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7063U -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7063U
CN206507063U CN201720058751.8U CN201720058751U CN206507063U CN 206507063 U CN206507063 U CN 206507063U CN 201720058751 U CN201720058751 U CN 201720058751U CN 206507063 U CN206507063 U CN 206507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alt fibre
frame
reefs
islands
rest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87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erospace Wuyuan Compos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erospace Wuyuan Compos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erospace Wuyuan Compos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erospace Wuyuan Compos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587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7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7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7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包括修复网,修复网由多个修复单元组成,修复单元包括边框以及分别设置在边框内的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与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排列形成网格;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等间距固定在边框内,每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交叉缠绕在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上,边框的各边角上均设置有锚杆,锚杆穿出边框的上端套设有螺母,所述边框由玄武岩纤维制成。修复网为玄武岩纤维制成,不会被海水腐蚀或熔烂,使用寿命长,整个修复过程较为环保,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的存在,其主体由珊瑚虫组成。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成自己生产的外壳。单体珊瑚虫群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产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幼鱼生长地。全球现代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洋中,我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海岸和海洋中,散布于南海中的岛礁绝大部分是由珊瑚礁构成的。
近年,全球珊瑚礁正处于快速退化中,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体污染和珊瑚疾病等。对珊瑚礁的修复主要包括移植珊瑚使之自我繁殖、珊瑚局部修复、人工鱼礁等。现有的几种修复方式实用性不高,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珊瑚移植会对供体珊瑚礁造成伤害,移植后还涉及成活率和疾病传播的问题。珊瑚局部修复只适用于船只搁浅、炸鱼和自然灾害等物理作用破坏珊瑚礁时,通过工程手段恢复珊瑚礁结构的完整性,是一种应急措施,此种修复方式成本高且使用了水泥等化学物质,对珊瑚的生长发育很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珊瑚礁修复方式实用性不高、不利于珊瑚生长发育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包括修复网,修复网由多个修复单元组成,修复单元包括边框以及分别设置在边框内的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与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排列形成网格;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等间距固定在边框内,每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交叉缠绕在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上,边框的各边角上均设置有锚杆,锚杆穿出边框的上端套设有螺母,所述边框由玄武岩纤维制成。在本方案中,通过旋转拧紧螺母即可将锚杆旋入珊瑚礁,进而将修复网紧密地覆盖在珊瑚礁的表面。玄武岩纤维的原材料为玄武岩矿石,玄武岩矿石为海底最常见的一种岩石,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适合海底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其稳定性好、耐腐蚀时、使用年限较长。本方案中的边框、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均为玄武岩纤维制成,不会被海水腐蚀或熔烂。修复网贴附在珊瑚礁表面,随着附着在网格上的珊瑚虫、贝壳等海底生物的逐渐增多,整个修复网及其上的海底生物将与珊瑚礁逐渐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珊瑚礁的修复。整个修复过程较为环保,既没使用对珊瑚生长不利的水泥等化学物质,也没有破坏珊瑚礁,实用性更高。修复网由多个修复单元组成,可根据待修复珊瑚礁的大小和退化情况,通过拼接修复单元来调节修复网的大小,既不浪费也保证了贴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相邻的修复单元通过U形钉连接,边框的各边上均开设有通孔,U形钉的两个支臂分别插接在相邻边框对应边上的通孔内。相邻的修复单元通过U形钉进行连接,拼接较为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的各边角下端设置有垫板,垫板上开设有供锚杆穿过的孔。本方案中垫板的设置能够避免锚杆在旋入珊瑚礁时应力集中损坏珊瑚礁。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网格的大小范围为5mm×5mm—25mm×25mm。在本方案中,网格过小不易于海底生物的生长,网格过大不利于修复网的强度。网格大小控制在5mm×5mm—25mm×25mm为网格的最佳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上分别涂覆有树脂。本方案中涂覆在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上的树脂用于增加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的强度和致密性。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框的各边上还设置有飘丝,飘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本方案的飘丝在海水里面是漂浮的、动态的,易于海底生物附着在飘丝上,随着修复网上附着的海底生物越来越多,飘丝将被海底生物包覆直至与珊瑚礁融为一体,大大地提高了修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飘丝由玄武岩纤维制成。飘丝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稳定性好、耐腐蚀、使用年限长,利于附着在其上的海底生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方案中,通过旋转拧紧螺母即可将锚杆旋入珊瑚礁,进而将修复网紧密地覆盖在珊瑚礁的表面。玄武岩纤维的原材料为玄武岩矿石,玄武岩矿石为海底最常见的一种岩石,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适合海底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其稳定性好、耐腐蚀时、使用年限较长。本方案中的边框、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均为玄武岩纤维制成,不会被海水腐蚀或熔烂。修复网贴附在珊瑚礁表面,随着附着在网格上的珊瑚虫、贝壳等海底生物的逐渐增多,整个修复网及其上的海底生物将与珊瑚礁逐渐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珊瑚礁的修复。整个修复过程较为环保,既没使用对珊瑚生长不利的水泥等化学物质,也没有破坏珊瑚礁,实用性更高。修复网由多个修复单元组成,可根据待修复珊瑚礁的大小和退化情况,通过拼接修复单元来调节修复网的大小,既不浪费也保证了贴附效果。
2、相邻的修复单元通过U形钉进行连接,拼接较为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方案中垫板的设置能够避免锚杆在旋入珊瑚礁时应力集中损坏珊瑚礁。
4、网格过小不易于海底生物的生长,网格过大不利于修复网的强度。网格大小控制在5mm×5mm—25mm×25mm为网格的最佳大小。
5、涂覆在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上的树脂用于增加纵向玄武岩纤维束、横向玄武岩纤维股的强度和致密性。
6、飘丝在海水里面是漂浮的、动态的,易于海底生物附着在飘丝上,随着修复网上附着的海底生物越来越多,飘丝将被海底生物包覆直至与珊瑚礁融为一体,大大地提高了修复效率。
7、飘丝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稳定性好、耐腐蚀、使用年限长,利于附着在其上的海底生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锚杆设置在边框边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修复网固定在岛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U形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修复网,2-修复单元,3-边框,4-纵向玄武岩纤维束,5-横向玄武岩纤维股,6-锚杆,7-螺母,8-U形钉,9-支臂,10-垫板,11-飘丝,12-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包括修复网1,修复网1由多个修复单元2组成,修复单元2包括边框3以及分别设置在边框3内的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与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排列形成网格12;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等间距固定在边框3内,每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交叉缠绕在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上,边框3的各边角上均设置有锚杆6,锚杆6穿出边框3的上端套设有螺母7,所述边框3由玄武岩纤维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拧紧螺母7即可将锚杆6旋入珊瑚礁,进而将修复网1紧密地覆盖在珊瑚礁的表面。玄武岩纤维的原材料为玄武岩矿石,玄武岩矿石为海底最常见的一种岩石,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适合海底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其稳定性好、耐腐蚀时、使用年限较长。本实施例中的边框3、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均为玄武岩纤维制成,不会被海水腐蚀或熔烂。修复网1贴附在珊瑚礁表面,随着附着在网格12上的珊瑚虫、贝壳等海底生物的逐渐增多,整个修复网1及其上的海底生物将与珊瑚礁逐渐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珊瑚礁的修复。整个修复过程较为环保,既没使用对珊瑚生长不利的水泥等化学物质,也没有破坏珊瑚礁,实用性更高。修复网1由多个修复单元2组成,可根据待修复珊瑚礁的大小和退化情况,通过拼接修复单元2来调节修复网1的大小,既不浪费也保证了贴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相邻的修复单元2通过U形钉8连接,边框3的各边上均开设有通孔,U形钉8的两个支臂9分别插接在相邻边框3对应边上的通孔内。相邻的修复单元2通过U形钉8进行连接,拼接较为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3的各边角下端设置有垫板10,垫板10上开设有供锚杆6穿过的孔。本实施例中垫板10的设置能够避免锚杆6在旋入珊瑚礁时应力集中损坏珊瑚礁。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网格12的大小范围为5mm×5mm—25mm×25mm。在本实施例中,网格12过小不易于海底生物的生长,网格12过大不利于修复网1的强度。网格12大小控制在5mm×5mm—25mm×25mm为网格12的最佳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上分别涂覆有树脂。本实施例中涂覆在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上的树脂用于增加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的强度和致密性。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框3的各边上还设置有飘丝11,飘丝1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施例的飘丝11在海水里面是漂浮的、动态的,易于海底生物附着在飘丝11上,随着修复网1上附着的海底生物越来越多,飘丝11将被海底生物包覆直至与珊瑚礁融为一体,大大地提高了修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飘丝11由玄武岩纤维制成。飘丝11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稳定性好、耐腐蚀、使用年限长,利于附着在其上的海底生物的生长。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包括修复网1,修复网1由多个修复单元2组成,修复单元2包括边框3以及分别设置在边框3内的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与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排列形成网格12;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等间距固定在边框3内,每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交叉缠绕在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上,边框3的各边角上均设置有锚杆6,锚杆6穿出边框3的上端套设有螺母7,所述边框3由玄武岩纤维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相邻的修复单元2通过U形钉8连接,边框3的各边上均开设有通孔,U形钉8的两个支臂9分别插接在相邻边框3对应边上的通孔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边框3的各边角下端设置有垫板10,垫板10上开设有供锚杆6穿过的孔。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网格12的大小范围为5mm×5mm—25mm×25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上分别涂覆有树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边框3的各边上还设置有飘丝11,飘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飘丝11由玄武岩纤维制成。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网(1),修复网(1)由多个修复单元(2)组成,修复单元(2)包括边框(3)以及分别设置在边框(3)内的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与多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排列形成网格(12);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等间距固定在边框(3)内,每根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交叉缠绕在多根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上,边框(3)的各边角上均设置有锚杆(6),锚杆(6)穿出边框(3)的上端套设有螺母(7),所述边框(3)由玄武岩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修复单元(2)通过U形钉(8)连接,边框(3)的各边上均开设有通孔,U形钉(8)的两个支臂(9)分别插接在相邻边框(3)对应边上的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的各边角下端设置有垫板(10),垫板(10)上开设有供锚杆(6)穿过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12)的大小范围为5mm×5mm—25mm×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玄武岩纤维束(4)、横向玄武岩纤维股(5)上分别涂覆有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的各边上还设置有飘丝(11),飘丝(1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飘丝(11)由玄武岩纤维制成。
CN201720058751.8U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Active CN206507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8751.8U CN206507063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8751.8U CN206507063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7063U true CN206507063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8751.8U Active CN206507063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706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8214A (zh) * 2017-09-25 2018-0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具备自修复功能的海水海砂非金筋材水下人工鱼礁
CN110583532A (zh) * 2019-09-09 2019-12-20 海南大学 一种利用玄武岩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11188374A (zh) * 2020-02-17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珊瑚礁底质修复的环保型复合玄武岩纤维礁基格栅和修复方法
CN114916337A (zh) * 2022-05-17 2022-08-19 潍坊中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海洋种植预制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8214A (zh) * 2017-09-25 2018-0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具备自修复功能的海水海砂非金筋材水下人工鱼礁
CN110583532A (zh) * 2019-09-09 2019-12-20 海南大学 一种利用玄武岩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11188374A (zh) * 2020-02-17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珊瑚礁底质修复的环保型复合玄武岩纤维礁基格栅和修复方法
WO2021164319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珊瑚礁底质修复的环保型复合玄武岩纤维礁基格栅和修复方法
AU2020331564B2 (en) * 2020-02-17 2022-02-10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composite basalt fiber reef base grid suitable for restoration of coral reef substrates and restoration method
CN114916337A (zh) * 2022-05-17 2022-08-19 潍坊中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海洋种植预制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7063U (zh) 一种适用于岛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CN203968948U (zh) 海底流沙环境珊瑚移植礁基
CN109169459B (zh) 一种生态友好型人工拟态珊瑚礁体
CN103609424A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CN104445586B (zh) 水生态修复人工水草及应用
CN208916915U (zh) 复合纤维单位模块及包含其的浮动湿地
CN105256766A (zh) 一种拟生态水岸护坡结构
CN103918546A (zh) 一种浅海立体浮式藻床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CN102249417A (zh) 沉水植物栽培箱
CN203775866U (zh) 一种浅海立体浮式藻床装置
CN203723260U (zh) 一种用于近海水域养殖的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系统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3523548U (zh) 一种抗沉陷三角型网状贝壳人工鱼礁
CN207505738U (zh) 一种深海网箱养殖锚泊系统
CN104396721B (zh) 一种羊栖菜假根渡夏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CN202153943U (zh) 人工鱼礁珊瑚快速连接器
CN206284122U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2829711U (zh) 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
CN102718323A (zh) 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
CN105706895B (zh) 一种修复潮间带马尾藻场的方法
CN202808485U (zh) 一种多层次生态浮床
CN108207728A (zh) 生态大水深鱼礁网箱一体化海洋牧场及系统及方法
CN203608659U (zh) 一种人工藻礁
CN207404949U (zh) 半封闭型海区的生态修复装置
CN215012658U (zh) 一种便于珊瑚移植的苗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