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6424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6424U
CN206496424U CN201720025101.3U CN201720025101U CN206496424U CN 206496424 U CN206496424 U CN 206496424U CN 201720025101 U CN201720025101 U CN 201720025101U CN 206496424 U CN206496424 U CN 206496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ajutage
heating chamb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51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
宋分平
徐航
赵方亮
彭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51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6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6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6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空调器包括风机室,加热室,送风管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室外空气可依次通过风机室,加热室和送风管进入到室内,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显示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值时,风机室自室外吸入空气,通过加热室被加热,最后通过送风管将空气送入到室内,这样使得当二氧化碳的浓度值高于预设值时,表示此时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不适于用户在室内正常呼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可将室外新鲜空气以恒温的方式送入室内,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恒温换气,改善了室内空气的品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感,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在制热工况时,无法改善制热房间中的空气品质,对房间内的各种污染物(如二氧化碳)的浓度等不能很好的控制,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用户在空调房间内感受不适等情况。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调节送入空气质量及温度的空调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压缩机和室内机,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室,风机室内设置有风机;加热室,与风机室相邻,且位于风机室的出风端一侧;送风管,一端设置在室内机上,另一端连接加热室远离风机室的一端;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机外壳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中,当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显示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值时,风机室自室外吸入空气,通过加热室被加热,最后通过送风管将空气送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风机室,加热室,送风管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在风机室中设置有风机,风机室的一侧连接加热室,再通过送风管将加热室与室内机相连接,使得室外空气可依次通过风机室,加热室和送风管进入到室内,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显示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值时,风机室自室外吸入空气,通过加热室被加热,最后通过送风管将空气送入到室内,这样使得当二氧化碳的浓度值高于预设值时,表示此时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不适于用户在室内正常呼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可将室外新鲜空气以恒温的方式送入室内,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恒温换气,改善了室内空气的品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感,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吸附室,位于加热室与送风管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加热室和送风管之间还设置有吸附室,从加热室中送出的热空气通过吸附室时,可以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使得进入到室内的空气为干净的空气,保证了用户的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室内包括至少一个加热件,且加热件为冷媒加热管和/或加热丝。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加热室内设置至少一个加热件,通过加热件放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将加热件设置为多个,加热件为冷媒加热管和/或加热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媒加热管延伸至加热室内外部,冷媒加热管中延伸出加热室外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压缩机与室内机上;其中,冷媒加热管上设置有电子阀门。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媒加热管在加热室内盘旋设置,并且两端伸出加热室内外部,连接到压缩机和室内机之间,并且在冷媒加热管上设置有电子阀门,通过控制电子阀门的开启与闭合来控制冷媒加热管在加热室内的启停,使得在需要给送入室内的空气加热时开启电子阀门,以获得恒温热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送风管靠近室内机的一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送风管内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中还包括在送风管靠近室内机的一端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送入到室内空气的温度值,控制电子阀门的大小和/或控制加热丝的功率,改变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吸附室内设置有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吸附室内的至少两层格栅,至少两层格栅之间形成风道;风道两侧的腔体内填充有吸附材料,用于吸附风道内的污染物或多余水分;其中,风道至少有一条,风道与吸附材料的填充腔为间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吸附室内通过格栅形成风道,并且在形成的风道两侧的腔体内填充有吸附材料,用于吸附风道内的污染物或多余水分,使得进入到室内的空气为干爽洁净的空气,提升了用户舒适度,并且风道设置为至少一条,保证了在送风需求高时可以通过多条风道送风,从而提高送风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吸附室的外壁上设置有隔热层,用于减少吸附室内部的热量损失。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加热的空气通过吸附室时,可能会由于风道长度过长,而导致热空气在吸附室内发生热量的损失,因此,在吸附室的外壁上设置隔热层,可以有效地减少吸附室内部的热量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室、所加热室和吸附室内部依次相连通,且风机室、所加热室和吸附室的外壁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室外机外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风机室、所加热室和吸附室内部依次相连通,使得空气在被吸入到风机室后无需在通过管道即可逐步完成后续的加热和吸附工作,提升了送风效率,此外,将加热室和吸附室的外壁一体式设计,可以保证加热室和吸附室的外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也可以一体制造而成,节省了装配的人力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的入风端和吸附室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流过空气中的污物。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风机的入风端和吸附室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过滤网,保证了送入到室内的空气出除了在吸附室内部进行吸附以为,还在风机的入风端和吸附室的出风端有两处吸附的地方,用于将大颗粒的污染物直接挡在风机室外部,保证了风机室吸入的空气足够干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送风管上开有排风管,在排风管与送风管的交汇处设置有换向阀,用于调节吸附室内吹出的空气流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送风管上开有排风管,使得在需要停止向室内送入空气时,除了关闭风机停抽风以外,还可以改变换向阀的位置,将空气从送风管直接排向排风管,可以起到立即停止的作用,同时设置换向阀可以保证在不需要空间进入室内时送风管路处于封闭状态,保证了空气不会通过送风管进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室外机,20压缩机,30室内机,40风机室,402风机,404过滤网,50加热室,502冷媒加热管,504加热丝,506电子阀门,60送风管,604温度传感器,60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70排风管,702换向阀,80吸附室,804风道,802吸附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10、压缩机20和室内机30,空调器还包括:风机402室40,风机402室40内设置有风机402;加热室50,与风机402室40相邻,且位于风机402室40的出风端一侧;送风管60,一端设置在室内机30上,另一端连接加热室50远离风机402室40的一端;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602,设置在室内机30外壳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中,当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602显示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值时,风机402室40自室外吸入空气,通过加热室50被加热,最后通过送风管60将空气送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风机402室40,加热室50,送风管60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602,在风机402室40中设置有风机402,风机402室40的一侧连接加热室50,再通过送风管60将加热室50与室内机30相连接,使得室外空气可依次通过风机402室40,加热室50和送风管60进入到室内,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602显示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值时,风机402室40自室外吸入空气,通过加热室50被加热,最后通过送风管60将空气送入到室内,这样使得当二氧化碳的浓度值高于预设值时,表示此时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不适于用户在室内正常呼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可将室外新鲜空气以恒温的方式送入室内,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恒温换气,改善了室内空气的品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感,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吸附室80,位于加热室50与送风管6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加热室50和送风管60之间还设置有吸附室80,从加热室50中送出的热空气通过吸附室80时,可以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使得进入到室内的空气为干净的空气,保证了用户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室50内包括至少一个加热件,且加热件为冷媒加热管502和/或加热丝504。
在该实施例中,在加热室50内设置至少一个加热件,通过加热件放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将加热件设置为多个,如图1所示,加热件可以同时为冷媒加热管502和加热丝504,或者为图2中所示,加热件仅为冷媒加热管502,或者为图3中所示,加热件仅为加热丝504,加热件无论为冷媒加热管502和/或加热丝504均可实现在加热室中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冷媒加热管502延伸至加热室50内外部,冷媒加热管502中延伸出加热室50外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压缩机20与室内机30上;其中,冷媒加热管502上设置有电子阀门506。
在该实施例中,冷媒加热管502在加热室50内盘旋设置,并且两端伸出加热室50内外部,连接到压缩机20和室内机30之间,通过压缩机20向冷媒加热管50中通入具有热量的冷媒,并且在冷媒加热管502上设置有电子阀门506,通过控制电子阀门506的开启与闭合来控制冷媒加热管502在加热室50内的启停,使得在需要给送入室内的空气加热时开启电子阀门506,以获得恒温热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送风管60靠近室内机30的一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04,用于检测送风管60内的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中还包括在送风管60靠近室内机30的一端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04,用于检测送入到室内空气的温度值,控制电子阀门506的大小和/或控制加热丝504的功率,改变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吸附室80内设置有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吸附室80内的至少两层格栅,至少两层格栅之间形成风道804;风道804两侧的腔体内填充有吸附材料802,用于吸附风道804内的污染物或多余水分;其中,风道804至少有一条,风道804与吸附材料802的填充腔为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在吸附室80内通过格栅形成风道804,并且在形成的风道804两侧的腔体内填充有吸附材料802,用于吸附风道804内的污染物或多余水分,使得进入到室内的空气为干爽洁净的空气,提升了用户舒适度,并且风道804设置为至少一条,保证了在送风需求高时可以通过多条风道804送风,从而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吸附室80的外壁上设置有隔热层,用于减少吸附室80内部的热量损失。
在该实施例中,在加热的空气通过吸附室80时,可能会由于风道804长度过长,而导致热空气在吸附室80内发生热量的损失,因此,在吸附室80的外壁上设置隔热层,可以有效地减少吸附室80内部的热量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风机402室40、所加热室50和吸附室80内部依次相连通,且风机402室40、所加热室50和吸附室80的外壁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室外机10外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将风机402室40、所加热室50和吸附室80内部依次相连通,使得空气在被吸入到风机402室40后无需在通过管道即可逐步完成后续的加热和吸附工作,提升了送风效率,此外,将加热室50和吸附室80的外壁一体式设计,可以保证加热室50和吸附室80的外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也可以一体制造而成,节省了装配的人力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风机402的入风端和吸附室80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过滤网404,用于过滤流过空气中的污物。
在该实施例中,在风机402的入风端和吸附室80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过滤网404,保证了送入到室内的空气出除了在吸附室80内部进行吸附以为,还在风机402的入风端和吸附室80的出风端有两处吸附的地方,用于将大颗粒的污染物直接挡在风机402室40外部,保证了风机402室40吸入的空气足够干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送风管60上开有排风管70,在排风管70与送风管60的交汇处设置有换向阀702,用于调节吸附室80内吹出的空气流向。
在该实施例中,在送风管60上开有排风管70,使得在需要停止向室内送入空气时,除了关闭风机402停抽风以外,还可以改变换向阀702的位置,将空气从送风管60直接排向排风管70,可以起到立即停止的作用,同时设置换向阀702可以保证在不需要空间进入室内时送风管60路处于封闭状态,保证了空气不会通过送风管60进入到室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压缩机和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风机室,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风机;
加热室,与所述风机室相邻,且位于所述风机室的出风端一侧;
送风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上,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室远离所述风机室的一端;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外壳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其中,当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显示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值时,所述风机室自室外吸入空气,通过所述加热室被加热,最后通过送风管将空气送入到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附室,位于所述加热室与所述送风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室内包括至少一个加热件,且所述加热件为冷媒加热管和/或加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加热管延伸至所述加热室内外部,所述冷媒加热管中延伸出所述加热室外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室内机上;
其中,所述冷媒加热管上设置有电子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风管靠近所述室内机的一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送风管内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室内设置有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吸附室内的至少两层格栅,至少两层所述格栅之间形成风道;
所述风道两侧的腔体内填充有吸附材料,用于吸附所述风道内的污染物或多余水分;
其中,所述风道至少有一条,所述风道与所述吸附材料的填充腔为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室的外壁上设置有隔热层,用于减少所述吸附室内部的热量损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室、所加热室和所述吸附室内部依次相连通,且所述风机室、所加热室和所述吸附室的外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的入风端和所述吸附室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流过空气中的污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管上开有排风管,在所述排风管与所述送风管的交汇处设置有换向阀,用于调节所述吸附室内吹出的空气流向。
CN201720025101.3U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206496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5101.3U CN206496424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5101.3U CN206496424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6424U true CN206496424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5101.3U Active CN206496424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6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582A (zh) * 2017-01-10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582A (zh) * 2017-01-10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25198C (en) Energy recovery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CN20779732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空调新风机
JP5862266B2 (ja) 換気システム
CN104061630B (zh) 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102444941A (zh) 一种极低冷热损失的洁净新风除湿系统
CN205980156U (zh) 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新风机
CN104676811B (zh) 一种自调温热回收型通风系统
JP2012137205A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CN206496424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225115B (zh) 加湿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38576A (zh) 一种衡温衡湿衡氧衡洁新风控制方法和新风空调机组
CN2628927Y (zh) 空调房全热回收换气装置
CN207962850U (zh) 一种双贯流射流空调
CN106247498A (zh) 一种可降低室内噪音的空气品质处理系统
CN206514435U (zh) 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
CN206191750U (zh)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
CN206191789U (zh) 一种可降低室内噪音的空气品质处理系统
CN206626663U (zh) 超薄型独立控制空调
CN106765582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5593082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
CN206786845U (zh) 超薄型置顶过滤清洗风空调
CN202470251U (zh) 一种极低冷热损失的洁净新风除湿系统
CN108361907A (zh) 一种节能型室内新风装置
CN206191751U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106500182A (zh) 一种加湿型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