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3953U -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3953U
CN206533953U CN201621473415.1U CN201621473415U CN206533953U CN 206533953 U CN206533953 U CN 206533953U CN 201621473415 U CN201621473415 U CN 201621473415U CN 206533953 U CN206533953 U CN 206533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setting
post
middle jack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34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4734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3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3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39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轴柱和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的多个支架;所述中轴柱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和包覆在支撑骨架外侧的渔网;所述渔网上设置有与支架方向一致的拉链,拉链的起止端分别位于中轴柱的两端;所述渔网上设置有进鱼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在中轴柱表面设置了荧光层,能够对水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具有非常好的诱惑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的支架可围绕中轴柱转动,配合设置在渔网上的拉链,当捕捉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可将拉链打开,将多个支架绕中轴柱转动到一起,从而使整个捕捉装置的体积得到极大的压缩,非常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生物捕捉装置是一种用于捕捉海洋生物的设备,通过由刚性支撑骨架和固定在骨架上的渔网组成。由于海洋生物捕捉装置本身对于海洋生物而言,并没有特别的诱惑力,必须要依赖于外部的诱饵等,捕捉成本较高。而且为多捕鱼,目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的体积越来越大,携带、运输都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对使用者来讲,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具有诱捕效果,对海洋生物具有较高的捕捉率,而且该装置可以折叠,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包括: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轴柱和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的多个支架;所述中轴柱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
和包覆在支撑骨架外侧的渔网;所述渔网上设置有与支架方向一致的拉链,拉链的起止端分别位于中轴柱的两端;所述渔网上设置有进鱼口。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U形支架。
优选的,所述渔网上设置有多个进鱼口。
优选的,所述进鱼口位于捕捉装置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荧光层表面还设置有透明保护层。
优选的,还包括与中轴柱一端相连接的杆。
优选的,所述杆为拉力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拉杆和活动套设在拉杆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沿其轴向走向排列的定位槽,所述拉杆上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两卡爪,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拉杆端面上,且末端向外凸起形成能抵触在所述定位槽上的凸缘。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4~6个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轴柱和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的多个支架;所述中轴柱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和包覆在支撑骨架外侧的渔网;所述渔网上设置有与支架方向一致的拉链,拉链的起止端分别位于中轴柱的两端;所述渔网上设置有进鱼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在中轴柱表面设置了荧光层,在水中会发出荧光,能够对水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具有非常好的诱惑效果,使其在不额外使用诱饵的情况下对海洋生物具有较高的捕捉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支撑骨架由中轴柱和多个支架组成,支架的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可围绕中轴柱转动,配合设置在渔网上的拉链,当捕捉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可将拉链打开,将多个支架绕中轴柱转动到一起,从而使整个捕捉装置的体积得到极大的压缩,非常便于携带。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捕捉装置的进鱼口位于捕捉装置的顶部,由于鱼类等海洋生物在意识到被捕捉时往往会企图从侧面或底部突破渔网,因此将进鱼口设置在顶部可以降低捕获的海洋生物的逃脱率,进一步提高捕捉装置的捕捉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捕捉装置还包括与中轴柱一端相连接的杆,从而扩大了使用者的可操作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生物捕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生物捕捉装置折叠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包括: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轴柱和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的多个支架;所述中轴柱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
和包覆在支撑骨架外侧的渔网;所述渔网上设置有与支架方向一致的拉链,拉链的起止端分别位于中轴柱的两端;所述渔网上设置有进鱼口。
参加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生物捕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中轴柱,2为支架,3为渔网,4是进鱼口,5是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洋生物捕捉装置包括支撑骨架和渔网3。其中,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轴柱1和多个支架2。在本实用新型中,中轴柱1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层包括荧光材料和硅胶,所述荧光材料优选为硅酸锶荧光材料,铝酸锶荧光材料是一种目前应用广泛的荧光材料,成本低、来源广泛。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荧光层中荧光材料的含量为0.05~5wt%,优选为1~2wt%。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荧光层的厚度为10~1000μm,优选为50~100μm。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中轴柱表面设置荧光层可以使捕捉装置在水中会发出荧光,而荧光能够对水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具有非常好的诱惑效果,吸引海洋生物进入渔网。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荧光层表面还设置有透明保护层。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层为聚氯乙烯层、聚碳酸酯层、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厚度为10~1000μm,优选为50~100μm。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明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荧光层不被破坏,从而使捕捉装置的荧光效果更为持久。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支架2的两端铰接在中轴柱1上,可围绕中轴柱1转动。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为U形支架。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2的数量为4~10个,优选为6~8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渔网3包覆在支撑骨架外侧,其上设置有与支架2方向一致的拉链,拉链的起止端分别位于中轴柱1的两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拉链打开后,可多个支架绕中轴柱转动到一起,从而极大的压缩整个捕捉装置的体积,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生物捕捉装置折叠后的示意图,图2中,1为中轴柱,2为支架,3为渔网。
在本实用新型中,渔网3上设置有进鱼口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渔网3上设置有多个进鱼口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进鱼口4位于捕捉装置的顶部。在本实用新型中,之所以将进鱼口设置在捕捉装置的顶部是因为鱼类等海洋生物在意识到被捕捉时往往会企图从侧面或底部突破渔网,因此将进鱼口设置在顶部可以降低捕获的海洋生物的逃脱率,提高捕捉装置的捕捉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中轴柱1的一端还连接有杆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中轴柱1和杆5通过线或者锁链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进鱼口位于捕捉装置的顶部,则杆5连接在中轴柱1的顶端。在本实用新型中,杆的存在能够扩大使用者的可操作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杆5为拉力伸缩杆。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包括拉杆和活动套设在拉杆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沿其轴向走向排列的定位槽,所述拉杆上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件。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4~6个定位槽。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两卡爪,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拉杆端面上,且末端向外凸起形成能抵触在所述定位槽上的凸缘。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卡爪自身的弹性,能使其上的凸缘有效卡置在定位槽上,从而实现将拉杆定位锁定在所需伸缩长度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设置有拉力伸缩杆的实施例中,拉力伸缩杆在使用时,用力将拉杆从套管中拉出或推入套管中,并使拉杆上的定位件卡置在相应的定位槽上,实现将拉杆定位锁定在所需的伸缩长度上。由于设置有多个定位槽,能够满足不同伸缩长度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在中轴柱表面设置了荧光层,在水中会发出荧光,能够对水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具有非常好的诱惑效果,使其在不额外使用诱饵的情况下对海洋生物具有较高的捕捉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捉装置支撑骨架由中轴柱和多个支架组成,支架的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可围绕中轴柱转动,配合设置在渔网上的拉链,当捕捉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将拉链打开,将多个支架绕中轴柱转动到一起,可使整个捕捉装置的体积得到极大的压缩,非常便于携带。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捕捉装置的进鱼口位于捕捉装置的顶部,由于鱼类等海洋生物在意识到被捕捉时往往会企图从侧面或底部突破渔网,因此将进鱼口设置在顶部可以降低捕获的海洋生物的逃脱率,进一步提高捕捉装置的捕捉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捕捉装置还包括与中轴柱一端相连接的杆,从而扩大了使用者的可操作区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包括: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中轴柱和两端铰接在中轴柱上的多个支架;所述中轴柱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
和包覆在支撑骨架外侧的渔网;所述渔网上设置有与支架方向一致的拉链,拉链的起止端分别位于中轴柱的两端;所述渔网上设置有进鱼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U形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上设置有多个进鱼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位于捕捉装置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表面还设置有透明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轴柱一端相连接的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为拉力伸缩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拉杆和活动套设在拉杆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沿其轴向走向排列的定位槽,所述拉杆上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两卡爪,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拉杆端面上,且末端向外凸起形成能抵触在所述定位槽上的凸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4~6个定位槽。
CN201621473415.1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33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3415.1U CN206533953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3415.1U CN206533953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3953U true CN206533953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341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33953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3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8829A (zh) * 2016-12-29 2017-03-22 屈宇浩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8829A (zh) * 2016-12-29 2017-03-22 屈宇浩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3953U (zh)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CN208891488U (zh) 小龙虾稻田养殖防跑网
CN106508829A (zh) 一种海洋生物捕捉装置
CN206545741U (zh) 一种便于内部清淤的管道
CN206744333U (zh) 多方位捕鱼装置
CN203505376U (zh) 高效诱虫器
CN206776546U (zh) 改良型灯光捕鱼机
CN211407386U (zh) 一种飞行昆虫捕捉装置
CN211430330U (zh) 一种适用于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果蝇诱捕装置
CN205981738U (zh) 一种海洋生物标本采集装置
CN205922558U (zh) 一种适于野外昆虫观测的可折叠试验笼
HelmanA et al. Bat capture techniques and their use in surveys
CN106248435A (zh) 一种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原位取样方法
CN210708839U (zh) 一种高效倍蚜储虫袋
CN209114419U (zh) 一种堵水墙
CN206238155U (zh) 一种虫害快速检测装置
CN205455503U (zh) 一种装有鱼钩的木箱
CN207836553U (zh) 一种新型蟹笼
CN207665853U (zh) 一种捕蝇器
CN208497454U (zh) 一种环保渔具模具的降温设备
CN208001917U (zh) 渔用拉网装置
CN216983263U (zh) 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
CN210695609U (zh) 一种捕蚊器
CN204932641U (zh) 一种应急呼吸器
CN204104556U (zh) 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