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2753U -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2753U
CN206482753U CN201621278561.9U CN201621278561U CN206482753U CN 206482753 U CN206482753 U CN 206482753U CN 201621278561 U CN201621278561 U CN 201621278561U CN 206482753 U CN206482753 U CN 206482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bed body
pipeline
empty avoiding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85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苗娜
蒙李梅
刘容
彭芳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16212785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2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2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27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开启真空泵的充气功能,使得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以及第三气垫逐渐膨胀,医护人员再将背部烧伤的患者已躺卧的姿势移至床体上,再根据患者背部烧伤部位的情况,医护人员将该处的第一气垫或第二气垫或第三气垫内的气体排出外界即可,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同时,医护人员可开启半导体制冷器,对患者的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治疗,该局部避空护理床,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快速的对背部烧伤患者的皮肤进行避空处理,且患者避空后的部位处于降温治疗的状态,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进度,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床,尤其涉及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背部局部烧伤患者而言,当患者躺卧在护理床上时,患者背部烧伤的部位需要避让,传统的避让方式是医护人员使用软垫将患者烧伤皮肤周围完好的皮肤顶起,使得患者烧伤皮肤处于避空的状态,此种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来解决目前避空背部烧伤患者皮肤的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包括床体、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真空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散热孔、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的第一气垫位于床体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气垫与床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位于床体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气垫与床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垫位于床体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三气垫与床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位于床体底部右侧,所述的真空泵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位于真空泵前端,所述的第一管道一端与真空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管道另一端与第一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位于第一管道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二管道一端与第一管道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管道另一端与第二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位于第一管道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三管道一端与第一管道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管道另一端与第三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散热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散热孔均匀分布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散热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床体底部左侧,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床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前端左侧还设有定时器,所述的定时器与床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第三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顶部右侧还设有床垫,所述的床垫与床体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床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顶部左侧还设有头枕,所述的头枕与床体活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局部避空护理床,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以及第三调节阀打开,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先开启真空泵的充气功能,真空泵将充气气体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分别排入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以及第三气垫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以及第三气垫逐渐膨胀,当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以及第三气垫膨胀后的高度与床垫的高度一致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再关闭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以及第三调节阀,医护人员再将背部烧伤的患者已躺卧的姿势移至床体上,并将患者的头部与头枕相贴合,将患者的背部与膨胀后的第一气垫、第二气垫以及第三气垫相贴合,将患者的下肢与床垫相贴合,此时,患者处于标准的躺卧姿势,再根据实际护理情况,若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处于背部下端位置,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再开启真空泵的吸气功能,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内的气体由第一管道排出外界,即第一气垫由膨胀的状态转变成压缩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下端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当第一气垫压缩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再开启半导体制冷器和定时器,半导体制冷器将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周围的温度由散热孔排出外界,即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当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同理,若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处于背部中端位置,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第二调节阀,再开启真空泵的吸气功能,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气垫内的气体由第二管道排入第一管道,再由第一管道排出外界,即第二气垫由膨胀的状态转变成压缩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中端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当第二气垫压缩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再开启半导体制冷器和定时器,半导体制冷器将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周围的温度由散热孔排出外界,即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当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同理,若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处于背部上端位置,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第三调节阀,再开启真空泵的吸气功能,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气垫内的气体由第三管道排入第一管道,再由第一管道排出外界,即第三气垫由膨胀的状态转变成压缩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上端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当第三气垫压缩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再开启半导体制冷器和定时器,半导体制冷器将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周围的温度由散热孔排出外界,即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当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该局部避空护理床,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快速的对背部烧伤患者的皮肤进行避空处理,且患者避空后的部位处于降温治疗的状态,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进度,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避空护理床的主视图;
图2是局部避空护理床的俯视图。
床体 1 第一气垫 2
第二气垫 3 第三气垫 4
真空泵 5 第一管道 6
第二管道 7 第三管道 8
散热孔 9 半导体制冷器 10
定时器 101 床垫 102
蓄电池 103 头枕 104
第一调节阀 601 第二调节阀 701
第三调节阀 8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包括床体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第三气垫4、真空泵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散热孔9、半导体制冷器10,所述的第一气垫2位于床体1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气垫2与床体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3位于床体1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气垫3与床体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垫4位于床体1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三气垫4与床体1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5位于床体1底部右侧,所述的真空泵5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6位于真空泵5前端,所述的第一管道6一端与真空泵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管道6另一端与第一气垫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7位于第一管道6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二管道7一端与第一管道6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管道7另一端与第二气垫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8位于第一管道6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三管道8一端与第一管道6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管道8另一端与第三气垫4螺纹相连,所述的散热孔9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散热孔9均匀分布于床体1内部左侧,所述的散热孔9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10位于床体1底部左侧,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10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前端左侧还设有定时器101,所述的定时器101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6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601,所述的第一调节阀601与第一管道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7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701,所述的第二调节阀701与第二管道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8外壁还设有第三调节阀801,所述的第三调节阀801与第三管道8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顶部右侧还设有床垫102,所述的床垫102与床体1活动相连,所述的床体1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103,所述的蓄电池103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顶部左侧还设有头枕104,所述的头枕104与床体1活动相连。
该局部避空护理床,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第一调节阀601、第二调节阀701以及第三调节阀801打开,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真空泵5,所述的真空泵5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先开启真空泵5的充气功能,真空泵5将充气气体由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以及第三管道8分别排入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以及第三气垫4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以及第三气垫4逐渐膨胀,当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以及第三气垫4膨胀后的高度与床垫102的高度一致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5,再关闭第一调节阀601、第二调节阀701以及第三调节阀801,医护人员再将背部烧伤的患者已躺卧的姿势移至床体1上,并将患者的头部与头枕104相贴合,将患者的背部与膨胀后的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以及第三气垫4相贴合,将患者的下肢与床垫102相贴合,此时,患者处于标准的躺卧姿势,再根据实际护理情况,若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处于背部下端位置,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601,再开启真空泵5的吸气功能,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2内的气体由第一管道6排出外界,即第一气垫2由膨胀的状态转变成压缩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下端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当第一气垫2压缩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再开启半导体制冷器10和定时器101,半导体制冷器10将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周围的温度由散热孔9排出外界,即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1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同理,若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处于背部中端位置,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第二调节阀701,再开启真空泵5的吸气功能,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气垫3内的气体由第二管道7排入第一管道6,再由第一管道6排出外界,即第二气垫3由膨胀的状态转变成压缩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中端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当第二气垫3压缩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5,再开启半导体制冷器10和定时器101,半导体制冷器10将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周围的温度由散热孔9排出外界,即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1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同理,若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处于背部上端位置,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第三调节阀801,再开启真空泵5的吸气功能,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气垫4内的气体由第三管道8排入第一管道6,再由第一管道6排出外界,即第三气垫4由膨胀的状态转变成压缩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上端烧伤的部位处于避空的状态,当第三气垫4压缩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真空泵5,再开启半导体制冷器10和定时器101,半导体制冷器10将患者背部烧伤部位周围的温度由散热孔9排出外界,即对患者烧伤部位进行降温护理,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1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同时,蓄电池103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三气垫、真空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散热孔、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的第一气垫位于床体顶部中端,所述的第一气垫与床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位于床体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气垫与床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垫位于床体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三气垫与床体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位于床体底部右侧,所述的真空泵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位于真空泵前端,所述的第一管道一端与真空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管道另一端与第一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位于第一管道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二管道一端与第一管道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管道另一端与第二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位于第一管道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三管道一端与第一管道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管道另一端与第三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散热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散热孔均匀分布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散热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床体底部左侧,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床体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前端左侧还设有定时器,所述的定时器与床体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管道螺纹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管道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第三管道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顶部右侧还设有床垫,所述的床垫与床体活动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床体螺纹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顶部左侧还设有头枕,所述的头枕与床体活动相连。
CN201621278561.9U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82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8561.9U CN206482753U (zh)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8561.9U CN206482753U (zh)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2753U true CN206482753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9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856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82753U (zh)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275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8754A (zh) * 2018-02-08 2018-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大面积烧伤患者用恒温保护床垫
CN108294886A (zh) * 2018-02-12 2018-07-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烧伤护理的多区域防压体温垫
CN108938311A (zh) * 2018-07-30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骨科脊柱治疗和康复的功能床
CN111643290A (zh) * 2020-06-28 2020-09-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调节式局部烧伤用防压器
CN115869142A (zh) * 2021-09-28 2023-03-3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野战训练可用肢体烧伤救治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8754A (zh) * 2018-02-08 2018-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大面积烧伤患者用恒温保护床垫
CN108158754B (zh) * 2018-02-08 2020-05-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大面积烧伤患者用恒温保护床垫
CN108294886A (zh) * 2018-02-12 2018-07-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烧伤护理的多区域防压体温垫
CN108294886B (zh) * 2018-02-12 2021-08-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烧伤护理的多区域防压体温垫
CN108938311A (zh) * 2018-07-30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骨科脊柱治疗和康复的功能床
CN111643290A (zh) * 2020-06-28 2020-09-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调节式局部烧伤用防压器
CN115869142A (zh) * 2021-09-28 2023-03-3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野战训练可用肢体烧伤救治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2753U (zh) 一种局部避空护理床
CN106264845A (zh) 一种舒缓痛经用妇科装置
CN209236549U (zh) 带有湿冷敷及湿热敷功能的肢体专用治疗装置
CN106667671A (zh) 急救用多功能便携式气垫担架
CN205198376U (zh) 全自动理疗床
CN207590830U (zh) 水循环加热按摩下肢装置
CN108567533A (zh) 烧伤科患者用局部烧伤部位隔空护理保护架
CN209474941U (zh) 肢体冰袋冰敷治疗装置
CN206621496U (zh) 恒温气垫床
CN206508193U (zh) 一种驼背患者用耳石症治疗衣
CN208319267U (zh)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装置
CN206482760U (zh) 一种多功能烧伤科用降温床垫
CN206603403U (zh) 干发器
CN108294886A (zh) 用于烧伤护理的多区域防压体温垫
CN206482800U (zh) 一种新型心内科诊疗床
CN209474719U (zh) 护腰可按摩式股动脉按压器
CN206896473U (zh) 一种多元骨科肢体温度可控固定装置
CN208339658U (zh) 带有改善阴囊水肿功能的消肿装置
CN207627477U (zh) 可对冰袋进行降温的装置
CN104042150B (zh) 个人卫生清洁和健康理疗装置
CN208641174U (zh) 胸外科用体位固定装置
CN206434578U (zh) 一种内分泌疾病治疗装置
CN201205352Y (zh) 节能桑拿健康装置
CN210170340U (zh) 一种改善褥疮症状的通风加热水袋
CN206597072U (zh) 一种新型产妇产后骨盆腰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7