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9319U -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9319U
CN206489319U CN201621208772.5U CN201621208772U CN206489319U CN 206489319 U CN206489319 U CN 206489319U CN 201621208772 U CN201621208772 U CN 201621208772U CN 206489319 U CN206489319 U CN 206489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ncidence surface
radius
aspherical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87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雪
冯立伟
张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hang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hang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hang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hang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Priority to CN2016212087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9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9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9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入射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三透镜(3)前方为窗口(4)和探测器像面(5);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非球面,出光面为球面,光阑位于入光面上,以减小系统的体积;第二透镜(2)具有负光焦度,其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3)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球面,出光面为非球面。本实用新型镜头总长仅有17mm,重量轻,体积小,结构非常紧凑,配合透镜的热胀冷缩,实现了‑40℃~85℃的宽温度段范围内无热化设计,并且满足了384*288(17微米)的高分辨率要求,成像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元件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公开技术中,长波红外非制冷光学系统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40℃~60℃,且系统较长。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红外光学系统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很大(-40℃~85℃),且要求系统结构紧凑,分辨率较高,以满足新型的384*288,17微米非制冷探测器的应用要求。所以,为适应新的需求,就需要设计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利用镜片本身的热差值与结构件的热胀冷缩原理实现-40℃~85℃宽温度范围内之间的测量,并且能够满足384*288(17微米)的高分辨率要求,成像质量较好。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其包括:沿光入射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三透镜3前方为窗口4和探测器像面5;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非球面,出光面为球面,光阑位于入光面上,以减小系统的体积;第二透镜2具有负光焦度,其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3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球面,出光面为非球面。
其中,还包括镜筒与透镜隔圈,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分别通过透镜隔圈安装在镜筒内。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采用硫系玻璃制成。
其中,所述镜筒与透镜隔圈均由铝合金制作。
其中,所述窗口4两侧表面为平面,由硅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1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9.13mm,出光面的半径为14.1mm,焦距为10.60mm。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2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11.16mm,出光面的半径为6.11mm,焦距为-11.13mm。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3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24.34mm,出光面的半径为-80.28mm,焦距为10.65mm。
其中,第一透镜1厚度为2.91mm,第二透镜2厚度为2mm,第三透镜3厚度为2.23mm,窗口4厚度为0.725mm。
其中,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是0.64mm,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是5.10mm,第三透镜3与窗口4之间的间距是2.31mm,窗口4与探测器像面5之间的距离为1.1mm。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镜头总长仅有17mm,重量轻,体积小,结构非常紧凑,配合透镜的热胀冷缩,实现了-40℃~85℃的宽温度段范围内无热化设计,并且满足了384*288(17微米)的高分辨率要求,成像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窗口、5-探测器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包括:沿光入射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窗口4以及探测器像面5。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非球面,出光面为球面,光阑位于入光面上,以减小系统的体积;第二透镜2具有负光焦度,其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3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球面,出光面为非球面。
本实施例镜头还包括镜筒与透镜隔圈,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分别通过透镜隔圈安装在镜筒内。
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全部采用低折射率温度系数的硫系玻璃制成。窗口4两侧为平面,由硅制成。
镜筒与透镜隔圈均由铝合金制作。
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镜筒与透镜隔圈的热膨胀系数以及透镜间隔、曲率半径必须满足公式才能达到消热差的目的,其中,
n为光学元件的总面数;
为光学元件的光焦度;
hi为近轴光线在光学元件的入射高度;
xi为光学元件的光热膨胀系数;
αk为光学系统为外部结构件的线膨胀系数;
L为镜筒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9.13mm,出光面的半径为14.1mm,焦距为10.60mm。
第二透镜2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11.16mm,出光面的半径为6.11mm,焦距为-11.13mm。
第三透镜3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24.34mm,出光面的半径为-80.28mm,焦距为10.65mm。
第一透镜1厚度为2.91mm,第二透镜2厚度为2mm,第三透镜3厚度为2.23mm,窗口4厚度为0.725mm。
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是0.64mm,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是5.10mm,第三透镜3与窗口4之间的间距是2.31mm,窗口4与探测器像面5之间的距离为1.1mm。
基于上述结构设置的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镜头焦距为13mm;F#为1;视场角为35.4°;工作波段为8-14微米;工作温度:-40℃~85℃;光学系统总长仅仅17mm。
整个系统采用正负正的三片式结构,第一透镜1焦距为10.60mm,第二透镜2焦距为-11.13mm,起到将光路压窄的作用,并校正基本像差和色差;第三透镜3矫正了前两片透镜产生的像散和畸变,消除热差。
整个系统通过采用三片式硫系玻璃的结构,在不使用衍射面的情况下,实现了系统宽波段、高温度范围内的消热差功能,整个系统地透过率较高。较现有的光学消热差方案有以下优势:与多种光学材料配比实现光学消热差的方案相比,本方案使用仅仅使用了两种硫系玻璃,结构件仅使用铝合金一种材料,镜头结构简单,且光阑放在第一面上,有效减小了系统地口径。另外,系统总长度(第一面到FPA距离)压缩到了17mm,这在目前市场有特殊工作背景下有明显的优势。本方案采用硫系玻璃有明显的优势,硫系玻璃在大批量生产时可进行精密的模压,可以大大减少加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对本实施例设计的长波无热化镜头进行常温状态下的相差分析、-40℃状态下的相差分析、85℃状态下的相差分析后,从以上像质分析来说,本款无热化镜头在-40℃~85℃的宽温度段范围内,纵向像差矫正到了0.1mm以内,畸变矫正到2%以内,像散矫正到了0.1mm以内,均能够较好的满足成像,且整个的光学传递函数在30lp/mm处保持在35%以上,使像面稳定性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从结构上来说,本镜头从透镜第一面到像面的总体长度仅仅有17mm,且结构部件完全采用铝合金,配合透镜的热胀冷缩,实现了-40℃~85℃的宽温度段范围内无热化设计。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片透镜实现在-40℃~85℃的宽温度段范围内无热化设计,总体长度仅仅17mm,是的结构更为紧凑,系统装配更为简单;
2、本实用新型全为硫系玻璃,使用球面或者非球面,可以利用硫系玻璃的精密模压特点实现批量生产,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未采用衍射结构,较于衍射结构具有透过率高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384*288,17微米的高分辨率成像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入射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三透镜(3)前方为窗口(4)和探测器像面(5);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非球面,出光面为球面,光阑位于入光面上,以减小系统的体积;第二透镜(2)具有负光焦度,其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3)具有正光焦度,其入光面为球面,出光面为非球面;
还包括镜筒与透镜隔圈,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分别通过透镜隔圈安装在镜筒内;
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采用硫系玻璃制成;
所述镜筒与透镜隔圈均由铝合金制作;
所述窗口(4)两侧表面为平面,由硅制成;
所述第一透镜(1)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9.13mm,出光面的半径为14.1mm,焦距为10.60mm;
所述第二透镜(2)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11.16mm,出光面的半径为6.11mm,焦距为-11.13mm;
所述第三透镜(3)中,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24.34mm,出光面的半径为-80.28mm,焦距为10.65mm;
第一透镜(1)厚度为2.91mm,第二透镜(2)厚度为2mm,第三透镜(3)厚度为2.23mm,窗口(4)厚度为0.725mm;
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是0.64mm,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是5.10mm,第三透镜(3)与窗口(4)之间的间距是2.31mm,窗口(4)与探测器像面(5)之间的距离为1.1mm。
CN201621208772.5U 2016-11-09 2016-11-09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Active CN206489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8772.5U CN206489319U (zh) 2016-11-09 2016-11-09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8772.5U CN206489319U (zh) 2016-11-09 2016-11-09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9319U true CN206489319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8772.5U Active CN206489319U (zh) 2016-11-09 2016-11-09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93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2241A (zh) * 2017-12-01 2018-06-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长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
CN113589475A (zh) * 2021-07-02 2021-11-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3d人脸识别的投影镜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2241A (zh) * 2017-12-01 2018-06-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长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
CN113589475A (zh) * 2021-07-02 2021-11-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3d人脸识别的投影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2513B2 (e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perture stop imaging
CN110596857B (zh) 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5824103B (zh) 一种非制冷光学无热化镜头
CN104965299B (zh) 一种大口径长焦距折返式红外非制冷成像系统
WO2016176911A1 (zh) 小型广角镜头
CN106814442A (zh) 光学镜头
CN206757156U (zh) 一种紧凑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CN206489319U (zh) 一种小型长波无热化镜头
CN211454082U (zh) 大靶面高分辨率光学无热化镜头
CN109541788A (zh) 一种非制冷连续变焦光学被动式无热化镜头
CN104267484B (zh) 一种小尺寸非制冷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
CN105425365B (zh) 6mm大通光定焦镜头
CN205720851U (zh) 一种制冷型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
CN207216127U (zh) 一种长焦距长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
CN212540843U (zh) 一种便携式大视场红外测温镜头
CN209198754U (zh) 一种高清航拍镜头
CN208937817U (zh) 一种长焦距无热化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206489320U (zh) 一种高分辨率长波无热化镜头
CN110196483A (zh) 一种大相对孔径无热化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6019534A (zh) 一种1.3~5um宽波段红外成像镜头
CN110082891A (zh) 一种广角成像镜头
CN206321857U (zh) 一种物像面倾斜光学系统
CN106342269B (zh) 一种大视场中波红外光学无热化系统
CN107526154A (zh) 便携式广角光学无热化长波红外镜头
CN106019544A (zh) 一种制冷型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