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6846U -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6846U
CN206506846U CN201720080551.2U CN201720080551U CN206506846U CN 206506846 U CN206506846 U CN 206506846U CN 201720080551 U CN201720080551 U CN 201720080551U CN 206506846 U CN206506846 U CN 206506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plant hole
planting container
water
infiltrating irr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05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静
任萌圃
沈豪
朱仁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ANJING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ANJING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ANJING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ANJING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05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6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6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6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包括种植系统和集水系统;种植系统包括种植穴、种植容器、碎石层和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容器设置在所述种植穴中,种植土层位于所述种植容器四周及底部,碎石层铺设于种植容器及种植土层的上部;所述集水系统布置在种植穴中并包括集水结构、储水箱和渗灌管;集水结构和所述储水箱位于种植穴中上坡方向的一侧,集水结构下部与储水箱的端口相匹配连接,储水箱侧面与渗灌管相连通,所述渗灌管上设置有多个渗透球。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储水、保水、水分缓释等有益措施,合理利用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不需要增设其他灌溉设备,提高植物栽植成活率,实现干旱地区山地园林绿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贺兰山以西、昆仑-阿尔金-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区,该地区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众多山地。这些干旱地区山地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建设亟需加强的关键部分。但是由于气候干旱、雨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等环境因素,给园林绿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绿化效果不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源主要来源于降水,且该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小于400mm,具有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降水资源成为决定造林成败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包括种植系统和集水系统;所述种植系统包括种植穴、种植容器、碎石层和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容器设置在所述种植穴中,所述种植土层位于所述种植容器外部四周及底部,所述碎石层铺设于种植容器及种植土层的上部;所述集水系统布置在种植穴中并包括集水结构、储水箱和渗灌管;所述集水结构和所述储水箱位于种植穴中上坡方向的一侧,所述集水结构下部与储水箱的端口相匹配连接,所述储水箱侧面与渗灌管相连通,所述渗灌管上设置有多个渗透球。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围堰和集水口,所述围堰为设置在碎石层上面上坡方向一侧的三面围合状围堰,所述集水口为漏斗形并位于所述三面围合状围堰的最低端的位置,所述集水口的漏口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集水口下部的漏颈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渗透球由渗透布、保水剂和连接管组成,所述渗透布将所述保水剂包裹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渗透管匹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种植穴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种植穴深度比种植容器的高度大35-45c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埋设高度应保证与集水口连通后,所述集水口的漏口高于坡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渗灌管有多根,多根渗灌管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秋季植物休眠前,此时温度低,水分蒸腾少,且植物地下部分尚未停止生理活动,根系恢复快,有利于第二年春季萌芽生长;挖种植穴,种植穴大小,应根据容器苗大小、土壤情况、储水箱大小而定,确保放置储水箱后种植容器外围植物的横向生长空间不少于50-60cm;在种植穴底部铺设防渗膜,用于减少水分的下渗;在防渗膜上部回填15-20cm厚的种植土,将集水口、储水箱、渗灌管、渗透球连通好后,将其整体放入种植穴中,再次回填部分种植土,然后将容器苗放置在种植穴内,填充种植土直至将种植容器全部埋入形成种植土层;铺碎石,种植穴最上层铺15-20cm厚碎石形成碎石层,缓解土壤水分的蒸发;浇透水,栽植完成后,一次性浇透水提高成活率;修围堰,围堰为朝向上坡方向的三面围合状,汇集雨水进入集水口。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方法中,所述围堰收集从山坡上汇集的雨水通过集水口储存在储水箱和渗灌管中,所述渗灌管每隔一定距离开设小孔,通过与渗透球的组合连接,最终将水输送到渗透布包裹的保水剂,保水剂吸足水分,在种植土干燥的情况下,起到水分缓释的作用,极端干旱情况下,可以通过集水口人工往储水箱中灌足水分,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方法中,所述种植土是由土壤与保水剂按1000-500∶1的质量比例混合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干旱地区提供了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及其绿化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易、成本低廉,通过组合连接实现模块化作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收集利用雨水,利用围堰、集水口、储水箱结构实现水分储存,能够解决干旱情况下植物缺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利用渗灌管、渗透球结构,实现水分缓释,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树木根部,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避免长期人工大水漫灌造成的地表板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的集水系统;
图3为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包括种植系统和集水系统;种植系统包括种植穴1、种植容器4、碎石层5和种植土层6,所述种植容器4设置在所述种植穴1中,所述种植土层6位于所述种植容器4外部四周及底部,所述碎石层5铺设于种植容器4及种植土层6的上部;种植穴1深度比种植容器的高度大35-45cm,种植容器4中种植有植株3,所述种植土层6是由土壤与保水剂按1000-500∶1的质量比例组成。
所述集水系统布置在种植穴1中并包括集水结构、储水箱9和渗灌管10;所述集水结构和所述储水箱9位于种植穴1中上坡方向的一侧,所述集水结构下部与储水箱9的端口相匹配连接,所述储水箱9侧面与渗灌管10相连通,所述渗灌管10上设置有多个渗透球11,渗灌管10的分布和数量可根据当地干旱情况、植株生态习性等实际情况人为调控,实现与储水箱的自由组合。
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围堰2和集水口8,所述围堰2为设置在碎石层5上面上坡方向一侧的三面围合状,所述集水口8为漏斗形并位于所述三面围合状围堰2的最低端的位置,所述集水口的漏口81底部设过滤网(未示出),过滤泥沙,所述集水口8下部的漏颈82与所述储水箱9连通。所述渗透球11由渗透布111、保水剂112和连接管113组成,所述渗透布111将所述保水剂包裹在所述连接管113的一端,所述连接管113的另一端与所述渗透管10连接。
所述种植穴1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7,防渗膜的作用主要是减少水分的下渗,达到保水保肥的有益效果。
所述储水箱9埋设高度应保证与集水口8连通后,所述集水口的漏口81高于坡面,这样集水达到一定高度后进入漏口81,防止污泥杂物堵塞漏口81。
所述渗灌管10有多根,多根渗灌管10平行设置。
前期培育容器苗(此不详述),植株带容器(容器易于植物根系穿过,易于与周围土壤进行水分交换)栽植在树穴中,确保最大程度的少伤根,缩短缓苗期。
实施例2
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秋季植物休眠前,此时温度低,水分蒸腾少,且地下部分尚未停止生理活动,根系恢复快,有利于第二年春季萌芽生长。
挖种植穴,种植穴大小,应根据容器苗大小、土壤情况、储水箱大小而定,确保放置储水箱后种植容器外围植物的横向生长空间不少于50-60cm;
在种植穴1底部铺设防渗膜7,用于减少水分的下渗;
在防渗膜7上部回填15-20cm厚的种植土,将集水口8、储水箱9、渗灌管10、渗透球11连通好后,将其整体放入种植穴1中,再次回填部分种植土,然后将容器苗放置在种植穴1内,容器苗是指根部种植在种植容器4中的树苗,填充种植土直至将种植容器4全部埋入形成种植土层6;
铺碎石,种植穴1最上层铺15-20cm厚碎石形成碎石层5,缓解土壤水分的蒸发;
浇透水,栽植完成后,一次性浇透水提高成活率;
修围堰2,围堰2为朝向上坡方向的三面围合状,汇集雨水进入集水口8。
围堰2收集从山坡上汇集的雨水通过集水口8储存在储水箱9和渗灌管10中,所述渗灌管10每隔一定距离开设小孔,通过与渗透球11的组合连接,最终将水输送到渗透布包裹的保水剂,保水剂吸足水分,在种植土干燥的情况下,起到水分缓释的作用,极端干旱情况下,可以通过集水口人工往储水箱中灌足水分,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所述种植土是由土壤与保水剂按1000-500∶1的质量比例混合制成。
本实用新型综合采取集水、保水、渗透等多种措施,可显著提高干旱地区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合理利用雨水,节省水资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种植系统和集水系统;
所述种植系统包括种植穴、种植容器、碎石层和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容器设置在所述种植穴中,所述种植土层位于所述种植容器四周及底部,所述碎石层铺设于种植容器及种植土层的上部;
所述集水系统布置在种植穴中并包括集水结构、储水箱和渗灌管;所述集水结构和所述储水箱位于种植穴中上坡方向的一侧,所述集水结构下部与储水箱的端口相匹配连接,所述储水箱侧面与渗灌管相连通,所述渗灌管上设置有多个渗透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围堰和集水口,所述围堰为设置在碎石层上面上坡方向一侧的三面围合状围堰,所述集水口为漏斗形并位于所述三面围合状围堰的最低端的位置,所述集水口的漏口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集水口下部的漏颈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球由渗透布、保水剂和连接管组成,所述渗透布将所述保水剂包裹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渗透管匹配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深度比种植容器的高度大35-45c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埋设高度应保证与集水口连通后,所述集水口的漏口高于坡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灌管有多根,多根渗灌管平行设置。
CN201720080551.2U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Active CN206506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0551.2U CN206506846U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0551.2U CN206506846U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6846U true CN206506846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0551.2U Active CN206506846U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68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944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及绿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944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及绿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7944A (zh)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及绿化方法
CN103461068B (zh) 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方法及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
CN101949147B (zh) 一种荒漠保墒方法及应用
CN101322470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
CN104186137B (zh) 一种近海滩涂盐碱地高羊茅草的栽培绿化方法
CN102696300B (zh) 低湿盐碱滩地渗水排盐及造林绿化方法及其应用
CN209185138U (zh) 一种树木移植结构
CN101743882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滴灌绿化造林方法
CN107396807A (zh) 一种干旱区大树移栽的种植方法
CN109392660B (zh) 一种荒漠绿化土壤模块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11919629A (zh)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系统
CN104620898A (zh) 保水育苗器及育苗方法
CN205756132U (zh) 一种荒漠沙地植物的灌溉装置
CN101861809A (zh) 干热地区石砾地的保土节水植树方法
CN107155785A (zh) 通过蓄积雨水植树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06555B (zh) 盐碱地绿化工程原土改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612694A (zh) 一种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方法
CN217038243U (zh) 增加旱区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林木生长的造林结构
CN111357552A (zh) 一种侵蚀地貌生态型乔木种植方法
CN206506846U (zh) 一种防干旱山地园林绿化结构
CN104904556A (zh) 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CN209135013U (zh) 一种荒漠绿化土壤模块
CN201375939Y (zh) 一种用于根灌的渗水管装置
CN102893796A (zh) 一种地表式抗旱植树黑膜漏斗的浇灌保水护树法
CN108894180A (zh) 山丘区坡面拦蓄保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