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6421U -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6421U
CN206526421U CN201621490649.7U CN201621490649U CN206526421U CN 206526421 U CN206526421 U CN 206526421U CN 201621490649 U CN201621490649 U CN 201621490649U CN 206526421 U CN206526421 U CN 206526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air cleaning
purification assembly
us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906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泳忠
陈建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Ren Ma Da Zhou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906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6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6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6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面罩,能够与便携式净化装置配合使用,该便携式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空气净化面罩包括:罩体,具有预定壁厚,罩体围设形成净化空间,净化空间具有供使用者佩戴的敞口,罩体上设置有与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以及固定部,固定部能够将净化组件可拆卸地锁定至开口处,以经由负离子发生器向净化空间提供负离子;佩戴部件,与罩体连接,能够辅助罩体佩戴至使用者的面部。能够避免便携式净化装置产生的负离子量受到使用环境影响,从而提高便携式净化装置的除霾效果。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北方的雾霾越来越严重,雾霾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能够进行除霾的空气净化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人们通常采取的便携式空气净化设备为口罩,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吸入雾霾,但是由于佩戴口罩会令使用者吸入的空气量减少,导致使用者感觉不舒服,影响个人体验;另外,口罩的外观也不好看。
除口罩之外,现有技术中还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来实现空气净化,例如,电晕放电除霾、红外线除霾、正离子流除霾、风力除霾、气泡除霾、喷淋除霾等。但净化设备的体积普遍较大,且多数无法针对口鼻处进行空气净化处理,致使除霾效果不理想,在成本、效果、安全性、便利性上也存在一定缺陷。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空气净化器,其工作原理为: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件为负离子发生器,其不断释放负离子,并在使用者的周围营造出微净化环境。这种空气净化器可以极大地降低使用者口鼻处呼吸的不舒适感。但是,当在室外有风环境或者使用者的运动过程中使用该便携式的空气净化器进行除霾时,其除霾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净化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能够避免便携式净化装置产生的负离子量受到使用环境影响,从而提高便携式净化装置的除霾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面罩,能够与便携式净化装置配合使用,该便携式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空气净化面罩包括:罩体,具有预定壁厚,罩体围设形成净化空间,净化空间具有供使用者佩戴的敞口,罩体上设置有与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以及固定部,固定部能够将净化组件可拆卸地锁定至开口处,以经由负离子发生器向净化空间提供负离子;佩戴部件,与罩体连接,能够辅助罩体佩戴至使用者的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固定部为设置在罩体的背离敞口一侧的接收槽,开口从接收槽中露出,并且接收槽的轮廓与净化组件的外缘轮廓相适应,以将净化组件接收并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接收槽的深度与净化组件的厚度相等,以使锁定后的净化组件的表面与罩体背离敞口一侧的表面大致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固定部为压条,压条跨设于净化组件的表面并与罩体固定连接,以将净化组件压紧并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空气净化面罩还包括面部贴合边,面部贴合边附接于罩体形成敞口的边缘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罩体的材料为塑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罩体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面部贴合边的材料的弹性模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面部贴合边的材料为硅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开口设置于空气净化面罩的大致中间位置,以使空气净化面罩被佩戴至使用者面部时,开口靠近使用者的口部和/或鼻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罩体上还设置有与净化空间连通的透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罩体包括佩戴后位于使用者鼻部上方的第一端部和位于使用者鼻部下方的第二端部,透气孔远离开口,并靠近第一端部,设置于罩体的两侧边缘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罩体,具有预定壁厚,罩体围设形成净化空间,净化空间具有供使用者佩戴的敞口,罩体上设置有与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以及固定部,便携式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净化组件通过固定部锁定至开口处,以经由负离子发生器向净化空间提供负离子;以及佩戴部件,与罩体连接,能够辅助罩体佩戴至使用者的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空气净化面罩还包括能够佩戴至使用者头部或者耳部的支架,支架与净化组件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面罩具有预定壁厚,围设形成净化空间,并能够通过佩戴部件将空气净化面罩佩戴至使用者的面部,使净化空间能够至少覆盖使用者的口部和鼻部。在与便携式净化装置配合使用时,空气净化面罩能够通过其罩体上设置的固定部将便携式净化装置中包括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可拆卸地锁定至面罩上设置的与净化空间连通的开口处,以使便携式净化装置能够通过该开口向净化空间内提供负离子,从而对净化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因此,能够避免在使用环境中风速较大时或者在使用者的运动过程中,影响便携式净化装置产生的负离子量,从而保证便携式净化装置能够通过净化空间向使用者持续提供洁净空气,提高除霾效果。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佩戴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面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空气净化面罩的罩体的一个轴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空气净化面罩的罩体的另一个轴侧状态示意图。
其中:
1-空气净化面罩;10-罩体;101-第一端部;102-第二端部;10a-净化空间;10b-外侧面;11-开口;12-接收槽;121-净化装置接收槽;122-支架接收槽;13-透气孔;14-连接孔;15-面部贴合边;20-挂耳绳;21-净化组件;22-支架;221-连接段;222-支撑段;2-便携式净化装置;3-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面罩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面罩1能够被佩戴至使用者3面部,能够与便携式净化装置2配合构成便携式净化设备。并且能够通过与其配合的便携式净化装置2产生负离子,以对空气净化面罩1与使用者3面部之间的净化空间10a中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能够为使用者3提供洁净的空气。并且在罩体10上设置能够固定便携式净化装置2的净化组件21的固定部,以使便携式净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升便携式净化装置2的除霾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佩戴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面罩1与净化组件21配合使用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面罩1包括10以及挂耳绳20。罩体10具有预定壁厚,并能够围设形成净化空间10a,净化空间10a具有供使用者3佩戴的敞口,罩体10在背离敞口一侧设置有开口11以及固定部。固定部能够将净化组件21可拆卸地锁定至开口11处,以经由净化组件21的负离子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向净化空间10a提供负离子。佩戴部件与罩体10连接,能够辅助罩体10佩戴至使用者3的面部。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空气净化面罩1上设置能够固定净化组件21的固定部,将净化组件21固定于空气净化面罩1开设的开口11处,从而能够在使用者3佩戴便携式净化设备进行运动或者行走于风度较大的室外环境中时,使净化组件21能够稳固地保持在空气净化面罩1上的相应的设置位置处。避免在使用者3佩戴便携式净化设备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外部环境(例如风或者运动)影响,使净化组件21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净化组件21的负离子产生量(也可以是负离子在特定区域的浓度),进而影响便携式净化装置2的净化效果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当使用者3在运动过程中或者室外风速较大的环境中使用便携式净化设备时,能够通过便携式净化设备为使用者3持续提供洁净的空气。
图1中提供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面罩1和便携式净化装置2,其中,便携式净化装置2具体包括净化组件21和支架22。净化组件21可以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和磁场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以使得净化组件21能够通过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而由磁场发生装置产生使负离子运动的磁场,从而使负离子能够在净化空间10a中运动,对空气进行净化(包括除霾等)。
支架22包括连接段221和支撑段222。支架22的连接段221具有较小弯曲度,并与净化组件21连接,而支撑段222则回弯形成头箍,通过将支撑段222佩戴至使用者3的头部能够间接通过连接段221对净化组件21进行支撑。并且,还能够将净化组件21的电气结构设置于支架22中,避免净化组件21集成过多结构而给净化组件21本身带来重量负担。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段222也可以不设置为头箍,而是将支撑段222设置为挂耳架,通过使用者3的耳部为净化组件21提供间接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以下的实施例中只针对图1所示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对罩体10的至少部分结构进行描述。但是,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净化组件21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1可以将负离子发生装置及其电气结构集成为一个构件,而安装至罩体10处。
请一并参见图2、图3和图4,其中,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面罩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空气净化面罩1的罩体10的一个轴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空气净化面罩1的罩体10的另一个轴侧状态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空气净化面罩1具有两根挂耳绳20,两根挂耳绳2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并分别通过罩体10上的连接孔14与罩体10卡接连接,并从罩体10的两侧向远离罩体10的方向延伸形成能够勾挂至使用者3耳部的挂接部。以便使用者3可以通过挂耳绳20将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面部。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挂耳绳20的结构以及与罩体10的连接方式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挂耳绳20还可以被替换为与罩体10采用一式结构制成的其他的挂耳部件或者头戴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罩体10采用塑胶材料制成,优选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并且罩体10具有预定厚度,以通过罩体10能够围设形成具有敞口的净化空间10a,使得使用者3能够通过净化空间10a的敞口将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面部。在使用者3将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其面部时,净化空间10a处于罩体10和使用者3的面部之间。并且罩体10包括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其中,在使用者3将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面部后,第一端部101位于所述使用者鼻部上方,而第二端部102位于使用者鼻部下方的。上述预定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罩体10的壁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罩体10提供的结构强度以及形成的净化空间10a的尺寸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制。
为了使净化组件21能够朝向净化空间10a中提供负离子,净化组件21处设置有负离子出口,对应地,罩体10上设置有开口11,该开口11靠近空气净化面罩1的中间位置设置,以便在使用者3将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面部时,开口11能够靠近使用者3的口部和/或鼻部。由此,使得经由开口11进入净化空间10a中的负离子能够对接近使用者3的口鼻部位置的空气进行更好的净化,保证使用者3时刻能够呼吸到洁净的空气。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开口11的具体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口11还可以靠近第一端部101或者第二端部102,而通过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使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朝向使用者3口鼻部运动,对使用者口鼻部的空气进行净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罩体10上还设置有与净化空间10a连通的透气孔13。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透气孔13远离开口11,并靠近第一端部101、相对地设置于罩体10的两侧边缘处。透气孔13为包括多个均匀布置的针孔的长条形区域,而两个长条形区域分别靠近罩体10的第一端部101设置。并且两个长条形区域靠近罩体10的两侧边缘处,即,当使用者3将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面部后,两个透气孔13分别位于鼻翼的两侧缘位置处。因此,当使用者3使用空气净化面罩1对净化空间10a进行净化时,能够通过两个透气孔13实现净化空间10a和外部的空气循环,从而使使用者3能够轻松呼吸,进而提升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的舒适度。同时将透气孔13靠近第一端部101设置,能够加长通过使用者3鼻部吸入净化空间10a中的空气的流动路径,以便净化组件21能够更好地对净化空间10a中的空气进行净化,提升除霾效果,从而能够为使用者3提供更加洁净的空气。当然,本实用新型对于两个透气孔13的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透气孔13还可以靠近第二端部102设置,并且还可以只设置一个透气孔壁部13。此外空气净化面罩1也可以不单独设置透气孔13,而是通过空气净化面罩1佩戴至使用者3面部后,与使用者3面部形成的间隙供净化空间10a与外部的气体循环。通过如上设置,同样能够实现使净化空间10a与外部空间进行换气的目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空气净化面罩1还包括面部贴合边15,面部贴合边15附接于罩体10形成敞口的边缘处。面部贴合边15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例如:液体橡胶。并且罩体10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面部贴合边15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以使面部贴合边15能够具有更高的弹性,提升空气净化面罩1的佩戴舒适度。避免由于罩体10需要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而采用弹性变形量较小的塑胶制成,在将罩体10直接贴于使用者3面部时给使用者3带来不适感。优选地,面部贴合边15采用无机高分子胶体材料(即食品级硅胶)制成,以使面部贴合边15与罩体10连接后,罩体10能够通过面部贴合边15与使用者3面部紧密接触,从而增加净化空间10a的密封性,并且能够给使用者3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同时保证空气净化面罩1使用的安全性。而且,由于面部贴合边15能够与使用者3的面部紧密贴合,还能防止空气净化面罩1从使用者3面部滑脱,因此,在对使用者3的口鼻处的空气(即净化空间10a中的空气)进行净化时,能够提高净化组件21的净化效率,以便使用者3能够持续呼吸到更加洁净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固定部为设置在罩体10的背离敞口一侧的外侧面10b的接收槽12,接收槽12的轮廓与净化组件21的外缘轮廓相适应,以将净化组件21接收并锁定。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接收槽12包括净化装置接收槽121和支架接收槽122两部分,其中,净化装置接收槽121与净化组件21的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部分的外缘轮廓相适应,而支架接收槽122与连接于净化组件21一端的部分连接段221的轮廓相适应。并且开口11位于接收槽固定端面12槽底的大致中心位置,以便开口11能够从接收槽12中露出,并在接收槽12内的开口11周缘形成台阶面。因此,接收槽12能够将净化组件21以及部分的连接段221接收入接收槽12中,即,当净化组件21面对于罩体10的外侧面10b与上述台阶面贴合后,同时接收槽12的槽壁与净化组件21的外部轮廓相接合,从而能够将净化组件21的负离子出口朝向净化空间10a地锁定于开口11处。当需要从接收槽12处拆卸净化组件21时,可以使用工具或者直接使净化组件21从接收槽12中脱出。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口11还可以不位于接收槽12的大致中间位置,而是与中间位置偏移一定距离设置,同样能够使开口11从接收槽12处露出,而使净化组件21产生的负离子经由开口11进入净化空间10a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槽12的深度还可以与净化组件21的厚度相等,以使锁定后的净化组件21的表面与罩体10的外侧面10b大致平齐。由此,使得在将净化组件21锁定至开口11处后,净化组件21的朝向外侧的表面(即净化组件21中和与上述台阶面相贴合的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不会凸出于罩体10的外侧面10b。从而能够更便于对便携式净化设备进行收叠,并使净化组件21能够稳定地与罩体10连接。
由此,使得净化组件21能够被稳固地固定于其在空气净化面罩1上的设置位置处,避免在使用者3佩戴空气净化面罩1进行运动或者在室外遇到风速较大的情况时,对净化组件21造成影响,而影响21中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量(即特定区域内负离子的浓度)。并避免使净化组件21从罩体10的连接段221处脱落的问题,能够保证净化组件21始终与罩体10之间保持稳固接合状态,使净化组件21保持在使用者3的口鼻附近,而在使用者3口鼻处的净化空间10a中高效地营造出微净化环境,进而得到最优的除霾效果。
另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接收槽12的边缘向接收槽12中心延伸形成限位部,并且,限位部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限位部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将净化组件21接收至接收槽12中,并在限位部恢复形状后能够与净化组件21的边缘接合(通过限位部包覆净化组件21的边缘)。当然,当需要从接收槽12处拆卸净化组件21时,同样可以使用工具或者直接使净化组件21从接收槽12中脱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槽12分为两个槽,能够对净化组件21以及与净化组件21连接的部分连接段221进行固定,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单独对应净化组件21设置接收槽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为压条,压条跨设于净化组件21的表面并与罩体10固定连接,以将空气净化组21件压紧并锁定。当然压条优选从净化空间10a一侧对净化组件21进行压紧并锁定。当然可以只在罩体10上开设开口11,并将净化组件21贴合于开口11处,通过压条锁定于罩体10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1通过压条被锁定至开口11处,以便当使用者3在跑步或者遇到风速较大时,能够通过佩戴空气净化面罩1,将净化组件21的负离子发生器朝向净化空间10a地锁定于罩体10的开口处,从而使便携式净化装置2产生的负离子量不受影响,进而提升除霾效果,使便携式净化装置1能够通过净化空间10a为使用者3持续提供洁净空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罩体10上同样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接收槽12,而将净化组件21放置于接收槽12中,然后在使用压条对净化组件21进行压紧锁定。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净化组件21安装于接收槽12中,并进一步通过压紧固定,能够进一步保证便携式净化设备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净化组件21意外地从接收槽12处脱离,同时能够提升除霾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面罩具有预定壁厚,围设形成净化空间,并能够通过佩戴部件将空气净化面罩佩戴至使用者的面部,使净化空间能够至少覆盖使用者的口部和鼻部。在与便携式净化装置配合使用时,空气净化面罩能够通过其罩体上设置的固定部将便携式净化装置中包括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可拆卸地锁定至面罩上设置的与净化空间连通的开口处,以使便携式净化装置能够通过该开口向净化空间内提供负离子,从而对净化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因此,能够避免在使用环境中风速较大时或者在使用者的运动过程中,影响便携式净化装置产生的负离子量,从而保证便携式净化装置能够通过净化空间向使用者持续提供洁净空气,提高除霾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并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空气净化面罩,能够与便携式净化装置配合使用,该便携式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面罩包括:
罩体,具有预定壁厚,所述罩体围设形成净化空间,所述净化空间具有供使用者佩戴的敞口,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将所述净化组件可拆卸地锁定至所述开口处,以经由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向所述净化空间提供负离子;
佩戴部件,与所述罩体连接,能够辅助所述罩体佩戴至所述使用者的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罩体的背离所述敞口一侧的接收槽,所述开口从所述接收槽中露出,并且所述接收槽的轮廓与所述净化组件的外缘轮廓相适应,以将所述净化组件接收并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的深度与所述净化组件的厚度相等,以使锁定后的所述净化组件的表面与所述罩体背离所述敞口一侧的表面大致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压条,所述压条跨设于所述净化组件的表面并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净化组件压紧并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部贴合边,所述面部贴合边附接于所述罩体形成所述敞口的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材料为塑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面部贴合边的材料的弹性模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贴合边的材料为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空气净化面罩的大致中间位置,以使所述空气净化面罩被佩戴至所述使用者面部时,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使用者的口部和/或鼻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净化空间连通的透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佩戴后位于所述使用者鼻部上方的第一端部和位于所述使用者鼻部下方的第二端部,所述透气孔远离所述开口,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罩体的两侧边缘处。
12.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具有预定壁厚,所述罩体围设形成净化空间,所述净化空间具有供使用者佩戴的敞口,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开口以及固定部;
便携式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通过所述固定部锁定至所述开口处,以经由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向所述净化空间提供负离子;以及
佩戴部件,与所述罩体连接,能够辅助所述罩体佩戴至所述使用者的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佩戴至所述使用者头部或者耳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净化组件连接。
CN201621490649.7U 2016-12-31 2016-12-31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Active CN206526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0649.7U CN206526421U (zh) 2016-12-31 2016-12-31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0649.7U CN206526421U (zh) 2016-12-31 2016-12-31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6421U true CN206526421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2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90649.7U Active CN206526421U (zh) 2016-12-31 2016-12-31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64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0535A (zh) * 2017-12-22 2018-05-01 深圳市瑞圣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面罩
CN115837130A (zh) * 2022-10-28 2023-03-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一种便携式呼出气体即时净化、滞留杀毒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0535A (zh) * 2017-12-22 2018-05-01 深圳市瑞圣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面罩
CN115837130A (zh) * 2022-10-28 2023-03-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一种便携式呼出气体即时净化、滞留杀毒装置
CN115837130B (zh) * 2022-10-28 2023-09-0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一种便携式呼出气体即时净化、滞留杀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4352B2 (en) Half facepiece
JP2012511371A5 (zh)
EP2632525A1 (en) Butterfly nasal mask
CN206526421U (zh) 空气净化面罩以及便携式净化设备
KR101820846B1 (ko) 물필터 마스크
EP3036012A1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CN103706055A (zh) 一种新型呼吸器
CN206687230U (zh) 防尘口罩
CN206714151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06273150U (zh) 一种呼吸防护口罩
CN106690497A (zh) 加湿高贴合度立体吸湿口罩
CN209331224U (zh) 一种口鼻隔离分区口罩
CN205434739U (zh) 一种吸气过滤装置
CN208865074U (zh) 一种可携带的气体供应装置及呼吸辅助系统
CN208114959U (zh) 一种口罩
CN106072920A (zh) 一种立体送风防护口罩
CN206081371U (zh) 一种送风防护口罩的过滤装置
CN105380316A (zh) 一种能补充新鲜空气并清除人体呼出的热湿气的口罩
CN212756871U (zh) 一种贴合度强的头戴式口罩
CN103706056A (zh) 组合式鼻外空气净化装置
CN212629934U (zh) 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口罩
CN110433410A (zh) 吸气与呼气分离的口罩
CN206303259U (zh) 一种开放式可穿戴电子口罩
CN206081369U (zh) 一种呼吸过滤口罩
CN206642226U (zh) 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6

Address after: 362012 Xinnan she, Shuangyang street,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8, No. 155, East Xiamen Road, Fujian, No. 3 east hi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building No. 6, No. D

Patentee before: FATRI (XIAMEN) TECHNOLOGIE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6

Address after: Room 103-2, building a, phase 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057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

Patentee after: Xi Ren Ma Da Zhou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12 Shuangyang sub district Xinnan agency,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