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6644U -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 Google Patents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6644U
CN206486644U CN201621472881.8U CN201621472881U CN206486644U CN 206486644 U CN206486644 U CN 206486644U CN 201621472881 U CN201621472881 U CN 201621472881U CN 206486644 U CN206486644 U CN 206486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d
seat
heald frame
reed beam
heel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28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宝杰
殷延德
殷文波
田长城
于春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nsany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nsany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nsany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nsany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28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6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6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6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其中,所述开口机构包括前排综框和后排综框,在前排综框上设有前排绞综筘,在后排综框上设有后排绞综筘;所述前排绞综筘包括上筘梁一和下筘梁一,在上筘梁一与下筘梁一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一和经纱隔板一;综丝一的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一上;经纱隔板一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一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一上;所述后排绞综筘包括上筘梁二和下筘梁二,在上筘梁二与下筘梁二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二和经纱隔板二;综丝二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二上;经纱隔板二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二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二上。本实用新型利于降低绞织过程中经纱被综丝弄断的概率,从而提高开机效率和降低次品率。

Description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机构以及具有所述开口机构的塑料编织布织机。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 102936777 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塑料网格布编织机,其包括开口机构、水射流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及传动机构。其中,开口机构包括只能上下往复运动的前排棕框和只能横向往复运动的后排综丝座;在前排综框上设置有若干根综丝一,综丝一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综丝一的综眼端朝下;在后排综丝座上设置有若干根综丝二,综丝二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综丝二的综眼端朝上;上述前排综框配置有综框驱动机构,后排综丝座配置有综丝座驱动机构。如图1所示,前排综框1上的综丝2上穿有经纱,在综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综丝2带动经纱上下运动,然而,由于综丝2在运行时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经纱均为张紧状态,而在综丝2上下运动过程中,经纱会出现松动,因此导致综丝2上的经纱在上下运动时张力不均匀。后排综丝座3上的综丝4上穿有经纱,在综丝座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综丝4带动经纱左右运动,在综丝4带动经纱左右运动时经纱张力基本一致。当综丝2带动经纱向下运动时,由于经纱会出现松动,因此,在综丝4带动经纱左右运动时,综丝4容易将综丝2上松动的经纱弄断,导致开机效率不高,次品率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开口机构,以降低绞织过程中经纱被综丝弄断的概率,从而提高开机效率,降低次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开口机构,包括前排综框和后排综框,在前排综框上设有前排绞综筘,在后排综框上设有后排绞综筘;所述前排绞综筘包括上筘梁一和下筘梁一,在上筘梁一与下筘梁一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一和经纱隔板一;综丝一的一端安装于下/上筘梁一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经纱隔板一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一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一上;后排绞综筘包括上筘梁二和下筘梁二,在上筘梁二与下筘梁二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二和经纱隔板二;综丝二的一端安装于上/下筘梁二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经纱隔板二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二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二上;前排综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该前排综框分别实现上下和左右往复运动的前排综框升降机构和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后排综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该后排综框分别实现上下和左右往复运动的后排综框升降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综丝一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综丝一的综眼端朝上/下。
优选地,所述综丝二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综丝二的综眼端朝下/上。
优选地,所述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共用一套动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关节轴承一、连杆一和轴承套一,关节轴承一与前排综框的左/右侧部相连,在轴承套一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一;所述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关节轴承二、连杆二和轴承套二,关节轴承二与后排综框的左/右侧部相连,在轴承套二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二;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动力传递机构、减速机和偏心套;动力源通过动力传递机构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偏心套相连;轴承一和轴承二均设置在偏心套上。
优选地,所述偏心套采用对称双偏心套。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塑料编织布织机,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塑料编织布织机,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所述开口机构采用如上所述的开口机构。
优选地,所述塑料编织布织机包括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或塑料编织布喷气织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机构,其前排综框既能上下往复移动又能左右往复移动,可以保证综丝一在带动经纱上下左右往复运动时经纱处于张紧状态,且经纱张力均匀一致;后排综框既能上下往复移动又能左右往复移动,可以保证综丝二在带动经纱上下左右往复运动时经纱处于张紧状态,且经纱张力均匀一致。上述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经纱在运动过程中被综丝弄断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开机效率,降低了次品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机构,其前排绞综筘和后排绞综筘均进行了合理设计,即在相邻两根综丝一或相邻两根综丝二之间均设置经纱隔板,经纱隔板的两端为固定设置。通过上述经纱隔板利于对经纱进行限位,可以进一步降低经纱被综丝一或综丝二弄断的几率,进而提高塑料编织布的经纱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前排综框和后排综丝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开口机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前排综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后排综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前排绞综筘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后排绞综筘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开口机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偏心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排综框,2-综丝,3-后排综丝座,4-综丝,5-综眼,6-前排综框,7-后排综框,8-前排绞综筘,9-后排绞综筘,10-上筘梁一,11-下筘梁一,12-综丝一,13-经纱隔板一,14-上筘梁二,15-下筘梁二,16-综丝二,17-经纱隔板二;18-综眼,19-提综杆一,20-提综杆二,21-关节轴承一,22-连杆一,23-轴承套一,24-轴承一,25-关节轴承二,26-连杆二,27-轴承套二,28-轴承二,29-动力传递机构,30-减速机,31-偏心套,32、33-前、后偏心套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开口机构包括前排综框6和后排综框7。在前排综框6上设有前排绞综筘8,在后排综框7上设有后排绞综筘9。
如图3所示,前排绞综筘8包括上筘梁一10和下筘梁一11,在上筘梁一10与下筘梁一11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一12和经纱隔板一13。
此处的交替布置是指按照次序,每设置一根综丝一12,紧接着设置一根经纱隔板一13,再设置一根综丝一12,接着设置一根经纱隔板13,如此交替。
此处的平行布置是指上述综丝一12和经纱隔板一13均为平行布置。
综丝一12和经纱隔板一13的安装方式如下:
综丝一12的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一1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如图5所示,综丝一12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5,综丝一12的综眼端朝上。
经纱隔板一13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一10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一11上。
如图4所示,后排绞综筘9包括上筘梁二14和下筘梁二15,在上筘梁二14与下筘梁二15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二16和经纱隔板二17。
此处的交替布置是指按照次序,每设置一根综丝二16,紧接着设置一根经纱隔板二17,再设置一根综丝二16,接着设置一根经纱隔板二17,如此交替。
此处的平行布置是指上述综丝二16和经纱隔板二17均为平行布置。
综丝二16和经纱隔板二17的安装方式如下:
综丝二16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二14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如图6所示,综丝二16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18,综丝二16的综眼端朝下。
经纱隔板二17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二14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二15上。
如图2和图7所示,前排综框6上连接有前排综框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前排综框6上下往复运动。另外,前排综框6上还连接有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前排综框6左右往复运动。后排综框7上连接有后排综框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后排综框7上下往复运动。另外,后排综框7上还连接有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后排综框7左右往复运动。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前排综框6和后排综框7既能上下往复运动又能左右往复运动。
上述前排综框升降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其中,前排综框升降机构中的提综杆一19连接到前排综框的下部;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中的提综杆二20连接到后排综框的下部。
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关节轴承一21、连杆一22和轴承套一23,关节轴承一21与前排综框的右侧部相连,在轴承套一23内侧安装有轴承一24。
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关节轴承二25、连杆二26和轴承套二27,关节轴承二25与后排综框的右侧部相连,在轴承套二27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二28。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共用一套动力机构,当然也可以为上述横向移动机构单独配置一套动力机构。
以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共用一套动力机构为例说明:
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动力传递机构29、减速机30和偏心套31。
动力源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9与减速机30相连。减速机30的动力输出轴与偏心套31相连;轴承一24和轴承二28均设置在偏心套31上。
本实施例1中的动力传递机构29例如可以采用皮带传动方式。
如图8所示,偏心套31采用对称双偏心套,即偏心套31由前、后偏心套本体32、33组成。轴承一24设置在前偏心套本体32上,轴承二28设置在后偏心套本体33上。
在前偏心套本体32下部设有偏心孔一,在后偏心套本体33上部设有偏心孔二,偏心孔一和偏心孔二连通且共轴线。偏心孔一和偏心孔二的位置设计需满足以下条件:
当前排综框6向左运行时,后排综框7向右运行,且当前排综框6向左运行至最左端位置时,后排综框7运行至最右端位置;而当前排综框6向右运行时,后排综框7向左运行,且当前排综框6向左运行至最右端位置时,后排综框运行至最左端位置。
通过上述动力机构,可以保证前排综框6和后排综框7在左右方向上的交替运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也述及了一种开口机构,该实施例2除了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本实施例2中的综丝一12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一10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相应的,综丝一12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5,综丝一12的综眼端变为朝下。
本实施例2中的综丝二16的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二15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相应的,综丝二16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18,综丝二16的综眼端变为朝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述及了一种塑料编织布织机,其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其中,开口机构采用如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开口机构。
上述实施例1或2中的动力源可以来自塑料编织布织机主轴。
本实施例3中的塑料编织布织机包括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或塑料编织布喷气织机。
通过设计上述开口机构,利于提高塑料编织布织机的开机效率,降低次品率。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8)

1.开口机构,包括前排综框和后排综框,在前排综框上设有前排绞综筘,在后排综框上设有后排绞综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绞综筘包括上筘梁一和下筘梁一,在上筘梁一与下筘梁一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一和经纱隔板一;综丝一的一端安装于下/上筘梁一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经纱隔板一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一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一上;后排绞综筘包括上筘梁二和下筘梁二,在上筘梁二与下筘梁二之间交替、平行布置有综丝二和经纱隔板二;综丝二的一端安装于上/下筘梁二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经纱隔板二的一端安装于上筘梁二上,另一端安装于下筘梁二上;前排综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该前排综框分别实现上下和左右往复运动的前排综框升降机构和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后排综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该后排综框分别实现上下和左右往复运动的后排综框升降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丝一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综丝一的综眼端朝上/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丝二为圆柱形悬臂式综丝,其自由端为扁状头,在扁状头上设置有综眼,综丝二的综眼端朝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和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共用一套动力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关节轴承一、连杆一和轴承套一,关节轴承一与前排综框的左/右侧部相连,在轴承套一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一;所述后排综框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关节轴承二、连杆二和轴承套二,关节轴承二与后排综框的左/右侧部相连,在轴承套二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二;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动力传递机构、减速机和偏心套;动力源通过动力传递机构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偏心套相连;轴承一和轴承二均设置在偏心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套采用对称双偏心套。
7.塑料编织布织机,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采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开口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编织布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布织机包括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或塑料编织布喷气织机。
CN201621472881.8U 2016-12-30 2016-12-30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Active CN206486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2881.8U CN206486644U (zh) 2016-12-30 2016-12-30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2881.8U CN206486644U (zh) 2016-12-30 2016-12-30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6644U true CN206486644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7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2881.8U Active CN206486644U (zh) 2016-12-30 2016-12-30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66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647A (zh) * 2016-12-30 2017-05-31 青岛金三阳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N107829191A (zh) * 2017-12-26 2018-03-23 聊城由甲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横向移动机构的织机综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647A (zh) * 2016-12-30 2017-05-31 青岛金三阳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N107829191A (zh) * 2017-12-26 2018-03-23 聊城由甲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横向移动机构的织机综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7783B (zh) 织机、特别是用于生产一种具有配列花纹的纱罗织物的喷气织机
US3394739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plush fabrics
CN104213300B (zh)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CN206486644U (zh)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N103643386A (zh) 一种新型双经轴剑杆织机
CN104233586A (zh) 一种织机上用于控制纱罗织物经纱的装置及方法
CN105088469B (zh) 一种绞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204080272U (zh)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CN202247164U (zh) 剑杆织机打纬、引纬机构
CN202247137U (zh) 开口绞织机构的绞织动力机构
CN203546322U (zh) 一种织机的松经装置
CN106757647A (zh) 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N102936777B (zh) 一种塑料网格布编织机
CN204058804U (zh) 交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207525418U (zh) 一种喷水织机积极式后梁滚筒装置
CN203890587U (zh) 一种适用于多层织物织造的开口引纬机构
CN203320220U (zh) 绞织机构
CN202936562U (zh) 塑料网格布编织机
CN204918941U (zh) 一种绞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218203295U (zh) 一种可稳定引纬的织带机
CN2795240Y (zh) 一种有梭织布机综框
US3353568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frieze pile fabrics
CN1131211A (zh) 双面绒头织物织机的剑杆装置
CN213739881U (zh) 一种可消除静电的喷气织布机综框
CN109322048B (zh) 一种穿经机j型、c型综丝轨道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