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6210U -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6210U
CN206526210U CN201621245973.2U CN201621245973U CN206526210U CN 206526210 U CN206526210 U CN 206526210U CN 201621245973 U CN201621245973 U CN 201621245973U CN 206526210 U CN206526210 U CN 206526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airbag body
wound
air bag
airba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59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燕
葛海帅
葛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459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6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6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6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连接机构;所述气囊为条状,具有弹性;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的一端,相对所述气囊本体凹缩;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气囊本体凹缩;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并限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有效防止伤口被挤压。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皮肤的面积约1.5-2平方米,被覆于人体,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各部分的皮肤厚薄不一,皮肤内有大量的水、脂肪、蛋白质、糖、电解质、维生素等,均参与全身的新陈代谢。皮肤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因而,皮肤破损面积过大就会造成人体电解质和免疫功能紊乱。皮肤患者的皮损分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等20余种,不同于内科、外科疾病,它比较直观,而且与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嗜好存有一定关系。所以,治疗护理过程中除了一些内服药物外,冷冻、电离、光疗和外用药物是皮肤科治疗的特色。特别是外用药的正确使用与否决定了病人的治疗的全过程并且直接影响其疗效。在护理渗出、溃疡、糜烂的病人时需要采用保护性设施和工具,以防止衣物及盖被直接接触病人的皮损、摩擦引起疼痛和增加皮肤感染机会。
目前,当受伤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或者夜间睡眠时,伤口创面没有防护,容易受到棉被等覆盖物压迫挤压,尤其是发生在人体四肢下部的伤口创面,平躺休息时,更易受到下方被褥挤压,伤口创面长时间受压迫,透气性差,进而影响伤口愈合。且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受伤肢体不便翻动,肌肉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易导致肢体僵硬,血液循环不畅,亦不利于伤口有效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伤口被挤压,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连接机构;
所述气囊为条状,具有弹性;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的一端,相对所述气囊本体凹缩;
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气囊本体凹缩;
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并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为圆柱形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圆环状的凸起;所述凸起分布在所述气囊本体上,与所述气囊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至少有部分叠加,以连接;
所述第一端的长度为5-10cm;
所述第二端的长度为5-10cm。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为扁平条状;
所述气囊本体具有面向伤口侧和非面向伤口侧。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的面向伤口侧设置有纱布。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的面向伤口侧设置有条状气囊;所述条状气囊与所述气囊本体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乳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上设置有气门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包括:气囊和连接机构;气囊为条状,且具有弹性,缠绕在四肢上,置于伤口部位的两侧,对四肢形成支撑,能有效防止伤口被挤压。连接机构设置在气囊的两端,以使气囊的两端能够结合,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环绕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环绕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展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展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手臂上使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腿部上使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腿部上使用的另一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气囊,1-1为气囊本体,1-2为第一端,1-3为第二端,2为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1和连接机构2;气囊1为条状,方便缠绕在四肢等患部;气囊1具有弹性,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气囊1包括:气囊本体1-1、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气囊本体1-1为条状;本实施例优选第一端1-2、第二端1-3与气囊本体1-1一体化设置;当然,也不排除第一端1-2和/或第二端1-3与气囊本体1-1为单独个体,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与气囊本体1-1固定连接。为了避免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结合时,相对气囊本体1-1凸出,影响使用的舒适性,本实施例将第一端1-2设置在气囊本体1-1的一端,相对气囊本体1-1凹缩;第二端1-3设置在气囊本体1-1的另一端,相对气囊本体1-1凹缩;这时,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叠加连接时,不会相对气囊本体1-1凸出;连接机构2设置在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上,用于将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连接并限定。连接机构2设置在凹缩的第一端1-2和凹缩的第二端1-3,使连接操作方便,可靠。本实施例优选连接机构2为魔术贴,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当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连接机构2为卡扣连接带,也可以实现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的结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包括:气囊1和连接机构2;气囊1为条状,且具有弹性,缠绕在四肢上,置于伤口部位的两侧,对四肢形成支撑,能有效防止伤口被挤压。连接机构2设置在气囊1的两端,以使气囊1的两端能够结合,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本体1-1为圆柱形条状,使气囊本体1-1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且易于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为了使患者在被气囊本体1-1缠绕时,缠绕部能够透气,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气囊本体1-1上设置有多个圆环状的凸起;凸起分布在气囊本体1-1上,与气囊本体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凸起均匀地分布在气囊本体1-1的外壁上。可替代地,气囊本体1-1的外壁上可以固定地设置环状气囊,环状气囊均匀地套装在气囊本体1-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优选环状气囊粘接在气囊本体1-1上,方便连接。环状气囊的直径较气囊本体1-1的直径小,环绕在气囊本体1-1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至少有部分叠加,以连接,通过调节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的叠加长度来调节气囊本体1-1缠绕的约束力,以使患者被约束部位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优选第一端1-2的长度为5-10cm;第二端1-3的长度为5-10cm;以使调节范围能够适应大部分的患者需求。
为了使气囊1能够紧贴患者的支撑部位,在支撑时不易滚动,本实施例优选,气囊本体1-1为扁平条状;气囊本体1-1具有面向伤口侧和非面向伤口侧。面向伤口侧朝向患者的支撑部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本体1-1的面向伤口侧设置有纱布,以使患者的支撑部位透气舒适。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本体1-1的面向伤口侧设置有条状气囊;条状气囊与气囊本体1-1垂直,条状气囊设置在气囊本体1-1的外壁上,条状气囊宽度较小,沿气囊本体1-1的纵向分布,避免患者的支撑部位长时间被支撑,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且可以增加支撑部位的透气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1为乳胶材质。乳胶中的橡树蛋白能抑制病菌及过敏原潜伏,符合环保的要求,能抑制病菌、螨虫滋生,且无静电,柔软舒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1为硅胶材质。硅胶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作为气囊1,具有弹性,且结实耐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本体1-1上设置有气门嘴,用于充气和放气,保持气囊1内合适的气压。同时可以调节气囊1的大小,便于气囊1在使用时候,根据患者肢体的肥胖程度进行大小调节,从而调控伤口创面上方的架空高度,有效避免伤口受到压迫。
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装置置于手臂上伤口的两侧,以使手臂上的伤口不易被挤压,有效改善了伤口的愈合效果,且操作简单。
如图6-图7所示,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装置置于腿部上伤口的两侧,以使腿部上的伤口不易被挤压,有效改善了伤口的愈合效果,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在使用时,只需‘一拉一扣’便可有效的环绕肢体一周,将肢体伤口创面架空起来,避免受到外界覆盖物直接压迫,方便患者卧床休息的同时更有利于伤口恢复。
当肢体伤口创面位于肢体背面(下方)时,使用时,将两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平铺展开备用,其次,按照如图5、图6所示,将展开的气囊装置分别放置于伤口创伤面的两端,与创伤部位保持一定距离,以5cm-10cm为宜,可根据伤口创面大小调整距离。再根据受伤患者肢体直径,将气囊装置环绕肢体一周后通过气囊1两端的连接机构2对接固定即可。
如图7所示,当肢体伤口创面位于肢体正面(上方)时,使用时,将三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平铺展开备用,然后,将其中两组气囊装置分别放置于伤口创面的两端,气囊装置与伤口部分保持一定距离,以5cm-10cm为宜,可根据伤口创面大小调整距离,再根据受伤患者肢体直径,将气囊装置环绕肢体一周后通过气囊1两端的连接机构2对接固定,再取一组气囊装置,将气囊装置放置于伤口创面上方位置,通过气囊1两端的连接机构2与环绕肢体的两组气囊装置的连接机构2结合固定,架设于伤口上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气囊1优选采用医用乳胶材质,轻质、柔软,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根据不同的伤口创面进行搭配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气囊装置轻便易用,使患者能够自由活动的同时有效保护伤口创面不受外界物体挤压碰触,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和连接机构;
所述气囊为条状,具有弹性;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的一端,相对所述气囊本体凹缩;
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气囊本体凹缩;
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并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本体为圆柱形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圆环状的凸起;所述凸起分布在所述气囊本体上,与所述气囊本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至少有部分叠加,以连接;
所述第一端的长度为5-10cm;
所述第二端的长度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本体为扁平条状;
所述气囊本体具有面向伤口侧和非面向伤口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本体的面向伤口侧设置有纱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本体的面向伤口侧设置有条状气囊;所述条状气囊与所述气囊本体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为乳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为硅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本体上设置有气门嘴。
CN201621245973.2U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Active CN206526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973.2U CN206526210U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973.2U CN206526210U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6210U true CN206526210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2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5973.2U Active CN206526210U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6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2965B2 (en) Medical bandage for the head, a limb or a stump
EP3749181B1 (en) Detection of tissue damage
US6027464A (en) Sleeping and therapy system with a person hydraulically supported by immersion in water
US9392874B2 (en)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US8454542B2 (en) Positive pressure chamber for extremities
US20090260639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Inflatable Devices
US20170258672A1 (en) Mitt for compression garments
US6659970B1 (en) Adjustable dressing wrap
US20160095755A1 (en) Pressure Bandage
US10973669B2 (en) Daneshvar wrapping means II and methods
US20160045356A1 (en) Medical Compression Device for Animals
CN106176048A (zh) 一种多功能腹带装置
CN103432006A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US10869802B2 (en) Infant joint compression device and method
CN206526210U (zh) 一种保护伤口的气囊装置
CN205459367U (zh) 一种应用于产科的加压腹带
CN108524152A (zh) 悬吊式多功能枕
CN105902338B (zh) 小儿手部专用防护约束带
WO2022109560A1 (en) Extremity offloading system
CN203469203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08096882U (zh) 普外科护理用腹带
CN208405093U (zh) 一种腋臭手术术后双侧压迫腋窝垫
CN207125838U (zh)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约束装置
CN206403269U (zh) 一种腋臭术后护理服
CN109394512A (zh) 一种智能型理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