘脚机的结构设计主要用于人体脚部取暖,需要将脚部放置在装置上,会导致交叉感染,失去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实际意义。
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83775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烘脚机,该烘脚机着重解决风量及风温的调节,以及设备的自动开/关,对于产品其他方面的体验,有着致命的缺陷,比如噪音,使用者烘脚方式等。
以上诸多现有的脚部吹干装置均存在不足,很有必要研发出一种结构更优化,使用更方便,吹干方式更洁净的脚部吹干装置,而且需尽可能地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小使用时产生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接触、使用方便、舒适、噪音小的脚部吹干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风道结构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风道进风口、风道出风口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的过渡段;风从电机出风口进入到风道进风口,经过过渡段的导向,从风道出风口吹出;所述过渡段包括柱段和沿柱段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所述柱段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0~90°;所述曲面段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的风道出风口,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以使用“无接触方式”快速彻底干燥脚部以及表皮水分,减少了定期更换毛巾的费用支出,节省了人们搓洗擦脚毛巾、清洁手部、晾晒毛巾的时间,避免了二次污染以及交叉感染,遏制了真菌在潮湿皮肤的滋生和存活周期,有效缓解了脚部传染疾病(如脚气病、香港脚、脚癣之类)的恶化以及传染;家庭成员不会相互传染导致皮肤病顽固留存。风道出风口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尤其是在30~60°时,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调整脚部的位置,使脚位于风墙下,就能非常舒适地对脚部进行吹干,非常方便;风道进风口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0~90°,减小了风力从柱段进入曲面段变向时的阻力,也降低了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电机吹入的风在风道结构内的阻力,降低噪音,所述曲面段的外侧壁呈弧形,半径为100~110mm,弧度为75~85°,相对的内侧壁呈类弧形。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电机吹入的风在风道结构内的阻力,降低噪音,同时也为了方便本装置的安装,所述曲面段远离风道出风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筒形,靠近风道出风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呈四角圆弧过渡的方形。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电机进风口处的噪音,提高用户体验度,所述电机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降噪结构,包括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连通电机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错开设置;为了便于设置过滤棉,同时也为了防止第一进风口过大,造成较强的噪音,第一进风口处设有多个网孔,网孔内侧设有过滤棉。
进一步的,为了尽可能地增加电机进风口与壳体外被吸入的空气的距离,以达到隔离噪音的目的,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风腔和与第一风腔连通的折回通道;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一风腔的上端;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折回通道上;折回通道通过隔板设置于第一风腔一边或二边的侧壁;隔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方便第一风腔和折回通道的通风;第一风腔为斜面内腔,电机进风时,减小了气流与第一风腔内壁产生的风阻,同时第一风腔将电机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隔开,对电机产生的噪音进行了隔离,降噪效果十分明显。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电机进风口处产生的瞬时噪音,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电机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棉。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风道出风口处的噪音,所述曲面段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部的第二风腔;第二风腔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呈内大外小的圆台形;所述第二进风口与风道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为了能保证经第二出风口处吹出的风形成的风墙与适于使用者使用,同时也为了减少风力在第二风腔流动时的产生的阻力,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中轴线与所述柱段的中轴线的夹角γ为10~90°。
进一步的,当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对脚部进行吹干时,为了缩短吹干时间,或者天气气温低时,为了舒适,所述风道结构内设有加热装置,包括多根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的发热管,以及与发热管电性连接且设置在壳体上的档位调节按钮;同时,为了实现本装置的自动工作/停止,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和用于检测脚部是否靠近的感应装置;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加热装置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感应装置可以是红外感应装置,也可以是声波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吹风装置的降噪方法,包括在吹风装置的电机进风口处进行降噪,降噪的方法是在电机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之间设置起到消音作用的第一风腔和折回通道,延长设置在折回通道上的第一进风口与电机进风口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吹风装置的风道出风口处进行降噪,降噪的方法是在风道出风口处设置启降低风阻的具有斜面内腔的第二风腔,以及在第二风腔上设置呈内大外小的圆台形的第二出风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1~5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1~5中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1~5中的风道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2和实施例5中省略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3和实施例5中的第二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实施例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 壳体 11 前壳
12 后壳 2 风道结构
21 柱段 22 曲面段
23 电机安装段 24 风道进风口
25 风道出风口 3 电机
4 导流通道 41 第一风腔
411 腔盖 412 底板
42 折回通道 421 前壁
422 后壁 43 底盖
44 过滤棉 45 第一出风口
46 第一进风口 47 隔板
48 通气孔 5 第二降噪结构
51 本体 52 第二风腔
53 第二出风口 54 第二进风口
6 加热装置 61 发热管
62 档位调节按钮 7 电路板
8 感应装置 9 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风道结构2和电机3;电机3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连通,电机进风口朝下;风道结构2包括风道进风口24、风道出风口25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24和风道出风口25的过渡段,过渡段包括柱段21和沿柱段21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22;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 24,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0°,此时柱段21竖直向上设置。
曲面段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曲面段22的一侧壁呈弧形,半径为100~110mm,弧度为 75~85°,相对的侧壁呈类弧形;曲面段22远离风道出风口25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筒形,靠近风道出风口25的一端的横截面呈四角圆弧过渡的方形;紧挨柱段21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段2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曲面段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调整脚部的位置,使其位于风墙下,就能非常舒适地对脚部进行吹干,非常方便;同时,采用上述结构的柱段21和曲面段22,使得风阻大大减小,从而也降低了风力在风道结构2内产生的噪音。
实施例2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风道结构2和电机3;电机3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连通,电机进风口朝下;风道结构2包括风道进风口24、风道出风口25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24和风道出风口25的过渡段,过渡段包括柱段21和沿柱段21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22;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 24,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90°,此时柱段21水平设置;曲面段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
电机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降噪结构,包括导流通道4;导流通道4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46和一个第一出风口45;第一出风口45连通电机进风口;导流通道 4包括第一包括风腔41和与第一风腔41连通的折回通道42;第一出风口45设置在第一风腔41的上端;第一进风口46设置在折回通道42上,与一个设有多个进气孔的底盖43盖合在一起;折回通道42通过隔板47设置于第一风腔41 二边的侧壁;隔板47上设有多个通气孔48;第一出风口45与电机进风口之间,第一进风口46和底盖43之间均设置有过滤棉44。
采用上述结构的风道结构2,使得本装置吹出的风形成的风墙与竖直线的夹角为10~90°,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调整脚部的位置,使其位于风墙下,就能非常舒适地对脚部进行吹干,非常方便;同时,电机进风口处设置了第一降噪结构4,大大降低了电机3在吸入空气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3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 内部的风道结构2和电机3;电机3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 24连通,电机进风口朝下;风道结构2包括风道进风口24、风道出风口25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24和风道出风口25的过渡段,过渡段包括柱段21和沿柱段 21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22;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曲面段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风道进风口24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0~70°。曲面段22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5,包括本体51及设于本体51内部的第二风腔52;第二风腔52上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53和一个第二进风口54;第二出风口53呈内大外小的圆台形;第二进风口54与风道出风口25连通;第二出风口53的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γ为10~90°。
采用上述结构的风道结构2,使得本装置吹出的风形成的风墙与竖直线的夹角为10~90°,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调整脚部的位置,使其位于风墙下,就能非常舒适地对脚部进行吹干,非常方便;同时,在曲面段22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5,减小了第二出风口53处的风阻,降低了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4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风道结构2和电机3;电机3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连通,电机进风口朝下;风道结构2包括风道进风口24、风道出风口25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24和风道出风口25的过渡段,过渡段包括柱段21和沿柱段21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22;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 24;曲面段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风道进风口24的中轴线与竖直线α的夹角为80~90°。
曲面段22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5,包括本体51及设于本体51内部的第二风腔52;第二风腔52上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53和一个第二进风口54;第二出风口53呈内大外小的圆台形;第二进风口54与风道出风口25连通;第二出风口53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γ为10~90°。
风道结构2内设有加热装置6,包括多根设置在第二出风口53处的发热管 61,以及与发热管61电性连接且设置在壳体1上的档位调节按钮62;壳体1内设有电路板7以及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的感应装置8和电源线9;电源线9与电机3电性连接,加热装置6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风道结构2,使得本装置吹出的风形成的风墙与竖直线的夹角为10~90°,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调整脚部的位置,使其位于风墙下,就能非常舒适地对脚部进行吹干,非常方便;同时,在风道结构2设置了加热装置6,并在壳体1内设置了电路板7以及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的感应装置8和电源线9,使用者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使用本装置,也不会感觉到冷,也缩短了对脚部吹干的时间;而且使得本装置自动化,人来即开,人走即关,使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5
如图1~图8所示,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风道结构2和电机3;风道结构2包括风道进风口24、风道出风口25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24和风道出风口25的过渡段,过渡段包括柱段21和沿柱段21 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22;紧挨柱段21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段23;电机3设于电机安装段23内,电机进风口向下设置,且仅仅电机进风口与外界相通;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曲面段 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 30~60°,风道进风口24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70~80°;电机安装段23 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70~80°;电机3采用高速有刷电机或者高速无刷电机。曲面段22的一侧壁呈弧形,半径为100~110mm,弧度为75~85°,相对的侧壁呈类弧形;曲面段22远离风道出风口25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筒形,靠近风道出风口25的一端的横截面呈四角圆弧过渡的方形。
电机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降噪结构4,包括导流通道40;导流通道40设有多个个第一进风口46和一个第一出风口45;第一出风口45连通电机进风口;导流通道40包括第一风腔41和与第一风腔41连通的折回通道42;第一出风口45设置在第一风腔41的上端;第一进风口46设置在折回通道42上;折回通道42通过隔板47设置于第一风腔41二边的侧壁;隔板47上设有多个通气孔48;第一出风口45 与电机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棉43。
壳体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第一风腔41包括腔盖411和底板412,折回通道42包括前壁421和后壁422;腔盖411设置在前壳11上,前壁421紧贴腔盖411并设置在前壳11的内壁上,腔盖411和前壁421之间设有多个通气孔;底板设置在后壳上,后壁设置在后壳12的内壁上;前壁、后壁、前壳11的内壁一部分和后壳12的内部的一部分形成了折回通道42。
曲面段22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5,包括本体51及设于本体51内部的第二风腔52;第二风腔52上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53和一个第二进风口54;第二出风口53呈内大外小的圆台形;第二进风口54与风道出风口25连通;第二出风口 53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γ为30~60°。
风道结构2内设有加热装置6,包括多根设置在第二出风口53处的发热管61,以及与发热管61电性连接且设置在壳体1上的档位调节按钮62;壳体1内设有电路板7以及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的感应装置8和电源线9;电源线9与电机3电性连接,加热装置6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柱段21的端口朝下,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进风口24,曲面段22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2的风道出风口25,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30~60°,使得本装置吹出的风形成的风墙与竖直线的夹角为 30~60°,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只需调整脚部的位置,使其位于风墙下,就能非常舒适地对脚部进行吹干,非常方便;同时,采用上述结构的柱段21和曲面段22,使得风阻大大减小,从而也降低了风力在风道结构2内产生的噪音。
还有电机进风口处设置了第一降噪结构4,大大降低了电机3在吸入空气时产生的噪音,在曲面段22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5,减小了第二出风口53 处的风阻,降低了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风道结构2设置了加热装置6,并在壳体1内设置了电路板7以及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的感应装置8和电源线9,使用者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使用本装置,也不会感觉到冷,也缩短了对脚部吹干的时间;而且使得本装置制动化,人来即开,人走即关,使用非常方便。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脚部吹干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风道结构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出风口与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风道进风口、风道出风口以及连通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的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包括柱段和沿柱段侧壁一端延伸的曲面段;所述柱段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的风道进风口,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α为0~90°;所述曲面段的端口构成风道结构的风道出风口,其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β为1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段的外侧壁呈弧形,半径为100~110mm,弧度为75~85°,相对的内侧壁呈类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段远离风道出风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筒形,靠近风道出风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呈四角圆弧过渡的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降噪结构,包括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连通电机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风腔和与第一风腔连通的折回通道;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一风腔的上端;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折回通道上;折回通道通过隔板设置于第一风腔一边或二边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电机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段的端口处设有第二降噪结构,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部的第二风腔;第二风腔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呈内大外小的圆台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风道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中轴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γ为10~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内设有加热装置,包括多根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的发热管,以及与发热管电性连接且设置在壳体上的档位调节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脚部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以及感应装置;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加热装置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CN201620890639.6U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Active CN206534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0639.6U CN206534574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0639.6U CN206534574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4574U true CN206534574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0639.6U Active CN206534574U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45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753A (zh) * 2016-08-16 2016-11-16 深圳市立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CN113633206A (zh) * 2021-07-26 2021-11-12 深圳市象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拂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753A (zh) * 2016-08-16 2016-11-16 深圳市立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CN113633206A (zh) * 2021-07-26 2021-11-12 深圳市象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拂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8753B (zh)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CN203252394U (zh) 一种便携式电热风烘干衣架
CN205612382U (zh) 一种带有除臭功能的暖房用烘干装置
CN204393079U (zh) 宠物多功能自动洗澡机
CN105557542B (zh) 一种宠物洗脚装置和宠物脚部清洗方法
CN206534574U (zh) 一种脚部吹干装置
CN206846080U (zh) 一种多功能水龙头
CN201159512Y (zh) 空调器出雾装置
CN205776616U (zh) 一种具有刷马桶设备的智能马桶
CN205233124U (zh) 宠物洗澡吹干一体机
CN202665415U (zh) 一种沐浴后的全身干体机
CN105379638B (zh) 宠物洗澡吹干一体机
CN207444872U (zh) 一种带吹风功能的淋浴装置
CN202553836U (zh) 带风干结构的蒸汽拖地装置
CN107550358A (zh) 带桑拿功能的淋浴房
CN106419700A (zh) 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
CN106510533A (zh) 一种浴室多功能干肤机
CN208893009U (zh) 一种水循环式护理洗浴器
CN206880619U (zh) 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
CN104207732B (zh) 立式多功能地面清洁吹干器
CN206448335U (zh) 新型坐便清洁装置
CN206706936U (zh) 厕所快速除臭机
CN202835635U (zh) 一种带有臭氧发生装置的熏香加湿器
CN205697567U (zh) 多功能拖地吹干机
CN207693502U (zh) 吹风结构及干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1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street community and chapter house gold Hu Lin Industrial Zone C Building 5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Z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street community and chapter house gold Hu Lin Industrial Zone C Building 5 floor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ZU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ZU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