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5912U - 同步器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同步器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5912U
CN206495912U CN201720161061.5U CN201720161061U CN206495912U CN 206495912 U CN206495912 U CN 206495912U CN 201720161061 U CN201720161061 U CN 201720161061U CN 206495912 U CN206495912 U CN 206495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er
middle ring
outer shroud
tooth hub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10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
徐卫权
陈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10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5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5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5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同步器及变速箱,在齿毂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向中间环方向延伸的凸台,在变速箱需要进行换挡时,同步器齿套带动外环和中间环向左或向右移动至空挡的位置时,凸台限制了中间环继续再向齿毂方向的运动,而外环则可以继续向齿毂方向运动,此时中间环与外环之间由于同步转动而出现的真空吸附面被破坏,外环在脱离中间环后不会再具有与中间环相连接的结合齿的转速,因此外环带动同步器齿套及齿毂一起减速,当转速下降后再进行挂挡到其他的结合齿上就会容易,避免了在齿毂还具有上一结合齿的转速时直接去与另一结合齿相连接时出现的较大的转速差,进而避免了难以挂档或者错档的情况,保证了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同步器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同步器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目前,同步器的三件套是双锥面及以上同步器换挡的必要原件,但是在换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三件套的中间环与内外环的接触面牢牢吸附、无法脱开的情况,导致外环无法减速,进而会出现其他档位挂不进,或者错档的情况,并且在中间环与内外环无法分离时易发生相啮合的锥面抱紧烧死的严重后果,进而影响到行车安全。
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在换挡时能将中间环和内外环进行分离的同步器及变速箱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同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用于变速箱,包括:齿毂;同步器齿套,设置在齿毂的外部同步器齿套可沿齿毂的轴向运动;在齿毂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同步器的外环和中间环,且外环的直径大于中间环的直径,使外环靠近同步器齿套的一侧,中间环在齿毂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外环在齿毂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中间环远离齿毂的一端伸入到变速箱的结合齿内;在齿毂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向中间环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位于中间环与齿毂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器包括齿毂,同步器齿套,在同步器齿套外侧依次设置有同步器三件套中的外环和中间环,外环套设在中间环的外部,并且中间环的长度大于外环的长度,使得中间环能伸入到变速箱的结合齿内部,带动中间环与结合齿同步转动,在齿毂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向中间环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与中间环的形状相适配,在变速箱需要进行换挡时,同步器齿套带动外环和中间环向左或向右移动至空挡的位置时,当中间环的一端接触到凸台,凸台限制了中间环继续再向齿毂方向的运动,而外环由于没有被凸台限制,则可以继续向齿毂方向运动,此时中间环与外环之间由于同步转动而出现的真空吸附面被破坏,外环在脱离中间环后不会再具有与中间环相连接的结合齿的转速,因此外环带动同步器齿套及齿毂一起减速,当转速下降后再进行挂挡到其他的结合齿上就会容易,避免了在齿毂还具有上一结合齿的转速时直接去与另一结合齿相连接时出现的较大的转速差,进而避免了难以挂档或者错档的情况,保证了行车安全性,也增加了同步器的使用年限。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及变速箱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台沿轴向的突出高度为0.5mm至1mm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凸台上的高度设置为0.5mm至1mm之间,使得在中间环和外环在向齿毂方向运动时,中间环在凸台的作用下,与外环错开0.5mm至1mm的距离,即中间环与外环之间会由于凸台的作用发生相对运动,在该范围内的凸台就能使得相互吸附的中间环与外环形成的真空吸附面进行分开,保证了在不影响中间环的正常运动的情况下,有助于将中间环与外环进行分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台沿径向上的宽度小于等于中间环沿径向上的宽度,凸台的表面能完全与中间环的表面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凸台的沿径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等于中间环沿径向上的宽度,使得凸台的表面与中间环相接触,而不会与接触到外环,使得外环继续向齿毂的方向运动而不被阻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台为环形凸台,凸台的圆心设置在齿毂的轴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凸台设置为环形的凸台,凸台的圆心设置在齿毂的轴线上,使得凸起的凸台的表面能刚好与中间环一端的环面完全相接触,保证了凸台与中间环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增加了凸台与中间环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与减少了凸台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强,保证了凸台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台与齿毂为一体式结构,且凸台与齿毂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台与齿毂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凸台与齿毂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凸台与齿毂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而且在凸台与齿毂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使得加工方便,也保证了连接处过度平稳,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中间环为锥形环,使得中间环与外环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中间环与外环之间通过锥形接触面进行同步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中间环设置为锥形环,使得中间环与外环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锥形面之间的具有更大的摩擦力,中间环能更好地通过摩擦力带动外环进行同步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外环与同步器齿套之间设置有滑块,滑块将外环与同步器齿套相连接,在同步器齿套沿齿毂的轴向进行挂挡时,使同步器齿套带动外环同步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同步器还包括滑块,滑块设置在外环与同步器齿套之间,将外环与同步器齿套进行连接,使得同步器齿套沿齿毂的轴向进行挂挡时,同步器齿套带动滑块进行运动,进而滑块带动外环进行轴向运动,通过滑块的设置,保证了同步器齿套与外环之间的同步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中间环的内部设置有同步器的内环,中间环的直径大于内环的直径,且内环与中间环的接触面为锥形面,内环的锥形面上设置有螺纹。
在该技术方案中,同步器还包括内环,内环设置在中间环的内部,由外环、中间环和内环一起组成同步器三件套,内环与中间环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并且,在内环与中间环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纹,使得内环与中间环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在换档时,中间环在被凸台限位后停止向齿毂的方向继续运动,而与中间环通过锥面相连接的内环也随之停止向齿毂方向运动,在凸台将中间环与外环之间的真空面破坏分离后,仅剩下中间环与内环之间的还可能会存在真空吸附面,但由于内环的锥形面上设置有螺纹,使得内环与中间环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并且螺纹也会起到切割油膜的作用,所形成的真空吸附面也相对容易分离,保证了档位能够正常挂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环、中间环和外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内环、中间环和外环分别对称地设置在齿毂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齿毂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套三件套,即内环、中间环和外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侧的中间环分别与两侧不同转速的结合齿相互配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同步器齿套为“T”形,且同步器齿套的底面与滑块相连接,使得滑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同步器齿套设置为“T”形,保证同步器齿套的底面与滑块相连接,使得滑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环相连接,在同步器齿套左右移动时,通过滑块带动左右两个外环左右移动,已分别与不同转速中间环相同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齿毂,20同步器齿套,30外环,40中间环,50凸台,60滑块,70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及变速箱。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用于变速箱包括:齿毂10;同步器齿套20,设置在齿毂10的外部,同步器齿套20可沿齿毂10的轴向运动;在齿毂10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同步器的外环30和中间环40,且外环30的直径大于中间环40的直径,使外环30靠近同步器齿套20的一侧,中间环40在齿毂10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外环30在齿毂10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中间环40远离齿毂10的一端伸入到变速箱的结合齿内;在齿毂10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向中间环40方向延伸的凸台50,凸台50位于中间环40与齿毂10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器包括齿毂10,同步器齿套20,在同步器齿套20外侧依次设置有同步器三件套中的外环30和中间环40,外环30套设在中间环40的外部,并且中间环40的长度大于外环30的长度,使得中间环40能伸入到变速箱的结合齿内部,带动中间环40与结合齿同步转动,在齿毂10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向中间环40方向延伸的凸台50,凸台50与中间环40的形状相适配,在变速箱需要进行换挡时,同步器齿套20带动外环30和中间环40向左或向右移动至空挡的位置时,当中间环40的一端接触到凸台50,凸台50限制了中间环40继续再向齿毂10方向的运动,而外环30由于没有被凸台50限制,则可以继续向齿毂10方向运动,此时中间环40与外环30之间由于同步转动而出现的真空吸附面被破坏,外环30在脱离中间环40后不会再具有与中间环40相连接的结合齿的转速,因此外环30带动同步器齿套20及齿毂10一起减速,当转速下降后再进行挂挡到其他的结合齿上就会容易,避免了在齿毂10还具有上一结合齿的转速时直接去与另一结合齿相连接时出现的较大的转速差,进而避免了难以挂档或者错档的情况,保证了行车安全性,也增加了同步器的使用年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台50沿轴向的突出高度为0.5mm至1mm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将凸台50上的高度设置为0.5mm至1mm之间,使得在中间环40和外环30在向齿毂10方向运动时,中间环40在凸台50的作用下,与外环30错开0.5mm至1mm的距离,即中间环40与外环30之间会由于凸台50的作用发生相对运动,在该范围内的凸台50就能使得相互吸附的中间环40与外环30形成的真空吸附面进行分开,保证了在不影响中间环40的正常运动的情况下,有助于将中间环40与外环30进行分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台50沿径向上的宽度小于等于中间环40沿径向上的宽度,凸台50的表面能完全与中间环40的表面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将凸台50的沿径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等于中间环40沿径向上的宽度,使得凸台50的表面与中间环40相接触,而不会与接触到外环30,使得外环30继续向齿毂10的方向运动而不被阻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台50为环形凸台50,凸台50的圆心设置在齿毂10的轴线上。
在该实施例中,将凸台50设置为环形的凸台50,凸台50的圆心设置在齿毂10的轴线上,使得凸起的凸台50的表面能刚好与中间环40一端的环面完全相接触,保证了凸台50与中间环40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增加了凸台50与中间环40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与减少了凸台50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强,保证了凸台5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台50与齿毂10为一体式结构,且凸台50与齿毂10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在该实施例中,凸台50与齿毂10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凸台50与齿毂1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凸台50与齿毂10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而且在凸台50与齿毂10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使得加工方便,也保证了连接处过度平稳,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中间环40为锥形环,使得中间环40与外环30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中间环40与外环30之间通过锥形接触面进行同步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将中间环40设置为锥形环,使得中间环40与外环30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锥形面之间的具有更大的摩擦力,中间环40能更好地通过摩擦力带动外环30进行同步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外环30与同步器齿套20之间设置有滑块60,滑块60将外环30与同步器齿套20相连接,在同步器齿套20沿齿毂10的轴向进行挂挡时,使同步器齿套20带动外环30同步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同步器还包括滑块60,滑块60设置在外环30与同步器齿套20之间,将外环30与同步器齿套20进行连接,使得同步器齿套20沿齿毂10的轴向进行挂挡时,同步器齿套20带动滑块60进行运动,进而滑块60带动外环30进行轴向运动,通过滑块60的设置,保证了同步器齿套20与外环30之间的同步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中间环40的内部设置有同步器的内环70,中间环40的直径大于内环70的直径,且内环70与中间环40的接触面为锥形面,内环70的锥形面上设置有螺纹。
在该实施例中,同步器还包括内环70,内环70设置在中间环40的内部,由外环30、中间环40和内环70一起组成同步器三件套,内环70与中间环40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并且,在内环70与中间环40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纹,使得内环70与中间环40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在换档时,中间环40在被凸台50限位后停止向齿毂10的方向继续运动,而与中间环40通过锥面相连接的内环70也随之停止向齿毂10方向运动,在凸台50将中间环40与外环30之间的真空面破坏分离后,仅剩下中间环40与内环70之间的还可能会存在真空吸附面,但由于内环70的锥形面上设置有螺纹,使得内环70与中间环4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并且螺纹也会起到切割油膜的作用,所形成的真空吸附面也相对容易分离,保证了档位能够正常挂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环70、中间环40和外环3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内环70、中间环40和外环30分别对称地设置在齿毂10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在齿毂10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套三件套,即内环70、中间环40和外环3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侧的中间环40分别与两侧不同转速的结合齿相互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同步器齿套20为“T”形,且同步器齿套20的底面与滑块60相连接,使得滑块6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环3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将同步器齿套20设置为“T”形,保证同步器齿套20的底面与滑块60相连接,使得滑块6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环30相连接,在同步器齿套20左右移动时,通过滑块60带动左右两个外环30左右移动,已分别与不同转速中间环40相同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
在需要从右侧档位向左侧档位挂档时:在未开始挂档前,同步器齿套20位于右侧,此时右侧的中间环40上具有与之相配合的结合齿的转速,右侧的中间环40通过锥形面将转速传递给右侧的外环30和内环70,并且带动齿毂10具有与右侧结合齿相同的速度;在开始从右侧档位向左侧档位挂档时,首先同步器齿套20从右向左开始运动,同步器齿套20通过滑块60带动下方的外环30运动,而外环30再通过摩擦力依次带动中间环40和内环70从右向左运动,此时,由于中间环40的宽度较长,其上伸出的部分未与结合齿脱离,因此三件套(内环70,中间环40和外环30)上还具有右侧结合齿的速度,导致齿毂10上还具有右侧结合齿的速度,在同步器齿套20带动三件套逐渐运动到凸台50位置时,凸台50阻碍了中间环40继续向左运动,而并未阻碍外环30向左的运动,外环30和中间环4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外环30和中间环40之间的真空吸附面被破坏,内环70同中间环40停止继续向左运动,但是内环70和中间环40上依旧还具有右侧结合齿的速度,被同步器齿套20带动继续向左运动的外环30在脱离中间环40后不会再具有右侧结合齿的转速,因此外环30带动同步器齿套20及齿毂10一起减速,同步器齿套20继续向左运动,进而带动左边的三件套向左运动,在左边的中间环40与左边的结合齿相配合上后,左边的三件套同时具有了左侧结合齿的转速,此时,左边的三件套带动齿毂10同步转动,使得齿毂10顺利的挂上左侧档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同步器,用于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齿毂;
同步器齿套,设置在所述齿毂的外部所述同步器齿套可沿所述齿毂的轴向运动;
在所述齿毂的外侧依次设置有所述同步器的外环和中间环,且所述外环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环的直径,使所述外环靠近所述同步器齿套的一侧,所述中间环在所述齿毂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环在所述齿毂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中间环远离所述齿毂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变速箱的结合齿内;
在所述齿毂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向所述中间环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中间环与所述齿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沿轴向的突出高度为0.5mm至1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沿径向上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中间环沿径向上的宽度,所述凸台的表面能完全与所述中间环的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凸台的圆心设置在所述齿毂的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与所述齿毂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凸台与所述齿毂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环为锥形环,使得所述中间环与所述外环的接触面均为锥形面,所述中间环与所述外环之间通过锥形接触面进行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环与所述同步器齿套之间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外环与所述同步器齿套相连接,在所述同步器齿套沿所述齿毂的轴向进行挂档时,使所述同步器齿套带动所述外环同步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同步器的内环,所述中间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环的直径,且所述内环与所述中间环的接触面为锥形面,所述内环的锥形面上设置有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所述中间环和所述外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内环、所述中间环和所述外环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齿毂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器齿套为“T”形,且所述同步器齿套的底面与所述滑块相连接,使得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外环相连接。
11.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器。
CN201720161061.5U 2017-02-22 2017-02-22 同步器及变速箱 Active CN206495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1061.5U CN206495912U (zh) 2017-02-22 2017-02-22 同步器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1061.5U CN206495912U (zh) 2017-02-22 2017-02-22 同步器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5912U true CN206495912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1061.5U Active CN206495912U (zh) 2017-02-22 2017-02-22 同步器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59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278A (zh) * 2017-02-22 2017-05-3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器及变速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278A (zh) * 2017-02-22 2017-05-3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器及变速箱
CN106763278B (zh) * 2017-02-22 2019-06-25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器及变速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5912U (zh) 同步器及变速箱
CN103987982B (zh) 两个旋转部件之间的同步装置
CN103216543B (zh) 汽车同步器
CN101713449B (zh) 机械式变速器中的同步器
CN109707803A (zh) 全自动齿轮变速器
CN205689717U (zh) 加强柔轮与刚轮啮合的谐波齿轮及谐波减速器
CN105454980B (zh) 一种食品鱼料蒸煮机
CN106763278A (zh) 同步器及变速箱
CN206426827U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005101B (zh) 组合式小彧装置
CN202612646U (zh) 带中间差速环的机械密封装置
CN20302333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同步器
CN202707853U (zh) 一种二挡单边三锥同步器
CN20420090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环
CN108263208A (zh) 锁止装置、动力总成、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20764516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底层建筑连续送料装置
CN105736597A (zh) 倒档同步器组件
CN206361111U (zh) 一种同轴式双电机电驱动桥
CN10619519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两档变速箱
CN107740822A (zh) 一种结合锥环
CN107202078B (zh) 同步器结构及变速箱
CN209212955U (zh) 拨叉驱动机构及自动换挡系统
CN205824089U (zh) 用于大型货物的升降式减速机
CN206830760U (zh) 一种齿轮
CN205155071U (zh) 一种变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